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探究

2023-09-11 02:22王倩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替格瑞洛急性冠脉综合征阿托伐他汀

王倩

【摘要】  目的   探究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3月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参照组与联合组各43例。除给予患者基础药物治疗外,参照组服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组使用阿托伐他汀与替格瑞洛联合用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实验室指标[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P2Y12反应单位(PRU)]、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CK、cTnI、MPAR、 PRU均明显低于参照组 (P<0.05);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2.09%,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比单用阿托伐汀更理想,能有效改善血凝,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心功能,降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替格瑞洛;阿托伐他汀;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01-0068-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01.023

急性冠脉综合征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类型,一般指冠状动脉血管硬化后出血形成血栓的心脏缺血综合征,该病难以治愈,且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与死亡人数一直在逐年递增,与不良生活习惯、精神压力以及家族史相关[1]。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大多与过度肥胖、吸烟喝酒以及各种压力有关,患者交感神经兴奋、血液黏稠度升高、心肌耗氧量上升、心排血量减少,症状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心悸以及心绞痛等。该病可使心肌血液灌注量不足,从而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若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患者的生命安全将会受到极大威胁[2]。目前临床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控制及介入治疗,替格瑞洛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能防止冠状动脉进一步狭窄,既可用于治疗,又可用于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危症的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首选治疗药物还包括他汀类降血脂药,如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还有β受体阻滞剂与钙通道阻滞剂,尤其适用于交感神经张力较高的患者[3]。本文将8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究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联合组各43例。联合组患者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2.3±5.1)岁;病程3~19年,平均(10.9±3.1)年。参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46~80岁,平均年龄(63.1±5.3)岁;病程4~18年,平均(11.1±3.2)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本研究已取得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经心电图等检查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研究已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且签署相关文件;(3)患者的基础资料齐全;(4)既往无急性冠脉综合征病史;(5)无严重心律失常等对研究有影响的疾病;(6)对研究药物无过敏史[4]。

1.2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胶囊抗血小板聚集,低分子肝素抗凝,硝酸甘油扩张冠状动脉及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5]。同时,参照组患者服用优力平(通用名:阿托伐他汀钙片,生产企业:乐普制药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127,产品规格:10 mg)口服,每日1次,每次10 mg。联合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泰仪(通用名:替格瑞洛片,生产企业: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320,产品规格:90 mg)口服,本品起始剂量为180 mg,后每次90 mg,每日2次[6]。

1.3    观察指标    (1)实验室指标包括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P2Y12反應单位(PRU)。(2)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患者胸闷、心悸等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静息心电图正常;有效:患者胸闷、心悸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静息心电图下移的ST段回升>0.1mV和(或)T波变浅50%以上;无效: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表现无明显变化[7]。(3)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包括顽固性心绞痛、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予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予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CK、cTnI、MPAR、PRU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参照组的7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    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一种很常见的严重心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出现硬化斑块,且斑块发生破裂或表面被侵蚀而出现血栓,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阻碍甚至完全闭塞的一种临床状况,常见于老年人、男性及绝经后女性、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及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诱因包括交感神经兴奋,血液黏稠度,心肌耗氧量、心输出量加大及吸烟等。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三种情况,一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也就是急性心肌梗死;二为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与前者的区别是冠状动脉并没有完全持续性阻断;三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也是心绞痛加重的阶段。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病情危急,需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等指标,再通过系统的检查,如心电图、心肌标志物检测、冠状动脉造影等排除其他疾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典型症状为发作性的胸痛、胸闷等表现,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导致猝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时采取治疗可极大地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8]。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半数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导致。临床研究表明,1年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死率约15%左右,3年后增加至25%左右,4年后的病死率高达41%以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如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栓塞、心室壁瘤、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等。因此,一旦出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应尽快就医,以控制血栓形成,开通血管,恢复冠脉血供,可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恢复心肌血供,预防心肌坏死,防止猝死,提高存活率。通常首选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替罗非班等药物单用或联用,若效果不佳或无效,则可采用介入疗法,使血管得以通畅,恢复心肌血供。该病的治疗药物包括抗心肌缺血药、硝酸酯类、β受体拮抗剂、COX抑制剂和钙通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P2Y12受体拮抗剂、GPI、抗凝药、调脂药以及ACEI/ARB等。有大量研究表明,降脂药联合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的临床疗效更显著[9-10]。抗血小板常用的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替格瑞洛。

