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鹏程
罗斯柴尔德家族(House of Rothschild)是世界金融史上最负盛名的家族之一。近15年来,以该家族为主题的中文著作和外文译著出版了近20种,对该家族三个世纪历史展开了研究。该家族崛起于18世纪下半叶的欧洲,随后的19世纪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及其著作形成的时代。“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中‘罗斯柴尔德’被译为‘路特希尔德’,这个版本的全集至少有200处提及该家族,但似乎中国学界对该家族并未给予较为系统的研究。”(1)高鹏程:《共济会核心组织:暗黑矩阵》,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年,第194页。由于“罗斯柴尔德”即“路特希尔德”是其家族姓氏,而中文译本中常以姓氏指称特定的具体个人,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在卷后索引给出了简单注释,但这些具体家族成员之间是何种关系,则未见系统研究。厘清家族成员关系,梳理马克思和恩格斯获得该家族的信息来源,对把握这些成员所处的具体背景和相关重大事件,对理解该家族关键成员的有关思想观点和行为方式,深入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有关的主旨论断,具有重要的文献学意义。
本文主要目的在于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2)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仍未出齐,为了文献覆盖面的完整性,本文仍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的内容为基础展开研究。本文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未加注释的地方均指第1版,不一一注释。中有关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文献状况,描述所提及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获得该家族状况的信息来源。有关该金融家族及其成员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论断的影响、工业资本主义向金融资本主义过渡、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化等问题,受篇幅所限,将另辟专文论述之。
通过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译本文本,经比对姓名、生卒年和职业等相关信息,可以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中文译名“路特希尔德”,即是中国晚近出版诸种著作中的“罗斯柴尔德”。实际上,“罗斯柴尔德”和“路特希尔德”都是“Rothschild”这一拉丁字母姓氏的不同中文译名。
在意第绪语(Yiddish)中,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姓氏Rothschild是指zum rothen Schild,其含义是“有红色徽记的盾牌”。罗斯柴尔德家族起家时,生活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Frankfurt am Main),当时的居民住户并无街道门牌号,人们在家门上画上有颜色的徽记图形以便识别,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姓氏即是从其徽记而得名。由于Rothschild完全是近代人为臆造的姓氏,所以,在西方语言中使用这个姓氏的人皆为该家族成员,当然冒充者除外。从有关文献看,该姓氏最早只能追溯到罗斯柴尔德家族创始人梅耶·阿姆谢尔·罗斯柴尔德(Mayer Amschel[Anschel] Rothschild,1744—1812)以前的六辈祖先,更早的祖先似乎就以地名为姓氏了。所谓以地名为姓氏,就是没有姓氏只有名字,当两个名字相同的人相遇时,为了以示区别,就以地名为姓氏,例如John the Paris即“巴黎的约翰”。该家族在哪一辈把住宅门上徽记的叫法接受为自己的姓氏,是当时官方对无姓氏之人皆以住宅门徽记称之,抑或是邮局寄送信件等其他原因使其获得该姓氏,仍有待考察。意第绪语的使用者主要是阿肯纳西犹太人(Ashkenazi Jews),罗斯柴尔德家族就是阿肯纳西犹太人。历经250多年,罗斯柴尔德家族自其创始人开始至今已有八代人,家族成员达数百人。
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和《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Rothschild仍被译为“路特希尔德”。具体来说,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以下简称“马克思恩格斯”)提及该家族及其成员的文章数量非常多。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50卷里,马克思恩格斯在64篇文献中提到“路特希尔德”这一姓氏。其中,马克思独撰文章35篇,恩格斯独撰文章27篇,马克思恩格斯合撰文章2篇。在这些文章中,包含诸多重要学术论文和公开发表的政论文章,如《德意志意识形态》《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经济学手稿(1857—1858)》《资本论》等。在马克思恩格斯私人之间及他们各自与他人通信里,亦有23封提到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及其成员。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马克思恩格斯所作文章和编者注释索引文本,前者包括正文及正文所引用的其他文章,后者包括编者提供的脚注、注释、人名索引,提及“路特希尔德”这个姓氏共达218处。经统计,在马克思恩格斯文章的正文提及“路特希尔德”计142处,其中马克思恩格斯本人所作文章提及“路特希尔德”139处,与他人书信里提及3处,可见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视程度;在编者注释索引中,提及“路特希尔德”的脚注3处、注释23处、人名索引50处,共计76处。上述文本涉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章句有2万多字,其中正文不少于1万字。
有关对该金融家族研究的意义,不妨以《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这部最重要的经典政治学著作为例。马克思在该著作中第一次运用唯物史观,对法国的一个完整历史阶段的政治过程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了“二月革命”的原因、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的重要论断。
反之,任何一点点财政改革,都因受银行家反抗而遭到失败。例如,邮政改革就是如此。路特希尔德起来抗议了。难道国家敢于缩减它赖以支付日益增加的国债利息的财源吗?
