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凡丽(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 300350)
近年来,网络舆论场域对于“娘炮”“阳刚之气”的争议不断,引发了关于青少年性别气质与表达的广泛讨论和关注。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理应允许多元化的审美,然而娱乐圈刻意强化并扭曲呈现的“娘炮”人设,引起了公众的反感和对病态审美的担忧。随着一些媒体和公众对“阴柔特质男性”的污名化与妖魔化指责,在全社会形成了一股“娘炮羞辱”风潮,这不仅否定了自然人的表现形态,限制了青少年多元性别气质与表达的自由,还会强化人们的性别刻板印象,进而加剧基于性别的校园暴力与欺凌①梁超、马博文:《刘文利评“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缺乏性别平等视角的提案和答复》,凤凰网教育,2021 年01月30 日,https://edu.ifeng.com/c/83RmkHWDsED,最后访问日期:2022 年11 月04 日。。
基于性别的校园暴力,也称校园性别暴力(school related gender-based violence),是指基于儿童/青少年的生理性别或社会性别认同而被赋予的性别刻板印象、传统性别角色规范,在教育环境②教育环境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环境,如校园、上学和放学途中,以及紧急情况和冲突环境中。中发生的导致或可能导致儿童/青少年遭受身体、性和心理伤害的一切形式的暴力。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校园相关的基于性别的暴力讨论文件》,2013 年。该定义提出了传统性别角色规范、性别刻板印象等与社会性别相关的议题,即“性别”不仅包含生理层面上的性别(sex),还包括文化、社会和环境等对其性别认定的“社会性别”(gender),而且随着多元性别群体社会可见度的提升,社会性别视角超越传统的男/女二元性别体系,将性别气质④指个体通过衣着打扮、言谈举止等外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性别。、性倾向⑤指个体针对特定对象在情感或性欲上的某种倾向。、性别认同⑥指个体对于自身性别的自我概念、认知、特质与表现方式,在情感上和心理上认为自己属于某种性别。三个维度也纳入其中。因此,基于性别的校园暴力包括与生理性别、性别气质、性倾向、性别认同有关的暴力。⑦郭凌风、刘文利、李雨朦、刘爽:《全面性教育对基于性别的校园欺凌的预防作用》,《教育科学研究》2021 年第4 期。校园性别暴力受害的对象也就从女性扩展至女性、男性、间性人(intersex)、跨性别者(transgender)、性取向少数者等。⑧卜卫、刘晓红、田颂云、熊颖、黄艾、吴昊:《校园性别暴力的媒介再现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19 年第1 期。
我国台湾地区将“透过语言、肢体或其他暴力,对于他人之性别特征、性别特质、性倾向或性别认同进行贬抑、攻击或威胁之行为且非属性骚扰者”称之为性霸凌(sexual bullying)。⑨出自“性别平等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第二条(名词定义)。校园性别暴力、性霸凌、性别欺凌等都是指与性别相关的校园暴力与欺凌行为,本研究使用“校园性别欺凌”这一术语。校园性别欺凌除了言语和肢体等直接欺凌形式外,还可通过排挤、孤立等关系欺凌,以及互联网上的言论攻击、诋毁等网络欺凌形式进行⑩Paul Horton,“Bullying:Experiences and Discourses of Sexuality and Gender,”Gender and Education,Vol.26,No.1,2014,pp.90-92.。鉴于此,本研究将校园性别欺凌定义为:基于性别不平等、性别刻板印象与传统性别规范,学生之间,一方单次或多次通过言语、肢体、关系、网络等手段,针对他人的生理性别、性别气质、性倾向、性别认同进行贬抑、攻击或威胁的行为。
2017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校园暴力和欺凌全球数据报告》指出,遭受过性别欺凌的青少年占25%。[11]UNESCO,“School Violence and Bullying Global Status Report,”2017-09-29,https://bangkok.unesco.org/content/school-violence-and-bullying-global-status-report-0,Last Visited Date:2022-11-04.同年,我国关注性别暴力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同语发布的《校园性别暴力实证研究与政策建议》报告显示,调查对象表示曾在中学遭遇过性别暴力与欺凌的占78.2%,其中的24.6%经常遭受校园性别暴力与欺凌。①同语:《校园性别暴力:实证研究与政策建议》,2017 年,第63 页。校园性别欺凌是一种特殊的欺凌形式,学校和家长往往低估了其危害性。研究显示,校园性别欺凌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学业表现等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涉事者犯罪或进行违法行为的可能性也会增大。②Polanin J.R.,Espelage D.L.,Grotpeter J.K.,Spinney E.,Ingram K.M.,Valido A.,El Sheikh A.,Torgal C.and Robinson L.,“A Meta-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Partial Correlations between School Violence and Mental Health,School Performance,and Criminal or Delinquent Acts,”Psych.Bull,Vol.147,No.2,2021,pp.115-133.校园性别欺凌不仅侵犯了青少年的健康权和受教育权,还阻碍了性别平等的实现。因此,探究校园性别欺凌的发生机制并寻求防治策略成为亟待回应的问题。
