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晶晶 张丽 刘新爱 张娜 闫瑞青 王文娟
【摘要】 睡眠障碍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理生理性疾病。失眠障碍作为常见的睡眠障碍形态之一,不仅会给患者心身健康、生活质量及幸福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也会对社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沉重负荷。健康管理是目前较为倡导的,以现代健康理念、全新医学模式以及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的一种健康管理模式。对基于健康管理理论的失眠障碍的有效干预方法进行综述,尝试探索更加科学规范、简单易行、精炼高效的失眠障碍干预模式,为充分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失眠障碍患者依从性、改善失眠障碍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提供新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对于制定政策措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心健康、降低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健康管理; 失眠障碍; 心理问题; 精神障碍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24-0074-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24.02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早在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2013〕40号《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健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相关服务等。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是深化医改、改善民生、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2008年3月14日是第1个世界睡眠日,当时的口号是“Sleep well,live fully(睡好觉,清醒生活)”。睡眠问题在世界范围内被关注已久。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加,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生率日益升高。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病率为9%~15%,每年因睡眠障碍造成数千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国外调查显示,平均每3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成年人存在睡眠问题。《2015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我国约有31.2%的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长期睡眠障碍除了会降低生活质量、影响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外,还会引发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疾病,如心血管病、代谢性疾病、癌症、抑郁症等[1]。失眠障碍作为睡眠-觉醒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般人群中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患病率达10%~20%。目前,失眠障碍的治療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CBT)、药物治疗、物理疗法、中医疗法等,但由于患者自身重视程度不足、缺乏系统管理等原因,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相对较差,导致治疗效果有时并不理想。重视和发展睡眠医学、改善人群失眠障碍状况既是保障全民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也是需要迫切解决的心身健康问题的重要科研课题之一。健康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学科,其理论和实践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最早在欧美风行,涉及医学、人文社会学和管理学三大学科门类的知识和技能,管理过程涵盖了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制定干预策略等实现患者健康水平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已有学者将健康管理理念应用于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的疾病预防、症状改善等[2-3],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基于健康管理理论的失眠障碍干预现状进行研究,不断完善构建失眠障碍患者的干预模型,探讨基于健康管理理论的失眠障碍干预模型对失眠障碍患者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睡眠不良行为的自主控制率、睡眠相关知识知晓率患者的影响,对于制定政策措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降低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1 概念界定
1.1 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4]是指在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以健康概念为核心(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采用医学和管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与干预,科学有效地调动社会资源,实现全人全程全方位的医学服务,达到以最小成本预防疾病发生、控制疾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获得最优效益的学科。
1.2 失眠障碍 失眠障碍[5]是指在合适的时机和环境下,仍存在持续的睡眠起始、睡眠连续性或者睡眠质量障碍,且伴随障碍所引起的日间功能受损,主要表现为在适当的睡眠机会和环境下个体对睡眠质量的不满、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障碍,同时伴随对日间功能有显著的影响,其诊断主要依赖于自我汇报。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失眠障碍的干预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失眠障碍的研究较多集中于对失眠障碍的早期筛查。SEOW L S E等[6]认为失眠症状在精神障碍患者中非常常见,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简单准确的失眠障碍早期筛查变得尤为重要;他们对400名精神障碍门诊患者进行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嗜睡量表(ESS)、弗林德斯疲劳量表(FFS)、睡眠问卷(FOSQ)和睡眠信息与态度量表 (DBAS)的功能失调信念与态度的量表调查,来评估这6个睡眠量表在失眠障碍检查中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表明,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可以作为精神障碍伴潜在失眠障碍的筛查工具。PAOLA L G等[7]认为睡眠问题在双相情感障碍(BD)中同样也很常见,他们通过研究证明雅典失眠量表和抑郁症症状快速自评量表适用于BD患者睡眠问题的临床筛查。在药物治疗方面,HINTZE J P等[8]通过对停止使用催眠药的策略和支持催眠药使用的证据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后指出,失眠患者停止服用催眠药物通常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相对于突然停药,逐渐减量是首选,可以避免失眠反弹和戒断的发生;提供给患者关于停用药物的相关信息或进行相关宣教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而通过应用认知行为疗法或行为疗法等可以进一步改善停药的效果;临床上应用辅助药物来帮助停药的实证研究仍然非常有限。也有研究证明,睡眠障碍会影响网球运动员的发球准确性,长期的失眠与体育运动量的增加具有相关性[9]。DATTA K等[10]推荐运用非药理学方法对运动员进行睡眠干预,包括应用睡眠卫生原则、睡眠教育、刺激控制和瑜伽治疗等,有针对性地教育干预可能对实现精英运动员的最佳表现及状态至关重要,但个体化治疗在精英运动员中的确切作用需要用更大的样本量进行研究。可见,国外对于失眠障碍的研究多集中于失眠患者的临床早期筛查,体现为对各类量表的应用,而关于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研究主要包括停止使用催眠药的方案和支持催眠药应用的证据收集等,也有一些失眠障碍影响因素的研究,如失眠障碍与运动、睡眠教育、瑜伽治疗等的相关性研究等,但样本量不足,需要更大样本量的临床实证研究,基于健康管理理论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
