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析法在手术室护理岗位优化中的应用

2023-09-11 15:35:52黄余蓉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9期
关键词:手术室

黄余蓉

【摘要】  目的    探讨工作分析法在手术室护理岗位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龙海市第一医院手术室两个系列(手术系列和麻醉系列)共36名护士为对象,运用工作分析法对手术室护理岗位进行优化。比较手术系列护士(巡回护士、器械护士、责任护士)、麻醉系列护士(诱导室护士、复苏室护士)在岗位优化前后的工作项目总数。采用该院自制的岗位设置满意度测评表,从“工作强度”“工作效率”“工作交接”“总体评价”在岗位优化前后对岗位设置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    经岗位优化后,巡回护士、器械护士、诱导室护士、复苏室护士、责任护士的护理项目数量分别为39项、21项、22项、17项、28项,较优化前减少3项、2项、1项、1项、6项。优化后护理人员对岗位工作强度、工作效率、工作交接和总体评价评分均显著高于优化前(P<0.05)。结论    工作分析法有助于手术室护理岗位优化,并提高手术室护士对岗位设置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岗位优化;工作分析法;岗位设置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09-0123-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09.040

手术室是医院的核心科室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成为诸多疾病治疗的首选方案[1]。手术室护理作为手术质量的重要保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手术室护理服务有助于强化手术效果,促进术后恢复。但是随着现代手术技术的多样化发展,手术室护理岗位不断增加,护理内容日益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手术室护理难度,影响了护理效果[2]。工作分析法是综合工作日志、调查问卷、资料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当前工作内容和流程进行梳理,发现不合理之处,并进行必要的优化与改善,从而达到减少工作环节、优化工作流程的目的。本文从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手术室护理服务出发,运用工作分析法对手术室护理岗位进行了优化,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龙海市第一医院手术室手术系列护士(巡回护士、器械护士、责任护士)和麻醉系列护士(诱导室护士、复苏室护士)共36人作为对象。从理论上讲,供应室护士也可划归手术室护士范围,但是供应室护士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较为固定,因此本研究未纳入供应室护士。所有入选护士工作年限均>3年,且均为该院在编护士。男6人,女30人,职称副高及以上7人,中级18人,初级11人;年龄22~50岁,其中<30岁12人,30~40岁17人,>40岁7人;学历情况:大专及以下14人,本科及以上22人;工作年限<5年10人,5~10年16人,>10年10人。手术系列护士20人,其中:巡回护士12人、器械护士8人;麻醉系列护士16人,其中:诱导室护士8人、复苏室护士8人。

1.2    方法

1.2.1    工作分析法    综合工作日志、问卷调查和工作实际,对手术室护理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流程进行分析,并发放问卷调查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护理流程的看法、意见与建议。同时,明确护理环节,将手术室护理分为术前访视、术前准备、麻醉诱导、体位摆放、手术过程、术后整理、复苏室工作和术后随访等环节,对各护理岗位在各环节的工作情况进行梳理,并将梳理結果作为岗位优化的依据。

1.2.2    工作日志分析    采用院护理部统一编制的《工作日志记录表》,要求参与研究的36名护士提供近3个月工作日志记录。通过对工作日志记录进行分析,梳理手术室各岗位护士主要工作内容、流程,了解手术室护士工作现状与护士资源分配等情况。经过工作日志分析,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各岗位护士工作情况,为后续各岗位工作内容优化提供了基础。

1.2.3    问卷调查和访谈    在工作日志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情况问卷调查表》,该调查表针对术前、麻醉、术中和术后等环节工作内容、流程进行提问,旨在了解手术室护士对当前工作内容与流程是否满意、是否有调整优化必要以及调整优化建议。同时,基于自愿原则,对部分手术室护士进行深度访谈,以了解其对手术室岗位调整和优化的具体看法和建议等。

