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炜杰 杨胜利 张锦旺
摘要 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是采矿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文章总结了以往毕业实习过程中的安全纪律意识、自主学习意识、教学模式、考核体系等问题,深入剖析了问题起因,针对性地从加强安全和纪律管理、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教学模式和完善考核方式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 采矿工程;毕业实习;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14.004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赋存结构,决定了煤炭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煤矿资源开发离不开采矿,更离不开采矿工程专业的技术人才。采矿工程专业是学科综合度和交叉关联度很高的工科专业,属于多学科、宽口径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掌握采矿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坚实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胜任采矿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教育、科研、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受资源赋存状况的制约,矿井开采系统、工艺方法及巷道布置、生产衔接十分复杂,它的学习更加强调系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一门课程、一本教材、一组课件、一项试验不能完全涵盖,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学习才能加深理解、加速掌握、深化拓展、综合应用[1]。可见,实习是课堂理论教学的重要辅助,对于应用型采矿人才实践能力的塑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在毕业实习中,存在学生安全和纪律意识薄弱、主动学习意识匮乏,导师教学模式单一、考核体系固化等诸多问题,亟待改进。
1毕业实习概述
毕业实习作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生产现场的尝试性检验,是学生专业综合能力训练收集、整理所需要现场素材的重要来源,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专业与职业理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2-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注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6个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基地、2个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1个先进采矿研究院、1个可持续发展与能源政策研究中心均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实验、实习、开展科学研究等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始终坚持“厚基础、宽知识、重特色、多方向、强能力、强实践、善创新、研究型”的现代矿业行业人才和能源工业精英培养理念与模式,全面贯彻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如图1所示,毕业实习过程中,学校、指导教师、学生和企业之间相互联动,互有目标和职责。实习开始前,学校提出毕业实习要求及实习安全条例;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安全教育和实习内容,并制订毕业实习计划,联系企业明确实习时间;实习企业协调实习时间,安排指导人员,提供实习场地;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学校制订的实习安全条例,在实习企业指导人员及指导教师的陪同下进行现场参观、搜集资料及交流学习。
采矿工程毕业实习旨在组织学生在井工煤矿、露天煤矿或金属矿开展现场实践,通过矿井参观、学习、搜集资料以及与矿井工程技术人员交流等综合教学手段,使学生对矿井各生产系统、生产流程、安全与环保、运营管理、职业道德和规范等有更深入的理解,丰富生产实践知识,从而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能结合实际条件加以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采矿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毕业设计及毕业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加深学生对采矿工程的热爱和感情[4-5]。通过对毕业实习过程中实习方式、实习内容、实习考核评价的科学优化和改革,旨在巩固和扩大学生在本科期间所学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并结合实际条件加以综合运用,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煤矿生产建设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素质,丰富生产实际知识,实现对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全过程的精准管理,进一步提升实习质量。
2毕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和纪律意识薄弱
良好的组织纪律意识是毕业实习顺利完成的总抓手。实习队伍纪律越严格,实习过程就越顺利,安全系数就越高,矿山企业就越放心,实习效果相对也会更好。在实习过程中部分学生纪律和安全意识薄弱,认为实习过程就是学院组织的集体旅游活动,主要表现为:下井时不按规定穿戴劳保服和矿用胶靴,不按要求褪去化纤贴身衣物,更换衣物时懒散,行动缓慢;对下井实习存在抵触心理,以受伤、空间幽闭等身体问题为由请假拒绝下井;不遵守实习安全细则,井下嬉戏打闹,用手电筒直射人眼;更有甚者下井实习前酗酒、上网,导致下井实习当天精神萎靡,下井后身体不适,产生了极大的人身安全隐患。
2.2主动学习意识匮乏
学生缺乏主动思考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没有带着问题观察,带着問题思考,在实习过程中对指导老师所讲的内容填鸭式吸收,不进行总结和反思,不进行提问和交流,对井下的设备、巷道支护方式、工作面布置等实习主要关注点毫不在意,升井后对指导老师所讲授的内容毫无印象。在井下遇到问题时,不与指导老师或现场工作人员以及同学询问交流,把井下的问题带到井上,甚至永远埋在心里。
2.3教学模式单一
