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敏
家校共育作为讲解地理知识、提升学生地理素养的关键路径,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基本依据,致力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拓宽家校合作的深度及广度是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成效、构建高质量地理课堂的关键。鉴于此,本文以家校共育的教育理念作为切入点,分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家校共育的价值以及影响因素,阐述家校共育的基本原则,提出初中地理教学中家校合作的路径。
一、研究背景
家校合作强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强调家长与老师协同育人。家庭教育从学生出生到咿呀学语再到蹒跚学步就存在,对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随意性和包容性更强。学校教育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及特征。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高效展开,对初中地理教学寄予了更高期望,关注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强调学生全面发展。为了促进教育目标的高效达成,要求学校、教师和家长积极转变传统旧观念,强化沟通、配合,相互协作,高效教育,使学生在良好的地理学习环境及氛围中获得成长,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深入理解和把握地理知识,在此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在地理学习之路上踏出坚实的步伐。
二、概念界定
(一)家校共育
关于家校共育相关的理念,国外研究起步早于国内。前苏联学者认为一致性是家校共育活动需要突出强调的问题,即强调教育者之间所展开的教育行动需要保持绝对的一致性。这两个教育者分别为学校和家庭;国内方面对于家校共育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通过深度探究,将素质教育作为核心理念的根本支撑,强调教师、家长双方的高效互动,深层次交流,共同助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家校共育影响主体
立足于学生家庭视角分析,教育活动瞄准确定的目标推进。家长寄希望于学校,希望孩子通过接受校方教育来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立足于学校视角剖析,教师作为教育活动展开的引领者。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需要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强化沟通互动,细致剖析探讨学生全面发展问题,真正立足于不同视角展开合作育人,积极探索合作育人新路径,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助力。
三、家校共育在地理学科的可行性分析
初中阶段不仅是系统学习地理知识的关键期,也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节点。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知识点繁多,涉及范围较广的学科,知识点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相当密切。所以,无论是初中地理教师还是学生、家长,均需联系生活实际,助力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及认知,渗透绿色理念,使其感悟到我国的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此外,家校共育模式与提升地理教学质效,两者相辅相成,能在高质量协同、支撑的背景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水平,提升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四、初中地理教学中家校共育的价值
(一)促进地理教学高质量发展
强化家校合作,有助于地理教学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地理作为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其实践性也比较强。基于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充分联系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以及课程内容,采取行之有效的共育模式,为学生深入细致地学习地理知识、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及把握奠定有力基础。家校共育展开地理教学的模式非常丰富,初中地理教师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本着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与学生家长及时互动交流,联系教学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导入教学,依托两者合作的独特优越性,提高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实效性。
(二)丰富地理教学方式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能够教授给他们地理知识的人不仅有地理教师,还包括自己的父母。家校协同育人视角下,需倾注更多精力积极构建协同育人队伍,教师和家长双方相互熟悉,相互了解,特别是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家长的具体实际,包括家长从事的职业,有哪些兴趣爱好,有什么特长等,整理收集这些信息,优化、完善、丰富地理教学方式,助力地理教学工作高质量推进。例如,有学生家长从事水资源处理方面的工作,所以对水资源相对熟悉,教师则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到课堂中讲解水资源方面的知識以及水环保相关内容,丰富学生地理知识储备。
(三)便于家校沟通合作
核心素养要求地理教师认真、细致地剖析、探索地理知识相关内容,给予学生家长更好的教育指导,让家长掌握更多教育指导孩子学习地理知识的技巧和方法。此外,地理教师还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鼓励学生家长参与公开课,促使家长对地理教学方面的认知更为全面,能更深入地与孩子展开相应探讨、交流。结合初中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真实表现,地理教师和学生家长往往会立足于不同的视角产生不同的见解,此时双方应交流探讨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意见,为双方合作育人成效的提升助力。
(四)助力学生全方位发展
家校合作模式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可以不断丰富自身的地理知识储备,提升地理素养及综合能力,拓宽眼界,更好地了解、认识世界。地理教师以及学生家长需要联系学生的年龄实际、知识基础以及知识水平,以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及地理教学基本内容为基础,通过家校合作育人的方式推进更具个性化、多元化的地理教学,为实现学生全面成长、打造高效地理课堂提供助力。
五、影响初中地理教学家校共育的因素
(一)专业合作机制欠缺
从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家校共育的整体现状来看并不乐观,缺乏专业的合作机制因素首当其冲。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家庭是其平时生活的主场所,学校是其成长发展的第二场所。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相对生硬,往往是家长单方面配合老师,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关键原因在于欠缺专业合作机制。
(二)家校沟通深度不足
