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乐平,周飞雪,陈文形,邓 芳
(1丽水市中医院检验科·浙江 丽水 323000;2宁波市中医院中医内科·浙江 宁波 315010)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晚期CRC多指肿瘤较大周围侵犯或有远处转移而不能进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1]。CRC的治疗通常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分期),选用适宜的治疗手段,以期最大程度地达到根治效果[2]。西医多采取放、化疗的方式控制肿瘤的发展,或以采取免疫抑制治疗增强患者抵抗力,达到延缓患者生命的目的[3];但临床真实数据显示,西医治疗往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其治疗费用高昂,多数家庭无力承担[4]。多项研究报道,中医辨证施治在延长晚期CRC患者生存时间方面具有独特优势[5-6]。中医古籍中无CRC疾病名称,但中医传统医学根据其临床症状表现归属于中医学 “肠覃”“肠风脏毒”“下痢”等范畴;目前发现,CRC的常见中医证候有肝肾阴虚证、湿热瘀毒证、脾虚湿毒证、气血两虚证、脾肾两虚证[7]。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是CRC的重要肿瘤标志物,可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对CRC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8]。本研究旨在探讨晚期CRC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与血清CEA、CA125及生存结局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中医诊治提供更多的循证数据支持。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 月—2021年3 月在本院治疗的晚期CRC患者120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41例;年龄46~79 岁,平均年龄(61.68±8.41) 岁;肿瘤部位:直肠癌80例,结肠癌40例。转移情况:肝脏转移68例,肺转移44例,骨转移8例;TNM分期均为Ⅳ 期。
1.2 诊断标准 CRC的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9]中CRC相关诊断标准,且经病理检查确诊;TNM分期标准参照美国国家综合癌症治疗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10]临床指南结肠癌、直肠癌TNM 分期。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证候诊断治疗学》[11]《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12]。肝肾阴虚证(大便秘结,大便形状细扁或带黏液脓血,虚坐努责,腹痛绵绵,形体消瘦,午后潮热,盗汗,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或光剥,脉细数)、湿热瘀毒证(腹部阵痛,便中带血或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或为大便干稀不调,肛门灼热,或有发热,恶心,胸闷,口干,小便黄,舌质黯有瘀点,脉弦涩)、脾虚湿毒证(食少腹胀,面色萎黄,便溏不爽,身热不扬,身体困重,渴不欲饮,口苦,小便黄,舌苔黄腻,脉滑数)、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少气乏力,神疲懒言,脱肛下坠,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无力)、脾肾两虚证(腹胀,泻泄,身体倦怠,四肢无力,腰膝酸软,不思饮食,少尿,舌淡脉弱无力)。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西医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诊断标准;3)年龄>18岁;4)预测生存时间≥3 个月;5)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2)合并严重心脑、肝肾功能损害;3)合并急慢性感染;4)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5)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无法进行正常交流6)不能够配合完成研究。
1.5 观察指标
1.5.1 实验室指标 所有纳入CRC患者均于入组后当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使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CA125、CEA水平,所有检测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
1.5.2 生活质量评估 采用结直肠癌术后中医生存质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QLQ-CMPPCC)[13]评价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共54 个条目,包括生理领域[气色、精神与疲倦(3 项),饮食(2 项),小便(2 项),大便(13 项),睡眠、房事(2 项),特殊不适(4 项)]、心理领域[战胜疾病的信心(2 项),身体外貌(1 项),积极感受(1 项),消极感受(9 项)]、独立性领域[日常生活(2 项),工作能力(2 项)]、社会功能领域[个人关系、社会关系(3 项),社会适应与交往(2 项),社会活动、社会支持(2 项),医疗保健(3 项)],以上4 个领域每项评分为5 级评定法进行评分,总分为各项条目得分之和,并经线性转换为百分制,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5.3 生存结局 出院后1、3、6、9、12 个月通过门诊复查及电话随访的形式各随访1 次,截止时间为2022年3月31日,记录患者生存时间,计算各证候患者1 年生存率。
