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红,陈晓琴
(杭州市临安区中医院·浙江 杭州 311300)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以单侧发病多见[1]。该病为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属于无菌性的、非急性的炎性反应。具有起病隐匿、病程较长、致残率高等特点。该病常表现为肩周弥漫性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若治疗不及时,部分患者可出现肩关节挛缩僵硬,肩周肌肉废用性萎缩,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身心健康[2]。如何快速止痛,改善患肩功能,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西医治疗该病,多采用对症处理,如口服抗炎镇痛药、病变部位激素封闭等,虽然短期疗效尚可,但副作用大,操作烦琐,且复发率高,远期预后不理想[3]。祖国医学治疗肩周炎方法多样,如中药蜡疗、揿针、艾灸、拔罐和推拿等外治法,具有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小等优势[4]。笔者采用中药蜡泥疗法联合穴位揿针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32例,收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肩周炎(风寒湿型)患者6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每组32例。其中对照组男13例,女19例;年龄35~69 岁,平均(52.59±8.37)岁;病程1~9 个月,平均(4.63±1.93)月;发病部位:右肩11例,左肩21例。观察组男14例,女18例;年龄38~70 岁,平均(52.25±8.06)岁;病程1~8 个月,平均(4.47±1.67)月;发病部位:右肩12例,左肩20例。2 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诊断标准 符合《内科学》[5]中“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风寒湿型”辨证标准。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肩周炎的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属风寒湿型;2)年龄35~70岁,且病程≤9 个月;3)均为单侧患病,且未参加其他临床试验;4)语言沟通和依从性均良好,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肩部曾患肿瘤、结核,或肩关节曾因外伤致骨折、脱位的患者;2)颈椎病、严重骨质疏松致肩部疼痛者;3)伴有温度觉或痛觉障碍者;4)双侧肩周炎,研究指标不便统计者;5)对本临床试验所用药物或材料过敏者;6)施术部位皮肤有破损、感染或荨麻疹等皮肤病者。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湖南华纳大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776,规格:100 mg/片)100 mg/次,饭后口服,1次/日,连服4周;同时联合穴位揿针,取穴患侧肩贞穴、肩髎穴、肩髃穴、肩井穴、阿是穴;操作如下:75%的酒精消毒局部皮肤,用镊子夹住针圈,将针尖对准上述穴位,然后垂直进针,扎好后除去剥离纸,将胶布粘附压好以防揿针脱落,留针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反应,查看埋针处有无红肿热痛,每隔6 h用手指按压埋针处1 min,揿针留置24 h,局部消毒后起针,隔日埋针1次,连续治疗4 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蜡泥疗法,药物组成:海桐皮15 g、威灵仙10 g、伸筋草15 g、桑枝10 g、五加皮10 g、制草乌6 g、制川乌6 g、细辛3 g、羌活10 g、川芎10 g、红花10 g、鸡血藤15 g、姜黄9 g、防风9 g,将上述药物研成细末,过120目筛,装瓶密封备用。每次治疗前将事先准备好的蜡泥用微波炉加热融化,然后倒入上述中药粉并拌匀,再用铲子取出中药蜡泥,放置在20 cm×20 cm纱布上,待温度降至50 ℃,敷于患侧肩部,贴敷部位有热感且患者能耐受为宜,30 min/次,1次/日,连敷6 d,休息1 d,继续下一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中药蜡泥疗法结束后再施穴位揿针治疗,操作同对照组。
2.2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肩周炎” 的疗效判定标准。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好转:肩部疼痛有所缓解,肩关节功能改善;未愈:肩部疼痛无缓解,甚或加重,肩关节功能无改善。
2.3 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评分:采用McGill 疼痛量表[7]进行评价,包括疼痛评级指数(PRI)、视觉疼痛评分(VAS)和现在疼痛状况(PPI),分值范围分别为0~45分、0~10分和0~5分,分数越高,则疼痛越严重。2)肩关节活动度比较:用量角器测量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旋和外旋4 个方向的主动活动范围。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8]:包括穿上衣、翻衣领和擦对侧腋窝等7个方面,分值范围0~35 分,得分越高,则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佳。