七月王朝不过是剥削法国国民财富的股份公司;这个公司的红利是在内阁大臣、议会、24万选民和他们的随从之间分配的。路易—菲力浦便是这个公司的经理——坐在王位上的罗伯尔·马凯尔。这个制度经常不断地威胁和损害商业、工业、农业、航业以及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而这个资产阶级在七月事变时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下的是gouverement à bon marché——廉价政府。
……
当1847年,在资产阶级社会最高贵的舞台上同样地公开表演那些通常使流氓无产阶级进入妓馆、残废院和疯人院,走上被告席、苦役所和断头台的丑剧时,法国资产阶级中没有参加政权的各个集团高叫“腐败!”人民大声疾呼:《Abaslesgrandsvoleurs!Abaslesassasins!》〔“打倒大盗!打倒杀人凶手!”〕工业资产阶级看到了自己利益受到的威胁,小资产阶级充满了道义的愤慨,人民的想象力被激怒起来了。诸如《La dynastie Rothschile》〔“路特希尔德王朝”〕、《Les Juifs, rois de l’époque》〔“高利贷者是现代的国王”〕等等的讽刺作品,充斥了巴黎全城,这些作品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揭露了和诅咒了金融贵族统治。(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4-15页。
从这段引文中可以看到,马克思认为罗斯柴尔德家族通过购买国债,获取高额利息,反对邮政改革等社会改革,致使“七月王朝”成了金融贵族统治的王朝,法国社会开始向金融资本主义转变。由于工业资产阶级仍然强大,联合其他阶级阶层的社会革命爆发,第二共和国应运而生。那么,以罗斯柴尔德为代表的金融贵族是如何影响法国国债发行和扩张,如何通过金融手段从农业、工业和商业资产阶级身上获取巨大利益,如何直接和间接损害社会大众的呢?受篇幅所限,本文对类似相关章句的分析就不再展开。
另一方面,从马克思恩格斯文章的时间跨度看,他们几乎终生都关注着罗斯柴尔德家族。在马克思恩格斯1842年11月在《莱茵报》编辑部第1次见面之前,恩格斯已先注意到了罗斯柴尔德家族。他在1840年4月《德意志电讯》杂志第59、60期发表的《为德国〈贵族报〉作的追思弥撒》一文中就曾提及罗斯柴尔德家族(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59-60页。,当时恩格斯年仅20岁。马克思第一次提及罗斯柴尔德家族,是在他与恩格斯合撰《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最后一次提及是在他逝世前一年即1882年。恩格斯最后一次提及罗斯柴尔德家族是1892年12月,即他去世前的第三年。可以说,两位经典作家对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关注伴随着他们一生的写作生涯。
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有关该家族及其成员的提及统计状况看,并参照这些文章的写作年代,马克思恩格斯两位经典作家对该家族不仅极为关注,而且这种关注贯穿两人的一生。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文章高度关注的研究对象,而且以该家族及其成员为事实论据得出诸多重要论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所提及的该家族成员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理应得到学界给予充分重视和研究。就此而言,在晚近出版的有关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研究文献和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路特希尔德的研究建立起同一性的连接关系,有利于进一步完整还原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断的背景,有效利用既有学术资源,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置于更加准确完整的历史基础上。
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正文中,从姓氏来说,“路特希尔德”有两种用法:一种用法是指罗斯柴尔德家族,这种用法有 27处;另一种用法是作为该家族成员的姓氏,此用法提及具体成员人名为46处。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欧洲的跨国金融家族,该家族在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等国形成5个分支。这些分支基于所在国的文化,在所在国获得了特定贵族头衔,都会使姓氏的写法发生变化,如Rothschild被写作de Rothschild、von Rothschild。从名字来说,该家族成员的名字,都是用多个名字组合成复式名字,前代第一个名字常被用为下一代的第二个名字,不注意的话极易混淆。因此,需要从姓名写法、生卒年和所在国家等信息加以仔细分辨。
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成员人数还不多。通过比较生卒年可以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马克思恩格斯文章正文部分提及该家族成员共13人。按照辈分和长幼次序,这13位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如下。
第【1】位成员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创始人梅耶·阿姆谢尔·罗斯柴尔德(Mayer Amschel [Anschel] Rothschild,1744—1812),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被提及1处。(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2页。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其出生年被写为1743年,罗斯柴尔德家族网站公布的出生日期是1744年2月23日。作为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创始人,他通过攀附罗马帝国的黑森选帝侯威廉一世(William I, Elector of Hesse,1743—1821)并成为选帝侯的理财人得以发家。他有5个儿子、5个女儿,其五子分别在法兰克福、维也纳、伦敦、那不勒斯、巴黎开设了家族的分支银行,形成罗斯柴尔德家族德国、奥地利、英国、意大利和法国分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提及他5个儿子中的4个,还提到了他最小的女儿。
