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课程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意蕴及实践路径

2023-03-09 14:44袁凤琴
关键词:乡土共同体中华民族

袁凤琴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明确要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1)《习近平出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2021年8月28日,http://www.gov.cn/xinwen/2021-08/28/content_5633940.htm,2021年8月30日。。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出:“课程教材在厚植中华文化底蕴、涵养家国情怀、增强社会关爱、提升人格修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育人功能显著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更加坚定。”(2)《教育部关于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2021年1月8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102/t20210203_512359.html,2021年1月19日。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品质之魂。

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乡土课程开发则是有效利用这一资源的重要途径。乡土课程开发不仅是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保持文化多样性和继承性的有效途径;也是将在地学生的生活世界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中,搭建学习生活与日常生活的桥梁,提升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乡土知识与普遍性知识融合,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资源的内在质量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的教育教学价值。”(3)孔凡哲、成润:《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第160-168页。乡土课程开发,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双重推动下成为关注的热点,并被赋予传承与复兴乡土文明(4)袁利平、温双:《乡土课程开发的文化价值与实践选择》,《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5期,第80-85页。、培养乡村少年的健全人格、重建乡村生活方式(5)刘铁芳:《回归乡土的课程设计:乡村教育重建的课程策略》,《现代大学教育》2010年第6期,第13-18页。、修复我们栖居的土地(6)徐湘荷:《生态区域主义视野下的乡土课程观》,《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10期,第22-27页。、促进城乡等值互融(7)孙宽宁:《乡土课程的困境及其超越》,《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第9期,第29-36页。等多方面的价值期待,也推动了乡村学校开设各具特色的乡土课程。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来看,有学者从文化层面出发,认为应当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从民族民间文艺、民族民间文化中萃取多民族国家认同资源(8)宫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第11-15页。来增强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学者认为要从各族人民的中国认知体验、中国价值信念、中国行为意愿三个要素出发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9)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民族研究》2018年第6期,第1-14页。也有学者从民族心理秩序的角度出发,从“期望状态”“族际互动”和“适应策略”等方面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社会心理路径。(10)龙金菊、高鹏怀:《民族心态秩序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心理路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2期,第9-15页。从已有的关于乡土课程开发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来看,利用乡土课程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阙如,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本文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乡土课程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意蕴,探究乡土课程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实践路径,为乡土课程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乡土课程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涵盖了各族人民在历史、心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层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出来的一致性或共识性的认同”(11)哈正利、杨胜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内涵探析》,《中国民族报》2017年2月24日,第5版。,即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简称“五个认同”。其中,祖国认同是根本,中华民族认同是关键,中华文化认同是基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核心。“五个认同”的实质是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政党观和制度观。

乡土课程开发的核心概念是“乡土”。费孝通曾在其著作《乡土中国》中提到“土是土地,土气就是土地之气,中国社会的一切皆由这土气中产生、延续,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12)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13-68页。。乡土是教育怎么也绕不开的话题。乡土是什么?吴明清把“乡土”定义为“乡土是以自我为圆心,以情感为半径,画一片有家有生活的土地;生活中有人有事,土地上有景有物,交织成绵延不绝的历史和文化”。(13)转引自陈影、段兆兵:《近二十年我国乡土课程的回顾:反思与展望》,《现代教育》2023年第1期,第49-55页。由此可见,“乡土”不仅仅有“此乡此土”之含义,还指在“此乡此土”发生的故事,以及为人为事所培育和遗留下来的情和理,呈现“人、事、情、地方”的动态回环立体的四维结构。(14)黄浩森:《乡土课程资源的界定及其开发原则》,《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1期,第81-84页。因此,乡土除了自然乡土以外,更具历史人文意涵的空间。乡土课程开发是把“此乡此土”的自然资源,以及生活在“此乡此土”的人们所创造的文化资源变成教学资源的过程,也是传承“此乡此土”群众文化心理、民族精神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乡土课程的主要内容包含“此乡此土”的自然资源(“乡土自然”)、发生在“此乡此土”的事件(“乡土历史”)、人们在“此乡此土”的生产生活(“乡土生活”)、发源于“此乡此土”的文化艺术(“乡土文化”),以及“此乡此土”的社会变化(“乡土社会”)等。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土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既要立足于“此乡此土”,又不能囿于“此乡此土”,既要传承与复兴乡土文明,又要促进城乡等值互融发展,既要满足个体的发展,又要为国家培养人才。故而基于乡村振兴的乡土课程开发不仅立足于“此乡此土”,把“此乡此土”的自然资源和生活在“此乡此土”的人们所创造的优秀文化资源变成学生的教育资源,即把“乡土自然”“乡土历史”“乡土生活”“乡土文化”和“乡土社会”等转化为教学资源,又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乡土认知的同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普遍性知识,实现普遍性知识与乡土知识之间的开放与融合。