2.2 國内失眠障碍的干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针对失眠障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或两者联合治疗等,但还存在诸多不足。有学者通过对失眠障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对于有明显生活事件的失眠障碍患者推荐急性期的药物使用;而对于无明显诱因的慢性失眠障碍患者则推荐CBT联合药物治疗,同时在后期逐渐减少药物用量而以CBT为主。王崇梁等[11]通过研究证明,信息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对不良睡眠健康风险的认知、改善睡眠行为。更多的学者通过研究失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来为失眠障碍的干预提供依据和思路。王玥等[12]通过研究发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存在睡眠结构改变和睡眠质量下降,经过治疗后患者睡眠情况得到改善,说明BPPV对睡眠存在一定影响;还发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是BPPV发病的一项危险因素。刘倩倩等人[13]的研究则发现医务人员轮班工作与睡眠障碍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轮班工作是医务人员发生睡眠障碍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睡眠障碍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发生率极高,影响 60%~98% 的患者。司慧丽等[14]通过对帕金森患者睡眠障碍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多巴丝肼片等效剂量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表(HAMD)评分的水平升高可能是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尿酸、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升高可能是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发生的保护因素。也有人认为人们对睡眠这件事的过度担忧而产生睡眠焦虑,建议人们睡前不要看时间并注意人类昼夜节律的差异性,并强调调整节律最重要的是固定晨起时间,要根据自身精力安排工作和生活。可见,国内目前对于失眠障碍的干预仍主要集中在治疗方面。与国外相比,国内关于失眠障碍的研究同样集中于药物治疗、信息干预和影响因素等,涉及睡眠问题的预防工作尚未得到全面开展,基于健康管理理论的相关研究尚显不足。
2.3 健康管理理论在失眠障碍干预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国家已明确强调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并已在一定范围内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等特定人群开展了健康管理。已有一些学者对老年失眠患者、空勤人员等进行健康管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孙萍等[15]将健康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失眠患者并进行效果评定,发现健康管理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其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提高幸福度。厉海燕等[16]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空勤人员实施健康管理,有效改善了空勤人员的睡眠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尤晓莉[17]将利用计算机技术相关知识来进行心理暗示的劝导技术应用于睡眠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睡眠改善率和满意度均明显提高。有学者通过研究多种防治失眠的方法,提出中医健康管理,以中医“治未病”为指导思想,针对失眠开展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等工作,对于减少失眠的发生、控制病情发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成效显著。有的研究中,将睡眠障碍的原因归结为“睡眠阻力”,并将睡眠阻力总结成境(睡眠环境不好)、行(错误的睡眠行为)、身(有潜在的睡眠疾病)、心(精神心理问题)、药(影响睡眠的药物)、睡(某些特殊的睡眠障碍,比如严重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6个字,并主张人们在发生睡眠障碍时系统地寻找原因,找出“睡眠阻力”并针对性解决。也有学者在健康管理理念指导下初步建立了失眠防治模式,包括建立健康档案,个体化管理如药物治疗和心理调适、睡眠期望调整等非药物治疗,但无实证研究报道,尚不完善。
3 文献述评
综上所述,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目前对于失眠障碍的干预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疗方面,预防工作的开展尚不全面,且治疗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西药治疗虽见效快、催眠效果明显,但长期服用易产生认知功能损害、药物残留等不良反应。中医治疗虽具有疗效明确、稳定等优势,且对失眠症患者的负性情绪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弱化了患者体质、个性特征的影响作用。对心因性失眠具有较好治疗作用的认知行为疗法、电/磁疗法等,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但目前仅见一些小样本量报道,大样本实证研究较为缺乏,治疗效果可信度不强。虽然有学者在健康管理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了一些关于失眠防治模式的理论研究,但尚未发现来自临床的实证研究相关报道。结合现有各种失眠障碍的有效干预方法和健康管理实施经验,从制度、流程、标准上完善现有的失眠障碍干预模式,基于健康管理理论构建一个更加科学规范、简单易行、精炼高效的失眠障碍综合干预模型,可以为充分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失眠障碍患者依从性、改善失眠障碍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提供新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有助于对失眠障碍患者实施更加科学、规范、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师乐,陆林.我国睡眠医学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7,50(1):5-7.
[2] 叶明明,周兰姝.脑卒中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0,37(6):62-64.
[3] 田海艳,冮航宇,张容,等.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5):893-896.
[4] 李晓淳.健康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
[5] 陆林.沈渔邨精神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573-574.
[6] SEOW L S E,ABDIN E,CHANG S A,et al.Identifying the best sleep measure to screen clinical insomnia in a psychiatric population[J].Sleep Med,2018,41:86-93.
[7] PAOLA L G,BOURGUIGNON C,CRESCENZI O,at al.Inactograms and objective sleep measures as means to capture subjective sleep problems in patients with a bipolar disorder[J].Bipolar Disord,2020,22(7):722-730.
[8] HINTZE J P,EDINGER J D.Edinger hypnotic discontinuation in chronic insomnia[J].Sleep Mad Clin,2020,15(2):147-154.
[9] REYNER L A,HORNE J A.Sleep restriction and serving accuracy in performance tennis players, and effects of caffeine[J].Physiol Behav,2013,120:93-96.
[10] DATTA K,KURAR A,SEKAR C.Enhancement of performance in an elite archer after 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sleep[J].Med J Armed Forces India,2020,76(3):338-341.
[11] 王崇梁,曹錦丹,朱冬亮.信息介导的干预模式对睡眠认知与行为的影响:医学生健康教育实证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12):50-51.
[12] 王玥,张东东,雷敏,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睡眠障碍关系的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1,35(1):62-65.
[13] 刘倩倩,江丽丽,叶佳欣,等.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轮班工作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J].环境与职业医学,2021,38(1):76-82.
[14] 司慧丽,纪别克,赵鸿雁,等.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20,41(1):61-65.
[15] 孙萍,韩英,丁昊.健康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失眠患者的效果评定[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9):124-126.
[16] 厉海燕,许秀娟.健康管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空勤人员睡眠及疗养满意率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4):61.
[17] 尤晓莉.劝导技术在睡眠障碍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5):10-11,109.
(收稿日期:2023-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