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玮粲,任 强,蒋 斯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口腔一科,河北 保定 071000)
口腔干燥综合征是一类由多种因素引发的以累及外分泌腺体和淋巴细胞增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常表现为口干、口腔黏膜黏稠、吞咽困难等,部分病情严重者需依赖汤水进食方能完成吞咽动作。另外,本病多数患者长期伴随龋齿、腮腺肿痛、舌部干裂或疼痛以及口腔黏膜溃疡等症状,给患者身体上和精神上造成较大痛苦,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1-2]。目前临床治疗口腔干燥综合征的手段较有限,主要依赖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或肾上腺素类药物缓解临床症状,延缓病情发展[3]。但上述药物长期使用存在较多潜在不良反应,停药后临床复发率也较高,因此探寻安全且有效的治疗口腔干燥综合征的方案具有重大意义[4-5]。近年来伴随中医药辨证施治理论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对口腔干燥综合征的治疗进行了众多研究,并被证实能够缓解口干舌燥、目涩眼干症状,并能控制疾病发展,减少病情复发,与常规西医治疗联合使用,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6-7]。笔者根据临床经验,从滋阴润燥、生津养血的治疗原则出发,观察了生津增液汤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口腔干燥综合征(阴虚津亏证)的疗效,并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变化角度探讨了中药的可能作用机制。
1.1 一般资料 入选2021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口腔干燥综合征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15例,女28例;年龄33~65岁,平均(47.18±5.04)岁;病程2~7年,平均(3.18±0.71)年。对照组男16例,女27例;年龄34~67岁,平均(47.22±5.11)岁;病程2~9年,平均(3.22±0.73)年。两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纳入标准:口腔干燥综合征参考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制定的国际诊断标准[8],主要客观指标为:①抗 SSA 抗体或者抗 SSB 抗体为阳性;②下唇腺病理活检显示有局灶性淋巴细胞浸润。次要观察指标为:①腮腺造影为阳性;②角膜染色为阳性;③ 唾液流率不足1.5 ml/15 min;④Schirmer 试验不足5 mm/5 min;⑤口干病史>3个月。临床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辨证属于阴虚津亏证:口干,咽干,眼干,干咳,吞咽困难,皮肤干燥,五心烦热,头晕,乏力,便干,夜尿多,舌质红,少津,无苔或少苔,脉细。患者年龄20~65岁;均签署本试验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由药物等因素引起的继发性口腔干燥综合征者;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其他风湿病者;合并咽部结构或口腔黏膜实质性病变者;合并腺体外症状或体征者;合并肾功能、肝功能异常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病变者;合并造血系统功能障碍者;妊娠哺乳期女性;精神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予硫酸羟氯喹片(国药准字H19990263,规格:0.1 g)治疗,0.2 g/次,2次/d,连续服用3个月。
1.2.2 观察组:在硫酸羟氯喹片治疗基础上联合生津增液汤治疗,处方:北沙参20 g,知母、乌梅、玉竹、桂枝各15 g,生地黄12 g,麦冬、白术、石斛、桃仁、白芍各10 g,甘草6 g。随症适当加减用药:食欲不振者加砂仁12 g;失眠心烦者加远志、酸枣仁各12 g;便干者加大黄、芒硝各10 g。每日1剂,水煎,早晚饭后半小时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两组治疗期间均清淡饮食,禁止食用刺激性食品。
1.3 观察指标 ①参照文献[9]对口干咽干、眼部干燥、吞咽困难、皮肤干燥、五心烦热、乏力症状进行积分,分别以症状无、轻、中、重记为0、2、4、6分。②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平静和刺激状态下唾液流率。平静时唾液分泌量:患者坐于口腔治疗椅上,清水漱口,将第一口唾液吐出后开始计时,收集15 min内分泌的唾液量,测量平静时唾液分泌量及流率,测量前禁止饮水、刷牙及吸烟。刺激时唾液分泌量:令患者咀嚼石蜡1 min,将第一口唾液吐出后,继续咀嚼石蜡,收集5 min总内分泌的唾液,测量刺激时唾液分泌量及流率。③采集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空腹外周静脉血,使用全自动血沉仪检测ESR水平,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IgG和CRP水平。④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治疗测定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生活质量,量表包括社会功能、情感障碍、口腔干燥、精神健康、活动限制、行为问题及睡眠障碍,本研究主要评价患者口腔干燥、精神健康、睡眠障碍三方面,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⑤治疗3个月后参照文献[9]评估临床疗效。