(一)“乡土自然”:伟大祖国认同的起点

“乡土自然”既指未经改造的、天然形成的自然,也指经过加工、改造的自然,还指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中孕育的物产资源。物产资源不仅为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还是一个地区的标志和特点。中国国土幅员辽阔,地域特点突出,形成各地独有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物产资源。各具特色的乡土自然既为吸引和增进各地区各民族人民来往、参观、交流提供了物质条件,也是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的载体。“乡土自然”课程开发应以各族同胞脚踏实地的“此乡此土”为基础,引导学生从认同此山此水开始,用身体、肌肤去感受乡土,由眼入心、由感入情,由所思到所想,发现乡土之美,使之成为他们认识伟大祖国的起点,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打牢伟大祖国认同的情感基础,使乡土大地真正发挥使人的精神得到寄托和心灵得到归属的功用。认同“此乡此土”是“乡土自然”课程开发的出发点,认同伟大祖国才是“乡土自然”课程开发的目的。

(二)“乡土历史”:中华民族认同的根源

乡土历史是各地区、各民族发展进步的历程。各族人民则是这一历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历可使得各族人民有共同、明确的身份定位。乡土历史的发展推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华民族的进步带动着乡土历史的发展,它们共同经历、共同进退、相互依存,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形成于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则于近百年中国与列强对抗中出现。”(15)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第1-19页。“乡土历史”课程开发应以自在的、自觉的中华民族实体历史为主线,发掘“此乡此土”的人们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相互帮助、相互依存、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史实,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民族优秀儿女在夺取革命胜利征程中创造出中华优秀革命传统文化的史实(16)海路、谢唯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内涵及路径》,《贵州民族研究》2021年第5期,第61-67页。,培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思想意识。

(三)“乡土生活”:中国共产党认同的渠道

乡土生活指人们在自己所处地域中的生产劳动、休闲娱乐、道德伦理、社会规范、时代变革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们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条件得到巨大改善。不论是从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活动场所的提供、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来看,还是从对人们文化素养、思想意识、精神情感上的满足感来看,乡土生活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无不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紧密相连,鲜活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乡土生活”课程开发应以“此乡此土”人们生活的真实事件,如物质条件的改善、生活环境的美化、生活氛围的和谐、秩序与道德的规范等为载体,使人们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决心和实践,从而在内心深处认同中国共产党、信仰中国共产党、依靠中国共产党,培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信心和决心,使乡土课程开发成为培育中国共产党认同的有效渠道。

(四)“乡土文化”:中华文化认同的载体

乡土文化不仅指具有民间智慧的传说,还指乡土音乐、乡土舞蹈、乡土美术、乡土建筑、乡土电影、乡土戏曲等,它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17)王琼:《论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乡土文艺观》,《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第32-36页。乡土文化根植于当地人们世代生产生活之中,通过人与社会的不断互动所形成。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乡土文化具有地域特点与民族差异性,也最能够反映一个地区和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乡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就在于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认同意识。(18)宋瑞芳:《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根基》,《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17年第12期,第11-12页。“乡土文化”课程开发应以“此乡此土”人们喜闻乐见的、先进的文化为内容,以乡土美术、乡土建筑、乡土电影、乡土戏曲等多元的方式来呈现,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情感,使之成为培养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自觉,深化中华文化多元一体认识的载体。

