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草原生态建设推进草牧业高质量发展

2023-09-19 00:49韩美娜胡新培王磊高勇翔陈霖
内蒙古林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呼伦贝尔草原补奖草种

韩美娜 胡新培 王磊 高勇翔 陈霖

1.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 2.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 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乌奴耳林业局

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大的生产和生态功能。呼伦贝尔市天然草地面积1.01 亿亩,草原由东向西呈地带性分布,包括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三个类型。呼伦贝尔草原有野生植物1600 多种,其中,碱草、针茅、苜蓿、冰草等120 多种优良牧草占草群总量的60%以上。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林草系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现状,落实国家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实施草原保护修复工程,科学合理利用草原,推进草牧业高质量发展,全市草原退化沙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取得了明显成效。

稳步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

“十四五”时期,呼伦贝尔市继续实施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统筹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实现草原生态持续向好。

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及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为落实好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呼伦贝尔市政府编制了《呼伦贝尔市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科学划定草畜平衡区和禁牧区。每年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面积10290 万亩,其中禁牧区面积961 万亩,草畜平衡区面积9329 万亩。通过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及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全市每年有9329 万亩草原得到合理利用,961 万亩草原得以休养生息。到“十四五”期末,呼伦贝尔市草原植被盖度将稳定在75%左右,草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质量明显改善,草原生态战略地位进一步突出。

实施重大草原修复工程。坚持自然恢复与工程治理相结合,遵循植被生长规律,对退化草原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巩固生态治理成果,提升草原质量。2019 年以来,全市陆续实施退牧还草、生态修复、退耕还草、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等工程项目,完成退牧还草面积300 万亩以上,生态修复治理面积100万亩以上,退耕还草面积2.7 万亩,年均防治草原有害生物面积1000 万亩左右。2022 年,国家推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通过积极谋划,争取到了“呼伦贝尔市内蒙古东部草原沙地综合治理项目(一期)”“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综合治理项目”。通过采取人工种草、草原改良、围栏封育等措施,项目区植被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草群优良牧草比重增加,植物群落逐渐稳定,草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有效提升了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

利用飞机防治蝗虫

利用机械防治有害生物

做好基本草原划定和调整工作。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原划定和调整工作方案》要求,2022年5 月,呼伦贝尔市全面开展基本草原划定和调整工作,严格人员培训、实地踏查、旗市(区)自验、盟市复验等环节,完成了11 个旗市(区)(根河市除外)基本草原划定与调整工作,形成了呼伦贝尔市基本草原“一张图”。基本草原的划定,对于全市实现占补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草原提供了科学、精准的依据。

建立健全草原监督管理机制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高度重视草原保护监督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征占用草原用途管控,不断加大草原执法力度,真正用制度保护草原资源。

规范征占用草原项目审核审批。2020 年,呼伦贝尔市在认真执行《草原法》《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全市实际,拟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旅游开发及其配套设施征占用草原审核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呼伦贝尔市矿藏勘探开采项目及其配套设施征占用林地草原管理办法(暂行)》,为进一步加强矿产和旅游开发及配套设施征占用草原、新(续)建矿藏开采项目及配套设施征占用林地草原审核审批提供了重要依据,切实从制度机制上加强了草原保护管理。

加大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监管力度。为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条例》,进一步巩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成果,呼伦贝尔市不断加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执法监督工作。在强化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监督执法调研的同时,指导牧民群众科学合理使用天然草原,严禁偷牧和超载过牧等违法违规行为,各旗市(区)及时发布禁牧休牧公告,积极开展草原法律法规宣传引导工作。

强化部门协作,形成草原资源生态保护合力。组织开展打击非法采挖收购运输草原野生植物专项整治“暴风行动”联合执法活动,在旅游旺季,加大旅游车辆碾压草原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对旅游开发项目中涉及穿越草原、碾压草原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全力推进草牧业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的指示要求和工作部署,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呼伦贝尔市生态产业乘时乘势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快草牧业生产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农牧区生产、生活、生态互促共赢,加速推进全市草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草种扩繁基地建设。2023 年,呼伦贝尔市加大草产业发展力度,培育现代化草种业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力稳定、产业化经营的草种繁育基地。选择配套设施完备、土地集中连片、权属无争议的企业,建设羊草繁育基地3 万亩,巩固提升羊草繁育基地1 万亩。目前,呼伦贝尔市草种繁育基地建设已具有一定规模,增强了供种能力,逐步建立了稳定的规模化、标准化优质乡土草种生产核心区。

加强新草种选育。草种是草原生态修复的核心环节,2021—2023 年,呼伦贝尔市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以招商引资为契机,加强生态用种培育选育工作。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加强与蒙草集团合作,培育出了巴尔虎羊草、伊和乌拉洽草、东山山野豌豆、兴安岭红三叶、呼伦湖斜茎黄芪5 个野生驯化品种,并通过了自治区审定,逐步解决了高寒地区稀缺乡土草种、生态用种问题。全市持续强化草种扩繁建设,逐步构建“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乡土草种培育扩繁体系,推进全市草牧业发展迈向新台阶。

通过实施一系列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2020年以来,呼伦贝尔市草原植被盖度一直稳定在75%以上,连续三年稳居全区第一。未来,呼伦贝尔市将摸清全市草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加快数字化草原管理,建立科学、简洁、实用的草原生态指标和判识标准;加快草原生态监测体系与能力建设,提升草原监管队伍素质;加强宣传引导,实现全社会共同参与草原保护建设,将呼伦贝尔草原建设得更加壮美迷人。

人工饲草地建设

猜你喜欢
呼伦贝尔草原补奖草种
国内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文献综述
1970—2020年呼伦贝尔草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对牧民的影响
呼伦贝尔草原载畜量偏低原因探究
边疆牧户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态度分析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草种业快速发展
销售伪劣种子罪的司法认定
不同牧草替代紫茎泽兰的试验效果调查
呼伦贝尔草原资源植物调查与评价——以鄂温克族自治旗为例
呼伦贝尔草原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