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律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途径。可见,新时代对于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都提出了新要求,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邬桥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将特色课程、牡丹主题教育、家校社共育等资源整合,与牡丹文化相融合,探索特色劳动教育,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涵养学生的劳动品质,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怀。
牡丹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青少年学习成长最丰厚的“土壤”和最重要的教育資源。学校创新德育实践模式,建设牡丹文化品牌项目,以“三色牡丹情感教育”“五色牡丹实践争章”“七彩牡丹综合评价”为载体,以牡丹精神培育为核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牡丹好少年。
劳动教育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劳动的主体,身上承载着传承、弘扬和创新牡丹文化的重任,习得劳动技能外显于身,磨砺意志与品格内化于心,唯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的校园,唯有修身自立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唯有诚实劳动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唯有无私奉献与服务他人才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我们挖掘牡丹文化中蕴含的劳动教育因素,指导学生在牡丹课程学习、牡丹主题教育活动以及家校社共育中成长,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牡丹特色课程,滋养学生劳动情怀。学校以牡丹文化的传承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脉络,研发凸显劳动特色的牡丹文化课程、主题教育课、拓展课程,以课程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独具特色的劳动实践中丰富情感、明白事理、养成习惯。
牡丹文化课程,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牡丹文化课程以牡丹精神培育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刻、画、绣等体验中磨砺劳动技能,淬炼劳动品格。其中,通过牡丹中国鼓与舞龙课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熏陶;通过牡丹剪纸、刺绣课让学生享受动手的过程;通过种植牡丹与牡丹历史课让学生走出校门、实践探究。
主题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学校从“校内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劳动”三方面对劳动课程进行了研发实践,具体包括“校内劳动”系列:小牡丹爱学习、小牡丹岗位、DIY牡丹创作、小牡丹爱教室、小牡丹爱校园;“家务劳动”系列:小牡丹爱整理、小牡丹爱美食 、小牡丹学技能、小牡丹会理财、小牡丹识工具;“社会劳动”系列:小牡丹志愿者、岗位模拟、小牡丹爱养护、小牡丹护家园。
拓展型课程,满足学生劳动成就感。每周的“快乐星期五”,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开设了牡丹创意折纸、牡丹十字绣、牡丹中国画等拓展课程。
开展特色主题活动。在节文化劳动中“学传统”,结合中国节气或传统节日,让学生在制贺卡、包粽子、做灯笼等劳动体验中传承民族古老工艺;专家进校“手艺传”,把名家请进课堂面授劳动技艺;小牡丹当家“快乐做”,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家务劳动;身边劳模“留心寻”,拍身边最美劳动人,试用劳动工具,写劳动模范故事。
开展“小牡丹劳动大比拼”月活动。学校搭建舞台,每个月以年级为单位举行月活动,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劳动技能比赛。每一年段,根据学生掌握的劳动技能,有不同的劳动主题,评选优秀劳动“小达人”。
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学校积极加强劳动体验基地建设,通过拓展活动,充分利用学校优势构建实践基地,给学生搭建良好的劳动实践平台。
学校开辟牡丹开心菜园,班级承包到户,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种植基地,锄地、播种、填土、浇水,体验庄稼人的艰辛。他们在菜园里不仅认识许多农作物,还学到了劳动技能,收获了自己种的农作物。
学校创建牡丹花房,教师带领学生种植花草,识别四季花草种类,如芍药、樱花、桂花等,甚至种植牡丹,用双手美化校园,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品质,养成怡情养性的审美情趣。
打造劳动区域,主动承担责任。打造“学校—家庭—社区”劳动区域,家校社联合起来,共同主动参与区域的建设及美化,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劳动最光荣,争做劳动小达人。
在学校,以班级为单位认领校内的种植园、校园的绿化带,开展爱绿护绿活动;划定责任区,让学生参与日常保洁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责任参与班级的事务性劳动。
在家庭,根据家庭建筑的不同特点,家长和学生自主选择家里适合专门劳作的区域,比如家庭小院子、杂物间、小阳台等区域,进行劳动实践。
在社区牡丹文化广场、牡丹小公园、小区等区域,学生自愿申请,组成牡丹志愿小队,进行垃圾分类、捡垃圾等活动。
体验实践岗位,对接现实生活。人人参与,人人均有劳动岗位,学校每天定人定岗,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机会,在参与岗位实践活动时,每个学生可以选择家庭、学校、社会三种岗位,培养劳动习惯。
在寒暑假期开展职业体验“假日跟”活动,让学生融入生活,走进职场,跟随劳动人民体验工作流程,让学生在不同的职业体验中发现自我潜能,明白劳动能创造幸福生活。
学校组织小牡丹志愿小队,培养学生的劳动责任意识和服务他人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劳动能力;向家长发放“牡丹家务劳动指南手册”,对学生家务劳动提出明确要求,让学生获得良好劳动体验。
(作者单位:上海市奉贤区邬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