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技术驱动引领新业态发展

2023-09-16 13:27魏琪嘉刘浩杰
经济 2023年9期
关键词:业态信息化发展

魏琪嘉 刘浩杰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技术驱动的新业态正在成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历史机遇,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催生了电子商务、共享经济、人工智能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新业态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增量。

深刻认识新业态对经济

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由信息化技术驱动引领的新业态正在深刻改变商业模式和经济结构。从共享经济平台到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从云计算大数据到物联网的普及,信息化技术催生出的一系列新业态,正在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从扩大内需看,新业态是引领新型消费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在科技赋能和消费需求升级的共同驱动下,依托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化应用,以即时零售、社区团购、“互联网+服务”等新业态为主要形式的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在满足居民生活需要、释放消费潜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逐渐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本质上,新业态是打通消费需求和优质供给的便捷通道。通过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手段,新业态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消费场景。借助网络消费新业态,消费者可以更加容易地接触到各地的特色产品和优质商品,满足人们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其中,共享经济作为新业态的代表,不仅提供了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便捷的服务,还构建了社区共享、知识共享等全新的消费生态,为内需的扩大注入了“新动力”。电子商务平台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多元化、个性化的购物选择,还通过智能推荐系统,使消费者更容易找到符合个人偏好的产品,从而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从产业升级看,新业态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从产业角度看,信息化技术催生出的新业态正在推动生产方式深刻变革。一方面,新业态是对传统产业的全方位、全链条改造。这种改造不仅仅是在表面上的变革,而是深刻地影响着产业链各个环节。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将推动传统产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另一方面,新业态的崛起是“两化融合”的结果,新业态所涉及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促进了一系列新兴产业的涌现。通过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赋能,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数字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迈进,为产业结构升级注入新动力。

从经济发展看,新业态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原有模式进行创造性变革,培育新业态,既是主动顺应变革的时代要求,也是实现动能转换的必要之举。一方面,新业态代表著创新和技术的前沿。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下,新业态不断涌现,催生新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推动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另一方面,传统生产模式往往存在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新业态往往以创新、知识和技术为核心,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实现了生产流程的优化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消耗,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从居民就业看,新业态是带动扩大就业的重要力量。新业态所创造的就业不同于传统职业,是建立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革命而产生的职业形态。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要“挖掘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动就业潜力”。目前,新业态正在逐步成为带动扩大就业的“新引擎”。在创造新就业方面,随着信息技术向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渗透,一些新型岗位和新职业被创造出来,既有传统职业在信息化时代的再创新,又有新业态催生的全新岗位,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全新就业形态为不同群体提供了更为包容的就业机会。在提升就业质量方面,新业态就业以其灵活多样的用工需求改变了传统的就业结构、组织壁垒,通过智能化的资源匹配,有效对接供需双方的需求,有利于提升就业市场的运行效率,实现高质量就业。

信息化技术驱动引领新业态

发展过程中需统筹好四对关系

在信息化技术的驱动下,新业态正在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刻变革。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涉及多主体、多层次、多领域的参与和协作,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体系。唯有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和协同推进,才能实现新业态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积聚更多动力。

一是统筹创新和监管的关系。创新是新业态发展的重要引擎,而监管则是防止乱象和维护公共利益的保障。在新业态发展过程中,创新有助于新业态企业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技术和服务,从而改善用户体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然而,过度放任创新可能导致乱象和风险,损害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在新业态的发展过程中,要把握新业态发展规律,始终坚持创新和监管并重,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建立适当的法规和规范,以保障市场秩序和公共利益。一方面要通过引入激励政策,鼓励新业态企业在技术和产品上的创新,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和规范,建立健全监管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监管政策不应过度束缚创新,避免制约新业态的发展活力。

二是统筹隐私保护与数据共享的关系。新业态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数据这一核心生产要素。数据作为重要的资源发挥着关键作用,用户对于数据的共享程度直接决定其使用体验。在数据驱动的环境中,新业态企业广泛收集、存储和分析个人数据,以提供更精准的产品和服务。然而,数据共享和隐私保护之间需要找到平衡点。合理适度的数据共享可以改善用户体验、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但是泄露隐私可能会损害个人权益。隐私保护与数据共享并非对立关系,而是需要在合适的框架内进行综合考虑和平衡。对于数据共享,需要建立透明的机制,明确数据使用的目的和范围,确保数据不被滥用;对于隐私保护,需要在法律法规层面建立严格的隐私保护机制,在技术层面对数据进行脱敏处理,防止个人身份和隐私泄露。

