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鸣 范嘉元 张君仪
摘要:文化外交是我国对外政策的重要抓手。京剧历经数百年传承发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和媒介。但目前京剧助力文化外交面临着文化隔阂、传承困境、国际环境干扰等问题,国家、院团、从业者应从各自角度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京剧助力中国文化外交。本文通过梳理京剧发展革新的历程、归纳京剧对于我国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就京剧助力文化外交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文化外交;京剧;京剧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1]人文交流是我国对外战略的三大支柱之一,艺术是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京剧是我国影响最大的戏剧剧种,荟萃中国舞台艺术精华、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外人文交流做出过重要贡献,是我国开展文化外交的重要媒介。本文旨在梳理京剧发展革新的历程,归纳京剧对于我国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并就京剧助力文化外交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应对策略。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形成于清中期,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京剧以二黄、西皮为主要声腔;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种;以中国历史故事为主要演出内容,传统剧目约1 300个。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 “国剧”之称,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外交是以文化传播、交流与沟通为内容所展开的外交,是主权国家利用文化手段达到特定政治目的或对外战略意图的一种外交活动。文化外交内涵广泛,既包括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开展的官方文化交往,也包括一国向国际社会开展的公共传播以及各国民间团体开展的友好交流。[2]
一、京剧助力中国文化外交实践历程
京剧艺术是接力传承、革故鼎新的,具有鲜明特色。
京剧本就是徽班、汉调、昆曲、秦腔等中国地方剧种借鉴互补的结晶。20世纪初期,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艺术家通过新创剧本、改进表演技术,适度借鉴西方经验,从表演、唱腔、乐队、化妆、服装等方面对京剧进行了全面革新,传统京剧发展为现代京剧。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已故去的杜近芳到仍活跃在舞台上的史依弘,无不结合社会发展接力传承、革新京剧艺术。
作为凝结中华民族血脉精魂的国粹,京剧有着独特的受众群体、独特的艺术性及传播价值理念。截至2022年12月,海外华人数量已达6 000万,每当皮黄响起,就会勾起海外华人的思乡之情,而这些人自然而然地成为京剧在海外的传播者。京剧艺术性强,意识形态色彩淡,更容易被西方人群认同并接受。
二、京剧对于中国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
(一)京剧是博大精深的综合性艺术
京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涵盖了歌唱、舞蹈、杂技等元素,京剧的乐队、服装、道具乃至剧本,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京剧的剧本极具文学性,台词合辙押韵,具有韵律美。早在18世纪,法国传教士约瑟夫·普雷马雷便将中国戏剧 《赵氏孤儿》翻译为法语,随后被转译为英、法、意等多国文字,引起欧洲 “中国热”,其中最著名的当数伏尔泰的 《中国孤儿》;[3]1930年梅兰芳访美时携带的 《梅兰芳歌曲谱》很快被抢购一空。
京剧服装是京剧审美的重要对象。京剧服装以中国传统工艺制成,用料华贵、工序繁多、精良绝伦,刺绣手法包括平金绣、平银绣、绒绣等,大量使用金银线及天然染料制成的彩色丝线,每一件服装都是艺术品。京剧丰富的剧目资源也造就了多样的京剧服装,形成了完整的、具有民族特色和独特审美价值的服装体系。
京剧妆容吸引力强。旦角妆容经过梅兰芳先生的改良,精致细腻、桃花粉面、赏心悦目,具有东方传统的古典美;花脸妆容则富有动感,利用夸张的色彩碰撞吸引观众。京剧妆容的色彩对应人物性格,每个脸谱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各地,主打 “扮戏妆、穿戏服”的京剧体验店涌现,为观众体验京剧提供了途径。
(二)京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京剧剧目题材丰富。传统京剧多取材于中国历史和民间传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反映革命历程和时代风貌的现代戏不断涌现,尽管情节各异,但价值内核始终是 “忠、孝、节、义”等中国传统价值观,具体内涵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击鼓骂曹》中一身正气的祢衡、《三娘教子》中教养孤儿的王春娥……京剧演绎着历史的、时代的中国、传唱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着普世道德价值理念。