1.2.4    岗位优化与动态调整    在前述工作掌握各岗位护士工作现状并征求相关岗位护士意见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改善患者医疗护理服务体验为根本目标,以资源优化整合为指导原则,对手术室护理岗位及内容进行优化。明确巡回护士、器械护士、诱导室护士、复苏室护士、责任护士工作内容,根据手术室护理实践和手术操作发展等,每季度末对本季度岗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反馈,并对岗位内容、工作流程等予以动态调整。

1.2.5    岗位培训    岗位优化后,部分工作内容、项目及要求有一定的变动与调整。因此,需要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帮助其尽快熟悉岗位优化后的工作职责及具体要求。考虑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紧张、工作繁重的现实,根据不同岗位及优化内容情况,采取不同培训方式。如诱导室护士与复苏室护士岗位优化较少,仅减少1项工作内容,采用现场指导与说明方式进行;责任护士岗位内容变动较大,培训耗时相对较长,组织护士轮流接受专题培训。

1.2.6    优化交接环节    在手术室护理中,交接是重要的一环,高质量的交接决定了手术室护理最终质量。要求在术前访视中,巡回护士、诱导室护士做好相互交接,尤其是巡回护士要与麻醉诱导室护士做好交接,并由麻醉医师具体负责诱导后的麻醉过程。在术后,麻醉医师要与麻醉复苏室护士、麻醉复苏室护士要与病房护士等做好交接。在各个交接中,要按照规定详细、如实填写交接单,在确认无误后方能完成。

1.3    观察指标    比较巡回护士、器械护士、诱导护士、复苏护士、责任护士在岗位优化前后的工作内容总数。采用该院自制的岗位设置满意度测评表,在岗位优化前后对岗位设置满意度进行测评。该量表包括“工作强度”“工作效率”“工作交接”“总体评价”等方面,每个维度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受访者对岗位设置的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优化前后护理项目数量比较    经岗位优化后,巡回护士、器械护士、诱导室护士、复苏室护士、责任护士的护理项目数量为39项、21项、22项、17项、28项,较优化前分别减少3项、2项、1项、1项、6项,见表1。

2.2    优化前后岗位设置的满意度比较    优化后护理人员对岗位工作强度、工作效率、工作交接和总体评价评分均显著高于优化前(P<0.05),见表2。

3    讨论

3.1    手术室护理岗位优化的意义与价值    手术室是医院的核心业务科室之一,手术室护理是手术质量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发展、器械增多等因素,手术室护理岗位不断细化,护理内容也日益增多。在肯定岗位细化和护理内容增多积极意义的同时,不断繁杂的岗位和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影响了工作体验,并且容易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形成工作倦怠,最终影响手术室护理质量。毛永兵[3]选择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三甲医院)的914例手术患者为对象,通过问卷与访谈方式,就该院手术室开台时间延误原因进行分析后,指出除患者个体因素外,手术室各岗位工作内容设置不合理、环节衔接不流畅等也是造成延误的主要原因。因此,优化手术室工作岗位流程,合理安排各环节内容,并建议在手术全程应安排专人进行绩效打卡,以保证各流程的顺利进行。裴瑾等[4]认为应该结合当前的医疗护理实践发展情况,合理设置包括手术室在内的护理岗位,进一步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和使用。同时,他们均强调新入职护士培训的重要性,并建议要针对新入职护士需求,完善相应的培训机制,优化新入职护士岗位设置,加强相应的考核,以提高其岗位能力。夏青红[5]等肯定了流程优化在围术期患者静脉通路管理中的价值,指出通过流程优化后,患者静脉重复穿刺率、术中留置针入路闲置率等均显著下降,同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手术室工作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流程优化前(P<0.05)。综合来看,对手术室护理岗位进行优化,有助于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手术与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度;同时,手术室护理岗位优化也可以实现手术室护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岗位能力,并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

