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式康复性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1

2023-09-12 00:50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16期
关键词:髋臼髋关节关节

兰 月

( 盘锦市中心医院, 辽宁 盘锦 124000 )

在髋关节疾病治疗中,髋关节置换术(HR)为常用治疗方式,常见疾病有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经治疗能促进患者髋关节稳定,使其髋关节活动度接近正常水平,并且能促进功能障碍的改善,缓解疼痛,使患者尽快回归生活,临床疗效显著[1-2]。 但是手术治疗会对患者造成一定创伤,并且HR 患者年龄相对较大,常影响其治疗依从性,再加手术治疗期间存在较多不可控因素,进而加大患者手术风险。因此,手术治疗同时还应加强护理干预,减少不良因素影响,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3-4]。 HR 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9 年7 月—2020 年12 月接受HR 患者86 例,观察阶段式康复性护理(SRN)的效果。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7 月—2020 年12 月接受HR的86 例髋关节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25 例/女18 例;年龄57—75(65.18 ±3.48)岁;病程2—9(6.49 ±2.20)年;类风湿关节炎12 例,膝骨关节炎21 例,创伤性关节炎10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26 例/女17 例;年龄56—76(66.62 ±3.71)岁;病程2—10(6.62 ±2.13)年;类风湿关节炎13 例,膝骨关节炎20 例,创伤性关节炎10 例。 一般资料对比,P>0.05。 (1)纳入标准:均首次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认知功能正常。 (2)排除标准:精神疾病史;多关节同时置换;阿尔兹海默症。

1.2 方法

对照组: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 积极进行疾病知识的宣传,使患者了解HR 治疗的优势,并且了解手术治疗流程,使其意识到疾病对髋关节功能造成的影响,提高其重视程度,积极配合治疗。 术后对切口及引流情况进行观察,叮嘱患者多饮水,每2 小时对患者进行按摩,防止压疮等的发生。 观察组:患者康复训练期间,以被动为辅,主动为主,逐渐的增加活动量及活动时间,并且注意控制强度,以关节无疼痛、无疲劳感为主,同时针对患者肢体功能锻炼情况,护理人员需对其进行每天的监督,并且将其完成情况做好记录。 训练过程中需穿着宽松的衣服,不能在起床后1小时内进行锻炼。 (1)早期康复:患者术后需保持仰卧位,患腿抬高且外展,膝关节前面与足尖保持向上,并且将一软枕放置于两腿间。 在对患者进行搬动时,需要水平托起髋关节及患肢整体,在此期间,要求相关动作协调一致,保证髋关节伸直外展,不能牵拉、抬动患肢。 患者进行关节持续被动训练,需要将患肢放置于CPM 机上,由小到大进行锻炼,1 天2次,每次30 分钟。 (2)巩固康复:考虑到患者疼痛、切口愈合等情况增加训练强度,在基础锻炼之上增加柔韧性综合功能训练,避免进行人工关节受力过大的动作。 患者主要进行踝泵部、足跟滑动、髋关节屈伸等锻炼,在此期间应主要不能进行大幅度动作,如髋关节内旋超过中立位等。 患者进行主动康复锻炼过程中,主要进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坐位屈膝关节练习等。 踝泵运动过程中,应指导其将脚尖缓慢的勾起,维持时间为5 秒,然后脚面向远处伸直,通过以上方式进行踝关节活动,维持时间为5 秒,每天15 组,每组20 次。 进行仰卧位关链屈膝练习,在此期间患者需屈膝到最大角度,并且保持足跟与床接触,维持时间为5—10 秒,然后将膝关节完全的伸直,以上训练每天3—5 组,每组10 次。 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患者需将膝关节保持在伸直状态,维持时间为5 秒,然后放松5 秒,1 天15组,每组20 次。 患者进行坐位屈膝关节训练,使其保持小腿悬于床沿下,对髋关节外展及位置进行有效的调节,以此对膝关节屈曲度进行调节,然后尽可能向后踢腿,然后保持伸直状态,1 天4 组,每组10次。 下地行走期间需要由他人协助,借助助行器行走,通过反复训练,在其能进行平稳行走时进行上下楼训练,在此期间也需要由专门的人员,对患者训练情况进行看护,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3)晚期康复: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交替性上下楼梯训练,不断增加髋关节屈曲活动,并且进行单膝贴近胸壁练习,以上训练较好的情况下进行托马斯式牵引训练。 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在其疼痛不明显的情况下进行仰卧位直抬训练,并进行抗阻训练,如髋部伸肌等,然后进行穿衣、脱鞋袜等训练,使其日常生活能力得以恢复。 (4)出院后康复: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时间较长,因此,在其出院后依然需要坚持锻炼,在此过程中要求家属监督患者锻炼情况,持续进行住院期间的各种锻炼,并且根据自身情况增加运动量,随着不断的锻炼需要将锻炼重点放在肌肉整体力量提升方面,可通过单侧手杖单腿平衡练习、术侧单腿站立1分钟的方式促进肌肉力量的提升。 保持站立姿势时,需要外展患肢,并且在其术后6 个月内不能进行相关动作,如内旋、外旋等不能超过90 °,也不能盘腿、弯腰、捡物品、翘二郎腿等,避免出现假肢脱位的情况。 同时,患者不能进行增加髋关节负荷的各种运动,如举重、跳跃等,并且合理控制自身体重,防止负担加重。

