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于漪先生学做语文教师

2023-09-18 08:26胡根林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教育理论于漪课改

胡根林

摘 要 于漪先生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2022年出版的《行进在课改路上》一书,收录了于漪先生自第八次国家课程改革以来发表的诸多代表性文章和演讲实录,既有对语文教育发展的自信和激情,也有对教育改革中一些现象的思考、批评与探索;既有对自身教育教学经验的提炼和反思,也有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期盼和热忱。本文详细概括了于漪先生的教育思想理论,并指明了这些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于漪  教育理论  语文教师  课改

2022年出版的《行进在课改路上》一书,收录了于漪先生第八次国家课程改革以来发表的诸多代表性文章和演讲实录,既有对语文教育发展的自信和激情,也有对教育改革中一些现象的思考、批评与探索;既有对自身教育教学经验的提炼和反思,也有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期盼和热忱。读这本书,笔者读到的是于漪先生全面育人的教育使命感,读到的是她把握母语本质的敏锐性和弘扬人文思想的穿透力,读到的更有她以情激情课堂的创造力、躬行实践专业上的专注力,同时还读到她不遗余力提掖后学,满腔热忱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深广情怀。而这些,正是笔者及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研究者最需要向于漪先生学习和求教的。

一、学她全面育人的教育使命感

许多学科教师往往特别看重自己的学科,觉得别的学科都不重要。上课要和别的学科抢时间,布置作业要和其他学科争时间,很少或几乎不去想,哪个学科都是要学生去学的,而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他在你这个学科费的时间多,在其他学科上下的功夫自然就少。

于漪先生作为语文教师,很少有这样的学科本位主义思想,她有着全面育人的使命感。她强调,教育要奉行两个“全面”:一是面向全体,不是面向一部分或小部分,所有学生都有权利受到良好教育;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能人为地突出某一方面,削弱某些方面(见《要使战略主题深入人心,自觉化为行动》P5)。她指出,坚持育人为本是学科教学的深层次的自我突破,需要勇气、公心、自信和锲而不舍的毅力(见《学科教学须坚持育人为本》P42)。不仅如此,站在以科技发展提速社会现代化的时代浪潮面前,她的全面育人观还有两个特别冷静的表述:其一,教育的现代化要聚焦于人的现代化培养上;其二,基础教育奠基,“奠”的是学生怎样的“基”?前者是个陈述句,陈述的是她对教育现代化的诸多认识和举措(见《树立精神风范,引领教育现代化》P15);后者是个疑问句,追问的是什么是学生成长、成人、成才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她得出的结论是人的精神世界。她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真正的教育引导人的灵魂、精神达到真实之境,而知识、技能是帮助提升精神世界的阶梯(见《奠基,“奠”怎样的“基”?》P9),为此,我们要区分“术”和“人”的关系,不能把手段当成了目的,必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

以此为基础,她深入阐述,我们的教育要坚持中国立场,拥有世界视野。她指出,扎根中国办教育,既要回应现实需求,又要展望未来图景,更要从历史中汲取精华,增强民族自信;要拓宽视野,借鉴他人,但要从本国、本地区特点出发,改造创新,具有中国话语、中国思维。一句话,就是以教育的自信创建自信的教育,走自己的路,争取走出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以教育的自信創建自信的教育》P26-33)。

二、学她把握母语本质的敏锐性

在教育,尤其语文教育发展历程中,曾经出现过诸多社会热点,引发语文教育圈内外的广泛关注:比如1997年社会上掀起的语文教学改革大讨论;比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文各级考试推行的标准化试题;比如,在推行双语教学的背景下,一些学校语文课用外语来上,等等。对此,于漪先生总是直面现实,直击问题,针砭时弊,直言不讳,而且她的观点和看法总是切中肯綮,鞭辟入里,给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带来思考与启迪。

于漪先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定力”?她的“定力”究竟来自哪儿?这是笔者一直探究和思考的问题。读了她的《不尊重母语是莫大悲哀——从中小学双语教学存在之问题说起》(P67-70)、《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根》(P88-93)、《对母语,应该有血肉亲情——我的伤感和希望》(P94-98)诸篇,笔者豁然明白,这种定力来自于她对语文作为母语的深刻认识和深切热爱。

她指出,汉语特别有灵性,是具象的、灵活的、富有弹性的、创造的空间特别大。汉字是平面型的方块字,由音形义构成,笔画或平行或纵横交错,在二维平面里展开……组词灵活、丰富多彩……她引用鲁迅的话说,汉字“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悦耳”“形美以感目”,它的结构组成和阅读者之间会产生心灵感应,这是其他文字少有的。她还引信息论研究者冯志伟教授的学术成果,指出汉字不仅美,而且信息量大,远超采用拼音文字的语言包含在一个字母中的信息量。