(五)“乡土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基础

乡土社会是指在人们所活动地域的限制下,由于区域间接触少、社会圈子孤立而形成的一种“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是人们在共生、共居、共事、共通、共享与共同进步中构成的各种各样关系。乡土社会在时间上拥有悠久的发展历程,在空间上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人在自己所处地域中与乡土环境构成的关系总和,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乡土社会的发展与整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密不可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社会制度决定了乡土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新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具有阶级压迫的旧社会的结束、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赋予乡土社会发展新的方向和动力,也为人民团结互助、城乡共融的乡土社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夯实了乡土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为乡土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因此,“乡土社会”课程开发应以“此乡此土”的社会发展成果为主要内容,引导人们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使人们从心理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情感共鸣,并对其秉持认同和自信,固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基础,最终实现制度自信。

二、乡土课程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挑战

乡土课程一般是指结合乡村文化与乡土特色所开设的课程,自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来,乡土课程在各地学校得以实施,增强了学习内容的生活性,显现了学校的特色。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把乡村变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城乡共融发展的主战场,对乡土课程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让其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乡土课程开发“为农”倾向明显,缺乏“兼农”的价值取向

2001年国家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乡土课程成为学校课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为了弥补此前以城市导向的“离农”课程体系倾向所带来的乡土文化的缺失。“为农”的乡土课程主要以此乡此土的风土人情、生产生活特点为主要内容,如漳州市南靖县龙山中心小学开设的芗剧乡土课程(19)肖艳、王湉:《芗剧乡土课程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以福建省漳州地区为例》,《当代音乐》2020年第10期,第25-27页。、贵州省安顺天龙中学编制的《屯堡的记忆》等,注重以乡土文化培养扎根乡村、安守乡村的乡土人才,有利于乡土情怀的培养,有利于为乡村建设培养人才,推动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学生不会干农活的现实境况,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农业生产技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目前的乡土课程开发在教育、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其价值定位却存在一定的偏颇。乡土文化不只是“此乡此土”的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课程开发并不只意味着是生活在此乡此土的人学习此乡此土的文化,也不只代表着为此乡此土培养乡土人才。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土课程开发的价值绝不应该止步于乡土,而应促进城乡共融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以发展乡土来助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但现有乡土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却囿于此乡此土,缺乏城乡共融的“兼农”课程价值取向,使其价值及意义局限在此乡此土之中,导致乡土课程开发的价值被狭隘化,使得乡土课程的发展和走向变得局促,限制了乡土课程开发培养人才的真正意义及其创造的潜力,也难以实现乡土课程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价值。

(二)乡土课程开发的内容“各美其美”,缺乏“美美与共”的一体性

自2001年基础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乡土课程开发可谓是如火如荼,一派繁荣。但很多乡土课程内容只是此乡此土文化资源的简单拼凑,使乡土自然、社会、文化、历史、生活几个方面“各美其美”,如《简明侗族知识读本》作为黎平县很多小学乡土课程的主要参考内容,就是对各方面知识的简单介绍。同时,乡土课程内容与学校学科课程融合乏力,在所调查的学校中,基本上只呈现乡土课程与学科课程“各美其美”的现实样态。

这种“各美其美”的课程内容难以实现乡土课程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价值,也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乡村振兴是为推动城乡共融发展,这为乡土课程内容的选择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乡土课程开发的内容不能局限于展示此乡此土文化的“各美其美”,还必须考虑乡土自然、社会、文化、历史、生活几方面的融会贯通,更需要考虑乡土文化与学科课程的融合,使乡土课程内容的开放、包容、转化、创新、共生等功能得以彰显,使此乡此土文化的各部分内容之间以及此乡此土文化与普适性知识形成“美美与共”的一体性的课程内容,发挥其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这也正是乡土课程开发面临的新的挑战。

