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多月以来,美国多位政府高官接连访华,给国际社会带来了中美关系止跌企稳的想象。原因不难理解,作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雙边关系,中美关系的任何动向都能牵动世界神经。
6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访华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时说:“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对中美关系现状感到担忧,不希望看到两国冲突对抗,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期盼中美和平共处、友好合作。”这反映了客观事实,也指明了发展中美关系需要努力的方向。
去年10月,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拜登在巴厘岛举行会晤后,国际社会普遍预期中美关系将驶向止跌企稳的通道。但今年2月的“气球事件”,使这个预期化为泡影。中美关系的复杂、敏感,似乎再一次被事实所证明,以至于悲观预期再次占据主流。
不少学者将中美关系波折不断、难以止跌企稳归因于所谓的“结构性问题”,即霸权国与崛起国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如果一个理论观点能解释中美关系中的任何问题,那只能说明这种理论观点值得商榷。换句话说,这种看似万能的解释,掩盖了阻碍中美关系止跌企稳的诸多“真问题”。
近年来中美关系螺旋式下滑是事实,但这样的“实然”也在固化思维方式,客观上堵塞了反思的路径,挤压了思考“应然”的空间。也就是说,中美关系止跌企稳,本可以不这么困难。
有美国学者以“气球事件”为例,证明现阶段中美关系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以至于一段小的插曲就能演变成两国关系中的主要剧情。看似很有解释力,实际上经不起推敲。
当时美方以“气球事件”为由,高调宣布取消中方并没有对外宣布的布林肯访华安排。这次布林肯访华前,美国媒体散布所谓中国在古巴建监听站的消息,但布林肯的访华行程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两件从美国的逻辑来看极为相似的“插曲”,拜登政府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反应,是否可以问一句,这难道不是一个政府决策问题?或者说,“气球事件”分明凸显的是美国心理上的敏感、脆弱,怎么就“嫁接”到中美关系现状上了呢?
最近美国媒体又在炒作所谓“中国黑客入侵美国邮件系统”,此前传出计划今年访华的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在回应此事时没有透露出任何“取消访华计划”的意思。这事是不是再次证明,只要美国心理上不那么敏感,中美关系就没那么敏感,双方的接触和互动就不那么难办?
美方表现出更强烈的与中方接触与合作的意愿,这当然值得肯定。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接触与合作能否推动中美关系真正走向企稳,才是更具实质意义的问题。
无论表述上如何变,或者说加何种修饰语,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目标无疑是“竞赢”—要竞争,而且还必须赢。体现在具体的政策层面,就是安全概念的泛化,在竞争领域注入安全思维。只要赢不了,那就不安全。在这种思维下,不仅合作的空间被压缩,合作的性质也被扭曲。
如果美国所希望的合作是“菜单式合作”,而且只根据自己的口味点菜,丝毫不顾及对方是否有什么忌口,但这种合作的效果不可能不打折扣。正如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所说:“一边把对方放在制裁名单里,一边要求对话合作,这是不可接受的。为了对话而对话,谈归谈,做归做,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适得其反。”
对美国这种安全驱动型思维,美国著名学者斯蒂芬·罗奇曾提出过担忧,“与经济和贸易不同,关系是否存在冲突可以通过硬数据来评估,安全担忧更多地是以未经证实的、针对对手行为的假设来做判断。”如果做判断的人抱着“一切皆可担忧”的心态,那双方的关系能不敏感、脆弱?
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需要中美两国共同努力,但毫无疑问美国有更多的功课要做。习近平主席对布林肯说得很明白:“希望美方采取理性务实态度,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坚持我同拜登总统巴厘岛会晤达成的共识,把有关积极表态落实到行动上,让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