三是统筹垄断与竞争的关系。从产业发展周期看,技术含量高的行业成熟期相对较短。对于新业态而言,新业态的兴起通常伴随着技术创新和市场份额扩张。初期的扩张有助于推动市场多元化,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然而,随着行业进入成熟期,一些新业态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垄断的趋势也将逐渐显现。由于数据资源和用户流量存在“马太效应”,一批掌控大量数据要素的新业态企业将形成“数据壁垒”,并不断衍生出用户流量优势、成本优势、价格优势等,从而筑起数据壁垒高墙,加速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和横向扩张,打击市场潜在竞争者。为此,在培育壮大新业态的过程中,需统筹考虑垄断和竞争的关系,鼓励公平竞争和有序竞争的同时,加强监管和规范,确保新业态企业在扩张过程中不滥用市场优势,不干扰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

四是统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新业态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从市场角度看,市场通过供求关系、价格机制等方式激发新业态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新业态不断涌现和发展。然而,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新业态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垄断、信息泄露、“大数据杀熟”等现象,此时需要形成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合力,发挥政府的引导与监管作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防止市场垄断和数据算法滥用。围绕技术、产品等重点领域,完善新业态标准体系,为新业态发展提供标准支撑。

信息化技术驱动引领新业态发展的路径

制度层面,要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制度环境。第一,加强法律约束与政府监管,优化新业态监管环境。坚持“包容审慎”原则,加快建立与新业态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新业态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第二,创新和完善监管工具。针对新业态发展规律和特点,结合行业现状和监管实际,探索应用“互联网+监管”“大数据+监管”等模式,提升新业态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第三,探索数据和算法安全监管。在数据安全方面,从严管控非必要采集数据行为,严厉打击企业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超权限调用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在算法安全方面,要求企业确保不歧视、不滥用用户数据。

技术层面,要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加快技术产业化应用。第一,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优化产品服务供给。引导新业态企业发挥技术、人才、数据等方面优势,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开展科技创新,推动“互聯网+”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效率方向发展。第二,推动技术转化,加快技术产业化应用。深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挥数据要素对土地、劳动、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第三,鼓励技术交叉创新和跨界融合,推动新业态做强做优。坚持以产业链思维统筹规划,以信息化技术创新为牵引,以跨界融合应用为推动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培育“两业融合”的新业态。

基础设施层面,要夯实网络基础,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第一,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聚焦新型生产制造和智慧服务体系建设,统筹5G、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时网络覆盖范围,精准补短板、强弱项。第二,实施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培育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共享制造平台、信息共享平台等,建设共享工厂,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行业间、上下游的协同,推动新业态产业向灵活化、高效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第三,优化信息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聚焦农村电商、农民直播、智慧农业等新业态发展需求,推进自然村光纤和4G网络全覆盖,夯实农村新业态发展“底座”,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财政金融层面,要加大税收和资金支持力度。第一,发挥财政专项资金引导作用。设立新业态发展专项资金,以资金奖励、项目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大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新业态。第二,完善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针对新业态企业在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研发费用,应考虑提高加计扣除比例,切实降低新业态企业的税负负担。第三,强化金融支持。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和服务手段,针对新业态企业的特点和融资需求,设计灵活的融资产品和方案,为新业态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人才层面,要完善新业态领域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第一,完善新业态职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新业态人才培养体系。第二,完善新业态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建立新业态从业人员技术人才认定、职称评审机制,提高新业态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第三,健全新业态人才保障体系。根据新业态从业用工的特点,探索建立适应外卖小哥、带货主播等新型职业的风险保障机制,明确企业责任,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的权益。

猜你喜欢
业态信息化发展
为新业态撑起“社保伞”势在必行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播客Podcast业态分析
新业态 新模式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