第【2】位成员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创始人的长子、德国分支创始人阿姆谢尔·“安塞尔姆”·梅耶·罗斯柴尔德(Amschel “Anselm” Mayer Rothschild,1773—1855)。他的名字是其父第一名字和第二名字的换位,很容易混淆。其父1812年去世后,他接掌法兰克福分行。由于他没有子嗣,德国分支后来由其二弟和四弟的儿子接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提及他1处。(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22页。
第【3】位成员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创始人的次子、奥地利分支创始人所罗门·梅耶·罗斯柴尔德(Salomon Mayer Rothschild,1774—185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他被提及2处。(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522、539页。由于其长兄没有子嗣,其独子安塞尔姆·所罗门·冯·罗斯柴尔德(Anselm Salomon von Rothschild,1803—1874)后来回到德国掌管罗斯柴尔德家族德国分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未直接提到这位独子。
第【4】位成员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创始人的四子、意大利分支创始人卡尔曼·“卡尔”[查理]·梅耶·冯·罗斯柴尔德(Kalman[Calmann] “Carl”[Charles] Mayer von Rothschild,1788—185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提及他1处。(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520页。他有5个儿子,他的二子、四子后来回到德国协助掌管德国分支。
第【5】位成员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创始人的五子、法国分支创始人雅各·“詹姆斯”·梅耶·罗斯柴尔德(Jacob “James” Mayer de Rothschild,1792—1868)。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他被提及22处,是被提到次数最多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409、646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30、31、32、206、394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33、502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5、14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31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1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95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8、60、87、118、262、378、384、405-406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33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57页等。
第【6】位成员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创始人的五女亨丽埃特(热特)·罗斯柴尔德(Henriette or Jette Rothschild, 1791—186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提及她1处。(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144页。
第【7】位成员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第三代、伦敦分支的莱昂内尔·内森·罗斯柴尔德(Lionel Nathan de Rothschild,1808—1879),其父为内森·梅耶·冯·罗斯柴尔德(Nathan Mayer von Rothschild ,1777—1836) ,即罗斯柴尔德家族创始人的三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提及他9处,未直接提及其父。(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597、610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373、454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267、656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639-640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81-182页等。