(三)乡土课程的实施停留于“认知教育”,缺乏“情感”体验和“意动”实践

乡土课程的实施是乡土课程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也是基于此乡此土的乡土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路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情感、态度、评价和认同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总和”(20)青觉、赵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功能与嬗变———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民族教育研究》2018年第4,第5-13页。,并能在“认知—情感—意志”的链接序列中生成实践行动。(21)于波、王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第27-34页。有学者把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情感、意动分别对应象征教育、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提出了学前及小学教育阶段以启蒙共同体意识、孵育爱国情感的象征教育为主;初中、高中及中专教育侧重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知识的认知和价值理性树立的情感教育;大学以强化学生的价值理性和实践参与的知行合一教育的实践路径为主。(22)蒋文静、祖力亚提·司马义:《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及实践路径》,《民族教育研究》2020年第1期,第13-21页。这一观点为确定不同阶段学校在乡土课程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和路径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但乡土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乡土课程的实施应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情感—意动(意志和行动)”(23)HILGARD E. R.,The Trilogy of Mind: Cognition,Affection,and Conation,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s,vol.16,no.2,1980,pp.107-117.三个维度去考虑各个阶段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推动学生在每个阶段的教育中都能认知、体验、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在同一学年阶段,乡土课程的实施也应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学生心理过程。但就已有乡土课程实施来看,教师往往沿用一贯的、熟悉的课堂教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课堂教授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最熟悉,也是教师最好掌控的教学方式,这对教学负担本来就重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课堂教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乡土课程肯定有一定的帮助,尤其是对一些需要老师讲授学生才能理解的乡土知识更是必要,但单一的教学方式会弱化学生通过乡土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体验,难以推动学生将体验、情感和价值观念外化于行动。

三、乡土课程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作为农业大国教育灵魂的乡土课程资源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脉相通。在农业大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尤其是在乡村振兴、城乡共融发展的进程中,乡土课程开发要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就必须“体现普遍性知识和乡土性知识的融合”(24)严孟帅:《教育人类学视野下乡土课程的理念和实践》,《中国民族教育》2017年第11期,第56-58页。,明确乡土课程开发“兼农”的价值定位,构建“美美与共”的课程体系,建构多元的实施方式,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并有建设家国能力的“有根”人,助力乡村振兴。

(一)明确乡土课程开发的“兼农”价值定位:培养家国情怀的“有根”人

厚植家国情怀的“有根”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体现。在城镇化不断加速的今天,追求现代城市便捷的生活是人之常情。但“离农”的乡村教育可能使乡村学生变成无根的浮萍,成为既难以立足城市又难以回归乡土的“边缘人”。而“为农”倾向的乡土课程可能成为阻碍乡村学生在城市发展的绊脚石。“离农”与“为农”的价值定位都难以实现乡土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乡村不再仅仅是寄托乡愁的地方,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场,也是人们实现梦想的广阔天地。乡村振兴标志着城乡等值互融发展模式的开启。乡土课程开发的真正目的在于在“离农”与“为农”定位之间达成平衡,形成“兼农”的价值定位,使培养的人才既可以“离农”,也可以“为农”,使其最终成为具有家国情怀的有根人。

“兼农”价值定位的乡土课程开发,首先要立足于乡村学生的现实生活,立足于乡村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深入挖掘独具特色的乡土自然、历史、生活、文化、社会等资源,为学生留在乡土生活做必要准备。同时要厘清乡土自然、历史、生活、文化、社会与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政党观和制度观,培养学生心系家国之情。

其次,要与普适性的知识相结合。乡土课程开发不仅要挖掘扎根于乡村的民族民间文化,还要将其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中,使之相互融合,共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再次,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乡土课程开发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传统乡土文化成为现代科技促进乡村发展的着力点,使现代科技成为推动传统乡土文化发展创新的推动力,实现乡土文化的现代化,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最后,要与中华文化相融合。乡土课程开发要把乡土文化融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中,帮助学生明晰乡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成为心系家乡、胸怀祖国的“有根”人,既能让升入高等院校继续接受教育的学生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记得无论身在何处,家乡永远是游子魂牵梦绕的“根”,也为学子们返回家乡、建设家乡奠定坚实的知识、情感和能力基础,还能使留在故乡发展的学生拥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生计能力。

