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绘本资源为载体的班本课程实践

2023-09-20 08:01蔡婷婷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3年14期
关键词:班本小鸡鸡蛋

蔡婷婷

导读:陶行知先生指出,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只有来源于生活的课程,才能引起幼儿的共鸣。绘本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还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潜能。所以,将绘本与课程进行结合,可以为幼儿提供一种认识世界的新视角,也可以促进班本课程的纵向发展。基于此,我们的班本课程从绘本《蛋》出发,引发了幼儿一系列对“蛋”的实践探索活动。

一、追随幼儿兴趣点,把握班本课程的方向

虞永平教授指出,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实际基础是班级,课程的研究和实践应该以班级为基点。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有很多教育契机,也有很多值得挖掘的课程素材,如幼儿的兴趣、师幼间的互动等。教师应关注幼儿的生活,捕捉偶发事件,发现其中蕴藏的教育价值,生成适宜的课程,让幼儿在大自然和大社会中学习与成长。

立春日,教师邀请幼儿一起参与立蛋活动,幼儿纷纷讨论起来:“我是用纸巾让蛋宝宝立了起来。”“我用竹垫立起了鸡蛋,我还见过那种小小的蛋,好像叫鹌鹑蛋。”“鹌鹑蛋我吃过,没有见过,它长得什么样?”“它小小的,好可爱,比鸡蛋、鸭蛋都要小。”“我有一本关于蛋的书,里面说恐龙蛋才是最大的蛋。”一时间,一本关于蛋的绘本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在集体活动中,教师给幼儿分享绘本《蛋》。他们对书中的蛋仍充满好奇和强烈的兴趣。于是,一场与蛋亲密接触的班本课程之旅开始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蛋”班本活动源于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教师通过捕捉生活中的偶发事件,及时回应幼儿的好奇心,满足幼儿探究圆圆的蛋的热情,为继续探究和丰富经验埋下种子。

二、解读绘本,探寻课程的生长点

绘本能为幼儿学习提供支架。在班本课程开展后,教师与幼儿多次精读绘本,迁移绘本经验,并在语言区设立“绘本中的小问号”,供幼儿在绘本精读中记录问题,帮助教师了解自己当下的兴趣与经验。同时,鼓励幼儿搜集各种各样的蛋带到班级,帮助幼儿拓展经验。

(一)精读绘本,聚焦幼儿经验生发活动

在阅读绘本过程中,幼儿对蛋里面有什么充满好奇。一天早上,几个幼儿在科学区观察带来的各种蛋,希希手一滑,鸡蛋掉落在地上。“糟糕啦,鸡蛋被希希打碎了。”“老师你快来看呀,这个蛋像水一样。”小小的话引来了很多幼儿围观。“那不是水,那是蛋白。”“这没有蛋白,蛋白是白色的,只有一个黄黄的小球。”“我吃的鸡蛋是有蛋白和蛋黄的。”于是我找来了一个小盘子,打开了一个蛋。幼儿发现透明的就是蛋白,黄色的就是蛋黄,外面的就是蛋壳。

在了解了蛋的结构之后,幼儿急切地想知道自己带来的蛋是生蛋还是熟蛋。围绕这个问题,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展开讨论。“我知道,我的是生鸡蛋,妈妈早上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我看见她没有去煮。”“熟鸡蛋是热的,吃起来烫烫的,要吹一吹才能吃,摸起来热热的是熟鸡蛋。”“生鸡蛋里面的蛋白像水一样,可以摇一摇鸡蛋,有水声的是生鸡蛋。”教师把幼儿辩论生熟鸡蛋的消息发在了家长群,爸爸妈妈们为幼儿的办法纷纷点赞。第二天早上,初初说:“老师,爸爸告诉我,用灯照一照也可以辨别生鸡蛋和熟鸡蛋。”“真的吗?”教师假装不知道,“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吗?”“亮亮的、发光的是生鸡蛋,暗暗的是熟雞蛋。”

鸡蛋的打碎是开启幼儿开展学习的起点,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推动幼儿开展探究的学习过程。借助实物蛋,教师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获取对蛋的直观认知,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同时,借助绘本,鼓励幼儿在多次翻阅中了解关于蛋学的奥秘,如形状、大小、结构、颜色等,并将关键内容与幼儿经验进行链接。