第【8】位成员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第三代、意大利分支的夏洛特·冯·罗斯柴尔德(Charlotte von Rothschild,1819—1884),其父为意大利分支创始人卡尔曼·“卡尔”[查理]·梅耶·冯·罗斯柴尔德。她嫁给了英国分支其三叔的儿子、她的堂兄莱昂内尔·内森·罗斯柴尔德。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她以“男爵夫人”的爵位称号被提及1处。(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62页。
第【9】位成员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第三代、德国分支的梅耶·卡尔(查理)·冯·罗斯柴尔德(Mayer Carl(Charles) von Rothschild,1820—1886),其父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创始人的四子、意大利分支创始人卡尔曼·“卡尔”[查理]·梅耶·冯·罗斯柴尔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提及他1处。(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69页。
第【10】位成员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第三代、德国分支的威廉·卡尔·冯·罗斯柴尔德(Wilhelm Carl von Rothschild,1828—1901),他的父亲也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创始人的四子、意大利分支的创始人卡尔曼·“卡尔”[查理]·梅耶·冯·罗斯柴尔德。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他被提及1处。(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656页。
第【11】位成员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第三代、法国分支的阿方斯(阿尔方斯)·詹姆斯·罗斯柴尔德(Alphonse(Alfons)James Rothschild,1827—1905),他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创始人的五子、法国分支创始人雅各·“詹姆斯”·梅耶·罗斯柴尔德的长子,他的母亲贝蒂·所罗门·冯·罗斯柴尔德亦是他的堂姐。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他被提及4处。(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6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75、247、366页等。
第【12】位成员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第四代、英国分支的艾尔弗雷德·查理·罗斯柴尔德(Alfred Charles Rothschild,1842—1918),其父是前述第【7】位成员莱昂内尔·内森·罗斯柴尔德,其母是前述第【8】位成员夏洛特·罗斯柴尔德。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曾提及他1处。(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33页。
第【13】位成员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第四代、奥地利分支的阿尔伯特·所罗门·安塞尔姆·冯·罗斯柴尔德(Albert Salomon Anselm von Rothschild,1844—1911),其父是安塞尔姆·所罗门·冯·罗斯柴尔德(Anselm Salomon von Rothschild,1803—1874),其祖父是奥地利分支创始人所罗门·梅耶·罗斯柴尔德,其母是夏洛特·罗斯柴尔德(Charlotte Rothschild,1807—1859),即英国分支创始人内森·梅耶·罗斯柴尔德的长女。即,其父母是堂兄妹结婚,他的母亲也是他的堂姑妈。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他被提及1处。(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64页。
上述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的姓名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将爵位名称、尊称加入姓名中。1822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佛朗西斯二世(Francis II, Holy Roman Emperor,1768—1836)同时授予罗斯柴尔德家族五兄弟奥地利贵族男爵头衔(Freiherr),允许他们在Rothschild姓氏加von或de的贵族尊称前缀。这样,罗斯柴尔德家族兄弟及其男性后代在使用这头衔时,就可能出现姓名写法上的变化,大致有4种具体情况:(1)当他们在奥地利和德国本地时,会使用Freiherr von(男爵)、Freifrau von(男爵夫人)这样的头衔;(2)当他们到法国时,可能会将von改为de;(3)当他们去英国从事活动时,往往会用英国本地男爵头衔Baron de这种称呼;(4)他们在奥地利的爵位被其他国家认可,如1838年英国女王将罗斯柴尔德家族英国分支的奥地利爵位认证为英国爵位Baron Rothschild。这些不同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姓名中加入爵位头衔、尊称后,经常会导致姓名写法的变化,加上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编码式姓名,极易产生混淆,往往要用生卒年加以区分才能辨别。具体而言,前述13位成员的血缘和婚姻关系联系如图1。
注:实线框中的人名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提及的人名,用【】加数字序号表示,虚线框中的人名是未直接提及的。左侧实线连接的是代际血缘关系,右侧虚线连接的是婚姻关系。