(二)构建“美美与共”的乡土课程内容体系:铸牢“五个认同”的思想基础

“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目标与根本指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乡土课程开发必须以“五个认同”为基础,若缺乏这一思想根基,就难以取得实效。(25)余凤、杨胜才:《新时代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实践探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年第11期,第66-69页。为打牢“五个认同”的思想基础,必须构建“美美与共”的乡土课程内容体系。

一方面,“美美与共”的乡土课程内容体系在纵向上应以时间为轴线,把此乡此土的自然、历史、生活、文化和社会五个维度的内容串联在一起,并按照层级递进关系融合成 “美美与共”的整体。乡土知识本就是乡土自然、历史、生活、文化和社会五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一个整体。只有把乡土知识整合为一个“美美与共” 的整体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其发展的背景、承载的意义、蕴含的价值,更好地理解家乡与祖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从而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另一方面,“美美与共”的乡土课程内容体系在横向上还应考虑乡土课程内容与学校开设的学科课程相融合,使乡土知识与普世知识融合成一个 “美美与共”的整体,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在实践中,为了便于操作,可以用活页的方式把恰当的乡土课程内容融汇于学校已有的国家课程之中,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加清晰透彻地理解个体与整体、家与国的关系,还能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构建纵横并行的“美美与共”乡土课程内容体系,并不断注入鲜活的、有价值的乡土性资源,才能使乡土课程的内容与时俱进,满足学生个人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使学生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三)践行乡土课程多元实施方式:顺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过程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过程是学生认知、情感、意动(意志和行动)形成的心理过程,是由认知内化为情感,再由情感外化为行为的过程。要发挥乡土课程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功能,除了要明确乡土课程开发的“兼农”价值定位、构建“美美与共”的乡土课程内容体系外,还亟须采取多元的课程实施方式以顺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情感和意动的心理过程。

首先,讲授引导认知。讲授法是教师面向学生,通过讲解使学生获取基础性和必要性的乡土自然、历史、生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法强化学生对家乡的认知,并引导他们理解乡土自然、历史、生活、文化、社会与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关系。

其次,探究建立情感。在学生间接学习乡土性知识的同时,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研究乡土资源背后被赋予的价值和意义,探讨乡土资源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在家乡发展中的作用,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

再次,活动强化意志。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与乡土文化相关的有意义的活动,亲身体验乡土知识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增强学生的文化自尊与自信,深化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志。

最后,实践催生行动。合理安排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让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内参与乡村的生产劳动,使其与乡民更深入、更契合地接触与交流,使学生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文化之根,还能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将内在的修养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同时还可以将鲜活的思想带给乡民,全面促进各阶层民众思想上的转变,在更大范围发挥乡土课程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功能。多元化课程的实施不仅能顺应铸牢学生“认知—情感—意动”的心理过程,更能架起学生学习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强化“有意愿发展”的内聚力(26)李祥、吴倩莲:《民族地区教育内生发展:问题生成、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向》,《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4期,第39-46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促使学生在知识获取、能力培养、观念形成和人格健全等方面全面发展。

四、 结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简称“五个认同”。乡土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包括 “乡土自然” “乡土历史” “乡土生活” “乡土文化”以及 “乡土社会”等。乡土课程开发既要立足于“此乡此土”,又不能囿于“此乡此土”,因而需要厘清乡土课程开发与“五个认同”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五个认同”成为乡土课程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着力点,从而使乡土课程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能落到实处。然而从目前的情况而言,乡土课程开发面临着价值取向“为农”倾向明显,缺乏城乡共融的“兼农”取向,内容“各美其美”,缺乏“美美与共”的一体性,停留于“认知教育”,缺乏“情感”体验和“意动”实践的双向互动。为此,乡土课程开发应立足“兼农”价值定位以培养家国情怀的“有根”人,构建“美美与共”的乡土课程内容体系以铸牢“五个认同”的思想基础,践行乡土课程的多元实施方式以顺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心理过程的实践路径。

猜你喜欢
乡土共同体中华民族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共同体的战斗
乡土中国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芬芳乡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