许多新编戏中蕴含着女性独立解放的思想,民国时期四大名旦走红使女性角色走入了京剧舞台的中心,如 《宇宙锋》中为对抗命运机智勇敢的赵艳荣、《抗金兵》中的巾帼英雄梁红玉、《金玉奴》中棒打薄情郎的金玉奴、《文姬归汉》中为编撰史书母子分离的蔡文姬、《双阳公主》中为两国和平尽心尽力的公主……这些剧目冲击着传统封建礼教,具有很强的女性自由解放色彩,契合全世界共同价值观,能够引起各国观众共鸣。
(三)京剧直接促进了中外人文交流
京剧演员出访外国、外国艺术家来华学习京剧直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20 世纪 30 年代,梅兰芳在美国、苏联访问演出,风靡欧美,成为中国京剧外交史上的开拓者。自此之后,京剧活跃在中外人文交流的前沿,成为中国文化外交的重要媒介。[4]1953年抗美援朝期间,梅兰芳率团赴朝鲜慰问演出,提升了前线士气,加深了中朝友谊;1956年,梅兰芳率团访问日本,推动了中日民间交流和两国关系发展;1959年,我国京剧代表团参加在维也纳举办的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除了联合演出外,还安排了三个专场,共计演出13次,观众有两万多人。在闭幕式上,我国京剧又被列为国际优秀节目之一,在广场上对一万多人进行演出,演出结束后各国观众用各种语言高呼:“和平友谊!”[5]近年来,随着 “一带一路”的建设,有更多的京剧院团走出国门,开展中外文化交流;京剧在海外也拥有了巨大的受众规模,外国 “票友”不断增多,海外华人华侨更是流连忘返。1979年美国人魏莉莎女士曾到中国学习京剧,1984年她把 《凤还巢》一剧的道白和唱词全部译成英语,又邀请了中国京剧院著名演员杨秋玲、李嘉林及琴师万瑞兴到美国夏威夷大學训练演员,经过四个月的刻苦学习,40多名美国学生学会了该剧目的表演及伴奏,并在美国公演数十场,后经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以及中国戏剧家协会的邀请,在北京、西安、上海等地演出英语京剧 《凤还巢》。
各国戏剧艺术是可以相互借鉴的。20世纪30年代,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便将印度佛教故事改编为 《摩登伽女》搬上京剧舞台,甚至在伴奏中加入小提琴;京剧 《白蛇传》中有许多动作借鉴了芭蕾舞表演;2008年梅派青衣史依弘和她的团队把 《巴黎圣母院》改编为京剧 《情殇钟楼》取得巨大成功。1989年3月4日,第一部融合了京剧和歌舞伎两大东方传统剧种的戏剧 《龙王》东京成功首演。这部作品从前期的策划投资、剧本创作到其间的演员排练、舞台艺术设计,再到后期的联合演出,全方面展现了中日双方的深度合作。[6]
在2022年 “国际和平日”,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特发起 “国际和平艺术家”推选活动,中国京剧院程派表演艺术家李海燕当选为国际和平艺术家,这是联合国对京剧及京剧演员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肯定和褒奖。
三、京剧助力文化外交的挑战与应对
(一)面临的挑战
文化隔阂难以克服。在京剧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外国受众对京剧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所涉及的生产生活方式缺乏了解,也难以把握京剧的演出逻辑、结构方式,对京剧人物、故事的理解经常发生走样。京剧剧本具有极强的文学性、舞台性,并在其中涉及大量的历史典故,这使得京剧剧本翻译困难重重,译者在翻译京剧剧本的过程中常常感受到词不达意。以传统京剧 《二进宫》为例,剧中李艳妃、徐延昭、杨波的对唱精妙绝伦,被称为 “东方歌剧”。短短的十分钟里,引用了盘古开天、李文李广、长坂坡救驾等典故,此类用典的修辞手法在京剧中比比皆是。京剧具有极强的程式性,舞台上的一桌两椅就是亭台楼阁,几面旗帜就是千军万马,演员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都有不同的含义,如无相关知识积累,就可能难以理解表演内容。
传承陷入困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兴娱乐生活冲击着现代人的生活,京剧欣赏门槛较高,观众越来越少。观众的减少导致演出减少,进而影响演员收入,愿意投身于京剧事业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另外,京剧演出成本高,一出戏需要主演、配角、龙套、乐队、服化、音响、灯光、舞美近百人,人力成本高;与京剧配套的服装制作等传统工艺,也逐步被现代技术所替代。京剧发展有陷入恶性循环的危险。
受到国际环境干扰。近年来,少数西方国家对华制裁打压延伸到文化领域。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窗口和京剧海外传播重要途径的孔子学院或被强制关闭,或被要求注册为 “外国代理人”,正常活动被严重干扰;京剧院团出国演出、交流也遭到这些国家的无理阻挠。
(二)应对的路径
国家加大对京剧支持力度。2015年7月29日,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并出台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为京剧等戏曲保护工作提供了政策及资金支持。