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被提及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具体成员的国别分布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对该家族发展出德国、奥地利、法国、英国和意大利5个分支的成员都提到了。笔者曾写道“如果不参考文中的注释,很难注意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文中所提的‘路特希尔德先生’指的是这个家族至少11位成员。”(18)高鹏程:《共济会核心组织:暗黑矩阵》,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年,第259-260页。从提及的该家族成员性别看,被提及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男性确实为11人,另有女性2人。从提及的该家族成员代际关系看,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该家族分别有男性成员1、5、13人共19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提到了其中9人。从家族婚姻关系看,该家族第三代有6个女儿,她们中除1人与家族外通婚外,其余5人都是家族内通婚。在这5位女儿中,4位与她们的堂兄弟结婚,1位与叔叔结婚,可见该家族血缘那时是很封闭的。
其中,从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提及的次数看,前述13位成员中第【5】位成员法国分支创始人雅各·“詹姆斯”·梅耶·罗斯柴尔德、第【7】位成员伦敦分支的莱昂内尔·内森·罗斯柴尔德和第【11】位成员法国分支的阿方斯(阿尔方斯)·詹姆斯·罗斯柴尔德这三位成员是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的核心人物。法国和英国分支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之所以被关注,是与19世纪法英在欧洲的政治地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早在19世纪上半叶,欧洲各国社会舆论中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就已经是当时的“热点”社会政治话题。故此,马克思恩格斯在所做的文章中大量提到罗斯柴尔德家族及其成员,并非什么奇怪的事情。而且,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也有获得罗斯柴尔德家族直接信息的私人渠道。
一方面,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时代的欧洲,已有大量关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出版物刊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所提到当时已出版的有关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书籍至少有5部。
1946年9月5日,恩格斯在《北极星报》发表了《法国的政府和反对派》一文,他写道:“一个工人写了一本小册子,抨击这个制度的首脑,但抨击的不是路易—菲力浦,而是‘高利贷大王路特希尔德第一’。这本小册子的成就(它已出了近20版)证明,打击的对象选择得非常恰当。”(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32页。这本小册子就是《高利贷大王路特希尔德第一的富有教益和有趣的故事》(法文书名为《Histoire édifiante et curieuse de rothschild I-er, roi des juifs》)。(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97页。作者为若·玛·德恩威尔(Georges-Marie Mathieu-Dairnvaell)。(21)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这本书作者名字译为“若·玛·德恩威尔”(Georges-Marie Mathieu-Dairnvaell)。法国普遍认为此人是乔治·德恩威尔(Georges Dairnvaell, 1818?—1854),他是一位左翼反犹太主义的法国人。经检索大英图书馆书籍主目录,以Georges-Marie Mathieu-Dairnvaell名字发表的小册子。除了《Histoire édifiante et curieuse de rothschild I-er, Roi des Juifs,PAR SATAN(犹太之王罗斯柴尔德一世有教养的趣史,作者撒旦著)》和《Rothschild I-er, ses valets et son peuple(路特希尔德第一,他的奴仆和他的人民)》这两本小册子以外,还有两本书分别为《Grand procès entre Rothschild I-er, Roi des Juifs, et Satan Dernier, Roi des Imposteurs(对犹太之王、最后撒旦和骗子之王罗斯柴尔德一世的大审判)》(1846)、《Guerre aux Fripons Chronique secrète de la Bourse et des Chemins de fer par l’auteur de Rothschild Ier Roi des Juifs(犹太之王罗斯柴尔德一世与股票交易所和铁路公司中流氓们之间长期秘密战争的编年史)》(1846)。比较引人注目的是,他还写了另外两本小册子《Histoire édifiante et curieuse de M. A. Thiers. par Satan(M.A.梯也尔有教养的趣史,作者撒旦)》(1848)、《Histoire de M. Proudhon et de ses principes. Par Satan(M.蒲鲁东的故事及其原则,作者撒旦)》(1949),分别对梯也尔和蒲鲁东进行了揭露。查阅原书封面,该书名准确翻译过来应为《犹太之王罗斯柴尔德一世有教养的趣史,撒旦著》,德恩威尔使用“撒旦(PAR SATAN)”作为笔名。
