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光
摘 要:小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阶段,教师在这一阶段应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育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国家、学校、家长对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更加重视。而数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至关重要。但是培育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育研究者和教师一起探索。文章主要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路径,希望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学科素养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观念素养
数学观念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周围环境和各类事物认知的一种数学思维。观念素养的形成,有利于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智力活动,帮助学生开发大脑图式,便于发展学生在相似观点、事件或问题上发现规律与联系的能力。对小学生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观念素养:数感观念、符号观念、空间观念、分析观念、模型观念。其中数感观念是指能够理解生活中数字所表示的含义,通过自己的认知正确表达具体情形下的数量关系。符号观念是指能够了解生活中常见数学符号的含义,并能够正确使用各种数学符号来解决问题。空间观念是指能够根据平面图形在脑海中形成立体的几何图形,或根据平面图形想象立体图形。分析观念是指通过搜集、获取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根据结果做出判断。模型观念是指能够将遇到的问题和现象构建成模型,得出一般性的解决方法,在模型中解决问题。
(二)实践素养
数学实践素养是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运算能力是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数学知识和数学运算规律对数学算式和数量关系进行计算,这一点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是推理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在面对问题时做到合理的推理和分析,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
(三)创新素养
创新素养,即个体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养成品质,是个体实现自我终生发展、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体现自我存在价值必需的品格和能力。小学数学创新素养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创新意识,包括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反思和归纳,从而得出一般性的结论。数学创新素养的培育对小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四)情感素养
情感素养对个人发展、社会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是个体发展的内驱力。数学情感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的兴趣和认同感。因此,一个学生如果拥有良好的数学情感素养,那么他自然会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就会更加积极、主动,用理性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学科素养去看待事物、解决问题。
二、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资源分配不合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区与地区间的贫富差距不断缩小,但是不同地区在教育资源方面还存在着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例如,北京、上海这种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地区,它们配套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而一些四五线城市,其经济的发展较差,导致教育发展滞后,这样的现状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同时在素质教育阶段,国家和学校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劳、技的全面发展,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范围面越来越广。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学生和家长对其都很重视,因此学校在学科师资的分配上更加倾向于其他科目,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师偏少。有的学校进行等级分班,造成优质的数学教师集中在某一个班级,这不利于全体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教师与学生存在代沟,缺乏交流
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对事物正确的认知,学习观念尚未完全形成,因此更加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引导。但是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在学习中承担的更多是讲授的角色,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这就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缺乏对数学学科的情感素养。同时,在唯经验论的影响下,部分有资历的教师,年龄偏大,与小学生之间存在巨大的代沟,并没有意识到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产生巨大影响,这就导致教师不能很好地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小学数学学科素养,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小学数学课本较单调,缺乏吸引力
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近几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课本也在更新换代,这也会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部分学校,一些教师授课的主要工具就是课本、PPT等,这样一成不变的授课形式和学习形式,会让学生产生疲惫感、缺乏新鲜感,造成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不足,无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没有数学学习兴趣,自然就会缺乏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因此学校和教师可以扩展教学资料,使用多媒体技术、交互式电子白板、音视频等先进性、趣味性的教育工具,把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讲得妙趣横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小学数学学科素养的基本路径
(一)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是学生智力和心理发育的起始阶段,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而对事物的兴趣程度决定了学习效果。对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小学生的阶段特点,营造真实有趣的课堂环境,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例如,在教授百分数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具体的贴近现实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商场打折的例子,来让学生理解折扣是什么以及折扣和商品原价之间的关系,再将折扣引到百分数的知识点上。在让学生明白了折扣和百分数以后,教师可以模拟具体的情境,如商场正在做促销活动,同一品牌的笔记本有两种优惠形式,一种是消费满一百元减十元,另一种是打九折。如果小明要买的笔记本原价总额为一百五十元,那么选择哪种优惠方式更加省钱。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和思考:“是按照折扣来比较?还是按照减少的金额来比较?哪一种比较方式更加简单?你更喜欢哪种计算方式?”教师可以通過这种层层递进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发现这个事件中包含的数学道理,让学生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具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数学作为一门具有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学科,仅靠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参与其中、一步一步地形成自主探究意识。但是不同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来进行分组,让数学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帮助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一起合作探究、互相帮助,这在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究意识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授“认识物体和图形”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给他们发放包含数学图形的空白画和彩色笔,让学生一边讨论,一边为这些图形涂上相应的颜色。涂完之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图形各自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然后教师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分享,看哪个小组总结得最全面,教师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再进行补充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概括这些图形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能让学生主动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探讨,渐渐具有了自主探究意识。
(三)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趣味性
随着教育信息化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和课堂方式开始出现,教育研究者正将先进的教学方式,从宏观到微观方面,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开始不断出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例如交互式电子白板、PPT、多媒体技术等,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小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例如,在教授“可能性”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组织“掷硬币”的游戏,游戏规则是让学生随机进行十次投掷,观察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次数,并记录下来,然后教师汇总学生的游戏结果,分析正面和反正出现的可能性;教师也可以组织“盲猜小球”的游戏,在不透明的盒子里装有五个白球和五个红球,让学生随机拿出一个,记录是什么颜色,然后教师把结果汇总起来,分析拿出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最后教师针对这个游戏进行总结,为学生讲解可能性的计算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印象并参与其中,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思维和核心素养。
(四)将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上课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情感。在知识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个人难以完成时,可以通过小组互动合作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例如,在教授“统计图”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统计班级学生的体重,并绘制条形统计图。再让学生明白条形统计图可以展示学生体重具体的分布情况,让学生在自我参与中获取知识。在能力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讓学生意识到数学技能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在情感方面,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对文化知识、数学理论的正确认知和情感态度。
(五)调整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数学教师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应该思考,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需要教师以发展、动态的眼光评判学生,而不能局限于唯分数论的思维怪圈。所以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应构建一个具备班级特色和学生特点的评价方案,例如前四单元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这可以从四个角度进行评判: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后复习情况、单元测试结果。通过对学生每一部分的评价,从而得出学生在前四单元的掌握情况。与此同时,这种评价方式应该是动态的,不能以前四单元的评价标准去评价学生其他知识的掌握程度。像“做一做”等实践活动,更多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其中,那么这时的评价,应该依据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学校在期末对学生的评价也不能仅依靠成绩,也可以参考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动手能力等。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不仅需要一线数学教师去探索实践,还需要学校和家长对这种评价体系的理解和支持。
小学是打好学习基础的重要阶段,需要全体教师一起努力。在新课改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下,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学校和教师应该努力克服。学校应分配好教师资源,完善对学生和教学的评价体系;教师应该努力做好一线教学,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讲得妙趣横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使他们能够应对更难、更多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