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燕
场面描写是叙事性作品的基本构成单位,一般由“人”“事”“境”等要素构成。它往往截取事件进行中的横断面以显示丰富的世态人情,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之一。精彩的场面描写通过渲染气氛,衬托或表现人物形象,让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以推动事件发展、突出文章中心、流露作者情感。为指导学生将场面写得有层次、有波澜、有个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依托经典片段赏析,引导学生习得写作要领并展开写作。
一、点面结合,理清结构层次
场面是综合的画面体,由一定的“人”“事”“境”组合而成。在写作前,作者要理清场面中人物和事件的主次,进行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的描写。“点”指对人、事、景形象状态的详细描写;“面”指对人、事、景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精彩的场面描写既要简单地写出整个场面的全景(即略面),又要选好角度,分清主次,有选择地具体描写人物的活动(即详点)。
教学时,笔者出示《挤车》片段,引导学生思考:这段文字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的?
一大群人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右腿刚踏上车门台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使出吃奶的劲儿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然而,任凭她怎么努力地往里挤,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下,疼得她直叫“我的妈”。
学生认真阅读文段后,发现这段关于挤车的场面描写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整体描写一群人挤车,后一部分细致刻画一位胖大嫂挤车时的动作和语言。一名学生说:“场面描写中,典型人物要详写,可以用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次要人物则略写,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笔者肯定了这名学生的分析,并要求全班学生分组讨论点面结合的表达效果。学生交流探讨后得出:“点”是能显示人、事、景的形象状态的详细描写,可以体现深度;“面”是对人、事、景的概括性描写,可以体现广度。点面结合能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的形象状态,充分地传达思想,抒发感情。与“面”相比,“点”的描写更加生动细致,它能使某些精彩的场景深深地刻进读者的心里。至此,学生初步理解了场面描写需做到点面结合、层次分明。
二、巧设波澜,写出情节变化
精彩的场面描写自由灵活、富有变化。在写作过程中,作者要集中笔墨描写场面的变化,设置波澜,让画面生动起来。
教学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刘姥姥进大观园》第7自然段时,笔者让学生指出这段场面描写的精彩之处。一名学生发现:“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场景中,众人哈哈大笑的环境氛围是‘面,湘云、黛玉、宝玉、王夫人、薛姨妈、探春、惜春等人物的表现是‘点,这样描写点面结合,渲染了哄笑热闹的氛围。”笔者从学生的回答中知道这名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前文论述的点面结合法,在肯定其回答后,让学生从其他角度指出这段场面描写的精彩之处。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于是,笔者画出重点句“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让学生思考片段中为何写众人的反应。学生讨论交流后發现:片段内容先交代了主体事件——刘姥姥逗趣,接着,在描绘场面时写出了微妙的变化,从“众人先还发怔”(一时未反应过来)到“后来一想”,再到“一齐哈哈大笑起来”,这样巧设波澜,渲染哄笑热闹的氛围,画面生动,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至此,学生明白了场面描写中可以巧设波澜,写出情节变化。
三、抓住典型特征,彰显人物个性
在场面描写中,作者可以聚焦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集中描写“那一个”。
同样以《刘姥姥进大观园》第7自然段为例,笔者引导学生根据作者对众人“笑”的场面描写,剖析不同人物的性格,并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学生交流讨论后,做出如下分析:“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写出了湘云的率真、爽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写出了黛玉的孱弱、含蓄,“宝玉滚到贾母怀里”写出了宝玉孩子气,深受贾母宠爱,“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表现了贾母的慈爱,从“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可知王夫人已知是凤姐在捣鬼,这里写出了王夫人作为女主人的端庄持重等。随后,学生总结:这段文字生动地写出了众人形态各异的“笑”,不同的“笑”暗示人物不同的身份,表现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可见,抓住典型特征彰显人物个性的场面描写匠心独具,非常巧妙。
四、细致刻画,留住精彩瞬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寻找写作密码,在写作实践中运用写作密码。写作实践是检验学生写作方法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
通过前三个环节的片段赏析,学生基本获取了场面描写的写作密码。接下来,笔者设计了“妙笔绘精彩”习作环节,提供了以下两个场景作文题目与开头。
①《运动会——拔河比赛》
开头:裁判员把哨子一吹,八年级、九年级的老师……
②《过年前的热闹超市》
开头:我和妈妈随着人流涌进超市……
笔者还附上“认真观察,运用方法,渲染气氛,字数50~100字”的写作要求,让学生从上述题目中任选其一,进行场面描写。
在描述拔河比赛的场面时,一名学生先着眼全局写“哨响后,所有的老师一只脚稳稳地扎在地上,另一只脚缓慢地向后一移”,再特写其中一员:“原本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生物老师完全变了一个样,他将绳子绑在腰上,撸起袖子,手臂青筋暴起,牙紧咬,脸通红,好似一位将军镇守后方。”随后,这名学生调动多重感官,描述指挥者和呐喊助威者的状态:“听!那‘一二、一二的指挥声夹杂着加油声,似乎要冲破苍穹。看!有的学生攥紧双拳,双脚踏地,眉头紧皱,眼睛紧盯着前方,心提到嗓子眼,还有的学生挥舞着双臂指挥,大声呐喊助威。”这样点面结合,写出了拔河比赛场面的层次感。另一名学生抓住关键的时间节点巧设波澜,从“裁判员把哨子一吹,八年级、九年级的老师像多米诺骨牌似的齐齐倒下去”到“比赛进入白热化,只见右边领队的黄主任手上青筋暴起,额头上、脸上沁出了汗珠”,再到“突然,一声哨响,右队取得了胜利”,写出了情节的变化。此外“只见他牙一咬,眼一瞪,腰一弯,身一沉,那双有力的大手青筋凸起,脚步扎得稳稳地”“他脸憋得通红,双眼紧闭,眉头紧锁,紧咬牙关,简直像要将牙齿咬碎”等细节描写,抓住了拔河比赛中人物的典型特征,凸显了人物的拼搏精神和顽强意志。从学生的习作来看,学生已经掌握了场面描写的写作密码。
(作者单位:咸宁市通山县明德中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