纵览校园欺凌的相关文献,专门针对性别欺凌发生机制的系统探究较少。已有研究主要从个人因素、结构性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三个角度分析。从个人因素分析,邱献辉认为性别欺凌的发生和个体对男子气概的认同有关,并通过双方权力不对等的社会互动展现出来,男子气概包括避免拥有“女性化特质”、强调坚毅与野心、拥有超越他人的成就与地位、对性的物化态度、恐惧与厌恶同性恋等。③邱献辉:《性霸凌者咨商介入之探究》,《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2013 年第5 期。张荣显等认为,欺凌者为了维持、发展和实践自身的男子气概认同,常通过欺凌行为在同伴之间获得控制与支配权,被欺凌者也因为认同此种男子气概观念而持续受到伤害。④张荣显、杨幸真:《玩耍?霸凌?小学高年级男童性霸凌者经验之探究》,《教育学志》2010 年第24 期。约文诺等认为,青少年通过给同伴起绰号等欺凌方式指责与排斥其不符合阳刚之气,进而宣扬自己的男子气概。⑤Ioverno,S.;DeLay,D.;Martin,C.L and Hanish,L.D.,“Who Engages in Gender Bullying? The Role of Homophobic Name-calling,Gender Pressure,and Gender Conformity,”Educational Researcher,Vol.50,No.4,2021,pp.215-224.从结构性因素分析,社会学家艾伦·强森(Allan Johnson)在《性别打结——拆除父权违建》一书中指出,在父权社会中,男性内心的恐惧感和控制欲使其视他人为可贬抑与操纵的异己,进而不断利用已有的权势与不公平的制度来维持控制权和巩固自身的优势地位。⑥Johnson Allan G.,The Gender Knot:Unraveling Our Patriarchal Legacy,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7,pp.103-106.李淑菁认为,性别欺凌的成因是权力上的不对等,这种不对等既可以是个人的容貌、性别、种族、阶级、能力等造成的,又可能是父权制、社会阶级、异性恋常规、成就取向、主流社会群体的价值等结构性权力造成的。⑦李淑菁:《校园霸凌、性霸凌与性骚扰之概念厘清与讨论》,《社区发展季刊》2010 年第130 期。从社会文化因素分析,方刚认为性别欺凌根植于社会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父权制、异性恋和顺性别霸权等传统规范。⑧方刚:《校园性别暴力:新的定义与新的研究视角》,《中国青年研究》2016 年第3 期。
综上所述,学者从个体特征或外部环境的单一角度对性别欺凌的发生机制进行研究。个人因素视角将性别欺凌归结于具有偏差行为的青少年个体,其过于“去政治化”,忽略了对于权力结构的分析。结构性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倾向于从外部因素来探究校园性别欺凌问题,前者认为性别欺凌的发生源于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和制度,忽视了造成此制度背后的文化根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后者认为社会文化规范是造成性别欺凌的根源,但忽略了强化和规范这些社会文化的制度结构。笔者认为性别欺凌的发生既受个人因素影响,也和结构性暴力以及文化暴力息息相关,是三者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本研究以暴力三角理论为基础,多角度深入全面地探究校园性别欺凌的发生机制。
挪威著名和平学学者约翰·加尔通(John Galtung)创造性地提出了暴力三角理论(the triangle of violence),为理解和解决暴力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加尔通将暴力分为直接暴力、结构暴力和文化暴力三个维度。直接暴力(direct violence)是指对个人或群体带来痛苦、伤害和破坏的暴力或冲突,有明确的施暴者和具体的暴力行为,是最明显的暴力类型。结构暴力(structural violence)又称间接暴力,是指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贫穷、饥饿、疾病、剥削、社会歧视等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分配上的不公正现象。加尔通认为只要性别、种族、阶级、民族、国家之间存在不平等,就会导致结构暴力。①Johan Galtung,“Violence,Peace,and Peace Research,”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Vol.6,No.3,1969,pp.167-191.文化暴力(cultural violence)是指那些用于为直接暴力和结构性暴力辩护,使之合理化的各方面文化,主要存在于宗教和意识形态、语言和艺术、经验性科学和宇宙论等领域中。②Johan Galtung,“Cultural Violence,”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Vol.27,No.3,1990,pp.291-305.加尔通构建了一个由直接暴力、结构暴力和文化暴力组成的暴力三角模型,直接暴力是结构暴力和文化暴力的外在表现,结构暴力是文化暴力的结构和制度化产物,文化暴力是结构暴力和直接暴力产生的根源。文化暴力通过说教、教导、训诫等方式使得人们把社会中的剥削和压迫等结构暴力视为正常的,长此以往导致直接暴力的爆发。暴力三角理论认为,三种暴力之间是单向循环的因果链关系,但学者范若兰在对该理论解读与重构的过程中提出,三种暴力之间是互相联系、互为因果的双向因果链关系,结构暴力和文化暴力都会引发直接暴力,而直接暴力也会强化结构暴力和文化暴力③范若兰:《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暴力三角学说:解读与重构》,《思想战线》2014 年第1 期。。笔者更加认同范若兰对暴力三角理论的解构,即文化暴力和结构暴力都会引发直接暴力。