3.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PRI、VAS和PPI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PRI、VAS和PPI评分比较分)
3.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3.4 2 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分)
肩周炎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目前普遍认为,该病与年龄、环境、肩部活动、肩周神经、内科疾病和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有关。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激素水平、理化因素等随之发生改变,肩关节周围结构易发生退行性改变;居住环境潮湿阴冷,平素喜露肩卧睡,或经常受风冒雨,易感受风寒湿邪而患病;肩部活动姿势不当,或肩部长期搁置不动,肩周肌肉过度牵拉,局部血流不畅,淋巴回流障碍,炎性液不断淤积,导致肩周组织萎缩、粘连;肩关节周围有臂丛神经、腋神经等,神经分布极为丰富,一旦神经循行的区域发生炎症、挤压和劳损等,则致肩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有研究发现,患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科疾病,患肩周炎的风险也明显升高;此外,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亦可诱发或加重肩周肌肉组织挛缩,影响肩关节活动[9]。肩周炎的致病机理学说较多,多数医师或学者支持炎症反应机制和纤维化机制。肩周炎早期以炎症反应为主,炎症细胞浸润肩周组织,不断聚集和相互作用,释放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又会进一步加重炎症,形成恶性循环,进而释放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上皮细胞转化为成纤维细胞,终致肩周组织粘连、增生和纤维化,造成该病后期肩关节活动障碍[10]。
现代医学治疗肩周炎方法颇多,比如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类固醇激素,超短波、冲击波等物理疗法,痛点局部封闭、关节腔注射疗法,麻醉下手法松解和外科手术等,这些治法虽然短期见效快,但远期效果不佳,且不宜长期使用,尤其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术后可并发肌力减弱、关节囊出血等[11]。揿针属于浅刺法的一种,通过浅刺而留置的方式,既可减少常规针刺疼痛,又能延长针刺效应时间,发挥长效的刺激,因疼痛感轻微,组织损伤小,患者耐受性高,且操作简单,疗效优于传统毫针,临床应用较为广泛[12]。肩周炎是揿针的优势病种之一,本研究所选的肩贞穴、肩髎穴、肩髃穴、肩井穴,均为肩周局部要穴,常用治肩臂疼痛,通过揿针留置,发挥祛风除湿、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的作用;埋针阿是穴,使病所直接得气,有助于肩部气血运行,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肩周炎归属于中医学“肩凝症”“漏肩风”和“肩痹”等范畴。古代相关文献记载较多,早在《素问·痹论》就有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云:“肩痛不可举,引缺盆痛,云门主之”,并提出“肩胛周痹”一词;南宋·王执中所著的《针灸资生经》首次提出“肩痹”一名,并沿用至今。该病证型复杂,风寒湿型最为常见[13]。概因患者涉水冒雨,或居处潮湿,或气候骤变等,以致风寒湿邪侵犯人体,客于肩部,痹阻经络,气血瘀滞,发为肩痹。本研究观察组采用中药蜡泥疗法,该疗法通过温热效应和机械压迫的双重作用,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性物质吸收,同时可解除肌肉痉挛,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14]。中药蜡泥中海桐皮、威灵仙、伸筋草和桑枝祛风除湿、舒筋通络;五加皮祛风湿、强筋骨、通血脉;制草乌、制川乌为辛热之品,长于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细辛、羌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川芎、红花行气活血、消肿止痛;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络止痛;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防风祛风胜湿、解痉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活血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川乌中主要药效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具有抗炎镇痛等多种药理作用[15];细辛中有效成分甾体类、黄酮类和木脂素类具有抗菌、镇痛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可降低前列腺素E和组胺的分泌,阻断神经传导,从而发挥止痛的功效[1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PRI、VAS和PP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药蜡泥疗法可提高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减轻肩周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