在进行现场实习前,指导老师一般会对学生进行实习矿井地质条件、井田范围及尺寸、开拓方式、新水平开拓延伸方式、巷道布置方式、车场布置方式及现场安全培训等方面的讲解。由于学生现场经验较少,传统的课件和书本讲解方式较难使学生对井下实际环境有具体的概念,导致学生在现场实习过程中走马观花,对实习矿井巷道掘进及支护、工作面布置、三机配套等方面问题一知半解,无法为毕业设计夯实基础。
2.4考核体系固化
采矿工程毕业实习以《采矿工程实践教学指导书》为指导,主要考核方式为学生毕业实习表现及实习报告。考核方式的固化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学生的懒惰思想。部分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不遵守毕业实习纪律,不服从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的实习安排,毕业实习参与积极性差,参与实习内容少,与校内外指导教师及技术人员无交流,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差,未在实习小组中发挥团队成员应尽的作用,未能完成毕业实习任务,个人收获少,且报告撰写主要靠抄袭同组同学的实习报告,影响较差。
3毕业实习的改革方法
3.1加强安全教育和纪律管理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在现场实习的过程中,纪律关乎实习是否能安全顺利进行。严格而不严苛的实习纪律既是实习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学生安全的重要保障。一是教师在实习前应对实习学生进行完备的矿山安全教育,学生通过考取煤矿下井许可证或相关内部考试,从基础上培养安全意识。二是实行集体早饭、午饭,规定用餐时间,并进行签到统计,避免学生夜不归宿、彻夜娱乐等。
3.2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指导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学习。一是明确毕业实习目的,学生以《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大纲》为指导,列出实习过程中要解决的疑惑和问题,以及此次实习的主要目标。二是要求学生自行划分二到三人的毕业实习小组,小组间在听讲和现场实习参观时需要提出问题和思考,并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组内讨论和组间讨论。三是在实习前,指导老师应根据实习矿井的实际问题和重点参观位置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参观学习后进行解答、记录和总结。
3.3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
指导老师应高度重视毕业实习指导过程,在传统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一是充分利用本校的三维虚拟仿真教学系统[6],该系统具有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沉浸式立体显示和实时交互,打破了传统实践教学在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保证了指导过程的高效性。二是结合实习矿井现场生产实际问题对采掘平面图进行讲解,使学生对实习矿井具有初步了解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在现场参观时仔细观察思考。三是井下实践学习后组织学生与采矿工程师现场交流,鼓励学生踊跃提问并针对生产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实时解决学生实习疑惑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现场生产实际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3.4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
指导老师应制订灵活且丰富的考核方式,在全面考核学生学习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是开展组内汇报和组间汇报,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提升学生的沟通、合作和表达能力。二是在现场实时对学生进行提问,在深化学生记忆和理解的同时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三是在实习报告中加入现场巷道支护图、井底车场图、井筒设计图等,使学生充分掌握此次实习的关键内容。四是根据实习期间纪律遵守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保护学生安全的同时完成考核(图2)。
4结语
毕业实习作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最后一次实习,是验证大学所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过程。学校高度重视毕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指导老师改革和创新毕业实习内容,加强对毕业实习过程的管理,努力提升毕业实习水平,紧紧把握“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措并举,为学生成长成材保驾护航。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2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资助项目“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过程管理与质量提升探讨”(J221106)。
参考文献
[1]代少军,林井祥,董长吉,陈海波.疫情背景下采矿工程专业在线实习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1(20):89-92.
[2]严红,张源.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教学研究与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15,24(3):88-91.
[3]張源,万志军,李桂臣,等.采矿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17,35(4):114-117.
[4]王红伟,解盘石,郎丁,等.新工科背景下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实践改造升级探索[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30):62-64.
[5]杨胜利,秦凤华.加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环节[J].中国校外教育,2010(24):45,40.
[6]侯运炳,杨大鹏,张勇,等.采矿体系化全方位虚拟仿真教学方法和虚拟实习基地研究与实践[J].科教导刊,2021(19):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