然而,直接暴力是事件发生的直接表现,不能利用其分析事件或现象的发生机制,事件的发生除了文化暴力和结构暴力之外,还应考虑个人因素导致的偶发暴力。因为已有研究表明,青少年个体的认知水平和道德评判也是欺凌的重要影响因素;欺凌者有强烈的需求控制他人,以自我为中心或者有高攻击性人格特征的青少年容易对他人的意图进行敌意归因,将欺凌行为看作获取同伴地位的手段;此外,欺凌还受青少年道德评判的影响,欺凌者和旁观者往往会为欺凌行为寻找合理化的理由,“责备受害者”是最常用的道德推脱策略。①杨梨、齐从鹏、张欢欢:《防范多重学生欺凌风险的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 期。在笔者实地调研的过程中也发现,青少年的个体特征如个体的自我性别认同、性别偏见、同理心的高低等是导致校园性别欺凌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对原暴力三角理论进行优化,提出了由文化暴力、结构暴力和偶发暴力共同构成的暴力三角,在这个暴力三角模型中,直接暴力是文化暴力、结构暴力和偶发暴力的外在表现,文化暴力、结构暴力和偶发暴力三者共同导致校园性别欺凌。
性别欺凌是性别暴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女性主义在分析性别暴力时受加尔通暴力三角理论的影响,强调和平与性别平等、性别公正不可分割的关系。加尔通也深受女性主义的启发,在暴力三角理论中加入社会性别视角,探讨性别与暴力的关系。加尔通称处于主导地位的父权制是最深层次的结构暴力,是男性统治在垂直结构中的制度化,是性别不平等的根源。②Johan Galtung,Peace by Peaceful Means:Peace and Conflict,Development and Civilization,Oslo: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1996.加尔通的暴力三角理论对分析妇女所遭受的直接暴力、结构暴力和文化暴力有重要作用,但其性别暴力的概念内涵仍局限于“针对妇女和女童的暴力”。结合上述校园性别暴力的定义,基于性别不平等、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的暴力都属于性别暴力,受害者也可以是男性、间性人、跨性别者、性取向少数者等。
用优化后的暴力三角模型解释校园性别欺凌的发生机制时,校园性别欺凌就是直接暴力,其是文化暴力、结构暴力和偶发暴力共同影响和作用的结果。其中性别意识形态、性别刻板印象和传统性别规范等文化暴力是性别欺凌产生的根源,学校不平等的制度和结构给性别欺凌创造了有利环境,青少年一旦认同了传统僵化的性别规范,遇到不符合性别规范的青少年时,自我性别认同的威胁感和同理心的缺乏使其实施欺凌。因此,本研究将校园性别欺凌作为直接暴力,分析文化暴力、结构暴力和偶发暴力对其的影响(见图1)。
图1 暴力三角优化模型
初中阶段是校园暴力与欺凌的集中阶段与高发期,青少年性与性别的偏见也处于最高水平①Poteat,V.P.,and Anderson,C.J.,“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Sexual Prejudice from Early to Late Adolescence:The Effects of Gender,Race,and Ideology on Different Patterns of Change,”Developmental Psychology,Vol.48,No.5,2012,pp.1403-1415.,因此,笔者以天津市S 中学的初中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无结构式访问的方式获取资料。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方法选取合适的访谈对象,访谈前先拟定共性抽样原则的标准,即参与过性别欺凌事件的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然后依照该标准结识最初的访谈对象,依靠他们认识其他符合条件的访谈对象,最终抽取足够的样本量。研究以资料饱和为原则,研究之初暂不确定访谈人数,能否作为增加样本的标准是该样本能否提供新的观点。为了尽可能地丰富样本,保证受访者的背景、经历和视角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呈现,研究综合考虑了年龄、年级、性别、参与主体(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成长背景等多重因素,尽量选择信息强度大和变异量大的典型个案来满足理论现象的变异性和饱和性。
本研究一共选取了18 位(男10 人、女8 人)访谈对象,年级涉及初一到初三,年龄处于12~15岁。为了保障受访者的权益,本研究遵守知情同意、保密、建立良好关系、尊重受访者等伦理原则,在征得被访者同意后,每次访谈过程全程录音,访谈时间一般在1 小时左右,为尽可能获取丰富完备的资料,每个受访者访谈次数通常为两到三次。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受访者在校时和同学的相处情况,交友状况,所经历或目睹的印象最深刻的性别欺凌事件,以及相关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家长和老师的处理方式等。访谈结束后,将访谈录音全部转为文字稿并完成校对,再将文本导入相关质性分析软件,在本研究框架内对案例文本进行编码,随后对编码内容进一步分析得出研究结果,并选取合适的案例在研究中进行呈现。