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对于学校和家庭而言,虽然二者之间有沟通、互动,但是深度不够,部分家长往往碍于面子不愿意向老师主动咨询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还有些家长害怕得罪老师,不敢大胆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及意见,这些都是影响教师和家长沟通深度的主要原因。
六、初中地理教学中家校共育的基本原则
(一)把握好目标一致原则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发挥家校共育的教育价值,需要把握好基本原则,首先坚持目标一致性原则。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虽然教师和家长扮演的角色不同,发挥的作用也存在差异,但是教育目标保持一致,即助力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推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以,目标一致性是家校合作育人坚持的基本原则,只有双方教育目标一致,才能为地理教学工作高效、深入、全面推进助力。
(二)把握好相互尊重原则
家校双方合作的前提是相互尊重、信任,家校合作中教师和家长所处的地位完全平等。教师需要对家长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主体地位给予充分的尊重,而家长也需要对教师的劳动成果给予尊重和认可,不能随便质疑老师,更不能站在老师的对立面,双方应当并肩齐行,协同努力提升共育成效。
(三)把握好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即家校工作共育的环境是一个开放且包容的环境,家校合作本身属于标准的跨界合作。把握好开放性原则,是改变关起门来搞教育的尴尬情况。开放性的教育也代表家校合作面向社会开放,强调丰富社会资源的高效引入。这对地理教学十分有利,也对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至关重要。
七、初中地理教学中家校合作路径
(一)高效沟通,共设趣味天地
兴趣是学习活动高效展开的核心动力。提升初中地理学习成效,自然也离不开兴趣的助力。初中阶段作为学生系统学习地理知识的关键期,也是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期,此阶段的育人目标离不开家校双方的配合。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地理教师需要进一步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主动与学生家长互动、探讨,营造趣味学习氛围。
例如,在“地球和地图”教学时,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整合起来,并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精心设置地理学习兴趣小组,给学生自由组队的权利,安排与地球相关的知识探究任务,助力学生展开积极自主的学习探究活动。此外,教师可建议家长精心设计探究小实验,提前为孩子准备学习工具,如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地球仪等,与孩子一起展开对应的研究、分析,深入认识对应知识内容,在同学一本书、同探一问题中落实家校共育。
(二)与时俱进,依托网络互动
教师可巧用多元化的聊天小工具,与学生家长及时互动,利用网络助力优势,让家校之间的沟通、互动深层次展开。教师还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提升群体交流互动的广泛性、深入性与及时性。
例如,在“水资源”教学时,地理教师可以把与水资源有关的教学视频发送到班级微信群当中,要求学生观看,鼓励家长结合具体实际把观看视频后存在的问题及时发送到群中,其他家长可以和学生一起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探索互动。比如,地球上水的存在方式有哪些,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多,但是为什么依然要保护、节约水资源等,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勇于质疑,带着明确的问题来学习,在课堂学习中细致总结问题答案,使其对地理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更为系统、全面,提升其学科素养。
(三)联系实际,点燃学生参与热情
地理作为一门与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学科,学习地理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强化家校合作共育,也需要联系具体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妙用,从而起到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自信的目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使其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教师与学生家长应经常探讨交流一些能够有效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方法及技巧,建议家长带领孩子认真感受生活,在平时的生活中找寻地理现象,用地理眼光看待事物、解决问题。
例如,在“多变的天气”教学时,地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以天气、气候等方面的问题作为合作探讨主题,了解丰富的代表天气的符号。与此同时,家长也可以带领孩子在家里围绕相关知识点展开学习、思考,陪同孩子一起看天气预报,描述其中的天气图,还可以结合人类生产、生活对空气质量产生的影响展开详细说明,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立足现实,家校合作成长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高效展开家校共育,根本目的是助力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使其综合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提升。生活中能够与地理知识联系起来的内容相当丰富,所以立足现实生活的教学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审视传统课堂,往往涉及前情铺垫,而后续的总结环节没有高效展开,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概括水平,或者没有真正领悟到地理知识的本质,学习活动依然没有深入推进。面对这一情况,地理教师需要与学生家长一起互动交流,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学情以及地理教学内容,精心设定对应的教学目标,贯彻落实因材施教基本原則,做到因势利导,给学生提供耐心全面的引导,保障合作教育活动高效有序推进,使得二者合作的成效及效率逐步提升。
例如,地理教师可以定期与学生家长展开互动交流,以此达到认识、了解学生在校期间以及在家中的具体学习实况,并且将所了解到的具体情况当作教程的基本依据,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助力学生持续高效地学习地理知识,促进其地理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为其全面健康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八、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许多教师认识到了家校共育教育模式给现代初中地理素质教育改革带来的益处,但落实到具体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部分教师难以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推动初中地理家校共育。从初中地理教学的现实意义来讲,优化家校共育模块,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势在必行。因此,每一位初中地理教师都应该加大对初中地理家校共育模式的重视程度,积极探索能够有效开展家校共育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