她强调,汉语的文化性特别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很强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语文教育是培养我们的民族情结、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是给学生打下中国人的基础的基础教育。母语的盛衰就意味这个民族生命力的盛衰,母语被粗暴对待,实质是对一个民族心灵的直接挫伤。她谆谆告诫:从事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师,要站在这个高度认识所教学科的价值和意义,面对错综复杂的语文教学现状,才能头脑清醒,判别是非正误,知道脚下的路在何方。

而她对于母语的这种深刻认识和深切热爱,显然是源于对脚下这片绵亘几千年的土地和土地上生生不息、代代延续的人们的赤子之心。

三、学她弘扬人文思想的穿透力

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任何一门学科的成长,总是与“自身到底是什么”的追问和争论相伴左右,如影随形,语文学科也不例外。于漪先生早在1996年就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见《弘扬人文,改革弊端》P100-108),而且这个回答非常富有穿透力,不仅影响了此后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认定,而且也影响了几代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和理解。

时处世纪之交,语文教育的社会文化背景变化迅猛,语言环境日趋复杂,语文教育现状不理想,人们对大纲的阐释有分歧,师资队伍和教育对象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所有这些,都要求语文教育必须对自身性质作出新的探讨。于漪先生在深入分析作为母语的汉语的定位基础上,创造性提出语文的“人文性”概念。她辩证指出,语言具有工具性是无可非议的,但语言作为工具有其独特性。各民族的语言都不仅是一个符号体系,而且是该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具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

当语文的人文性被反复谈论,变成时尚话题时,人们对于“人文性”基本是从“人类文化”这个角度来理解的,强调的是社会、文化对人的化育作用,侧重于谈“文”。而于漪先生的思想探索不仅于此,她更多是站在“人”的角度来谈的“人文性”。她指出,坐在语文课堂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是各有特性、各有其需要和追求的成长中的人。她强调,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而语言文字不仅仅是交际工具,它本身就是人意识、思维、心灵、情感、人格的形成条件,“把握住促进学生发展这根红线,使知识、能力、情意相通相融,语文教学就会增添灵气、秀气,出现百花争春的美景”(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P111)。

其实,于漪先生倡导语文的“人文性”还有更高的旨趣和更长远的思考。她认为,对母语的认识应建立两个基本概念:第一个概念是民族的智慧积淀在民族的语言文字中,学习民族语言,就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第二个概念是随着信息网络化,世界变小了,地理区域性特征不再鲜明了,母语仍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对内是粘合剂,对外是有力的屏障。母语学习从来就是一个民族对其后代的精神哺育(见《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P114)。

四、学她以情激情课堂的创造力

在语文教育界,各种“派”如山林立,于漪先生一直被归为“情感派”。这里不讨论这个概括是否偏颇,从于漪先生对语文学科的课程理解和自身作为女性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注重情感熏陶,春风化雨是她教学一以贯之的追求。

对于情感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她指出,我们在教知识和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把学生的感情世界、精神世界融合在里头,它既是一个知识链,又是一个情感链。情感往往是直觉的,经过理性思考,最后是价值观的形成(见《课堂教学三个维度的落实与交融》P160)。对于情感具体内涵的理解,她认为,情感因素不能简单地、机械地理解,须提到一个新的层面。情感,不仅包括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热情,更指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课堂里有感情的浪花,师生就会精神振奋,独特的感悟、别有情味的语言就会如泉水叮咚,汩汩流淌(见《以情激情,体验感悟》P176)。

在于漪先生看来,情感既是语文学科的目标和内容,又是实现目标和内容的途径和方法。语文教师如何做到“以情激情”?这方面她的探索丰富而深广,既系统且极具个性化,体现于她大量阅读或写作的经典课例之中,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她自己曾总结概括出三条:一要先感动自己。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二是要落实于课文的字词句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沉入课文,倾听作者诉说,倾听人物心理,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生活经验,开展联想和想象,让学生深入体验文字的内涵。三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上课起始阶段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中间要引导学生抓住传递情感的重要词句,咀嚼推敲,让学生身历其境,感动、共鸣;再次朗读和默读交替进行,引导学生体悟情、表达情(见《以情激情,体验感悟》P176-186)。

以此看来,以“情”入手,以“情”激“情”,显然不是于漪先生一般意義上的教学技巧或教学策略,而是她教文育人思想在课堂上生动而集中的呈现:缘文释道,因道解文,学生在课文学习中思想受教育,情感受熏陶,养成好习惯,形成好品格,最终锻造自己完善的人格。