直接暴力是最明显的暴力类型,会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造成实质性伤害。校园性别欺凌也是一种直接暴力。通过访谈得知,S中学校园性别欺凌主要表现为言语欺凌、肢体欺凌、关系欺凌、网络欺凌四种,详见表1。
表1 校园性别欺凌的表现形式
文化暴力是暴力产生的根源,为结构暴力和偶发暴力提供合理性和正当性辩护。文化暴力也可以解释为文化霸权,主要通过学校和大众媒介等传播。校园性别欺凌根植于社会文化中不平等的性别权力关系,主要体现为符合性别规范的人对违背性别规范的人、异性恋对同性恋、男性对女性等。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刻板僵化的二元性别及性别气质规范
性别欺凌行为的发生跟社会文化中刻板僵化的阳刚/阴柔气质有关。美国社会学家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认为,“性别规范矩阵”将性别划分为男女两性,并赋予了两性特定的性别规范,因此就产生了阴柔、阳刚这两个明确区分而不对称的二元对立关系。①朱迪斯·巴特勒:《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宋素凤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 年,第51 页。也就是说,父权制下男女两性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按照社会期待的性别规范进行符合该性别的行为,整个社会才可以保有安定的性别秩序。青少年从小接受二元性别和性别气质的规训,认为男女两性在人格特质、外显行为、外貌打扮及态度方面都应该符合社会的期待和规范,并以这样的标准评判他人,因此,当同伴的行为或外表不符合文化上占主导地位的性别气质规范时,就会受到惩罚、污名化甚至欺凌。
我同桌虽然是个男生,但是个子小小的,瘦瘦的,走路特别“娘”,拿东西时翘个兰花指,比女生妖娆多了,笑的时候会用手捂着嘴,撒娇的时候会跟女生一样说“你讨厌”,也爱哭鼻子,经常混在女生堆里,听说还特别喜欢跳妩媚的女团舞,于是我们就给他起绰号叫“娘娘腔”“人妖”。(小L,女,欺凌者&旁观者)
我从小性格大大咧咧,头发也比较短,喜欢穿T 恤和短裤,我们班女生经常问我:“你到底是男是女,有没有点女生的审美?”她们说我打扮得太“man”了。女生都把我当瘟疫一样看,平常也不跟我玩,还经常在背后说我坏话,说我不男不女的,让大家不要跟我玩。之前几个要好的朋友也慢慢跟我划清界限了。(小O,女,被欺凌者)
2.异性恋霸权
文化中的异性恋霸权也是校园性别欺凌的重要原因。异性恋霸权通过污名化非异性恋身份来维护性别等级秩序和权力关系,从而制造了恐惧和憎恶同性恋的“恐同症”。②Herek,G.M.,“The Psychology of Sexual Prejudice,”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Vol.9,No.1,2000,pp.19-22.男性比女性更频繁地表现出反同性恋行为和偏见,并且将这种偏见最常指向同性恋/双性恋男性,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异性恋霸权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性欲望的主体和客体,而男同性恋会使男性被当作性的客体,从而使男性丧失主体地位;另一方面,男同性恋还威胁了父权异性恋中以控制和支配为主的男性团结,是对传统的支配性阳刚气质的一种挑战和示威。①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Ⅱ》,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年,第176 页。在恐同背景下,偏离性别规范就可能会被污名化。面临欺凌风险的不仅包括同性恋,还包括那些被视为同性恋的人、有同性恋或不符合性别规范朋友的人、某些方面被视为不同的人等。青少年会根据实际或感知的性倾向给同学贴上“基佬”“死gay”“太监”等标签。
班里同性恋可能有三四对吧,都是男生,平常还用情头(情侣头像),他们就下课一起玩,上厕所、打水都挽着手一起,女生挽手就是闺蜜,很正常,男生挽着手就不好说了,所以大家都叫他们“基佬”,说他俩在“搞基”。反正大家就都是这么闹着玩,说实话,也并不确定他们是不是真的同性恋。(小E,女,旁观者)
3.厌女文化
厌女文化(misogyny)是指对女性化、女性倾向与其特质抱持蔑视与厌恶的行为或心理,在男性身上表现为“女性蔑视”,即不将女人视为与自己同等的性的主体,将女人客体化、他者化;在女性身上则表现为“自我厌恶”。②上野千鹤子:《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王兰译,上海三联书店,2015 年,第13 页。相比于不能容忍女生“女汉子”,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更恐惧和排斥男生“娘娘腔”,因为带有女性特质的“娘娘腔”代表弱,而拥有男性特质的“女汉子”代表强,其根源在于厌女文化。当男人被说“娘”时,这种“被女性化”(feminize)会使男性感到地位滑落。此外,恐同与反同势力对同性恋者性别表达的污名一直存在,如认为气质阴柔的男生肯定是同性恋等。因此,对具有女性气质男性的贬损,不仅是在挑衅霸权男性气质,也加深了对女性气质的诋毁。
