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稳定剂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23-09-12 04:59郑丽卿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23期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

郑丽卿

【摘要】  目的    探究心境稳定剂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P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三明市台江医院于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期间收治的104例B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心境稳定剂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心境稳定剂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采用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HAMD)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采用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对2组治疗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2组BRMS、HAMD评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RMS、HAMD评分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23%和80.7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31%和2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境稳定剂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BPD患儿疗效好且患儿耐受性与药物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心境稳定剂;非典型抗精神药物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23-0066-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23.022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PD)也被称为双相障碍,是一种患者既可表现为躁狂与抑郁交替出现也可表现为以躁狂或抑郁为主进行周期性发作的情感障碍[1]。BPD因其较高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和致死率被人们引起重视,近年来在儿童以及青少年中越来越常见[2]。有研究显示[3],BPD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10~17岁)发病会增加患者焦虑等并发症发生率、滥用药物、自杀和暴力事件的发生风险。BPD患者由于患病年龄小,情感正常期被大大缩短,患者正常生活以及情感表达受到严重影响,对患者身心造成不利影响。BPD病因复杂,治疗方法多以针对性治疗、缓解症状为主。治疗BPD的常规药物为心境稳定剂,使用心境稳定剂可对患者的情绪波动进行控制,治疗效果与患者耐受性很好。但有研究表明[4],心境稳定剂在BPD患者体内起效时间长、作用时间短,难以满足患者治疗需求,不利于维持治疗效果,且长期使用存在多种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生活,具有一定局限性。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逐渐应用于BPD治疗中,不仅起效快而且效果显著,但两者结合在BPD中的效果如何尚待探究。为寻求治疗BPD患者的最佳方案,本研究旨在对心境稳定剂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BPD患者疗效与安全性进行探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三明市台江医院于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期间收治的104例B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病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5]中BPD的诊断标准;(2)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ech-Rafaelsen mania rating scale,BRMS)[6]评分≥10分;(3)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7]≥20分;(4)年龄10~17岁;(5)患者家属知悉本试验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家族精神病史或既往精神病史;(2)治疗前30天内参与过相关试验;(3)对治疗所需药物过敏;(4)极度不配合治疗致使试验无法顺利完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21例,年龄13~16岁,平均年龄(14.41±0.46)岁,躁狂发作次数1~4次,平均(2.31±1.26)次,抑郁发作次数1~5次,平均(2.16±1.73)次,病程10~31个月,平均(23.57±3.83)个月;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14~17岁,平均年龄(14.68±0.37)岁,躁狂发作次数1~3次,平均(2.20±1.14)次,抑郁发作次数2~5次,平均(2.46±1.48)次,病程12~34个月,平均(24.25±3.52)个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心境稳定剂治疗,具体方法为给予患者饭后口服心境穩定剂丙戊酸钠(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035)。服用频率与剂量为起始剂量为每日10~15 mg/kg,后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递增至正常剂量每日20~30 mg/kg。观察组患者采用心境稳定剂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具体方法为睡前予患者服用非典型抗精神药物富马酸喹硫平片(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117)。服用频率与剂量为起始剂量50 mg/d,治疗第2天加量至100 mg/d,后根据患者情况加量,目标剂量为300~600 mg/d。观察组心境稳定剂剂量与对照组一致。2组患者均经过1周药物清洗期,连续治疗6周。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采用BRMS与HAMD评分判定患者躁狂与抑郁程度。BRMS量表共包含11个指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分值范围为0~4分依次对应正常、轻度躁狂、中度躁狂和重度躁狂,分数越高患者躁狂症状越严重;HAMD量表共包含24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0~4分依次对应无抑郁、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极度抑郁,分数越高患者抑郁程度越重。治疗6周后,采用BRMS与MAHD减分率判定患者临床疗效。BRMS与HAMD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减分率>75%、50%~75%、25%~49%、<25%依次对应的疗效为显效、有效、好转和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好转)/总例数×100%。(2)安全性。记录治疗期间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治疗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8]对治疗安全性进行评分。TESS量表共包含33项症状,每项症状包含3个指标,分别为严重程度、临床症状与药物关系和措施,3个指标对应的分值范围依次为0~4分、0~3分、0~6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病情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2.1.1    2组患者BRMS与HAMD评分对比    2组患者治疗前BRMS、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RMS、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1.2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2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23%和80.7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2组患者治疗安全性对比

