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复合0.2%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对髌骨骨折的镇痛效果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2023-09-18 11:14:02于天雷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9期
关键词:髌骨罗哌卡因

于天雷,刘 颖,张 兰

1.四川省骨科医院麻醉科,成都 610061; 2.四川省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成都 610041

髌骨骨折在全身骨折中约占1%,主要因外力作用、瞬间暴力因素所致,髌骨表面仅有较少的软组织覆盖,突出明显,容易因暴力击打诱发骨折,对患者局部功能活动的影响较大[1]。部分患者可通过非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但仍有部分患者髌股关节的协调性受损,或者骨折间隙超过2~3mm,对膝关节活动产生不良影响,需进行手术干预[2]。然而,手术可影响神经递质功能,促进致痛物质的释放,引起术后疼痛,对患者的睡眠、术后活动均不利[3]。股神经阻滞是现阶段应用广泛的一种镇痛方法,对缓解骨折术后疼痛有重要意义,罗哌卡因具备镇痛作用,0.2%罗哌卡因是麻醉阻滞时常用浓度,但单独利用该药进行阻滞,效果尚不理想[4]。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的镇痛以及镇静疗效较好,它是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能使组织神经的冲动传导得以阻滞,缓解术后疼痛[5]。本文前瞻性研究2020年8月—2022年8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70例髌骨骨折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0.2%罗哌卡因对髌骨骨折患者进行股神经阻滞,分析该方案的镇痛效果及对神经递质的影响。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年龄18~59岁;(2)经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为髌骨骨折;(3)行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接受股神经阻滞;(5)神志清楚。排除标准:(1)患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疾病;(2)患肿瘤疾病;(3)过敏体质;(4)有股神经阻滞、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禁忌;(5)近1个月内有酗酒史;(6)患精神疾病,需服用精神类药物;(7)肝、心、肾、脑等脏器不全;(8)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剔除标准:(1)因各种因素需要中途退出研究;(2)围术期观察过程中病例资料未完善。

本组共70例,均行股神经阻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罗哌卡因组与复合组,各35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见表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样本量确定:采用优效性检验方法计算样本量,参考《临床试验中样本量确定的统计学考虑》[6]结合前期基础工作,确定每组至少需要30例样本,本次原本纳入86例患者,在纳入、排除以及剔除标准限制下,有70例患者符合研究要求,故最终入组70例。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同意,研究方案已获笔者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2020JG26190)。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 方法

2.1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常规禁饮禁食,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常规进行血氧饱和度、心电监测等。麻醉前输注复方乳酸钠林格氏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5488,规格:500mL)200~500mL,常规实施全身麻醉:麻醉由同一组医师完成。在快速静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直至符合手术要求。

2.2术后镇痛 在超声(深圳华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型号:Navis)引导下实施股神经阻滞,对腹股沟皮肤消毒,行股神经穿刺置管,探头在腹股沟韧带与腹股沟褶间扫描,探头外侧与皮肤成夹角(30°~45°),连续神经阻滞针(贝朗梅尔松根股份有限公司,德国)沿该夹角进针,达股神经上方,回抽无血则给药。罗哌卡因组采用0.2%罗哌卡因(瑞阳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152,规格:10mL:100 mg)阻滞,起始剂量20mL,背景剂量2mL/h,自控药量2mL/次,锁定时间为15min。复合组为右美托咪定(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219,规格:2mL∶200μg)复合0.2%罗哌卡因阻滞,即0.2%罗哌卡因+1μg/kg右美托咪定混合液,给药剂量、方法同罗哌卡因组。撤针芯,于头侧置管作皮下隧道,埋管长度5cm,安镇痛泵,镇痛48h。

3 观察指标

(1)疼痛评估:分别在术后2、6、12、24、48h,于患者静息、活动(咳嗽)状态下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VAS[7]:分值0~10分,0分、1~3分、4~7分、>7分,分别表示无痛与轻、中、重度疼痛,分值与疼痛程度为正比。(2)神经递质指标评估:分别在患者(晨起空腹状态)术前及术后24h、48h,采肘静脉血2mL,以3 500r/min转速,离心处理15min,分离血清,存放在-70℃条件下。经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广州奥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定血清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P物质(substance P,SP)、孤啡肽(orphanin FQ,OFQ)水平。(3)血清疗效指标评价:分别在患者术前、术后48h,采肘静脉血2mL,分离血清方法同上,血清样本存放在-70℃条件下。经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上海蓝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定血清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

4 统计学分析

结 果

1 两组静息状态下VAS比较

两组静息状态下VAS比较存在时点、组间、交互效应(P<0.05)。术后2h两组静息VAS比较无差异(P>0.05)。复合组术后6、12、24h的静息VAS高于术后2h,且术后48h的静息VAS低于术后6、12、24h(P<0.05)。罗哌卡因组术后6、12、24、48h的静息VAS高于术后2h,且术后48h的静息VAS低于术后6、12、24h(P<0.05)。复合组术后6、12、24、48h的静息VAS低于罗哌卡因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静息状态下VAS比较(分,