班里男生经常会在厕所或者老师看不见的地方,脱我的裤子,说是试下我是不是个“纯爷们”。我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叫我,他们理所当然地说:“因为你‘娘’呀!”“因为你跟我们不一样呀!”我一度自我怀疑、自我厌恶,为什么只有我这么“娘”?为什么男生“娘”会招人讨厌?千错万错都错在我太“娘”。虽然我们班女生也会被大家开玩笑叫“女汉子”,但好像“女汉子”反而让大家觉得她很酷。(小D,男,被欺凌者)
4.恐同言论的社会可接受性
语言作为社会化产物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中,受等级、阶级和性别等社会关系的制约。联合国妇女署于2020 年发布了旨在促进性别平等的《性别包容性语言使用指南》,倡导使用尊重所有性别的语言,不歧视某个性别、性倾向或性别认同,也不固化性别刻板印象。但随着互联网影响力的增大,恐同言论不断侵入主流媒体,最后深入日常话语中。充满敌意和恐同的言论很大程度上与偏见、支配、男子气概规范有关,使用这些言论的青少年更频繁地参与欺凌,持有更高程度的性别偏见。青少年通过恐同辱骂和敌意言论证明自己的男子气概和异性恋取向,寻求发展地位、权力,以加强在同龄人间的权威。这种通过日常言论持续存在的学校氛围,导致不符合性别规范的青少年受到更严重的欺凌。
“死gay”“基佬”啥的很常见,现在大家都这么叫,网上学的呗!我觉得没啥,就是好玩,而且叫的时候也没考虑过这么叫有什么不好,或者有啥后果,就脱口而出了,尤其是生气或被激怒的时候,或者瞧不起某个男生的时候,就会骂他“gay 里gay 气的”。(小A,女,欺凌者&旁观者)
5.传播媒介维护与再生产社会性别不平等
电视、广播和网络等传播媒介建构和引导社会文化意义与主流价值观,体现着社会性别角色和性别地位。①曹晋:《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理论与实例》,上海三联书店,2008 年。“媒介化社会”中媒介暴力的内涵已经由媒介所呈现的暴力内容转变为媒介利用话语霸权、象征性权力对涉及相关媒介事件的人实施“暴力”行为。②范红霞:《基于性别视角的媒介暴力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13 年。一方面,媒介上再现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不平等观念,宣扬阴柔顺从的女性气质和阳刚勇猛的男性气质等思想。如近年来批判与抨击“娘炮”的网络狂欢,“娘炮”逐渐包含矮化、贬低、鄙夷和侮辱的霸凌思想,使得现实中具有阴柔特质、不够阳刚的男性遭受欺凌。另一方面,网络上流传的校园性别欺凌的视频,会起歧视性的文章标题,并且文章中会出现暴力、侮辱性的内容和未经处理的视频、图片。网络的散播性与流传性使得受害者的隐私不仅受到了侵犯,还要承受保守的社会道德和舆论对其行为的质疑与批判,他们被认为自身“有问题”“活该”,使欺凌者的攻击行为和受害者所承受的伤痛合理化了,更是让校园性别欺凌的威胁与伤害透过网络而持续增加。
网上有好多骂男明星“娘炮”的,说男生“娘炮”很恶心,应该让所有男生都阳刚起来,“娘娘腔”不配活在世上啥的,骂得很难听。还有抖音上那种校园欺凌的小视频,下面评论都是骂男生“娘”,活该被打的,还说自己好多同学都很“娘”,现在“娘炮”越来越多了,要人肉搜索“娘炮”的家庭住址和学校,曝光这个“死变态”,让他社死。(小H,男,被欺凌者)
结构暴力也称间接暴力,其缺乏明显且具体的施暴者。暴力隐含在制度结构中,通过对人类自我实现施加结构性约束和限制,拒绝人的正常和重要的权利,以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和资源分配为表现形式。学校和教育系统在更广泛的社会和结构性因素下运作,其制度化结构和行为模式不可避免地会复制并强化社会结构与制度中的性别规范和权力关系③方刚:《校园性别暴力:新的定义与新的研究视角》,《中国青年研究》2016 年第3 期。,无形中给性别欺凌的发生创造了一系列复杂的驱动因素。校园性别欺凌的发生与学校的结构性暴力密切相关,围绕“校园”这一特定情境对性别欺凌的发生做更具体的分析。
1.教材和课程存在性别偏见
性别平等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维度,学校作为重要的性别化机构,其教材和教学方式是影响学生性别观念和行为的重要媒介①史静寰:《教材与教学:影响学生性别观念及行为的重要媒介》,《妇女研究论丛》2002 年第2 期。。但学校的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穿衣规范等反映、强化、执行社会所设定的性别角色,其所传达的教育理念和文化氛围也间接强调二元性别气质和异性恋主流文化的优势地位,教材中的社会性别不平等和性别刻板印象加强了对特定群体的污名化②李铭、李沛轩、郭凌风、刘文利:《全面性教育视角下中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与教科书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22 年第12 期。。如学校教材和课程中存在称同性恋是精神疾病、心理障碍的内容,导致种种谬误和偏见以“权威信息”的姿态广为传播,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误导他们对同性恋的认知,进而导致偏见、歧视甚至欺凌。
我们之前上的一门课好像是叫《心理健康教育》,课本上和老师的课件上都说,同性恋是一种心理障碍。老师还说:“以后大家找对象,只能找异性,不能找同性,同性恋是不好的,是有问题的。”(小B,女,被欺凌者)
2.支配型师生关系
受我国传统教育体系下“师道尊严”等级观念的影响,教师是知识和道德领域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绝对权威,教育学生遵守社会秩序和服从伦理教化。教师作为推动教育性别平等的重要角色,其性别刻板印象在日常教学情境中所呈现的样态以及行为表现,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复杂性与隐蔽性。许多教师缺乏性别平等意识和处理性别欺凌的能力,在处理性别欺凌事件时会给青少年造成二次伤害,如教师常劝导、训斥那些因为“娘娘腔”而被欺负的男生“变得‘man’一点”,“你一个男生为什么不还手”,甚至认为那些受欺负的学生“太夸张”“太敏感”。教师的“善意提醒”本身隐含着性别气质刻板化,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对受害者也是一种变相的压力。教师在加深社会对于多元性别的偏见与歧视方面扮演了共谋的角色,会间接导致性别欺凌行为的出现。