五、学她躬行实践专业的专注力

于漪先生毕生倾注了自己对于教育事业全部的爱,犹如一团火,生命不息,燃烧不止,始终行进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既是她的名言,更是她刻苦自励的座右铭。

专业上崭露头角之际,正是她的实践探索精进不止之时。1977年电视直播她执教的《海燕》,许多人在电视上争睹她上课的风采;1978年她被评为首批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此时的她致力于语文学科性质观、功能观、兴趣观、教法观、质量观等方面的研究,聚焦于教文育人的总目标,主攻课堂教学主阵地,紧扣课文的特点和个性,渗透德育与美育,把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课堂教学立体化、多功能,在发挥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收到育人的综合效应。

专业上名满全国,功成名就之日,正是她实践上自我反思,重新起步的开始。1990年她退休,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中国教育年度人物”“中国最美奋斗者”。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她“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在这些巨大的荣誉面前,她不但没有止步不前,而且主动开启了自身专业发展的新的征程。她发表的不少教学经验总结性文章多在2001年语文新课改之后的近二十年之中,如《让课堂精彩起来》(P218-230,2005年)、《课要追求“三动”的境界》(P231-243,2005年)、《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P244-253,2004年)、《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P258-263,2015年)、《深究底里,准确把握》(P264-274,2005年)……这些文章,生动活泼地呈现了一位语文教育家在中外教育比较视野中,对语文教学本质的不懈探求,对师生关系的对话性理解,对教学艺术的学理性探究,对教师文本解读的规律性把握……这些文章文笔流畅,演讲出口成章,珍奇满篇,珠玑处处。

人们一定好奇,在六七十年的专业生涯中,于漪先生为什么能依然保持这样的专注力?答案或许有两点,一是教育带给她生命的活力。她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我所孜孜以求的是,语言是生命之声,语言的活动就是生命的活动。我教学生学母语就是要激情燃烧,用生命歌唱,不仅培养学生的语文文字的技能技巧,更要传承民族精神和人类优秀文化,激发他们的智力和潜能的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情操和价值观。”(《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二是教育带给她的使命感。她说:“教师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必须终身进步。教育的事业是着眼于未来的事业,教育工作的性质与特点要求教师具有相当程度的职业敏感,要跟随者时代奋力前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自己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来思考问题,来发展自我。(《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六、学她提掖后学情怀的深广性

于漪先生一直有个认识:教育事业不是一两个人的事业,而是千百万人的事业,教育的成功也不可能仅仅依靠几个人的努力和奉献,而是需要广大教师的共同浇灌。因此,她在退休前后,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上下了大功夫。

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她主动带教一批批青年语文教师。担任校长后,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从校长岗位退下来后,着力培养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带教青年教师,她以自身成长经历激发他们专业成长,鼓励他们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带教骨干教师,聚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师徒互动,共同进步。她为他们开设专题讲座,从如何研究教学对象到教师应具有的素质,从如何运用教学方法到课堂教学的节奏和容量……带领教师以理论来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与此同时,从备课、上课到批改作业,对教师言传身教,手把手悉心指导。她强调,课前必修深入备课,对教材的来龙去脉,编写意图,梳理得一清二楚,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了如指掌。同时还要备学生,了解掌握学生情况,要针对学生实际。还鼓励他们写文章,锤炼自己的笔头功夫(《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8-24)。

梳理近几年她在各级各类教学研讨会、教师培训会上的演讲看,她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始终怀着无限的热望和由衷的企盼。她期望语文教师要有历史眼光和批判精神,能通过梳理语文教育史,保持自己的“定力”,认识到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根,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要以学生为第一立场,要解放思想,大胆取舍,要引进时代活水,形成教学特色(见《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P290-307);她帮助教师建立自信心,希望每个教师都有职业理想,不断提升修养,执着追求,形成教学个性(见《语文教师必须有教学自信力》P282-289);她鼓励语文教师读书,认为要打厚实的业务底子,增强文化底蕴,读书短缺,给教学带来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见《解放思想,释放教学的活力》,P308-312)。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教师是铸造国民素质之魂。今日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辈子的事,跟着于漪先生学做语文教师,所学者多矣,所學者大矣!

[注:本文引文出自于漪.行进在课改路上[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2:4.]

[作者通联: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猜你喜欢
教育理论于漪课改
“人民教育家”于漪:坚守三尺讲台,胸怀江河世界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职旅游专业课改的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教出说明文的“立体感”——从于漪老师《晋祠》一课的经典性与现实意义说起
弘扬于漪精神,聚焦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