2.1 晚期CRC患者证候分布情况 120例晚期CRC患者中,中医证候以肝肾阴虚证、湿热瘀毒证为主,占比分别为28.33%、26.67%。见表1。
表1 晚期CRC患者证候分布
2.2 不同证候晚期CRC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不同中医证候CRC患者的年龄比较,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候患者的性别、肿瘤部位及转移情况比较,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证候比较,湿热瘀毒证患者的男性比例及直肠癌比例较高,肝肾阴虚、湿热瘀毒证患者的肝转移比例较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证候CRC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3 不同证候晚期CRC患者血清CA125、CEA水平比较 不同中医证候患者的血清CA125、CEA水平比较,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证候比较,肝肾阴虚、湿热瘀毒证患者血清CA125、CEA水平较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证候CRC患者血清CA125、CEA水平比较
2.4 不同证候晚期CRC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结局的比较 与其他证候比较,肝肾阴虚证、湿热瘀毒证患者QLQ-CMPPCC评分均较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晚期CRC患者随访1年内存活人数为86例,生存率为67.72(86/127);其中肝肾阴虚证、湿热瘀毒证、脾虚湿毒证、气血两虚证、脾肾两虚证的存活率分别为55.88%(19/34)、56.25%(18/32)、82.61%(19/23)、81.25%(12/16)、80.00%(12/15),肝肾阴虚证、湿热瘀毒证患者的1 年生存率较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证候晚期CRC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和1 年生存率比较
CRC是临床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其发病、死亡率位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第5 位,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医疗负担[14]。相关研究报道,极少部分晚期CRC患者可通过转化治疗治愈,绝大部分仅能延长生存时间,但其5年生存率仍较低,仅8.1%[15]。中医传统医学将CRC归属为“肠覃”“肠风脏毒”“下痢”等范畴,多项研究报道,CRC的病因以虚、瘀、毒合而致病[16-17]。目前,CRC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候为肝肾阴虚证、湿热瘀毒证、脾虚湿毒证、气血两虚证、脾肾两虚证。本研究结果发现,120例晚期CRC患者中,中医证候以肝肾阴虚证、湿热瘀毒证为主,占比分别为28.33%、26.67%;提示,临床中医诊断晚期CRC时可重点关注肝肾阴虚证和湿热瘀毒证,并予对症治疗。晚期CRC患者中医证候与性别、肿瘤部位和转移情况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其他证候比较,湿热瘀毒证患者的男性比例及直肠癌比例较高,肝肾阴虚、湿热瘀毒证患者的肝转移比例较高,说明男性CRC直肠癌患者可能以湿热瘀毒证为主要中医证型,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多数男性饮食以高蛋白和高脂肪为主,且多长期饮酒、吸烟,体内脂膏、毒素蓄积,脾胃运化不及,导致湿热瘀毒胶结;另一方面,晚期CRC患者体弱,元气不足,脏腑气化功能下降,使气血运行不畅,水谷津液不化,生脂化痰,浸淫脉道,以致痰浊内阻,蓄积成毒。
血清CEA、CA125是CRC的重要肿瘤标志物,CA125是作为单克隆抗体识别的一种肿瘤标志物;CEA 是一种多糖复合物,主要分布于人体内胚叶起源的消化系统癌,少量分布于正常人血清中;两项指标均在各类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18]。本次研究结果发现,不同中医证候CRC患者血清CA125、CEA水平存在差异,与其他证侯比较,肝肾阴虚、湿热瘀毒证患者的血清CA125、CEA水平较高,与胡春娜等[19]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说明肝肾阴虚证、湿热瘀毒证CRC患者病情进展较其他证型快,提示临床需重点关注肝肾阴虚证、湿热瘀毒证患者的肿瘤病情发展,尽早给予中医药对证治疗,肝肾阴虚证患者进行滋阴、养肝、补肾辅助治疗,湿热瘀毒证患者进行清热利湿、化瘀解毒辅助治疗,以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目的。晚期CRC根治的可能性较小,多数患者已无法进行手术治疗,仅能采取放、化疗或免疫抑制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命。本次研究结果发现,与其他证型比较,肝肾阴虚证和湿热瘀毒证患者QLQ-CMPPCC评分均较低,且1 年生存率较低。提示肝肾阴虚证和湿热瘀毒证可能是晚期CRC患者预后生存时间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可结合患者实际病情,辅以中药治疗改善患者体质,提高其生存期。
综上所述,晚期CRC不同中医证候患者血清CEA及CA125水平及生存结局均存在差异,临床诊治可根据中医证候预估生存结局的大概趋势,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