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策略助力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2023-09-14 17:51顾彦秋
留学 2023年16期
关键词:专业课辅导员育人

顾彦秋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校的使命与责任。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这是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的重要课题。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要结合学生的个人理想和追求并结合国家行业领域的发展需要进行,帮助学生合理规划、确立目标,找到自己喜爱的行业、职业,并以此为目标不断努力前行。

善于思考,发现大学生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职业规划理论指导欠缺。当前高校教师对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理论和方式,主要源于霍兰德职业兴趣匹配的相关理论和戴维斯的职业工作适应理论,教师在教育教学时大多充当专家角色,课堂教学结束后通过固定的测量模式测试出结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匹配并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和发展方向确定,这样的理论学习过于程式化,测定的结果不足以代表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从实际操作和学生发展角度来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觀,需要学生从加强理论学习、开拓视野、增强社会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方面提升综合素质。

大学生职业规划定位不够准确。许多大学生从自身的角度看待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职业定位准确性不高,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不够,对所学专业的就业领域把握不到位,因此在做职业规划时会表现得很迷茫。许多大学生在自身能力的判定中不能将自己的实际能力与实际职业相匹配,自身定位也不够准确,有许多好高骛远和不切实际的想法。学生依据自身的学习经历和学习能力,不足以清晰剖析自身存在的优势与问题,需要在一定的指导和引领之下,才能够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准确定位。因此,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专业课教师和学校辅导员的引导工作非常重要。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需要引领。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中,需要高校专业教师及辅导员相互配合做出正确的方向引领。职业价值观由学生基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对职业的认知而形成,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对职业目标的确立、求职就业方向的选择以及对职业价值的判定。当前,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存在着重视职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忽略精神追求;重个人价值体现,轻社会价值融合;重知识技能,轻困难挫折等相关问题。对此,高校需要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的职业追求与国家建设的需要结合,进行职业规划。

教育资源配置存在不充分的问题。不能充分合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是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高校的教学管理与课程设置规划不太合理,很多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教学工作主要由就业指导部门负责,在教学内容和课程的设置方面相对单一,达不到协同促进的作用和效果。其次,教育教学队伍的师资配备相对薄弱,很多高校担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老师是学校的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他们在学科专业素养、实践能力经验、教育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相对不足,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综合性和全面性相对欠缺。再其次,高校对于职业文化氛围的引领和育人环境的营造不足,缺乏时代感召力和推动作用。最后,双方在育人理念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融合方面,包括在育人载体、引导时机、空间创设等方面的有效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

思政课堂,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

创建互动交流平台。由于高校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之间缺乏深度沟通交流,因而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引导存在一定不足。为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定期开设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专题沙龙交流会,让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有深度交流的机会,逐步实现交流互通形成合力。第二,以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为契机,让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共同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加强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之间协同育人的成效,同时组织学生走进优秀企业及相关专业公司进行实地访学,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第三,邀请优秀毕业生做专题分享,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学习、择业等相关经验。第四,校企合作,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参观学习,使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有更加清晰的自我认知。

完善思政课程体系。思政教育工作的育人功能越来越凸显,架构学校健全的思政课程体系越来越重要。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若没有完整的制度体系,那么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缺失的“木板”,因此有必要完善协同育人的制度和思政课程体系。首先,促进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思政能力提升,架起辅导员与教师沟通的桥梁。其次,促进辅导员心理素养提升,提升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辅导能力、人格魅力,提升辅导员的个人素养和工作能力,让教育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后,建立保障机制,组织教师定期参加相关会议、专题学习、培训等,不断深化他们对于课程思政的认知、理解,并将所学内容灵活运用到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高效完成各项育人政策,切实发挥德育的延展功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优化教学评价体系。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评价标准是否合理,对于教师的自身发展非常重要。首先,要从思想上改变重科研成果轻思政教育教学的评价考核体系,取消错误指向性的考核标准。虽然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所涉及的工作内容不同,但是高校培养人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人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其次,高校专业课教师要尽其所能地实现评价的全面化,如让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让高校辅导员参与学校思政建设工作,这样才能促使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更好地协同育人。

用心融入,以新方式真情做好学生生涯指导

高校辅导员在带学生的过程中要做一名“有心”人,需要付出一定的真情,用真心去感化学生,引领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形成。为此,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要不断接触学生,关注特殊学生,引导优秀学生,疏导“心困”学生,帮扶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解决在学业上、生活上面临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正向发展,明确自身的优缺点,找到自身不足并在大学生活中不断汲取营养,发挥潜能,提升自身能动性,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在自己的人生航道上努力奔跑。在此过程中,需要辅导员用心去发现,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指导学生。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辅导员只有在持之以恒的工作中不断磨炼心智,发挥自身特长,引领学生向高层次拼搏、努力、发展,才能使大学生在做职业生涯选择时更具竞争力。由此可见,辅导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要不断学习新的理念,挖掘学生潜力,整合学校资源,结合学院特色与学生的自身条件,更加高效地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工作。首先,要牢固树立协同的理念,围绕目标、内生动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形式协作等教育机制,有效支撑教育指导工作,避免指导内容单薄、教育载体不够丰富、教师资源匮乏、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其次,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努力,强化教育管理体系,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关注大学生在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教育方式,循序渐进地完善育人过程。最后,更好地让学生明确职业生涯的奋斗目标,清晰自身所需、职业所想,提升心理素质,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强化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目标,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奉献一己之力。

逐步深化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不断提升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的时代新人,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努力为国家培养时代新人的征程路途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理论研究、职业选择、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切实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需要加强学习研究,注入新的理论和理念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水平。

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工作,如今成为许多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新时代高校的一线辅导员,要为自己的学生扣好生涯指导规划这粒“扣子”,科学有效地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效提升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通过不断的努力,让优秀毕业生一批批涌现,进而提升高校教育教学的质量,让大学生收获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专业课辅导员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