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雄
选择了怎样的品类,就意味着你会走一条怎样的道路,是平坦还是崎岖。我们认为好的品类应该有三个特点:获客成本低,复购率高,毛利适中和略好。
获客成本低。把凤爪、猪蹄、鸡胗、鸭脖、肉脯,放到用户池子里,哪个品类被选择的概率最高?放到一个更广谱的样本里会发现,凤爪好像不太能登上大雅之堂,但其实每个人都在吃,非常容易被选择。至此,我开始思考,好品类要拿数据说话。做产品一定不能想的全是自己,一定要想用户、想市场。
我们提炼了一个逻辑,好的品类是在被验证过的品类里做微创新。比如,凤爪卖得很好,但好多人嫌硬,能不能做一款虎皮凤爪,先炸再卤?我们的虎皮凤爪老少皆宜,它是在一个被验证的品类里做的微创新。再比如元气森林,很多消费品公司做水是被验证过的,但是元气森林做零糖,做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微创新,击穿了用户对于喝饮料怕胖的价值诉求。
复购率高。我们所有新品,都需要被监测复购率。按照宝洁的逻辑,复购有一个关键——渠道的铺市率。如果能在更多渠道被别人看到,复购的概率更大。最关键的还是产品,如果可以用另外一个指标替代复购率,我认为是NPS指数,即用户的推荐率。
大家都很看重鸭脖,仅一个鸭脖就有三家上市公司。但我认为,凤爪也有很大需求,尤其是预包装化凤爪,它的好处是便捷,能带来更多食用场景,所以复购率很高。
一家消费品公司有三个“战场”:产品、品牌、渠道。我们内部开战略会一直在讲,要成为专家品牌。
产品专家:我们应该是市面上虎皮凤爪口味最齐全的,也是对这件事儿研究最多、花了最多精力的公司。很多公司抄袭我们,但去年凤爪原料涨价,很多竞争对手便撤退了,他们没有成为专家的信念。
品牌专家:在品牌上,凤爪应该投什么样的渠道?我们回到用户这个原点,发现百分之七八十的用户都是在追剧的时候吃凤爪。所以我们去年在《梦华录》《重生之门》《去有风的地方》等热播剧中推广,所有人都记住了王小卤。这就是我们通过用户调研找到的场景之一,找到场景聚焦投入,做一个凤爪品牌专家。
渠道专家:我们是铺市率最高的,可能也是在售卖凤爪方面最专业的一家公司。你要成为一个渠道专家、销售专家,让自己成为在卖凤爪这件事情上最专业的那个人。
要成为专家品牌,首先要成为一个产品专家,第二要成为凤爪领域占据用户心智的品牌专家,第三要成为网点数最多、最有销售效率的渠道专家。这就是我们对三个“战场”的定义。
如何击穿?我们把产品、品牌、渠道的指标提炼出来。如果这三项指标不出问题或持续攀升,理论上这家公司没有问题。
好产品,提高复购率。我们在产品上下了很多功夫。比如,用更大的凤爪;比如,给鸡爪人工去指甲,仅去指甲这个动作我们的毛利至少减少2%。这是一个挺难的决策,工人不愿意干,觉得很麻烦。我们现在还在围绕这件事做研究,怎么用机器去解决,因为它不是一个特别标准化形态的东西。
工艺也做了一些创新。原来是纯卤,现在是先炸后卤,最后用一种像冷卤的方式,只做一次加热,口感更接近现卤。我們还在不断地摸数据,好吃这件事儿要做拆分,这样才能在研发层面得到更细致的数据,才有做数据迭代的可能性。我们把口味、口感、入味这些东西做了一些指标,让用户去完成,当然也会给用户一些奖励。
强品牌,提升心智渗透率。投品牌这件事情非常魔幻,10个创始人可能9个都不愿意投。我在考虑这件事情时,还是回到了更大快消品公司的角度去思考,比如宝洁、欧莱雅,它们到底在研究什么。后来发现,它们一直在研究心智渗透率,即自己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
我们做了20个城市的调研,发现虎皮凤爪的渗透率只有百分之六到七,去年我们做了一些大剧投放、渠道铺设、线下活动、抖音种草等活动,品牌渗透率接近15%,但仍不是一个好的数据。如果占据品类,数据可能会攀升至40%到50%以上。就像买瓜子一定想到洽洽,买辣条一定是卫龙,我们离这样一个品牌渗透率还差得很远。但差得远,恰恰意味着发展空间很大。
我们每年都会做品牌调研,做完之后就能大概知道自己爬到了山的哪个部位,告诉自己还得继续努力。很多人不愿意投品牌,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在哪个位置。伴随着品牌的成长,你会发现你做的那些长期主义的事情真的有用。只有坚持做才能打败时间,才有机会穿越周期。
深渠道,提升渠道分销率。渠道分销率最后可以量化为有效的网点。我们在很多一二线城市的卖场都卖得不错,但在三线以下城市还有很大的深耕空间。一般来说,大的零食品牌有至少六七十万个网点,我们现在的有效网点才十万。从这个视角来看,我们的渠道分销率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