吕民英,张 宏,付晓梅,孟凡威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河南 开封 475000)
小儿肾病综合征(pediatric nephrotic syndrome,FNS)是临床常见的免疫系统疾病。FNS以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等为典型临床表现,若不及时治疗导致病情加重可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患儿死亡[1]。目前,临床上对于水肿期FNS的西医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为主,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但部分患儿会出现胃肠道等不良反应,且长期服药容易产生耐药性[2]。FNS属中医学“水肿”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湿热邪毒入侵,蕴结于下焦,内损于肾,致使气血运行失常,加之脾肾阳虚,水液代谢紊乱,进而引发水肿等症状。故治疗应以扶正培本为主,重在健脾补肾、调理阴阳,同时配合宣肺、利水、清热、化瘀来调理标证,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3-4]。防己黄芪汤具有益气祛风、健脾利水、消肿之功效,近年来被逐渐用于肾病的治疗[5]。目前报道防己黄芪汤治疗FNS的文献较少,为了进一步探讨防己黄芪汤辅助治疗水肿期FNS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2021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采用防己黄芪汤联合泼尼松片治疗水肿期FNS 49例,总结报道如下。
选择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水肿期FNS患儿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9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3~11岁,平均(7.34±1.10)岁;病程10~16 d,平均(8.86±1.32) d。对照组49例,男30例,女19例;年龄4~12岁,平均(7.28±1.09)岁;病程9~15 d,平均(8.75±1.31) 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按照《实用小儿肾脏病手册》[6]中FNS相关标准,且处于水肿期。①呈(+++)~(++++)尿蛋白,持续14 d以上尿蛋白定量>0.1 g/(kg·d)或>3.5 g/24 h;②白蛋白<30 g/L;③胆固醇>5.7 mmol/L;④出现明显水肿。
按照《中医诊断学》[7]中水肿相关标准,辨证属肾阳衰微证。症见: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促,腰部冷痛酸重,尿量减少或增多,四肢厥冷,怯寒神疲;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①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者;②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①精神异常者;②合并严重呼吸系统疾病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对照组给予泼尼松片(由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 20210637,5 mg/片),2 mg/(kg·d)(每日最大剂量<60 mg),3次/d,口服。1个月内若患儿尿蛋白转阴,继续用药2周后减小药物剂量;若1个月内患儿尿蛋白未转阴则继续按原剂量服用药物,服用2个月后改为隔日2 mg/kg(每日最大剂量<60 mg),于每日晨起服用。同时给予常规利尿、降脂、抗凝等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防己黄芪汤治疗,药物组成:黄芪10 g,防己8 g,茯苓10 g,枸杞子、桂枝、白术各9 g,生姜皮、甘草片各6 g,大枣1枚。1 d 1剂,加入400 mL温水进行煎煮,取药汁200 mL,分早晚服用。
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判定疗效。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8]中相关内容对中医证候积分进行评分,其中水肿、面色苍白、气短乏力、纳呆、小便短少每项计0~4分。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5 mL,以离心半径8 cm、转速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采用BK-2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由山东盈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检测血肌酐(serum creatim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酸(uric acid,UA)水平。
采用ACLTOP75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美国沃芬)检测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in time,APTT)、血小板聚集率水平。
采用AU582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贝克曼)检测两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d,TC)和ALB水平。
治疗后,两组水肿、面色苍白、气短乏力、纳呆、小便短少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且治疗组水肿、面色苍白、气短乏力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水肿期FNS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分,
治疗后,治疗组SCr、BUN和UA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对照组SCr、BUN和UA较治疗前虽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SCr、BUN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水肿期FNS患儿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后,两组PT和APTT较治疗前均延长(P<0.01),且治疗组长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两组水肿期FNS患儿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后,两组TG和TC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ALB水平均升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两组水肿期FNS患儿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和ALB水平对比
目前,关于FN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是自身免疫功能发生紊乱,循环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或者受遗传、感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肾小球病变。肾小球功能受损后造成滤过功能下降,使大量的蛋白丢失而引起低蛋白血症,导致组织水肿等[9-10]。西医主要采用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FNS,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但长期服用容易产生耐药性[11]。
中医学认为,FNS属于“水肿”范畴,主要因机体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肾主气化水液,脾主运化水湿,若肾气亏虚、脾阳不足可致膀胱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而发生水肿[12]。其基本病机以肝、脾、肾功能失调为中心,故对FNS患儿的治疗应以健脾利水、益气祛风为主要原则[13]。防己黄芪汤中黄芪固表益气;防己祛风除湿;茯苓补益脾胃,利水渗湿;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枸杞子、白术滋肾补肝,调理脾胃;生姜皮、甘草片发汗利水、补脾益气;大枣补中益气[14-16]。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祛风利水、消肿之效,在改善水肿期FNS临床症状方面具有积极意义[1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SCr、BUN、UA水平较低(P<0.01),提示防己黄芪汤联合泼尼松片能有效改善水肿期FNS的肾功能水平。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防己黄芪汤中的黄芪对肾小球病变代谢紊乱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能通过降低蛋白尿来抑制肾脏肥大,进而保护肾功能[18]。防己能保护肾脏的生理功能;白术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提高,增加钠离子、氯离子等的排泄,抑制电解质的重吸收,从而改善肾脏功能[19]。此外,黄芪中所含有的黄芪多糖能对磷酸二酯酶活性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进而增加血小板内环腺苷酸(cAMP)含量,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效[2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PT、APTT时间较长(P<0.05或P<0.01),血小板聚集率较低(P<0.01),这与高锐等[21]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ALB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糖蛋白,具有维持血浆等胶体渗透压和人体正常营养状态的作用,且在调控机体免疫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2]。有报道[23]显示,FNS患儿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可出现ALB表达水平下降的情况;此外,患儿脂代谢的紊乱可引发高脂血症。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TG、TC水平较低(P<0.01),ALB水平较高(P<0.01),提示防己黄芪汤联合泼尼松片有利于改善水肿期FNS患儿的血脂和ALB水平。分析原因可能是因黄芪所含的黄芪甲苷能缓解细胞外基质的累积及炎症细胞的浸润,抑制促炎细胞而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促使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得到显著改善;且黄芪中的黄芪多糖在降血脂方面有良好效果[24]。枸杞子、生姜皮在抑制尿蛋白滤过,提高肌酐清除率的同时对免疫功能具有调控作用[25]。
综上所述,防己黄芪汤联合泼尼松片治疗水肿期FNS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水平,同时在降低患儿血脂、调节凝血功能方面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