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湖北省特级教师,襄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审专家,湖北省“国培计划”专家,参与编写鄂教版信息科技教材教学用书等,参与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等的研制,在各级期刊发表文章近30篇。工作室致力于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在落实大单元教学设计、以评促学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为落实课程标准中“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的目标要求,笔者开发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评价的量表,以落实素养导向下的多元评价。
一、思考——明确评价方向和方式
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信息意识”核心素养是“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强调要引导学生“熟悉信息及其呈现与传递方式,善于利用信息科技交流和分享信息、开展协同创新”。如何设计评价标准,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感知信息并判断其价值呢?
笔者在第二学段“在线学习与生活”模块中设计了“点亮城市名片”单元主题活动及其评价量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究和交流,从完整性、技术性、艺术性三个方面自主生成具体的、可操作的作品评价指标,并展开表现性评价。
以第2课时评价量表为例(见右表)。该评价量表重视学习过程的记录与反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深度参与和思考,让学生对学习成果有具体期望与判断,起到了很好的目标导向作用,为多元评价提供了依据。评价量表的使用使过程性评价贯穿教学始终,有利于自学、创作、展示等环节的深度开展。其中,“我的收获”和“我有待提升”两项,给学生留下了反思学习的空间。
二、学习——生成评价指标和结果
评价量表中的具体指标是学生主动、深入参与学习的引导线索。
课始,学生了解名片的作用和价值后,对比教师制作的两张城市名片,讨论宣传“襄阳”的名片可以从哪些角度设计、一张城市名片应该具备哪些元素等。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将讨论结果填入评价量表的“完整性”指标下,形成了“展示城市美景图片”“醒目的城市名称”和“图文融合”等具体指标。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对“城市名片”的创作要求了然于胸,也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笔者根据“完整性”评价指标,细化学习任务,并向学生发送学习资料和微课,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如:针对“展示城市美景图片”指标,要完成“插入图片”学习任务;针对“醒目的城市名称”指标,要完成“设计艺术字”学习任务;针对“图文融合”指标,要完成“插入、编辑形状选项”学习任务。学生或阅读资料,或观看微课,自主学习操作方法。随后,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并让遇到困难的学生提出疑惑。最后,学生在评价量表中完成对自我学习的评价。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信息科技核心素养之一,它强调学生“养成利用信息科技开展数字化学习与交流的行为习惯”,利用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上述学习过程中,评价量表起到了很好的支架作用。在量表的“明示”下,学生有目的地展开学习、展示成果,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成效。
三、分解——形成创作策略
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策略引导,让学生在实践操作前形成、完善创作方案,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大部分学生在创作实践中习惯做一步、想一步,没有设计前置的意识,也没有清晰的算法思维支持其进行设计。这样的创作活动,既延长了时间,又降低了质量。制作“城市名片”是学生整合知识、运用新知的重要一环,教学时,笔者呈现评价量表“技术性”指标部分,引导学生依据“构思清晰、步骤明确、操作合理”等指标,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方案,分解创作活动的实施步骤,形成创作策略。针对“构思清晰”指标,笔者引导学生整体设计城市名片,包括背景、前景设计及文字颜色、造型等;针对“步骤明确”指标,笔者让学生梳理操作流程,为接下来高质量完成作品奠定基础。在创作方案的拟订中,笔者引导学生迁移已有的经验和方法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作习惯。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学生发言和讨论时表现出的思维水平,适时在评价量表中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抽象、分解、建模,形成解决方案,并在实践过程中反思、优化解决方案,是“计算思维”核心素养目标在本节课中的具体体现。学生在拟订创作方案的过程中对评价指标和方案的实施步骤进行补充,不但突破了“图文融合”的学习难点,而且提升了计算思维能力。
四、养成——提升核心素养
欣赏、评价作品的环节必不可少。教师组织学生基于评价量表的“艺术性”指标开展小组内互评,引导学生以评价指标为依据,讨论自己作品的优缺点,随后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
在评价量表的支持下,学生不再使用“我觉得很好”“看起来很漂亮”这类含糊且主观的评价语言。一名学生在介绍时说:“我的城市名片既展示了城市之美,又有醒目的城市名称,而且图文自然融合,效果很好。”另一名学生结合量表评价该生的作品:“你的作品色彩和谐,主题醒目,图文自然融洽,通过展示家乡美食,个性化地表达了家乡之美。”
评价量表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和同学的进步,接纳个体差异的存在,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发展和审美能力的提升。通过个性化表达,学生感受到宣传家乡视角的丰富、多元,强化了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城市名片的应用策略和应用案例两个方面展开交流,让学生领悟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对小到一个社区的宣传、大到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并认识到我们有能力利用信息科技给社会和国家带来积极影响。这是“信息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目标在本节课的具体体现。
融合了评价和导学功能的量表,使学生成为过程性评价的设计者和参与者,支持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减少了學生、教师依靠个人经验笼统评价的弊端,有效实现了素养导向下的多元评价。
(作者单位:襄阳市晨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