2.2.1    2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2.2    2组患者TESS评分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BPD为精神障碍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且合并心理、行为等异常改变。小儿是BPD的重要发病人群,发生BPD后,患者常易出现悲观、厌世、情绪低落等症状,严重者会导致其意识受阻、精神残疾,部分患者甚至存在自杀倾向。实践证明,BPD患者无论是否出现躁狂发作,均存在程度不同的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力、执行能力降低等,不但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还常给其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BPD发病机制尚不确切,且患者发病早期临床症状多不明显,一旦确诊为BPD,常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资料显示,小儿BPD多迁延不愈,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对于BPD患者,传统治疗多给予心境稳定剂,以消除临床症状、促进恢复社会功能、预防BPD复发。研究发现,传统心境稳定剂治疗小儿BPD尽管可达到上述目的,但却存在起效时间长、不良反应多等缺点[9]。故探索临床治疗BPD患者的新方法,对于预防其出现抑郁及躁狂,避免其发生抑郁躁狂转相,提高疗效,预防复发,减少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性,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BRMS、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心境稳定剂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较单一使用心境稳定剂更有助于缓解BPD患者的躁狂与抑郁,提高疗效。作为心境稳定剂,丙戊酸钠可有效控制BPD患者症状发生而成为临床治疗BPD的首选药物,且已获得临床广泛应用。丙戊酸钠可经提高大脑抑制性介质γ-氨基丁酸水平及其传递功能,降低转氨酶活性,纠正BPD患者异常情绪,避免抑郁、躁狂发生。丙戊酸钠可经降低糖原合成激酶活性,稳定患者心境,改善BPD症状。丙戊酸钠可经调解神经传导功能、蛋白激酶C等方式发挥抗躁狂作用,从而抑制BPD患者抑郁、躁狂发生[10]。丙戊酸钠可阻滞钙离子通道,避免线粒体中钙离子超载,维持神经细胞能量代谢,提高神经细胞活性并抑制其凋亡,保护并维持神经系统功能,提高BPD患者认知能力,稳定患者心境,避免抑郁、躁狂发生,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1]。资料显示,丙戊酸钠可显著减轻BPD患者抑郁症状,效果是安慰剂的2~3倍[12]。富马酸喹硫平可作用于多种神经递质,同时阻断5羟色胺(5-HT)及多巴胺(DA)受体,有效缓解精神分裂症状。富马酸喹硫平可经与肾上腺α1受体结合降低躁狂相关神经活性,避免躁狂发生。富马酸喹硫平还可与炎症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调节炎症因子水平,避免神经炎症损伤,改善脑神经功能,改善BPD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31%和2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TESS评分(严重程度、临床症状与为药物关系、措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结果相似,说明与单纯使用心境稳定剂丙戊酸钠治疗BPD患者相比较,丙戊酸钠、富马酸喹硫平联合治疗并不显著增加BPD患者不良反应,能够有效避免治疗期间副反应发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心境稳定剂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较单一使用心境稳定剂治疗BPD患者效果更好且患者对药物耐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建英,杨勇.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碳酸锂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195-197,201.

[2] 杨超,傅岳文,张莉,等.儿童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3):4098-4103.

[3] 李斌,戚艳杰,陈云,等.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儿童双相情感障碍疗效比较及代谢指标观察[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0,22(12):1295-1299.

[4] 万雅洁,刘莎,曹德,等.齐拉西酮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障碍Ⅰ型躁狂或混合发作的疗效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1):36-41.

[5] JACOB K S,KALLIVAYALIL R A,MALLIK A K,et al.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5:position paper of the indian psychiatric society[J].Lndian J Psychiatry,2013,55(l):12-30.

[6] VIETA E,BOBES J,BALLESTEROS J,et al.Validityand reliability of the spanish versions of thebech-rafaelsen's mania and melancholiascales for bipolar disorders[Jl.Acta Psychiat Scand,2008,117(3):1173-1175.

[7] HAMIWKA L,JANA E,SALPEKAR J,et al.Child psychiatry[J].Epilepsy Behav,2011,22(1):38-46.

[8] 張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6-168.

[9] FINDLING R L,STEPANOVA E,YOUNGSTROM E A,et al.Progres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ipolar disorder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Evid Based Ment Health,2018,21(4):177-181.

[10] YEE C S,V?魣ZQUEZ G H,HAWKEN E R,et al.Long-term treatment of bipolar disorder with valproate: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J].Harv Rev Psychiatry,2021,29(3):188-195.

[11] 崔昊.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疗效[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2):103-105.

[12] 张庆辉,艾立英,陈伟,等.丙戊酸盐联合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21,19(10):71-75.

(收稿日期:2023-05-22)

猜你喜欢
双相情感障碍
喹硫平和帕罗西汀联合用药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及其近亲属和正常人群认知功能对照研究
齐拉西酮并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有效性
临床护理路径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
奥氮平用于非精神分裂症治疗及不良反应国内研究进展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进展
丙戊酸盐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进展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