京剧传承相关机构守正创新。各院团应在上演传统剧目的同时编演高质量高水平的新剧目;各艺术类院校应当加强对京剧演员、乐队、服化道相关人员的培养,聘请专家教授进行教学,加强京剧理论研究,将原本的 “口传心授”系统化、理论化;相关部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注重对京剧相关服装、饰品、道具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加强翻译研究,撰写背景知识资料集,鼓励适应跨文化交流需要的剧本创作。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良好的翻译将使京剧跨越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在保有自身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更好地成为文化传播媒介。加强翻译研究,各大院团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培养一批真正懂戏曲的翻译人才;在演出前应撰写并印发相关背景资料,便于国外观众理解剧情;鼓励跨文化剧本的改编及创作,革故鼎新。1934 年,熊式一在翻译传统京剧 《王宝钏》 (红鬃烈马)时,将原本忠孝守节的王宝钏改写为独立自主勇于追逐爱情的人物形象,获得广泛好评。2003年,国家京剧院将歌剧经典剧目 《图兰朵》改编为京剧,用中国方式讲述西方故事,同样获得国外观众的追捧。[7]
探索传承、展演新模式。信息技术打破了京剧传播的时空接线。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家便推动京剧音配像工作,组织优秀青年演员为老艺术家演出录音配制录像,为京剧传承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2004年,中共中央 《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将京剧 “像—音—像”列为国家级文化工程。“像—音—像”工程,是指选取当代京剧名家及其代表性剧目,采取先在舞台取像、再在录音室录音、然后演员给自己音配像的方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反复加工提高,留下最完美的艺术记录。这些珍贵的音像资料为京剧走出国门提供了素材。2022年11月10日,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主场活动圆满落幕。本次活动进行了21场演出直播,播放量超108万次,相关报道覆盖了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120余家多语种海外网络媒体进行了转播,总浏览量超过3亿。
剧目选择契合受众特点。相较于文戏,京剧中的武戏以做、打为主,唱、念较少,演员往往通过丰富的肢体动作来塑造人物,推动剧情发展,感染力更强。在对外展演时不妨多安排武戏的场次。相较于文戏,《三岔口》 《雁荡山》 《大闹天宫》等武戏观赏门槛略低,同时观众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武术、杂技的精妙绝伦。
四、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文化外交在我国外交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京剧作为国粹,凝结着中华民族文化精魂,其演出的舞台性、剧本的文学性、相关工艺的独特性使其成为文化外交的绝佳载体。
但是,目前京剧本身面临着传承困境,京剧剧本翻译也存在着诸多不足,西方恶意抹黑中国形象。国家、各大院团、相关从业者应抓住机会,迎接挑战,在政策支持、演出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工艺传承等方面守正创新,让京剧这门古老的艺术重新焕发生机,走出国门,为中国文化外交增添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智.试论文化外交对国家国际威望树立的作用[J].太平洋学报,2005(03):71-76.
[2] 梁燕.20世纪30年代中国京剧海外传播述论:以梅兰芳访美演出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2(02):18-27.
[3] 白山.论京剧服装的艺术审美与呈现[J].戏曲艺术,2009(03):110-113.
[4] 王平.京剧震动了维也纳[J].戏剧报,1959(19):69-71.
[5] 周鼎.美国夏威夷大学演出团访华演出英语京剧《凤还巢》[J].戏剧报,1986(09):37.
[6] 林毓熙.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途径:中国京剧院与日本戏剧界合作漫议[J].中国京剧,1992(01):58-59.
[7] 马会娟.熊式一与中国京剧《王宝川》的文化翻译[J].外语学刊,2017(02):85-91.
作者简介: 孙一鸣,男,漢族,甘肃兰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范嘉元,男,汉族,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国际关系、对外传播;
张君仪,女,满族,宁夏银川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国际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