老师对我说:“你想想为什么他们那样叫你,男孩子要‘爷们’点,不要老哭哭啼啼的。”那几个欺负我的同学还是一直欺负我,而且还会说:“‘娘娘腔’又要向老师告状去了。”后来就变成同学欺负我,我去跟老师说,老师批评那几个同学,同学说我打小报告,然后更加频繁欺负我的恶性循环。(小D,男,被欺凌者)
3.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安排加强了权力关系
教师等具有权威的人掌握制度性的权力后,运用跟青少年权力不对等的关系落实性别偏见,对资源进行分配,构成人际互动上的性别压迫,主要表现为在教学环境中公开教授或者发表性别歧视的观点,点名批评个别学生的外貌穿着等。这些行为严重侵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也在不知不觉中“教会”其他青少年使用暴力。
上语文课时,老师让我站起来读课文,我可能是声音有点小,老师一个巴掌下来:“一个大男生,声音怎么这么小?跟个‘娘们’一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从那天开始,我们班同学都笑我是“娘们”。那时我还最讨厌上体育课,因为我体育测试成绩每次都不及格,体育老师就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你看看你,跑步成绩还不如一个女生,你自己不觉得丢人吗?”(小M,男,被欺凌者&旁观者)
4.缺乏高质量的全面性教育
在片面追求成绩和升学率的教育氛围中,学习成绩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与考试无关的教学内容不受重视甚至被排除在外,导致学校缺乏性教育课程或者性教育课程流于形式,无法对青少年产生长期的正面影响。而且中国现有的性教育普遍是缺乏社会性别意识的性教育①方刚、王卫媛、吕娜:《性别多元:社会性别研究的新扩展——“性别多元: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侧记》,《妇女研究论丛》2012 年第4 期。,课程内容仍停留在教授生理卫生知识,或者“防性侵教育”,缺乏多元性别、性别平等的全面性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全面性教育”(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理念不仅包含生殖健康与身体保护的教育,还关注校园性别欺凌,主张广义的性别平等,培养学生多元、公正、平等和尊重的价值观。
我们有性教育课程,学校规定的,必须上,但是好像就上过两次,主要是介绍生理卫生知识,就说女生来“大姨妈”要注意啥的,还有就是教女生保护好自己,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说话啥的。老师学习都管不过来,还管这个?讲座很多时候也只是个形式,让大家自己看看ppt,上两次后就被其他老师的课给占了。(小L,女,欺凌者&旁观者)
5.缺乏科学有效的性别欺凌处置机制
学校缺乏性别欺凌防治系统,对欺凌和暴力事件的纵容态度和不公处置,会“毒化”班级和校园内的氛围和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助长校园性别欺凌的发生。面对性别欺凌事件,如学生以“娘娘腔”“变态”等语言攻击同伴时,校方常将其视为学生之间的玩耍和打闹而不做处理,缺乏相应的惩戒和教育矫治措施。若被欺凌者得不到学校的帮助,则极易深陷性别欺凌的困境而无处逃脱。为了让自己免受欺凌,受害者会尽力伪装得符合传统性别规范,也会采取措施予以反击,但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还会给青少年自身带来更严重的负面影响。
放学后我正要回家呢,几个高年级的女生拦住我,把我逼到墙角,抓我头发,辱骂我,说我是不男不女的“死变态”,还把我的手弄骨折了。老师知道后就说叫双方父母来协商解决,最后就是那几个人的父母承担了医药费,我打石膏在家休息了两个月,后来也不太想去上学,而那些欺负我的同学照常在学校里上课,没受任何影响。(小F,女,被欺凌者&旁观者)
经常被同学骂“娘娘腔”“基佬”,我一度不敢把这件事告诉我的班主任,后来实在忍不了,哭着跑去跟班主任说,老师就把那几个同学找来说:“不要老跟同学开这种玩笑,以后注意点。”有一次开家长会时,班主任对我妈说:“你们家孩子不像个男孩子,所以在学校里经常受欺负,你们要多培养他的男子气概,跟同学处不好关系,也会影响学习的。”爸妈不得已送我去练跆拳道,说是一方面让我像个男生,另一方面在别人欺负我时可以保护自己。我自己也在尽力变得“像个男人”,但是我知道伪装是很痛苦的。后来我也变“man”了,再被别人欺负时我就打回去,确实是没人敢欺负我了,但我也因为爱打架变成了老师眼中的“问题少年”。(小P,男,被欺凌者&旁观者)
性别欺凌行为的发生除了外在的文化传统与制度之外,也和青少年个体特征有关。文化中的传统性别规范、异性恋霸权、厌女文化等是通过社会层面上的制度和习俗表现出来的,而心理上的传统性别规范、异性恋霸权、厌女文化等是通过态度和行为在个人层面上表现出来的。即当个人的心理需求与更广泛的社会意识形态相联系时,就会显示出心理上的偏见与歧视,然后这些意识形态在身体和语言上得到了表达。笔者在本研究中提出的偶发暴力是指欺凌者个人因素导致的暴力,偶发暴力有明确的施暴者、受暴者和旁观者。造成校园性别欺凌的偶发暴力主要表现为自我性别认同的威胁感和缺乏同理心。
1.自我性别认同的威胁感