(二)细读画面,聚焦幼儿经验引发探究活动

“老师,这个蛋上是什么?”蛋卷指着绘本中蛋上的斑点。“这不就是蛋妈妈拉的臭??。”石头笑着说。柠檬说:“才不是,是不小心抹上了黑点。”“为什么蛋的蛋壳上有许多的斑点?我们一起到书中找一找答案吧。”通过阅读发现,原来蛋表面斑点是色素沉淀,由碳酸钙慢慢沉积而成。在蛋缓慢下行的过程中,输卵管壁便会分泌类似棕褐色的色素,黏在蛋壳上形成斑点,并且有些蛋宝宝的颜色和斑点会起到伪装的作用。有斑点的蛋能像其他蛋宝宝一样干净吗?这个问题再一次引发幼儿的讨论。“用水洗一洗就可以洗掉了。”“可以用洗手液洗一洗,就能洗干净了。”“可以用奶奶洗碗的钢丝球,奶奶就是用这个洗碗的。”幼儿拿出了鹌鹑蛋刷了好久,发现还是没有洗干净。教师提供一杯神奇的“水”,把鹌鹑蛋泡在杯子里,不一会儿,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鹌鹑蛋慢慢变白了。原来神奇的“水”是白醋,用白醋可以把鹌鹑蛋的斑点洗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幼儿的学习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应尽量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经验充分操作与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给鹌鹑蛋洗澡中,幼儿能想到用生活中常见的洗涤工具给鹌鹑蛋洗澡。在尝试无果后,教师才提供特殊的“水”解决幼儿的问题,让幼儿猜测“水”是什么,并用“水”试验是否能将鹌鹑蛋清洗干净。幼儿在探究中与同伴交流,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较好地发展了观察和判断能力。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聆听者、研究者和记录者,捕捉幼儿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事件创生课程,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提供帮助、建议和服务,引导幼儿不断建构新经验,获得新的发展。比如,通过“蛋里有什么”“如何区分生鸡蛋熟鸡蛋”“鹌鹑蛋为什么有黑色斑点?如何洗去斑点”等问题,不仅能了解幼儿现有的经验水平,而且能激发幼儿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兴趣。幼儿在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动手实践中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将思维引向更深处。

(三)游戏精神引领,聚焦幼儿经验多维提升

绘本阅读不应停留在读懂画面的层面,要不断深挖教育价值,随着幼儿经验生长的方向不断形成新的生长点。我们将绘本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以集体活动、区域活动、小组活动等形式在班本活动中有机渗透,指向幼儿问题解决的过程。

围绕绘本《蛋》,幼儿在各个区域游戏中进行丰富有趣的探究活动。数学区:幼儿按照蛋的大小、颜色思考排序规律,玩起了“我给蛋儿排排队”的游戏。在摆弄、操作的过程中,幼儿开展了分类、排序等活动,既巩固了数概念,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美工区:幼儿观察蛋儿形状,使用黏土、树枝等制作造型各异的蛋宝宝;拿起小画板、油画棒,给蛋儿写生;用橙色卡纸剪成长条,粘贴成圆圈,再组合成立体的蛋儿造型;用蛋壳贴画;形式多样的美工区活动,既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又有助于审美经验的积累和创造力的发展。阅读区:幼儿跟同伴一起阅读,说一说、画一画自己创编的故事情节。在自主阅读中,幼儿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大胆想象故事情节,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建构区:幼儿尝试运用多种不同材料建构蛋宝宝的家,提升了空间想象力和合作能力。生活区: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师幼一起准备相应的材料。幼儿自己清洗鸡蛋、青菜,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制作成美味的鸡蛋饼、茶叶蛋,学会简单的生活技能,体验分享美食的快乐。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幼儿的内在经验不断被重组和拓展,教师则鼓励幼儿运用新技能、新经验开展有关蛋儿的探究活动,以多种形式表征和交流活动中获得的学习经验。

三、挖掘同主题绘本,推动课程的深度发展

前期的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都想知道鸡蛋到底能不能孵出小鸡。我们通过查阅绘本《一枚奇怪的蛋》《小鸡出壳啦》《小鸡小鸡快出来》《鸡妈妈咯咯咯》,了解了蛋宝宝出壳的过程。鸡妈妈需要用自己的身体抱蛋21天后才能孵出小鸡。没有鸡妈妈怎么孵蛋呢?原来有一种机器叫孵化器,它能模仿鸡妈妈帮助我们孵出小鸡。

(一)孵蛋第1天—— 5月17日

幼儿把生鸡蛋放进了孵化器里,教师给孵化器加好水。“萌鸡小队”的孵小鸡工作正式开始啦!幼儿迫不及待地围在孵化器旁边观察。到了下午,他们准备回家时,蛋宝宝怎么办?谁来照顾它们呢?幼儿邀请了有孵化小鸡经验的保安叔叔晚上和周末保护蛋宝宝,热心的保安叔叔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二)孵蛋第七天—— 5月24日