2 两组活动状态下VAS比较

两组活动状态下VAS比较存在时点、组间、交互效应(P<0.05)。两组术后2h的活动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术后6、12、24h的活动VAS高于术后2h,术后48h的活动VAS低于术后6、12、24h(P<0.05)。罗哌卡因组术后6、12、24、48h的活动VAS高于术后2h,术后48h的活动VAS低于术后6、12、24h(P<0.05)。复合组术后6、12、24、48h的活动VAS低于罗哌卡因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活动状态下VAS比较(分,

3 两组神经递质指标比较

两组血清β-EP、SP、OFQ水平比较存在时点、组间、交互效应(P<0.05)。两组术前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48h血清β-EP、SP、OFQ水平高于术前,其中复合组低于罗哌卡因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神经递质指标比较

4 两组血清NPY、PGE2、TNF-α水平比较

两组术前血清NPY、PGE2、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h各指标水平高于术前,但复合组低于罗哌卡因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血清NPY、PGE2、TNF-α水平比较

讨 论

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这类骨折的常用术式,但术后疼痛对患者机体功能影响较大,可引起应激反应,因此,术后镇痛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研究表明股神经阻滞在下肢骨折手术镇痛中应用广泛,具有操作简单、阻滞范围广的特点,罗哌卡因是神经阻滞的常用药物,低浓度给药便能产生阻滞效果,对促进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有利[8]。然而,也有学者发现单纯给予罗哌卡因进行阻滞,可能出现镇痛不全的情况[9]。右美托咪定则具备良好镇痛作用,在坐骨神经、胸椎旁神经、臂丛等阻滞中均取得了较好镇痛效果,能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睡眠质量[10]。临床可考虑将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使用,对髌骨骨折患者进行股神经阻滞,以便进一步了解该方案在其中的应用价值。

本次针对髌骨骨折股神经阻滞患者制定了两种术后镇痛方案,结果提示,与罗哌卡因组相比,复合组术后6h、12h、24h、48h的静息、活动状态VAS明显降低,表明右美托咪定复合2%罗哌卡因能进一步减轻术后疼痛。右美托咪定能刺激脑干蓝斑α2受体,诱发睡眠状态,达到镇静目的,这种睡眠状态能够被唤醒,不易产生呼吸抑制,安全性高[11]。该药的作用机制:(1)能对外周神经产生直接作用,从而对局部组织伤害性信息的传导途径进行抑制;(2)可刺激中枢蓝斑核α2AR,将去甲肾上腺素能抑制系统激活,使脊髓背角的抑制性突触传递增强,对疼痛信号进行抑制[12]。刘松华等[13]针对髌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能取得良好神经阻滞效果。罗哌卡因作用机制则为对神经细胞钠离子通道进行抑制,阻止钠离子进至神经纤维细胞膜,使沿神经纤维的传导遭受阻滞,具备镇痛以及麻醉双重功效,大剂量给药能用于外科麻醉,小剂量给药可达到阻滞镇痛的目的[14]。将右美托咪定复合0.2%罗哌卡因使用,能使神经阻滞时间延长,增强镇痛作用,继而提升镇痛效果。

β-EP、SP、OFQ是常见的神经递质指标,其中β-EP是内源性阿片肽,能利用交感神经对痛觉信号进行传递,SP在神经遭受刺激的情况下,可将痛觉信号从神经末端传导至中枢神经,OFQ在疼痛情况下可见水平增高,与疼痛时间为正比[15]。本次结果显示,两组术后24h、48h血清β-EP、SP、OFQ水平较术前增高,这主要与手术创伤刺激有关,而与罗哌卡因组相比,复合组术后血清β-EP、SP、OFQ水平降低,提示右美托咪定复合2%罗哌卡因对神经递质的不良影响相对较小。分析原因在于,右美托咪定与2%罗哌卡因复合使用,两种药物能产生协同作用,使运动神经阻滞效果增强,抑制应激反应。NPY是一种致痛物质,当机体出现创伤或者产生炎症时,可见其水平增高,导致疼痛感知放大[16]。PGE2与疼痛产生密切相关,它能使神经元细胞膜兴奋性增强,导致主观痛觉加重[17]。TNF-α已被大量研究证实在炎症状态下增高,手术创伤诱发的炎症反应可促进TNF-α释放[18]。本次结果发现,两组在手术创伤影响下,术后血清NPY、PGE2、TNF-α水平增高,而复合组较罗哌卡因组降低,这主要与复合组加用右美托咪定有关。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能刺激突触前α2受体,对疼痛信号传输进行抑制,提升镇痛效果,从而抑制相关疼痛介质与炎症介质水平[19]。但本研究也有局限,如样本量较少,之后考虑扩大样本量探讨该方案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髌骨骨折股神经阻滞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0.2%罗哌卡因,能增强镇痛作用,减轻对神经递质指标的影响,并改善疼痛介质、炎症介质水平。

作者贡献声明:于天雷:设计实验、文章撰写;刘颖:实施研究、采集数据、经费支持;张兰:分析数据、文章审阅及指导

猜你喜欢
髌骨罗哌卡因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一例犬髌骨内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髌骨钢板治疗髌骨骨折
克氏针张力带与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比较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髌骨软化症的研究进展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