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机构改革以来,宁波市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八八战略”为指引,准确把握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两服务、两支撑”工作定位,以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为主线,以数字化改革和数据赋能为抓手,不断加强测绘地理信息要素保障,着力推进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全力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
经过近5 年的快速发展,宁波市基本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的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成了以“全市统筹、陆海兼顾、智能高效、按需服务、开放共享”为特征的新型基础测绘体系,测绘核心供给能力、支撑保障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行业监管能力持续提升,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示范引领格局基本形成,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市域治理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空间支撑和创新驱动。
5年来,宁波市全面贯彻执行“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总要求,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测绘行业管理效能。
出台全国首部地理信息管理地方性法规《宁波市地理信息资源管理条例》,对地理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责任、公共服务、产业促进等方面机制建设作出明确规定,有效促进了宁波市智慧城市和数字化改革事业发展。该条例实施以来,全市地理信息资源不断丰富,配套政策持续迭代完善,建立了“1+8”配套政策体系。由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宁波市地理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和采集更新办法》和《宁波市公共数据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联合市大数据局印发《宁波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指南》,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地理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市政府发布《宁波市加快空间信息产业培育发展任务分工表》,市发改委组织编制《宁波市空天信息产业规划》,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浙江(宁波)数据中心成立,王建宇院士工作站、李建成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创新平台签约落户,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建立涉密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联合监管机制,联合市保密局、市国安局印发《关于加强涉密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安全保密管理的通知》,分工合作实施监督管理,每年联合开展保密检查,加强成果使用事中事后监管。严格依法实施测绘成果提供使用,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先后印发《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基础测绘成果内部使用管理规定》《宁波市国家秘密基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管理规定》和《宁波市非涉密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提供使用管理规定》等文件,有效规范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提供使用。测绘自主可控试点强力推进,完成市级密码平台与时空云平台联调互通,完成文件、数据库透明加解密软件的测试与部署以及用户安全接入的技术测试,开展商业密码技术对三维数据安全的技术路线探索,研究建立敏感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生产、保管、服务标准和软件体系,通过用户追踪管控和动态匹配等技术,理顺敏感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基于网络的应用机制。
▲宁波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服务系统企业版
联合发展改革、公安等10 部门联合印发《宁波市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实施办法》等3 项政策文件,通过对宁波市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办法进行修订,明确相关管理部门应当以多测合一应用场景的测绘成果作为行政审批、不动产登记及竣工验收依据,进一步增强多测合一成果的法定性、唯一性;联合发展改革、公安等9 部门联合印发《宁波市多测合一成果数据规范》,制定数据库及实景三维标准,实现图库一体化管理,助力行政审批提速增效;搭建多测合一应用场景,实现多测合一基础资料提供、项目报送、成果质检、成果汇交及成果推送在线办理;构建质量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统一开发生产辅助及质检软件并免费分发至测绘单位,同时建立跨部门联合检查机制,实行差异化监督检查和综合考评机制。
顺应浙江省数字化改革要求,针对当前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重大需求和薄弱环节,扎实开展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研究,持续丰富遥感影像资源,坚持关键设备技术攻坚,以全面提升宁波市测绘地理信息的核心供给能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
宁波市立足新时期测绘工作“两支撑、一提升”的根本定位,结合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实际,编制《关于推进宁波市新型基础测绘产品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宁波市新型基础测绘产品体系设计》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新型基础测绘产品体系建设的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步调、统一管理、上下协同”工作要求,初步构建“1+7+N”的宁波市新型基础测绘产品体系,即“1”个数字孪生空间底座、“7”类标准化产品和“N”项定制化产品,旨在以产品体系创新为牵引,优化升级技术体系、生产组织体系和政策标准体系,全面建成“全市统筹、陆海兼顾、智能高效、按需服务、开放共享”的宁波市新型基础测绘体系。
出台《加强遥感影像资源建设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实施意见》,采用卫星中心基础保障、商业卫星实时响应、航空摄影省市联合模式,建立全市卫星遥感“32112”覆盖体系,实现2 米和0.5 米影像3 个月覆盖一次、0.2 米航空影像年度覆盖一次。建立“T+1”卫星遥感影像应急获取机制,实现卫星过境拍摄后1 个工作日内获取单景(条带)影像。强化无人机准实时影像获取机制,在天气许可的情况下,实现宁波境内1 小时影像获取。按需采集高光谱、热红外、海洋水色、海洋动力等高、中分辨率遥感影像,形成全覆盖、全要素、全方位的遥感信息获取能力。
制定《实景三维宁波建设实施方案》等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与制度文件,指导全市有序开展三维实景模型产品规范化生产建设。初步建成实景三维宁波一张图,实现地形级实景三维全市覆盖,城市级优于5 厘米分辨率实景三维建设完成约4000 平方千米,同时建设完成全市地下管线模型5.8 万千米和重点轨道交通三维模型。加快三维实体建设,联合民政、住建、应急、大数据等部门联合印发《宁波市数字孪生空间底座建筑实体数据资源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建筑实体数据资源更新和共享的统筹协调机制,全面推进全市建筑、院落二三维实体数据资源建设,加快形成全市房、地资源一张“高清底板”。
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部署,稳步推动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从数据生产向综合服务转型,从发挥基础先行作用向服务决策管理全过程升级,着力构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生态,强化高质量、高标准、高精度时空信息供给,打造数字化标杆应用场景,赋能宁波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进一步汇聚宁波城市时空信息,完善服务对接、地理编码等平台功能,完成时空信息云平台2.0 迭代升级,提高数字孪生三维服务支撑和时空大数据分析挖掘能力,实现数字孪生三维数据资源在线共享应用,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业务管理与空间数据深度融合挂接,为智慧城管、安防应急、自然资源管理、甬江流域数字孪生监测等重要应用场景提供数字化、智能化数据服务支撑。
强化地理信息资源要素保障,提高地理信息服务支撑能力,累计支撑全市177 家用户单位的299 个应用场景,提供425 项1400 多个图层的数据保障服务。其中,支撑数字化改革应用40 余个,20 个列入到省、市多跨协同应用场景,包括城市大脑、未来社区、智慧水利、宁波市“数字人大”系统等,为全市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创新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模式,建成了全市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服务系统,实现全省首个市级非涉密基础测绘成果申请“受理零窗口、审批不见面、领取少跑路”一站式便民服务,服务企业减负增效,助力经济稳进提质。系统自2023 年3 月上线以来,已注册用户327 家,办理成果提供902 次,保障了政府规划决策、重大工程建设、城市更新改造、生态环境保护等各项重点工作。
宁波是国内较早启动测绘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的城市之一,2021 年,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着眼新发展阶段测绘应急管理体系和保障能力的现代化,结合全市测绘应急保障实际情况,编制了《宁波市测绘应急保障预案》,并作为市专项应急预案由市政府办公厅予以印发。目前,宁波全市51 个市级预案中有8 个明确与本预案关联。预案印发以来,以市测绘应急保障指挥中心为主体,构建了“1+2+N”的测绘应急保障架构,同时配套建立测绘应急保障行业单位名录库和专家库作为测绘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初步建成指挥统一、专常兼备、响应迅速、行业联动的测绘应急组织体系。5 年来,宁波市实施了一系列应急测绘保障服务,为“利奇马”“烟花”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大突发事件提供了高效精准的应急测绘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