1.3 观察指标

各项观察指标如下:(1)关节功能恢复。 髋关节功能量表(Harris),评分高即髋关节功能恢复好;(2)疼痛。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低即疼痛感轻;(3)日常生活能力。 巴塞尔(Barthel)指数评分,评分高即日常生活能力好;(4)关节活动度;(5)并发症发生率;(6)情绪状态。 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高即情绪状态好;(7)生活质量。 简明健康量表(SF -36),评分高即生活质量好。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x±s),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Harri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 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s,分,n=43)

表1 2 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s,分,n=43)

组别行走辅助疼痛畸形活动范围日常活动行走距离步态总分对照组 14.27 ±1.37 11.83 ±1.24 6.27 ±0.24 7.56 ±1.32 14.43 ±1.24 8.26 ±1.25 12.49 ±1.18 80.73 ±2.51观察组 17.20 ±1.52 14.19 ±1.43 8.11 ±0.38 9.19 ±1.35 19.32 ±1.27 10.73 ±1.38 15.26 ±1.47 92.18 ±2.48 t10.124 78.816 628.948 56.104 419.480 69.380 110.390 722.945 4 P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

2.2 2 组相关临床指标对比

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VAS 评分低,Barthel 指数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相关临床指标对比(±s,分,n=43)

表2 2 组相关临床指标对比(±s,分,n=43)

组别VAS 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7.79 ±1.18 5.18 ±1.05 63.16 ±3.28 70.16 ±5.17观察组7.75 ±1.20 3.14 ±0.62 63.81 ±3.14 80.52 ±4.28 t0.168 011.829 71.012 210.914 6 P0.866 90.000 00.313 90.000 0

2.3 2 组关节活动度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关节活动度>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 组关节活动度对比(±s,分)

表3 2 组关节活动度对比(±s,分)

组别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n=43)5.16 ±0.748.93 ±0.34观察组(n=43)5.28 ±0.6910.70 ±0.73 t 0.838 615.541 8 P 0.403 70.000 0

2.4 2 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骨不连、骨不愈、切口感染)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2 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5 2 组心理状态对比

观察组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表5 2 组心理状态对比(±s,分,n=43)

表5 2 组心理状态对比(±s,分,n=43)

SAS 评分SDS 评分组别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 65.83±2.94 49.16±1.84 63.29±1.84 47.92±1.34观察组 65.39±2.74 45.28±1.27 63.34±1.45 43.21±1.27 t0.717 911.380 10.419 816.729 1 P0.474 80.000 00.675 70.000 0

2.6 2 组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6。

表6 2 组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6 2 组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物质功能心理健康生理机能躯体疾病精力情感功能一般状况社会功能对照组(n=43) 72.23 ±2.13 73.40 ±3.53 71.65 ±3.22 72.25 ±3.12 74.23 ±4.19 72.54 ±3.27 74.57 ±3.24 72.94 ±4.42观察组(n=43) 77.29 ±3.54 78.34 ±2.47 76.29 ±3.41 78.84 ±3.35 79.42 ±3.48 78.46 ±3.58 73.38 ±3.84 78.43 ±3.51 t8.031 37.518 86.487 49.439 66.248 38.006 31.553 16.378 3 P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124 20.000 0

3 讨论

解剖学意义上的髋关节(Hip Joint, HP)是由股骨头与髋臼相对构成,属于杵臼关节。 髋臼内仅月状面被覆关节软骨,髋臼窝内充满脂肪,又称为Haversian 氏腺,可随着关节内压的增减而被挤出或吸入,旨在维持关节内压的平衡。 在髋臼的边缘有关节盂缘附着,这加深了关节窝的深度。 在髋臼切迹上横架有髋臼横韧带,并与切迹围成一孔,此孔有神经、血管等通过。 关节囊厚而坚韧,上端附于髋臼的周缘和髋臼横韧带,下端前面附于转子间线,后面附于转子间嵴的内侧(距转子间嵴约1 cm 处),因此,股骨颈的后面有一部分处于关节囊外,而颈的前面则完全包在囊内。 HP 是人体最大的关节,HP 主要是由髋臼以及股骨头,还有周围的众多的韧带以及关节囊所构成的。 HP 对于人体的负重以及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HP 为多轴性关节,能作屈伸、收展、旋转及环转运动。 但由于股骨头深嵌在髋臼中,髋臼又有关节盂缘加深,包绕股骨头近2/3,所以关节头与关节窝二者的面积差甚小,故运动范围较小。 加之关节囊厚,限制关节运动幅度的韧带坚韧有力,因此,与肩关节相比,HP 的稳固性更强[5]。