1855年10月8日,马克思在《新奥得报》第469号发表的《法兰西银行。——克里木的增援部队。——新元帅》一文中指出:“财政业务、交易所诡计和银行投机,虽然在路易—菲力浦统治时代的最后几年造成过真正强烈的印象,并促成了像‘高利贷者——当代之王’、‘路特希尔德王朝’等等的论战性巨著的出现,但是,同1852年到现在这个时期在这个领域内所发生的事情相比较,就算不得什么了。”(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628页。这里,马克思提到的“路特希尔德王朝”著作,就包括恩格斯前文提到的《高利贷大王路特希尔德第一的富有教益和有趣的故事》这本著作。此外,同一作者还出版过另一本关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著作《路特希尔德第一,他的奴仆和他的人民》(法文书名为《Rothschild Ier, Ses valets et son peuple》)。在马克思的这篇文章中,还提到了《高利贷者——当代之王。金融贵族的历史》(法文书名为《Les juifs rois de L′époque Historie de la féodalité financiére》)这本书,作者为阿·杜桑涅尔(Alphonse Toussenel,1803—1885)。(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771-772页。
1847年9—12月,恩格斯在《德意志—布鲁塞尔报》上分8次连载发表了《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 长文,该文第一部分对诗人卡尔·倍克(Karl Isidore Beck, 1817—1879)的诗集《穷人之歌》(德文书名《Lieder vom armen Mann》)进行了评论,这本诗集的第一首诗就叫《致路特希尔德家族》。对于这首诗,恩格斯这样写道:“‘穷人之歌’的第一首歌是献给一个富有的家族的。致路特希尔德家族。为了避免误解,诗人称上帝为‘HERR’,称路特希尔德家族为‘Herr’。”恩格斯对这首诗进行了逐句批判,该文亦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提及“路特希尔德”这个姓氏最多的文章。
此外,恩格斯在巴黎1846年9月18日致马克思的长信中曾提到,“贝尔奈斯在反路特希尔德的运动中写了一本小册子;这本小册子将用德文在瑞士出版,过几天在这里用法文发表”(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0页。。卡尔·路德维格·贝尔奈斯(Karl Ludwig Bernays,1815—1876)是马克思任主编刊物《德法年鉴》新闻记者。后来编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时,未找到这本书。(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55页。
在1846—1849年这三年时间,有关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出版物就已有如此之多,可见当时有关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著作已非常广泛。这种广泛程度,从马克思恩格斯文章的话语可见一斑。恩格斯提到,有关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著作在刊印当年就“已出了近20版”,已是超级畅销书水平;恩格斯还将这些著作所引起的社会思想运动称为“反路特希尔德的运动”。马克思对揭露罗斯柴尔德家族著作中的事实不仅高度认可,而且将这些著作称为“论战性巨著”。
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也有私人关系渠道可以直接获取有关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信息。在马克思恩格斯文章中可以发现,他们经常会提到弗里德里希·路德维格·威廉·皮佩尔(Friedrich Ludwig Wilhelm Pieper,1826—1898)这个人,他常被写为“威·皮佩尔”。皮佩尔是语言学家、新闻记者,年纪比马克思小8岁,他曾是马克思恩格斯最坚定的支持者、共产主义同盟盟员。在无钱租房时,皮佩尔经常住在马克思家里。1851年2月24日,他曾受马克思委派,参加了路易·勃朗组织的“平等者宴会”并遭到毒打(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684、704页。;他亦是对“科伦共产党人案件”发出《关于救济科伦被判罪者的呼吁书》的20个签署人之一(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723页。;有人曾对皮佩尔担任罗斯柴尔德家的家庭教师身份提出质疑,马克思为他进行了辩护(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562页。。皮佩尔曾有数年担任马克思的英文秘书,帮助马克思将《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草译成英文,经恩格斯最后修订后发表。恩格斯曾对皮佩尔的译文逐字逐句进行修改评论,成为马克思恩格斯指导翻译工作的重要典范。(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137-143页。
皮佩尔和罗斯柴尔德家族至少4位成员之间有着实际的社会联系,显然可以获取有关罗斯柴尔德家族很多一手信息。由于他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紧密关系,肯定会将这些信息告知他们。皮佩尔毕业于德国的哥丁根大学(Georg-August-University of Göttingen,全称“乔治—奥古斯都—哥廷根大学”),他与前文第【10】位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威廉·卡尔·罗斯柴尔德(Wilhelm Carl Rothschild,1828—1901)是大学同学。(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776页。皮佩尔流亡伦敦后,他曾担任前文第【7】位成员伦敦分支的莱昂内尔·内森·罗斯柴尔德男爵家的家庭教师,即是说,他是前文第【12】位成员艾尔弗雷德·查理·罗斯柴尔德(Alfred Charles Rothschild,1842—1918)的老师。