校园欺凌的发生和青少年的自我身份认同有显著关系,内部根源在于青少年对身份认同与延续的威胁感。①李明达:《自我认同视角下校园欺凌行为成因及对策研究》,《当代教育科学》2017 年第11 期。从小接受传统性别规范规训的青少年,遇到不符合传统性别特征、性别气质、性倾向和性别认同的同伴时,会抵触到自我性别认同,为了不断巩固“正向”的男性气概,欺凌者一方面会刻意表达出传统社会的男子气概,另一方面会与不符合性别规范的同伴保持距离,甚至常常会采取敌意性、攻击性的欺凌行为来维护自身的尊严。研究显示,青少年性别偏见越高,越容易进行欺凌行为。②Zotti,D.,Carnaghi,A.,Piccoli,V.,and Bianchi,M.,“Individu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chool Staff Responses to Homophobic Bullying,”Sexuality Research and Social Policy,Vol.16,No.4,2018,pp.543-558.此外,在那些将异性恋视为自己整体身份中心的学生中,发生性别欺凌行为的比例更高。③Paul Poteat,V.,DiGiovanni,C.D.,and Scheer,J.R.,“Predicting Homophobic Behavior Among Heterosexual Youth:Domain General and Sexual Orientation-specific Factors at the Individual and Contextual Level,”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Vol.42,No.3,2012,pp.351-362.曾经被欺凌的青少年也会因为自我认同的异化而成为欺凌者,因为被欺凌让他们认为自身受到了某种“损失”,无助、无能、自我厌恶感使他们通过欺凌他人以表现得合群和获得掌控感,通过“寻求补偿”来弥补自身的心理创伤。校园性别欺凌很容易以关系欺凌的方式表现,因为“我们不一样”,因为他们“不正常”,无法接纳差异,造成了排斥。
同学都不跟我玩,说是“娘娘腔”跟他们不一样,没有资格跟他们玩,集体孤立我,还说跟“娘娘腔”待久了也会变“娘”的。我现在说话尽量粗声大气,表现自己很“爷们”的样子,后来我也会跟男生一起嘲笑那些“娘娘腔”的男生,这样好像就觉得我比较合群,肯定就不是娘娘腔,可以展现自己是个男子汉那样的。(小I,男,被欺凌者&欺凌者)
2.缺乏同理心
性别欺凌行为的发生还与个体人格特征中较低的同理心有关。因为性别欺凌发生的主要原因不是“性欲”,而是“权力差距”和“不尊重的态度”,因此其成因更加表现为歧视、缺乏同理心与不尊重。同理心会使青少年关注其他同伴的困境,理解他人的需求和尊重他人,能减少其变成欺凌者的可能,也能让他们在旁观性别欺凌事件时,更愿意站出来协助。但缺乏同理心的欺凌者在获取权力与建立团体中的地位时,没有考虑到被欺凌者的感受。旁观者也因为缺乏同理心而没有阻止欺凌行为的发生,甚至成了欺凌行为的协同者。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是学校反欺凌课程的重要内容,理解他人的痛苦和遭遇才能停止做欺凌事件的旁观者,成为对校园欺凌说“不”的人。
那谁让他那么“娘”呢,他要是不那么“娘”,我们也不会欺负他呀!那只能说是他活该,他“爷们”点我们肯定不会叫他“娘炮”。大家都这么叫,我也就这么叫了,而且我没有觉得这对他有什么影响,可能他已经习惯了吧!(小N,男,欺凌者)
加尔通把和平分为“消极和平”和“积极和平”,其认为没有直接暴力只是实现了“消极和平”,没有结构暴力和文化暴力,才能实现“积极和平”,即“和平=直接和平+结构和平+文化和平”。而在本研究中,针对优化后的暴力三角理论,认为防治校园性别欺凌,既要重视使结构暴力和偶发暴力合法化的文化暴力,还要削弱那些阻碍人实现潜能和福祉的结构暴力,以及个人自身因素导致的偶发暴力。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看见多元与差异,创造更包容友善的校园与社会是反性别欺凌的最终目标。因此,本研究认为防治校园性别欺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促使校园性别欺凌形成的文化暴力和结构暴力具有隐蔽、难干预的特点,因此从宏观的法律和政策层面加强防治尤为重要。建议在制定反校园欺凌法律政策或在有关法律中补充校园欺凌内容时考虑性别视角,这种性别视角可以体现为法律政策中明确立法目的、列举保护类别、明确责任主体等,从而保证司法实践中的可操作性。第一,明确立法目的。校园性别欺凌是基于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的欺凌形式,而这种歧视和偏见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因此欺凌者可能并未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以及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情况,反校园欺凌政策应在总体上强调立法者对校园性别欺凌的态度,消除性别歧视,促进性别平等,维护人格尊严。第二,明确列举保护类别。虽然反欺凌立法的目标是保护所有学生,但是明确列举保护类别是在强调这些学生可能是易受欺凌和伤害的脆弱群体,明确禁止基于性别、性别气质、性倾向、性别认同的歧视和欺凌可以为学生提供较为周延的保护①Valido A.,Rivas-Koehl M.,Rivas-Koehl D.,Espelage D.L.,Lawrence T.I.and Robinson L.E.,“Latent Class Analysis of Victimization Patterns and Associated Protective Factors among LGBTQ Youth,”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Vol.19,No.16,2022,p.9953.。第三,明确责任主体。明确教职员工将性别欺凌事件上报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责任,各部门各司其职才能有效预防和应对性别欺凌问题。