脂质学说认为,脂质堆积和结缔组织合成增加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富含脂质的斑块一方面容易破裂,而当其暴露于流动的血液中时可促进血栓形成。他汀类为历史悠久、疗效确切的降脂药物,可竞争性抑制3-羟基-3甲基戊烯二酸辅酶A(HMG-COA)而阻碍胆固醇合成,且近年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炎、稳定斑块等多项降脂外作用,使其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基线用药[11]。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经典发病机制为斑块破裂和全身炎症反应激活,斑块破裂后暴露的血管内皮组织下血小板迅速黏附并不断聚集,促使血栓形成,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成为其基础治疗之一,各大指南均推荐患者至少应用1年的阿司匹林联合一种强效P2Y12治疗。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环戊基三唑嘧啶(CPTP)抗血小板药物,为非前体药,进入人体后可不通过肝脏代谢可逆性、快速地与二磷酸腺苷(ADP)受体P2Y12可逆性结合并选择性抑制,起效迅速;同时其可对红细胞表面的平衡核苷转运体-1起到直接的抑制作用,增加细胞腺苷水平,使血小板中的环磷酸腺苷(cAMP)得到反馈性调节,进一步强化了抗血小板聚集/活化效果。同时,替格瑞洛进入人体后可被迅速吸收,经CYP34A代谢为活性和非活性产物,中位达峰时间为1.5 h,平均绝对生物利用度约40%,半衰期7 h。多项大型临床研究表明[12],氯吡格雷负荷剂量给药后6~8 h才能抑制约60%的血小板,而替格瑞洛负荷剂量给药后2 h即能抑制约90%的血小板,服药12 h内对血小板的抑制率可保持在95%。相较于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高的安全性,且不受肝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影响,有效避免部分患者对氯吡格雷药效反应差的现象,对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地位带来强劲挑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CK、cTnI、MPAR、 PRU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参照组的72.09%(P<0.05);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0.93%(P<0.05)。说明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更佳,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比单用阿托伐他汀更理想,能有效改善血凝,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心功能,并降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翟明霞,李文芳.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研究[J].中国药业,2020,29(2):86-88.

[2]    翟留群,崔平,黄文伊.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9,17(4):322-324.

[3]    郭艳杰,孙冬冬,李伟杰,等.替格瑞洛联合强化阿托伐他汀在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6):793-795.

[4]    赵雪银,王晓,严研,等.替格瑞洛对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7,15(5):458-462.

[5]    龚世菊,黄睿林,张志刚.他汀类药物与替格瑞洛短期联用的药物相互作用[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7,26(1):28-31.

[6]    楼善杰,黄诚意,朱劲草,等.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状動脉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和治疗杂志,2015,29(1):90-92.

[7]    贾璇.替格瑞洛联合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4):168-170.

[8]    田磊,支伟伟,闫晓丽,等.替格瑞洛联合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在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J].贵州医药,2019,43(12):1953-1954.

[9]    刘进军,张恒,张宁汝,等.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37(3):1002-1008.

[10]    胡佳勇,余皓月.替格瑞洛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7,23(1):19-22.

[11]    熊雯.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的心肌保护作用[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8,27(2):191-194.

[12]    韩晓涛,董茜,陈永福,等.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2020,15(7):1000-1003.

(收稿日期:2022-10-23)

猜你喜欢
替格瑞洛急性冠脉综合征阿托伐他汀
芪参益气滴丸、双嘧达莫联合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与安全性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近期疗效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分析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替格瑞洛导致房室传导阻滞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