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 刘丽娟
摘要: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引起广泛关注。2021年“三孩生育政策”的出台,开启了我国人口发展的新阶段。然而,当前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不容乐观。本文针对抑制生育政策实施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具体实施对策,为推动我国“三孩生育政策”的落实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三孩生育政策;实施现状;对策研究
三孩生育政策是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人口结构变化、人口生育率下降等国情推出的一项生育政策。2021年7月2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公布,提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开启我国人口发展新阶段。三孩生育政策的出台引起学者的关注。中国知网输入 “三孩生育政策”,截止时间2023年3月22日,得到期刊论文247篇,学位论文77篇,会议论文2篇,报刊89篇,可见三孩生育政策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三孩生育政策实施现状、原因分析、政策的落实三个方面对学者的研究进行梳理。
一、三孩生育政策女性生育意愿及实施现状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证明,中国已经 “掉入低生育率陷阱”当中。[1]在我国出台三孩生育政策后,群众响应的呼声并不高,生育率低迷,实施效果具有滞后性。许多学者针对当代女性真正的生育意愿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2]学者符拴、范亚怡、芮冰清及梁宣认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家庭的年收入,许多女性不愿生育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经济条件不足,从而不敢生育;当今女性接受教育的逐步提高,女性将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自己的学业当中,也就意味着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家庭当中。另外,拥有固定的职业且有稳定收入的女性更具有安全感,因为她们享受更为完备的福利措施,这会给职业女性带来较高的安全感,导致这部分人群的生育意愿越高。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往往生育一胎的年龄就会越大,意愿也不那么明显。[3]邱蕾、钟洁、孔偲伶、卢妙春、云文慧、岳轩妮和钟淙芊也曾提出类似观点:加重家庭经济负担,以及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另外,他们还提出三孩生育会带来工作中断、收入中断以及失业的风险,这会影响职业的发展。[4]丁仁船、黄院玲及蔡弘认为生育意愿对生育政策具有高度敏感性,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息息相关,要关注女性的生育意愿,了解女性最真实的想法。夫妻之间的年龄差距会影响生育的意愿,年龄差距过大也会引发女性的生育焦虑;“老夫少妻”模式可能会抑制女性的生育愿望,相比较而言,“姐弟恋”模式将会有所不同。另外,住房条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夫妻的生育意愿。综上所述,无论是经济状况、女性独立理念、家庭观念、个人职业发展、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身体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 “三孩生育政策”的落实。
二、三孩生育政策的影响
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后,随之而来的经济影响众说纷纭,但是无一例外都提到了以下几点。
(一)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
三孩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独生子女独自赡养老人的压力,尤其是当两个独生子女组成家庭后,面临的是一对夫妻赡养四个老人,这对于夫妻来说无疑是一种压力。如果整个家里多添丁进口,就是增加了劳动力,有多个子女时,就会缓解这种压力,整个家庭的资金和时间成本都可以得到相应的缓解,有益于缓解人口老龄化,有益于促进我国人口均衡发展,有助于优化我国人口结构,还有益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三孩生育政策大大降低了 “失独”老人的发生率,有效减少家庭风险。三孩生育政策的实行,对刺激基本养老金收入的增长具有显著作用。人口加速增长了,未来有更多的人参保缴费,对于养老金账户收益增长起到显著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老年人盲目消费的问题,子女多的老人消费分配会更加合理。未来参加个人养老金的需求量会增大,对于推动第三支柱养老金覆盖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三孩生育政策有利于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与此同时,提升了大众的工作效率,可有效规避风险。
(二)激活教育市场
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为有关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人们对婴幼儿的抚育与培养的过程中离不开教育,这无疑会给这个行业带来高活跃的市场消费。这种趋势会带来婴幼儿行业经济的大幅度上涨,促进经济的发展。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教育,这会给教育行业带来新鲜的血液,带来民间教育高速的发展,教育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三、抑制三孩生育政策实施的因素
(一)生育保障政策激励性不足,新规实施具有延迟性
范亚怡、芮冰清、梁宣阐述道:正是因为保障政策还是停留在表面,我们无法参照一个具体的操作措施,所以很难实施,导致激励性不足。虽然2021年7月就开始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措施,如哺乳假、产假等制度,并取消了社会抚养费,但是具体实施情况还没有落实,短期内很难实现有法可依。正因为新政的延迟性,使女性降低生育意愿。
(二)职业歧视及母职惩罚
郭秉菊曾在文中写到,育龄妇女将会面临 “母职惩罚”,魏如鑫也提到了这一名词,也就是说,女性成为母亲就会导致职业生涯中的不利因素,薪资降低、停薪留职、失去工作岗位、承受隐性偏见,都会导致女性恐婚恐育。[5]经研究,生育过孩子的女性,就业率就会下降,这充分体现了生育和就业之间的矛盾,也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育观。魏如鑫、吴宏洛指出:“好母亲”和 “好员工”这两个角色往往就如同鱼与熊掌之间的关系,难以兼顾。“母职”会束缚母亲的劳动时间,也妨碍了母亲的人力资本的积累,会削弱职场的竞争力。
