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步云,王 微,李彩艳,刘婷婷
(1.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北 衡水 053000;2.河北省衡水市中医院,河北 衡水 053000)
急性脑梗死(ACI)好发于老年群体,但近年来其发病人群年龄出现降低趋势[1],其因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功能受损,具有发病迅速、病情发展较急的特点,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3]。部分ACI患者在发病后还会出现应激性高血糖(SHG)现象,加重患者脑损伤程度,增加脑梗死体积,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4]。闭塞动脉再通效果与ACI患者预后具有密切联系,快速实现闭塞血管再通、恢复脑组织血流灌注水平是ACI患者急性期治疗的关键目标。静脉溶栓是目前临床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案[5]。多数研究显示,在ACI患者发病4.5 h内使用阿替普酶(rt-PA)进行静脉溶栓,可获得较好的近远期预后[6,7]。但关于不同剂量rt-PA在ACI伴SHG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的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通过分析两种rt-PA剂量静脉溶栓对ACI伴SHG患者神经损伤、糖代谢功能、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探讨不同剂量rt-PA应用于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于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采用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CI伴SHG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ACI诊断标准[8],且伴有SHG者;②发病时间≤4.5 h者;③NIHSS评分<20分者;④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脑出血、既往脑梗死史或脑部外伤者;②伴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或恶性肿瘤者;③患有内分泌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者;④已形成脑疝者;⑤已接受急诊血管介入治疗者;⑥发病起20 d内死亡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将54例采用标准rt-PA剂量(0.9 mg/kg)治疗的ACI伴SHG患者归为标准组,50例采用低剂量rt-PA(0.6 mg/kg)进行治疗的ACI伴SHG患者归为低量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营养脑细胞、降低颅内压、调节血糖、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呼吸等。标准组给予患者0.9 mg/kg rt-PA(勃林格殷格翰,国药准字S20020034),先于1 min内将0.09 mg/kg rt-PA静脉匀速推注完毕,后在1 h内静脉滴注剩余剂量rt-PA。完成注射24 h后,进行头颅CT检测,若未见出血则给予1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云南白药,国药准字H53021845),每日1次,给予75 mg氯吡格雷(赛诺菲,国药准字J20080090),每日1次;治疗21 d后,则仅给予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治疗持续至第90 d。低量组给予患者0.6 mg/kg rt-PA,先于1 min内将0.09 mg/kg rt-PA静脉匀速推注完毕,后在1 h内静脉滴注剩余剂量rt-PA。其余检查及药物治疗同标准组。
1.3 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前及静脉溶栓7 d后进行各项指标检测:①神经损伤:使用卒中量表(NIHSS)[9]进行评估神经损伤程度,总分0~42分,得分越低说明患者功能缺损越轻微;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检测使用ELISA法进行。②糖代谢功能: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BG);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检测使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并计算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③凝血功能:使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检测使用ELISA法进行。④预后情况:7 d良好率[10]:静脉溶栓治疗7 d后NIHSS评分降低≥4分或症状基本消失为预后良好,NIHSS评分降低<4分或神经功能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则为预后不良。90 d良好率[11]:90 d预后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用于衡量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状况,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⑤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神经损伤情况比较治疗7 d后,两组NIHSS评分、S-100β、GFA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神经损伤情况比较
2.2 两组糖代谢功能比较治疗7 d后,两组FBG、HOMA-IR、FINS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糖代谢功能比较
2.3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治疗7 d后,两组PT水平上升,vWF、PAF水平均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
2.4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两组7 d预后良好率及90 d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n(%)]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期间,低量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0,P<0.05)。见表6。
表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ACI属于神经内科危重急症,其发病原因及机制尚未有明确定论,但通常认为是由于脑部主干供血区阻塞所致,其临床症状多为意识、语言功能障碍、偏瘫、颅内压增高等,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差[12]。部分ACI患者在急性发病期出现血糖水平瞬时升高的现象,即SHG,通常会造成ACI患者脑损伤程度加重,且在非糖尿病ACI患者中损伤程度更为明显[13],且SHG还会导致ACI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增加[14]。静脉溶栓药物rt-PA可激活游离型纤溶酶原,溶解血栓部位凝血块,恢复血流通道,是ACI患者发病4.5 h内唯一推荐治疗方案[15,16]。
有研究表明,SHG会对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产生一定影响,ACI伴SHG患者其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低于正常血糖的ACI患者[17]。对ACI伴SHG患者血糖代谢功能进行调节,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rt-PA剂量静脉溶栓均可有效改善ACI伴SHG患者糖代谢功能水平及神经损伤情况。分析其原因,由于ACI梗死范围包含中心坏死区及周边缺血半暗带,而在缺血半暗带中还存在较多神经元未完全坏死的侧支循环,该区域血液循环的恢复可有效改善神经元细胞活性,对缩小ACI患者脑梗死面积具有积极意义[18];同时由于ACI患者脑部缺氧缺血。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活,胰岛素作用受到抑制,严重者还会诱发胰岛素抵抗等,最终导致SHG[19]。而rt-PA可通过降解脑梗死区域血栓,改善脑组织血氧供应水平,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同时,恢复患者糖代谢水平,王雄等[20]也在其研究中得出相似结论。
由于ACI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凝血因子水平急速升高,脑部梗死区域血流受阻,造成血栓持续加重、凝血功能失衡,严重者会发展为急性进展型脑梗死,致残致死风险上升[21]。且有研究表明,当患者存在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等症状时,其凝血功能也存在异常现象,患者抗凝功能降低[22]。本研究结果显示,rt-PA静脉溶栓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推测是由于rt-PA可降低血液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而降低血液黏稠度;同时,rt-PA半衰期极短,不会对机体凝血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本研究还发现,低rt-PA剂量静脉溶栓组其治疗期间不良出血时间发生率较低,提示低rt-PA剂量静脉溶栓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及安全性,这可在谷亚伟等[23]研究中找到印证。但在使用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时,仍需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复查脑部CT,在发生出血等意外事件时及时给予相应治疗干预措施,以保证治疗效果。
综上,不同rt-PA剂量静脉溶栓均可有效恢复ACI伴SHG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糖代谢水平及凝血功能,且患者近远期预后水平较好,但低剂量静脉溶栓在对ACI伴SHG患者临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更低,具有更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