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存德 韩国文 张伟林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微创直接前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21年1月晋机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82例,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将奇数患者作为对照组(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41例),将偶数患者作为观察组(微创直接前侧入路手术治疗,41例),对比2组置换前后Harris评分、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置换后1个月、3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置换后红细胞沉降率、置换后引流量、置换后C-反应蛋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 通过微创直接前侧入路行半髋关节置换术,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半髋关节置换术;直接前侧入路;后外侧入路
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10-0045-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10.015
随着微创外科医学的不断发展,微创半髋关节置换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常规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可以准确定位与安装假体,但是对髋关节周围肌群的破坏较大,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不利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直接前侧入路为近年来出现的新型髋关节置换术式,相关研究表明,其对组织损伤比较小,并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术后尽快恢复[1-2]。本次研究选取82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对比了不同入路行半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21年1月晋机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奇数患者为对照组,偶数患者为观察组,每组41例。观察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60~72岁,平均年龄(66.0±2.0)岁,伤后至就诊时间为1.5~47.5 h,平均(24.5±7.7)h,体质量指数22.5~25.5 kg/m2,平均(24.1±0.5)kg/m2,致傷原因:车祸18例,运动伤16例,高处坠落7例;对照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61~73岁,平均年龄(67.0±2.0)岁,伤后至就诊时间为2.0~47.0 h,平均(24.5±7.5)h,体质量指数22.0~25.0 kg/m2,平均(23.5±0.5)kg/m2,致伤原因:车祸20例,运动伤15例,高处坠落6例。2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书;(2)临床资料完整;(3)无手术禁忌证;(4)患者可以正常交流,认知无障碍;(5)患者年龄高于60岁,低于80岁;(6)由同一名医生完成手术操作。
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认知以及沟通障碍;(2)配合度较低患者;(3)存在手术禁忌证;(4)研究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情况。
1.2 方法 术前2组患者均进行检查,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合适假体型号与种类。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手术。患者取健侧卧位,在髋关节后外侧做切口,从皮肤进行切开,依次向皮下组织以及阔筋膜分别切开,再将臀大肌进行钝性分离,让患者进行屈膝内旋后,保持姿势继续进行手术操作。将外旋肌群进行切断,再切开后方关节囊,处理股骨侧与髋臼,置入假体,修复切断外旋肌群。
观察组采用直接前侧入路手术。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并且将患侧臀部垫高,保持大腿处于轻度后伸状态。在髂前上棘远端2 cm向外侧做切口,沿着肌肉纤维方向分离筋膜。然后再从肌肉从筋膜内侧充分分离,可以观察到脂肪条带。通过手指的力量,将股骨颈的上方从内上方进行钝性分离,让关节囊前部充分暴露在手术视野内。分别在股骨颈上下方,以及髋臼前方,插入3把相对钝性拉钩,切开关节囊。同时在深部的位置将拉钩进行有效调整,让髋关节处于内收外旋状态下,同时保持在前脱位的位置后边,做股骨颈基底截骨,放入假体,最后用不可吸收缝线修复关节囊。
2组术后均进行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同时密切关注患者体征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告知医生开展对症处理。并且术后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进行相应康复训练,术后需要将患肢保持在抬高状态下,术后24 h拔除引流管。根据患者手术指标恢复情况,可以进行下地训练,或者是负重训练,同时要控制训练的时间与强度,避免出现过度训练情况。
1.3 观察指标 (1)Harris评分。主要包括活动范围、功能以及疼痛3个方面,总分为100分,得分在90分以上为优,得分在80~89分之间为良,得分在70~79分之间为可,得分在70分以下为差。评估时间分别在患者置换前、置换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2)观察并对比2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相关指标主要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置换后红细胞沉降率、置换后引流量以及下床行走时间。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假体位置不良以及髋关节脱位。(3)生活质量。根据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进行评估,主要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每项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置换前后Harri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置换后1个月、3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置换前與置换后6个月Harri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置换后红细胞沉降率、置换后引流量、置换后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3例,假体位置不良4例,髋关节脱位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9.51%)(8/41);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88%)(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P=0.043)。
2.4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常见骨折类型之一,多发于老年群体,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其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发病原因是由于老年人髋周肌群出现退变,不能抵消有害应力,让患者在跌倒或者滑倒后容易出现无创伤骨折[3-4]。临床治疗主要通过手术方式,微创直接前侧入路或者后外侧入路行半髋关节置换术,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进而降低致残率与病死率。在微创手术不断发展背景下,也让快速康复的理念得到有效推广,如何让患者手术后快速恢复,成为临床治疗的重点内容;同时对老年患者而言,术后快速恢复能够提高生活质量,手术的安全性同样值得关注。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置换后1个月、3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置换后红细胞沉降率、置换后引流量、置换后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直接前侧入路可以从缝匠肌与股直肌之间的间隙穿过,不切断髋关节周围肌肉组织,进而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组织损伤的程度,进而让患者术后得到快速恢复。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直接前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手术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在临床治疗中,很多患者在术后会出现并发症情况,不仅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而且不利于患者恢复,因此,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整体康复而言非常重要。观察组在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以及总体健康评分方面均比对照组更高(P<0.05)。说明通过直接前侧入路手术可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更加显著地提高,有利于患者预后改善,让患者可尽快恢复身体健康,早日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在常规情况下,直接前侧入路髋关节手术在手术治疗中,需要通过扩髓器上的导针探查与辨识股骨髓腔方向,因此会一定程度延长手术时间。同时因为切口暴露与方位因素的影响,难以在切口延长的基础上进行固定处理。在手术过程中,判断解剖位置十分重要。在微创直接前侧入路治疗中,针对患者缝匠肌与股直肌的间隙入路,可以对软组织有效保护;通过正确解剖处理,不仅可以将手术切口长度有效缩短,而且可以显著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5-6]。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取平卧位,更加方便在术中观察患者的下肢长度是否处于同一水平。并且在对患者进行插管时更加便捷,可以充分减少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在手术中,可以更加直观地对髋臼外展角进行观察,让假体的位置更加精准。但是平卧也存在一定弊端,由于术中需要将患者部分臀中肌进行切开,会破坏髋关节肌群的完整性,部分患者在术后可能早期肌群处于比较差的状态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康复。C-反应蛋白是临床针对炎症水平检测的重要指标[7-9]。观察组在置换后C-反应蛋白水平比对照组更低(P<0.05)。说明通过直接前侧入路进行手术,可以有效减少炎症因子水平,降低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的概率,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
综上所述,通过直接前侧入路进行半髋关节置换术,可以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小切口长度,术后恢复较快,且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志坚,周雪明,刘世帧,等.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120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36(8):1296-1299.
[2] 许跃伟,李进京.小切口微创半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51(2):207-209.
[3] 张向东.后外侧小切口微创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2):75-77.
[4] 周亲明,王琳虹,李明恒.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2):4650-4651.
[5] 高鹏.用经前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和经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5):85-86.
[6] 孙红旗.前外侧与后外侧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9):34-35.
[7] 王晓桐,朱康,马胡晶,等.前外侧与后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关节功能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8):24-27.
[8] 顾三军,王建兵,徐可林,等.Super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早期疗效评价[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8,11(10):29-32.
[9] 智春升,邬波,金冶华,等.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与直接外侧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比较[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9,12(1):26-30.
(收稿日期:202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