四、关于三孩生育政策落实的对策研究
为有效保障这一政策的实施,为其提供可行性,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并不断完善,为这一政策更好、更為广泛的实施保驾护航。
(一)鼓励对策
可以通过发放育儿补贴的模式来鼓励年轻人生育,目前北京、广东、浙江等多个省市都已出台文件,明确提出建立育儿补贴制度。我们可沿着这个思路出发,为每一胎生育都发放相应的津贴补贴,并出台一次性的现金奖励政策,相应的婴幼儿用品无偿发放,协助抚育儿童直至三周岁,提高三孩家庭的安全感,可有效改善 “少子化”状况。
(二)配套措施
学者符拴认为要制定鼓励生育的住房政策,改善炒房现状,以减轻公众焦虑感并加强经济方面的保障。严跃进也提出:由于政策下人口规模和结构会产生变化,进而会形成更为复杂和多元的居住需求,可以以公租房作为三孩家庭的配套设施,二套房的认定标准也可适度降低,共有产权房供应应更加向三孩家庭倾斜。应该实行相应的奖惩办法,可以从优先解决住房和儿童保健奖金上任选一项来着手落实。还可以减免育兒教育费用,将托育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利用幼儿补贴、税收补贴等福利,增加服务供给,减轻育儿成本,这将为年轻夫妻解决育儿的后顾之忧。对休产假的员工要进行保护,并且减少一定的税收,以减轻企业的压力,从而使产假中的妇女的权利得到保障。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清除一切障碍,保证三孩家庭的实际民生问题。加大财政投入,同时也要做好社会化服务,出台一系列儿童和家庭津贴政策,让三孩家庭没有后顾之忧,以此完善人口政策。[6]
(三)正确引导,缓解焦虑
三孩生育政策推行时间不长,要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念。郭秉菊倡导:要积极宣传婚育对人生的意义,创新婚育观念,鼓励夫妻共同承担育儿责任。符拴等人认为,要给予女性正确的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生育观,不要受不良媒体的恶意渲染,形成积极的生育理念,缓解恐惧及焦虑,重塑 “生育友好型”社会理念。[7]
(四)健全生育保障政策
学者普遍认为,想要真正达到我们的政策目标,鼓励女性响应生育政策,一定要切实地解决好民生问题。可以从就业的税收优惠方面进行补贴,也可以规范保险生育缴纳体制,通过立法,用法律保护妇女生育福利。例如,2021年3月,国务院印发 《关于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通知》,决定自2022年1月1日起,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相关支出,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前,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1 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三胎生育政策下,依然不敢生的原因就在于女性在生育后,自己的权益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8]师凯航、王逸帆、潘仲、禹剽提出生育量与女性在劳动市场的就业稳定率成反比。在职场中,女性会面临巨大的困难,已婚生育女性,会遭到很多区别对待,在职场中,生育也可能成为限制女性的隐形天花板。太多女员工因为怀孕丧失了晋升资格,就算生育后回到了工作岗位,也可能会面临雪藏或者是冷落,产假期间停薪留职、区别对待等现象比比皆是。魏如鑫、吴宏洛指出职场中的女性,一旦选择了生育,那么其发展机会必然受阻,有三成的女性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即使能够返回到工作岗位,也会有两成的女性发生了向下的职业流动。有的女性在应聘时都会选择 “隐孕”,就怕遭到歧视和区别对待。另外,男性育儿责任缺失的现象让女性对于平衡职场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难以抉择,深陷母职之困。我们可以借鉴瑞典的带薪育儿假、临时育儿假、父亲陪产假、父母补贴、公共保育等措施,并提供法律保障,解决好一切有关育龄女性的问题,可以采取降低生育成本的办法来缓解家庭压力,为生育期妇女提供有力的保障,以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
五、结束语
三孩生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平台期,而如何度过平台期,需要各种相应政策的支持。我国在实施此政策过程中有一些不足之处,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切实解决人们 “生”和 “养”之后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在相应配套的措施中加以改善,让人们没有后顾之忧,从而使更多育龄夫妻响应政策,推进三胎政策的广泛实施。随着人口的增长,相应的需求增加,研究的领域会越来越多,政策会愈发完善,相信我们在作出一系列政策调整后,为女性生育创造有利条件,并且提供相应的法律保护,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加注重完善相应的机制与政策,推动这一良策更有效、公平、广泛实施。
参考文献:
[1] 张晶,龚彦铭,陈慧.放开三胎政策对当下社会经济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22,(28):41-43.
[2] 符拴,范亚怡,芮冰清,等.城市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探究:基于宿城区的调查[J].国际公关,2022,(14):79-81.
[3] 邱蕾,钟洁,孔偲伶,等.海南省已育二孩职业女性三孩生育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J].现代预防医学,2022,(13):366-370+392.
[4] 丁仁船,黄院玲,蔡弘.夫妻年龄差对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6):57-64.
[5] 郭秉菊.“三孩”新政及生育配套支持措施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6(04):64-70.
[6] 魏如鑫,吴宏洛.职业女性生育母职惩罚的困境与破解:兼论三孩生育政策的推动[J].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06):10-18.
[7] 严跃进.三孩家庭配租公租房福利来了[J].理财,2021(11):47-48.
[8] 师凯航,王逸帆,潘仲禹,等.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对女性就业市场的影响[J].就业与保障,2022(11):85-87.
作者简介: 高雅,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刘丽娟,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