今天是第一次照蛋。我们拉上窗帘,关掉灯在黑暗的环境里开始照蛋。幼儿发现好几个蛋壳里出现了红血丝,通过一起查资料,得知红血丝的出现说明小鸡正在蛋壳里成长。

(三)孵蛋第十六天—— 6月2日

今天是第二次照蛋。幼儿发现蛋的大部分都是黑黑的,只有一点点地方亮亮的还有血管,这说明小鸡越来越大了。“鸡宝宝什么时候才会出来了呢?”“这些鸡蛋孵出来后会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幼儿已经迫不及待地期待鸡宝宝赶紧孵化出来。

(四)孵蛋第十九天—— 6月5日

第19天时,孵化器要停止翻蛋。幼儿给蛋宝宝们换上出雏网,加水保湿,并用喷瓶喷湿蛋壳。“鸡宝宝就快要出来了,你们这两天可要密切关注这些蛋宝宝。”教师叮嘱幼儿。

(五)孵蛋第二十一天—— 6月7日

馬上小鸡就要出壳了,那小鸡住在哪里呢?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小鸡要住在像小宝宝住的床上。”“小鸡要住在暖和的家里。”幼儿从家中带来了纸箱、小衣服、棉花等许多软软的、暖和的材料给小鸡宝宝做窝。

(六)孵蛋第二十二天—— 6月8日

早上刚进教室,幼儿就听到了孵化器里传来“叽叽叽”的声音,原来是我们的鸡宝宝出壳了。幼儿激动万分地围在孵化器旁边观察鸡宝宝。“鸡宝宝小小的,好可爱。”“鸡宝宝的毛湿湿的,像洗过澡一样。”突然,蛋卷说:“老师,这儿有一个蛋壳被小鸡啄了。”仔细一看,原来又有一只鸡宝宝正在努力出壳。鸡宝宝的毛干了后,我们将它们放到准备好的鸡窝中。教师把鸡宝宝破壳的视频发在了家长群,家长们也和幼儿一样第一次看到鸡宝宝破壳的全过程,纷纷惊叹生命的奇妙。经过22天的期待与守护,幼儿陆续见证了一个个小生命的降临,小鸡的平安出生带给幼儿很大的震撼。

越来越多的鸡宝宝出来后,我们和幼儿又展开了讨论。“吃菜叶,因为菜叶嫩嫩的。”“吃米饭,就是我们小朋友吃的米饭。”“吃鸡粮,就像狗粮一样。”第二天,熹熹一进门就把一袋煮熟的小米放到教师手中:“老师,奶奶告诉我,小鸡要吃一些煮熟的小米,她就是这样喂小鸡的。”其他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查了资料,发现刚孵化出来的鸡宝宝可以喝水、吃玉米粉和专门的饲料。就这样,每天都有幼儿带一些煮熟的小米、玉米粉、蔬菜叶子等食物给鸡宝宝吃。

小鸡的出生带给了幼儿极大的惊喜,他们一边感受着“生”的喜悦,同时也开启了照顾小鸡的历程。在绘本《鸡妈妈咯咯咯》的经验迁移下,幼儿当起了“鸡妈妈”和“鸡爸爸”,一起学习守护这些鸡宝宝。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建立饲养活动的经验。在亲自参与照顾自然界的动植物时,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就能转化为对自然的关怀。

四、梳理总结,延展课程的再升华

我们通过追溯“从蛋宝宝到鸡宝宝”班本课程的起源与发展,确定了以“各种各样的蛋”“蛋的小秘密”“我和蛋儿做游戏”和“小小蛋儿把门开”为主要脉络的课程框架(图1)。

五、结语

以绘本为契机生成的主题活动是师幼共生、共融的成长方式。教师要努力用课程的视角,充分挖掘绘本的内容和课程价值,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又是他们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问题,应被及时纳入课程中。在课程行进中要不断观察幼儿,考虑他们不断生发的兴趣,和幼儿共同创造课程,这样的课程能让师幼共同浸润在学习的乐趣中。

猜你喜欢
班本小鸡鸡蛋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
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闪电小鸡
小鸡想飞
神奇的鸡蛋画
熟悉的米,奇妙的稻——课程叙事:我们的班本课程“稻”
从鸡蛋开始
认识鸡和鸡蛋
小鸡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