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芝玉 张瑶 |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星城小学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切实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北京市房山区燕山星城小学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坚持儿童为本、双向衔接、系统推进、规范管理的基本原则,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幼小衔接的发力点,全力为科学衔接蓄能。
暑假前期,学校统筹兼顾老中青配置组建团队,在确定一年级任教教师名单后,教导处量身设计了学前准备阶段的教师成长计划。
理论学习,奠定基础。为确保教师能在与时俱进的理论指导下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助力教师更新观念,由教导处统一发放最新的指导性文件,供一年级任教教师开展有关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学习活动分为线下自学和线上交流两个部分,先由教师自行学习文件,领悟文件精神,明确幼小衔接的意义、学前身心准备、作息习惯适应等相关内容。接着,教师通过线上交流与分享,对幼小衔接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学习结束后,青年教师纷纷撰写心得,表示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自理能力等方面着手,做好幼小衔接。此活动为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基于问卷,科学分析。为了能够准确了解学龄前儿童的身心状态、学习现状以及家庭情况等,学校精心设计问卷,问题涉及饮食需求、性格特点、亲子阅读习惯、同伴交往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班主任根据问卷结果,客观、科学地分析诊断班级情况,为有效实施幼小衔接提供了数据支撑。
经验分享,齐抓共研。为促使新一年级班主任和各科任课教师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全面推进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我校举办了幼小衔接经验线上分享活动。首先,由二年级教师代表介绍经验,从过去一年遇到的实际案例出发,将“知识为次,习惯为先”作为主题,分享带班中较好的做法,强调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规则意识的建立是初入学儿童重要的适应任务之一。接着,教师积极交流研讨,纷纷为彼此“出招”,为帮助儿童尽快适应新环境出谋划策。
以正确的方式引领学生发展是我校对新一年级教师团队提出的要求。我校加强集体教研,尤其强调青年教师要勤于观察现象、努力寻找原因,并积极思考解决对策,工作中多看、多思、多实践,抓住机遇,尽快成长。
一方面,师徒结对,互相开放课堂,加强一年级班主任之间、班级之间、学科之间的联结,共同研究幼小衔接课堂。聚焦课堂,一年级任课教师全员参与课程实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及生活经验,设计丰富多彩、有趣有意义的活动内容,以活动、游戏、情境创设等形式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之间彼此提醒、监督,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课堂常规的习惯培养,善于运用小儿歌和默契口令帮助学生养成诸如认真倾听、大胆发言、读写姿势规范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学生学得扎实、教师教得轻松的良好氛围。
另一方面,乘星城教育联盟之东风,星城小学一年级师生常与星城幼儿园大班互动,开展“幼小衔接联纽带,课堂教学促成长”等活动,双方教师团队也常在课后围坐研讨,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习生活、课堂常规、思维发展等方面入手,在交流中为彼此带去有效经验,以求做到扬长避短。同时,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技能,也在磨课、反思和研讨过程中得以提升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