从各国防治校园性别欺凌的实践和经验来看,通过教育“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是其治理的重点。2021 年6 月1 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首次规定: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但此规定偏重“防性侵教育”,并非全面性教育。针对文化暴力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需要通过全面性教育传播平等、公正、多元的理念。如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刘文利教授等,以《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为教材开展全面性教育,从知识、情感、态度和实践行为等多个维度影响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共情能力、冲突解决能力和接纳多元尊重差异的能力,避免和减少了校园欺凌的发生。②郭凌风、刘文利、李雨朦、刘爽:《全面性教育对基于性别的校园欺凌的预防作用》,《教育科学研究》2021 年第4 期。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全面且科学的性教育课程会使学生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性别气质和性倾向,从而通过增强青少年自我身份/性别角色认同减少性别欺凌。③裴谕新、陈静雯:《性别刻板印象与性别欺凌——一项社工主导的校园性别教育课程实践》,《中国研究》2020 年第1期。此外,针对流行的恐同语言,教师需要将性关系的多元面貌和真实情感问题带入性别教育的讨论中,使课堂的讨论更贴近社会真实脉络,促进学生对性别角色、性别规范、性别双重标准和异性规范的批判性反思,从而营造积极的学校氛围,减少校园欺凌④Dorothy L.Espelage,Alberto Valido,Tyler Hatchel,Katherine M.Ingram,Yuanhong Huang and Cagil Torgal,“A Literature Review of Protectiv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omophobic Bullying and Its Consequences among Children &Adolescents,”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Vol.45,2019,pp.98-110.。除学校外,一些关注性别的民间组织和社会工作机构拥有更强的专业性和更多的资源,教育主管部门可以与其合作开展有关社群活动、学生性别平等教育、师资培训、个案救助等,从而弥补校园性别教育资源的结构性短缺问题,更好地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
学校教职员工在预防和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我国教职员工存在学科背景庞杂、教师素养参差不齐、缺乏完善的培养体系和考核系统等问题①李雨朦、刘文利:《中国基础教育阶段性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及建设建议》,《中国学校卫生》2022 年第12 期。,因此提升其性别意识和处理性别欺凌问题的能力是关键。一方面,促进教职员工对性别、权利、社会和情感学习的认识,增进教师对多元性别的了解,从而打破性别偏见,提升其社会性别意识,以避免对青少年制造各种基于性别而产生的有形或无形的暴力。另一方面,提高教师在不同情境中预防和干预校园性别欺凌的技能,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成为性别友善的教师。研究表明,运用多种社会工作方法,可在短期内增强受训教师的社会性别意识和识别、干预性别欺凌的能力,进而反思传统的性别规范和固有的性别刻板印象,理解、包容、接纳性别的多元化。②裴谕新、陈静雯:《“相信经验以外的经验”:校园性别欺凌干预之教师社会性别意识提升研究》,《社会工作与管理》2021 年第3 期。
校园中的性别欺凌事件不应只是被视为孤立的个案,检视导致其发生的制度与环境,推动校园环境的制度性改变更为关键。针对结构暴力中学校缺乏性别欺凌处置程序的问题,学校可以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建立制度化的性别欺凌行为处理程序,包括出台相关指导手册,建立完善的上报和调查流程,帮助教职员工正确处理和应对校园性别欺凌事件。总体来说,校园性别欺凌的处置程序可以包括通报、调查、处理和追踪四个阶段。在通报阶段学校教职员工应该在24 小时内通过口头或电话的方式将疑似校园性别欺凌的事件通报给教务处、辅导室或者各校成立的反校园欺凌小组,并进行紧急行政处置,若事件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申请调查或检举,则进入调查阶段。在调查阶段,学校调查小组应查明校园性别欺凌事件的事实,包括对当事人进行访谈等,保证程序正义。处理阶段应该根据调查结果中欺凌事件的严重程度对欺凌者进行批评教育、记过、退学、接受心理辅导等处置。为了防止标签化,有关部门在处置时应该采用“恢复性”而非惩罚导向的处理方式,以使欺凌双方恢复到和谐状态为目标。追踪阶段是指对欺凌者的治疗矫正和对受害者的心理救助的阶段。有关方面需要完善受害者救助制度,提供有效救助途径,尽最大可能地消除性别欺凌对被欺凌者、欺凌者、学校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