3.2    工作分析法优化了手术室护理内容    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不应该单纯体现在诸如设备、操作技术等物质层面,强化护理人员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的认可、优化护理人员岗位配置和工作内容等软件建设也是重要内容。岗位设置与岗位胜任力密切相关,合理的岗位设置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岗位胜任力,降低护士工作倦怠感。尤其是随着人本管理思想的普及,不断优化手术室护理岗位已经成为手术室管理的重要内容。如唐婉等[6]肯定了标准作业程序在手術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同时其还总结了标准作业程序应用中的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马瑛[7]等提出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是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关键,除了合理设置岗位以外,还需要重视护理团队建设。其研究证实:团队管理模式有助于明确团队各成员工作职责,增强团队之间的配合与默契,提高团队成员核心能力,进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在本研究中,经过岗位优化,巡回护士、器械护士、诱导室护士、复苏室护士、责任护士的护理项目数量为39项、21项、22项、17项、28项,较优化前分别减少3项、2项、1项、1项、6项,手术室护理内容总数为127项,较优化前整体减少了13项。说明工作分析法在整合工作内容、优化岗位设置方面具有较强的运用意义。洪金翠[8]采用工作分析法,将护理管理岗位分为5大管理项目共68项工作内容,上述内容与护理工作职责的匹配度达到90%以上。认为工作分析法有助于及时发现护理管理岗位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工作职责区分不明、不规范等,通过工作分析法可以优化岗位设置,提高岗位管理质量。此外,工作分析法还可以为后续护理管理绩效评价提供依据。钟月云等[9]强调工作分析法有助于明确各岗位护理人员工作职责,提高岗位的规范性。认为工作分析法实现了岗位、职责、权利相统一,可以促进护理岗位的合理化与专业化,促进岗位优化配置,并为业绩考核、职务晋升等提供依据。

3.3    工作分析法提升了手术室护士对岗位设置的满意度    手术室护士工作内容繁杂,工作强度高,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进而影响护士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因此,提高手术室护士对岗位设置的满意度也是岗位优化的内在要求。本研究结果显示,优化后护理人员对岗位工作强度、工作效率、工作交接和总体评价评分均显著高于优化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基于工作分析法进行手术室护理岗位的优化可以改善护士对岗位设置的满意度。工作分析法具有客观、准确分析岗位设置现状和工作流程的作用,并且能够帮助查找制约当前工作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为工作绩效的改善提供参考。此外,定时运用工作分析法对前一阶段工作状况进行分析,还起到了反馈、纠正等作用,有利于实现岗位管理的动态化、系统化和定期化,进一步改善了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同时,该院在工作分析法中,还将交接优化作为重点工作,提高了交接效率,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手术质量,有利于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此外,在工作分析法实施过程中,还结合岗位优化的实际,进行了针对性培训,也有助于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10]。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岗位优化中运用工作分析法,有助于较为客观、准确地界定护理岗位,并为岗位的优化提供借鉴,显著提升护士对岗位设置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索倩,洪流,李倩.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消化外科手术室优化管理实践[J].中国临床研究,2022,35(3):427-431.

[2]    王银玉,王致远,刘梅丽,等.磁性护理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医护满意度中的效果观察[J].護理实践与研究,2022,19(5):764-767.

[3]    毛永兵.三甲中医院手术室开台时间延误原因调查与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4):73-75.

[4]    裴瑾,闵玉娣,魏彦姝,等.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华护理教育,2022,19(2):107-112.

[5]    夏青红,罗艳丽,冯清,等.流程优化在围术期患者静脉通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华西医学,2021,36(12):1674-1678.

[6]    唐婉,郭莉,袁川育,等.标准作业程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误区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22,22(1):13-16.

[7]    马瑛,邓飞燕.团队管理模式对介入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12):182-184.

[8]    洪金翠.工作分析法在制定护理管理岗位能力标准与缓效评价标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4):101-102.

[9]    钟月云,刘丽华.工作分析法(DACUM)在制定护理管理岗位能力标准及绩效评价标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8):133-136.

[10]    李佳克,赵文利,李海云,等.河南省三级医院介入手术室护士专科培训需求的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22,19(2):131-135.

(收稿日期:2022-12-10)

猜你喜欢
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40:03
手术室的“阿尔法狗”:达芬奇机器人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2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手术室麻醉护理配合体会
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