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广东省广州开发区第二幼儿园
非遗文化通过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的呈现,蕴含着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幼儿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广东省广州开发区第二幼儿园通过将非遗文化融入区域活动,让幼儿了解非遗文化、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浸润社会情感。幼儿时期是培养社会性情感的重要时期,文化自信的种子要从小建立。在3-6岁阶段,幼儿应具有初步的责任感,通过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将非遗文化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适宜幼儿自主学习的区域活动相结合,能够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浸润爱国情感,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审美能力。非遗文化中蕴含了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其手工艺作品在构图、造型、颜色、寓意上将民族元素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幼儿能在剪纸中体现线条之美、在编织中感受工艺之美、在皮影戏中体验光学之趣、在布艺蜡染中感受色彩之魅力。通过创设充满美感的非遗特色区域环境,幼儿能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美、创造美,逐渐提高审美能力。
促进认知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是以直接感知、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取经验的。我们将非遗文化中的民间手工艺与区域活动相结合,让幼儿与区域中的材料互动,通过操作材料锻炼幼儿手部精细动作,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培养幼儿学习品质。区域活动通过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最能体现幼儿学习的自主性,是适合幼儿学习的有效组织形式之一。我们将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区域活动,通过材料支架幼儿的学习,幼儿的专注力、解决问题能力、创造力不断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
巧用非遗之美,创设区域环境。
第一,标志性环境,引导幼儿有序进区。环境是无声的老师,标志清晰的环境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教师的指导语,在潜移默化中帮幼儿形成规则意识。区域活动中,幼儿与教师一起讨论区域规则,将班级非遗特色区的标志与图片和文字结合。教师通过提前讲解,让幼儿理解标志的意义,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问题、寻找材料、遵守规则。
第二,情境性环境,激发幼儿探究兴趣。结合绘本戏剧课程特色,我们将绘本故事情境与传统非遗文化元素相结合,为幼儿创设富有童趣、充满情境的区域环境。比如,将绘本《老鼠嫁女》与剪纸相结合、将《小蝌蚪找妈妈》与中国水墨相结合、将《三只小猪》与木工建筑相结合,将《毛线多多》与编织结合。班级创设浓郁的故事氛围,引导幼儿在情境中了解非遗文化。
第三,支架性环境,支持幼儿自主探究。我们在区域中提供数量充足、种类丰富的材料,为幼儿搭建学习支架。教师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关键技能经验投放区域材料,并附上操作流程图。比如,为了激发幼儿对扎染艺术的探究欲望,教师结合“扎、染、滴、绕”等扎染的关键技能,投放“夹颜色”“扎染蝴蝶”“植物拓印”等半成品材料,支持幼儿自主探究。
传承非遗精髓,精选核心内容。
非遗文化资源丰富多元,在大美育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选取了木工、编织、剪纸、扎染、泥塑作为核心内容。此外,教师尝试将黄埔本土的地域文化与中国非遗文化相结合,确定了班级非遗特色区主题活动方案,比如将非遗编织、扎染与乞巧节相结合、将非遗泥塑与萝岗香雪公园资源相结合。以与非遗木工相结合的著名建筑南海神庙为例,它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壮观,构思巧妙。南海神庙里每年会举行千年庙会——波罗诞,于是我们组织了一次亲子活动,让幼儿带着调查表参观、记录。回园后,幼儿通过分享南海神庙的外形构造、组成部分、建构元素,揭秘建筑特色;通过主题活动,了解南海神庙的文化与内涵;通过木工区角设计图纸以及对木工工具的使用,尝试木工制作。学习了木工技能后,幼儿在制作南海神庙的微景观时就能综合使用,制作出来的作品兼具精美性和结构性。活动全程由幼儿主动参与,他们还可以成为讲解员,向大家介绍南海神庙的故事。我们继承非遗文化,精选的核心内容帮助幼儿感知非遗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根植非遗文化,创新实施策略。
一是室内外区域联动,感知非遗文化。区域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让幼儿感知非遗文化,教师除了在班级打造非遗特色区、投放丰富的材料之外,也联动了室内功能室和户外等其他区域。以非遗木工为特色的班级为例,教师除了设置木工特色区外,还联动了美工区、建构区等室内区域。美工区可以为木工作品加工装饰,建构区可以让幼儿通过积木搭建,积累技能经验。此外,我们将室内区域拓展至功能室,幼儿可以进入榫卯木工馆,通过专业、丰富的材料搭建结构更复杂的作品;在户外区域,幼儿可以移步到大型建构区进行搭建。
二是持续观察记录,支持幼儿发展。在非遗特色区域活动的组织实施中,教师通过持续的观察记录,支持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一方面,教师扮演着观察者的角色,通过多种方式记录幼儿探究和操作的过程,比如文字、视频、照片等,教师拍摄幼儿操作的视频片段,分享给家长,通过撰写活动实录,持续记录幼儿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教师扮演着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比如在开展“广府早茶”的非遗特色区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在磨米浆时遇到困难后,及时检查磨具是否适合幼儿使用,引导幼儿以合作的方式完成操作并顺利解决问题。
感受非遗魅力,整合家社资源。
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园通过整合家庭资源、社区资源,努力实现多向奔赴,既开拓幼儿眼界,又提升幼儿经验。在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巧用家长资源,邀请有特长的家长助教来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奶奶带着幼儿在表演区唱客家山歌、表演粤剧,带着幼儿在小厨房区包粽子、做艾饼;引进社会资源,加深幼儿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再如黄埔区作为广州市农耕文化的重要区域,社会资源丰富,我们邀请讲解员入园为幼儿讲解它的特色,组织亲子活动、非遗文化参观活动;班级将非遗剪纸和“黄埔十古”有机融合,开展“一纸一剪一段古”活动,最后通过区角非遗展览“展十古画卷”呈现。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将非遗文化传递到家庭、幼儿园、社区中,搭建了家、园、社共育的桥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和审美的体现,是中华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将非遗文化融入区角,幼儿因为熏陶更加热爱、因为体验更加深入、因为自信更加笃定,他们发挥想象力,不断创新创作,在潜移默化中种下文化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