1851年5月3日,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曾说:“塔普曼得了很厉害的淋病。在同男爵夫人(路特希尔德男爵夫人。—— 编者注)的一次剧烈的争吵之后,问题又解决了一半,但由于他的轻率,他更加要依附于人。”(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62页。“塔普曼”是马克思对皮佩尔的昵称,而这位男爵夫人就是前文第【8】位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夏洛特·罗斯柴尔德男爵夫人(Charlotte Rothschild,1819—1884)。有学者认为,皮佩尔与这位比他大7岁的男爵夫人存在着暧昧关系。(32)例如,有中文表述的“巴罗内丝·路特希尔德”, 其中的“巴罗内丝”不是人名,而是Baroness[男爵夫人]的音译。因而,“巴罗内丝·路特希尔德”应译为“路特希尔德男爵夫人”。参见汤伯杞编译:《马克思英国早期流亡生活中的朋友和同志——马克思在伦敦索荷区的“党”》,《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第22-31页。如果这样理解,马克思书信隐晦的意思是,皮佩尔因与其他女人有染得了淋病,并传染给了男爵夫人并被发现,俩人由此发生剧烈争吵,皮佩尔答应以后洁身自好并继续维持情人关系,他还要在男爵家中求职谋生,所以说“问题解决了一半”“更加依附于人”。1851年10月13、19日,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两封信中曾提到,“皮佩尔已经和路特希尔德一家一起动身去美因河畔法兰克福”。“按照约定,皮佩尔早就应该从科伦和法兰克福给我消息了,路特希尔德一家在科伦呆了一天。”(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78、384-385页。可见,马克思可以通过皮佩尔知道罗斯柴尔德男爵的行踪。
此外,1868年2月4日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曾经写道:“科佩尔星期日来过这里,星期三还要来。他来伦敦,是为了替汉诺威王处理财政事务。他是个可爱的小伙子。库格曼强迫路特希尔德家族的这个表兄弟钻研我的书。”(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2页。经查莫斯科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英文版,这位科佩尔的全名为卡尔·科佩尔(Karl Coppel)。至于马克思著作是否被罗斯柴尔德家族仔细研究过,甚至吸收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中,目前没有可靠资料证明。
综上,早在1846年到1849年这三年间,欧洲许多国家都出版了许多关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著作,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当时的社会公共生活中已成为焦点话题。并且,马克思恩格斯还有一些私人关系与罗斯柴尔德家族某些分支有着直接联系,这些都构成马克思恩格斯了解罗斯柴尔德家族及其成员的重要信息渠道。某种程度上,当下中国作为“热点”书籍出版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著作现象,早在160年前的欧洲各国就出现过了。
“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中有200多处提及欧洲著名的金融家族——路特希尔德家族,这个家族就是最近‘货币战争’话题中所说的罗斯柴尔德家族。”(35)高鹏程:《共济会核心组织:暗黑矩阵》,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年,第259页。从本文引述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文章来看,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有关历史事实早就被两位经典作家记载下来。晚近以来发生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书籍成为出版界热点的现象,在200多年前的欧洲已经发生过,并非什么丑化资本家的“阴谋论”编造。
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翻译为中文的过程中,为方便对西文人名的记忆对其存在简化倾向,容易造成历史人物的混淆。西方人名比较复杂,存在很多因素可能造成同一姓氏不同具体个人的混淆。如,可能以爵位来称呼某人,但某爵位头衔在历史上可能被数十人持有;在特定语境中,西方人存在着以姓氏指称具体个人的情况,此时应根据语境情况确定此人为谁;在非学术性文章中,人名还有尊称、简称、昵称、蔑称、绰号、小名和家族内名称等形式,在不同语言中,其写法可能会有差别,但它们可能指称的都是同一个人。这些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如不加以仔细分辨,极易混淆。
从学术角度来说,学术著作的翻译是学术研究中应予高度重视的问题。仅就本文主题来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将Rothschild译为“路特希尔德”,而从英文来的其他文献则将其译为“罗斯柴尔德”。中文译名的不同,不可避免地使知识发生区隔。这就如同“亚伯拉罕”和“易卜拉欣”,是对同一个人物Abraham的不同译法一样。由此可能造成,罗斯柴尔德的研究者和读者可能并不知道马克思曾经提及、论述和评价过该家族,而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可能不知道所谓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反复提到的路特希尔德家族,甚至认为有关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书籍都是所谓的“阴谋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