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艳,陈子敏,郑紫莹,闵 旻
(1.湖北科技学院医学部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2.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首位的疾病[1]。虽然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众多,但高血压是我国心血管病最主要、普遍存在的危险因素[2]。2017年中国有254万人死于高收缩压,其中95.7%死于心血管疾病[1]。近年来随着“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理念的提出,高血压前期防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3]。我国目前有高血压前期人数约4.35亿,高血压前期使得总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增加37.0%,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56.0%[4]。高血压前期不仅增加了患高血压的风险,同时也增加了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因此,有必要研究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以有效预防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本研究分析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危险因素聚集对高血压前期的影响,旨在为高血压前期人群的管理和干预提供参考。
①高血压与高血压前期: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已确诊为高血压正在服用降压药者定义为高血压,收缩压在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在80~89mmHg定义为高血压前期。②肥胖与超重:体重指数(BMI)≥24.0kg/m2为肥胖或超重。③血脂异常:TC≥6.2mmol/L、LDL-C≥4.1mmol/L、TG≥2.3mmol/L、HDL-C<1.0mmol/L,具备一项或一项以上者为血脂异常。④高血糖:FPG≥7.0mmol/L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本研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定义为具有除高血压以外的高血糖、血脂异常、肥胖、吸烟等4项危险因素,暴露1项、2项、≥3项危险因素分别指具有以上4项危险因素的任意1项,任意2项,任意3项及以上[5]。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在湖北省某县级市开展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现场调查时间为2015~2020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共调查35~75岁中老年人17931例,其中男6718例,占37.5%;女11213例,占62.5%。正常血压2588例,占14.43%;高血压前期6142例,占34.25%;高血压9201例,占51.31%。
①体格检查:对研究对象进行健康检查,询问既往患病情况、用药情况等,按照常规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压测量使用欧姆龙电子血压计,静坐5min后测量坐位右上臂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身高体重测量采用超声波身高体重测量仪。②血液指标测定:使用BECK-MAN AU68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空腹血糖(FPG)。③现场调查:收集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以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情况。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如人口学特征、危险因素等)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聚集对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的影响。
17931例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见表1。
表1 人口学特征[n(%)]
分别以是否高血压前期、是否高血压作为因变量,以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收入、血脂异常、高血糖、超重与肥胖、吸烟、饮酒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高龄、高血糖、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饮酒是高血压前期与高血压共同的危险因素;职业为农民是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的保护因素;丧偶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高血压前期与高血压影响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对不同年龄组和性别人群分别做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将其他人口学特征与饮酒作为控制变量,计算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OR值。结果显示,超重及肥胖对各年龄组的高血压前期都是危险因素,对男性高血压前期(OR=2.71)的危险度要大于女性(OR=1.83)。高血糖对高血压前期各年龄组没有影响,对高血压前期男性也没有影响,但是对高血压前期女性是危险因素(OR=1.24)。血脂异常对高血压前期35~49岁年龄组(OR=1.41)以及高血压前期女性(OR=1.22)是危险因素。吸烟对各年龄段、男性、女性高血压前期的影响都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影响的OR值
对不同年龄组和性别人群分别做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将其他人口学特征与饮酒作为控制变量,计算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OR值。结果显示,危险因素聚集是各年龄段以及不同性别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且两者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危险因素聚集种类越多,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度越大。1种、2种、3种及以上危险因素聚集让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分别增大了1.60、2.11和2.92倍。对比其他年龄组,危险因素聚集对35~49岁高血压前期影响最大,3种以上危险因素聚集使其患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增大3.748倍,患高血压的危险度增加10.93倍。见表4。
表4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对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影响的OR值
本次调查高血压前期患病率(34.25%)与同类研究相近: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对中国12省的调查显示,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33.6%[4];2016年一项纳入6省47495例成年人的调查显示,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36.4%[6]。既往研究表明[7],高血压前期存在一些普通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高龄、高盐饮食、超重或肥胖以及脂代谢异常等。本研究发现,男性、高龄、饮酒、超重或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是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且超重或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不同年龄段和性别人群的影响有所不同。本研究显示,职业为农民是高血压前期的保护因素,这可能与农民从事体力劳动,身体活动水平较高有关。中国代谢综合征社区干预和家庭健康研究结果显示[4],身体活动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呈负相关,身体活动量越大、高血压发病风险越小。
在众多危险因素中,超重或肥胖是高血压前期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显示,超重或肥胖者患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的危险是正常体重者的2.08和3.88倍。血压与体重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有研究发现[7-8]:在BMI大于21kg/m2时,体重指数与收缩压升高量呈正相关关系。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建议:应将BMI控制在18.5~24.9kg/m2,且体质量每减轻10Kg可预期降低收缩压5~20mmHg[9]。因此,对超重或肥胖者应加强早期干预,通过调查饮食习惯、加强锻炼等干预手段来控制体重。
本次调查显示,高血糖对高血压前期女性是危险因素(OR=1.24)。有研究证明[10],高血压前期患者更易患糖尿病,高血压前期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2.4%,而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病率为5.6%[10],这可能与高血压前期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有关。本研究显示,血脂异常对高血压前期35~49岁年龄段以及高血压前期女性是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1和1.22。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指南[11]:每周锻炼3~4次、平均每次40min,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或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本研究中,吸烟对各年龄段、男性以及女性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影响都没有统计学意义,该结论与同类研究有所不同[12]。目前,关于吸烟与血压的关系存在争议[13]。
本研究结果显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对高血压前期与高血压的影响非常大,且随着危险因素聚集种类的增加,患高血压前期与高血压的危险度越大;3种以上危险因素聚集使患其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的危险分别增加2.92和7.68倍。危险因素聚集对各年龄段以及不同性别高血压前期都有影响;对35~49岁年龄人群影响相对最大,3种以上危险因素聚集使其患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的危险分别增加3.75和10.93。因此,针对中老年人以及不同性别群体,尤其是35~49岁人群,应及时预防和管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避免危险因素的聚集。
综上,高血压前期虽未达临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但已对人体产生了有害影响。因此,应加强对高血压前期的筛查与治疗。目前,对高血压前期的非药物治疗,即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减肥、膳食调整、减少钠摄入、锻炼、限制饮酒等措施[9]。在实施干预时,应重点关注超重或肥胖者以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