近年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HP 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一旦患者HP 及周边关节组织出现异常,就会对其下肢功能造成较大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各种行为障碍,如行走、蹲起障碍等,情况严重时会导致下肢瘫痪,影响正常生活。 髋关节置换是在髋关节疾病中最为常见,主要将患者坏死和畸形的股骨头或髋骨通过切口暴露出来,然后取出病变,最后将人工股骨头植入,以此起到治疗作用,这种治疗方式不会对患者躯干造成较大影响,对患者伤害小,其术后恢复快。 虽然该治疗方式临床应用已趋于成熟,但是部分手术操作依然会对患者造成摩擦损伤。 因此,需加强临床护理,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进一步促进身体康复[6-7]。 HR 为常用治疗方式,是一种应用较广的医疗技术,该治疗方式在多种骨科病中应用较多,能有效缓解疾病所引起的疼痛,并且使其关节畸形情况得以有效的纠正,其主要目标为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 近年来,膝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越来越多,且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其对疾病康复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而言,必须对其功能锻炼引起重视。 HR 对患者创伤较大,因此,该治疗方式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要求患者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且患者年龄大多较大,并且由于疾病的影响,进一步降低其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老年患者体质差,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的情况,进而出现悲观、失望等不良反应。 患者术后干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处理不当会引发血栓、局部感染等严重情况,不仅降低疗效,还会威胁生命安全,因此,加强患者术后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在护理过程中,康复指导是一个重要方面,并且占据着重要地位,该护理内容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其必须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并且进行不断的学习,掌握多学科知识,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最终促进功能恢复。 临床认为,经早期正确的康复锻炼,患者一般能恢复基本功能,但是康复训练过程繁琐且艰巨,要求患者积极配合康复过程,并且护理人员具备耐心、责任心[8-10]。 本研究结果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Harris 评分高,关节活动度大,VAS 评分低,Barthel 指数评分低高,并发症发生率低,SAS、SDS 评分低, 生活质量评分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临床发病率较高,是常见骨科疾病,并且其患病人群具有特殊性,主要为老年人,一旦发生就需进行立刻治疗,有效排除骨坏死因素,并且进行完善的修复,否则会出现股骨头变形、结构改变等不良情况,进一步增加患者疼痛感,降低生活质量。 HR 为以上疾病首选治疗方式,并且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临床肯定,但是对于HR 患者来讲,其术后恢复效果与康复锻炼有着密切联系,并且对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在其术后配合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案,使其生理、心理功能得以恢复,尽早康复出院[11-12]。 由于外界因素及自身条件的影响,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会存在差异,临床认为这种情况的发生也与患者手术护理质量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术后康复锻炼。 常规护理临床应用较多,但是该护理模式对护理风险较为关注,并没有对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足够的重视,进而具体护理期间常存在康复干预措施不足的情况。 因此,在患者术后加强早期康复锻炼及巩固锻炼为重点内容,使其髋关节功能得以早期恢复。 相关临床研究[13-14]揭示,经康复护理,患者能进行主动及被动运动,以上2 种方式相互配合,对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形成直接影响,在康复锻炼过程中,护理人员对相关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并且叮嘱患者坚持锻炼,最大程度的屈伸膝关节,促进膝关节功能状态的改善,最大程度加快患者恢复进程。 近年来,HR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在恢复患者自主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意义重大,但是患者术后常存在各种不合理行为,如急于行走、不正确训练等,均对其患肢功能的恢复造成影响。 对于患者而言,有效的康复训练对髋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并发症预防方面效果较好。 因此需在术后加强系统性的指导,使患者积极应对及配合康复训练,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保证康复计划的顺利进行,获得理想的锻炼效果。 SRN 对于HR 患者来说是一种计划性、个性化以及连续式的护理模式,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性护理方案,使护理整体流程具有规范性,更科学合理。 在SRN 下,能在患者不同康复时期提供相应的康复训练,更具针对性及有效性,促进患者关节部位血液循环,有利于手术部位炎性物质重新吸收。 并且能减少各种不良情况造成的手术部位损伤。 并且该护理方式能防止由于训练强度不足而造成的关节功能康复不良的情况,还提高了康复训练合理性,避免训练强度突然加大而损伤关节功能[15-16]。

综上所述,在HR 患者术后应用SRN,能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减轻疼痛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少,减轻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髋臼髋关节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合并跟距关节及跟骰关节损伤的效果探讨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3D打印人工髋关节获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