临床控制:临床症状消失,各项实验室指标检测水平恢复正常,中医证候积分降低≥95%;显效:口干症状基本消失,唾液分泌量明显增加,各项实验室指标检测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中医证候积分降低70%~94%;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吞咽较干燥固体食物仍有一定困难,中医证候积分降低30%~69%;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缓解,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不足30%。总有效率=临床控制率+显效率+有效率。⑥统计两组胃肠道反应、皮疹等与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口干咽干、眼部干燥、吞咽困难、皮肤干燥、五心烦热、乏力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6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2.2 两组治疗前后唾液量分泌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3个月后平静唾液流速、平静唾液分泌总量、刺激唾液流速、刺激唾液分泌总量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唾液量分泌情况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ESR、IgG、CRP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3个月后 ESR、IgG、CRP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以上3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ESR、IgG、CRP水平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3个月后口腔干燥、精神健康、睡眠障碍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3.0%)高于对照组(72.1%)(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6 两组用药不良反应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皮疹1例,胃部不适1例,总发生率为4.6%;对照组发生皮疹2例,胃部不适2例,腹泻1例,总发生率为11.6%;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干燥综合征是一类主要侵犯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病变,临床表现以进行性口干和眼干为主,同时会损害消化、呼吸、血液等多系统,引发萎缩性胃炎、肺间质病变、过敏性紫癜、贫血等多种疾病[10]。本病患者常表现为难以忍受的口干、口腔灼烧感、舌部疼痛或干裂及味觉改变,饮水不能缓解,常令患者痛苦不已,严重损害其身心健康[11-12]。另外,ESR、CRP、IgG表达水平与口腔干燥综合征的病情程度具有密切的关联。研究表明,干燥综合征常会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以及ESR增快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13]。CRP是在机体组织遭受创伤或感染后由肝细胞合成释放的急性相蛋白,其水平越高,代表机体内炎症反应或感染程度越严重[14]。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体内大多存在B淋巴细胞过度活化现象,并以IgG水平异常升高为主要表现[15]。
口腔干燥综合征归属中医“燥痹”疾病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病机较为复杂,主要是因燥邪攻伐人体,导致气血失养,津液亏损,不能濡润窍目,引起口干眼涩。另外,瘀血、痰热、燥毒相互胶着,阻塞脉络,导致气血津液生成不足,脏腑失于濡养,也会引起皴裂、干枯等症状。可见口腔干燥综合征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阴虚为本,邪实为标,阴虚引起津液匮乏,脏腑官窍失于濡润,最终引发燥痹。阴虚津亏证是本病的主要证型之一,以滋补肾阴、生津润燥为主要治则,辅以活血行气之法可取得良效[16]。本研究使用的生津增液汤中,以北沙参、生地黄为君药,北沙参清热润肺、养阴生津;生地黄滋补肾阴、生津润燥;二药合用有滋养肾阴、生津润燥之功,体现“治病求本”之义。玉竹、知母、麦冬为臣药,三药皆为滋阴生津之佳品,彰显滋阴润燥、生津止渴之功。乌梅、桂枝、白术、石斛、桃仁、白芍为佐药,乌梅益气敛阴、敛汗生津;桂枝温肾化气、阳中求阴;石斛清热养阴、生津滋肾;白芍敛阴收汗、养血柔肝;桃仁活血化瘀;白术健脾益气;桃仁、白术合用能促使津液生化有源,气血运行畅通,并将津液输布至全身。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纵观全方,输津有法,润燥适宜,消补兼施,标本兼顾,共达滋补肾阴、生津润燥之功。沙参有效提取物具有抑制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增生,对抗自身抗体产生的作用[17];玉竹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和抗疲劳的作用[18];知母具有对抗血小板血栓、解热、抗炎的作用[19];麦冬具有促进机体代谢、清除氧自由基、延缓皮肤衰老及抗炎的作用[20];乌梅具有抗炎、抑菌、抗疲劳的作用;白术具有抑菌、抗血小板、免疫调节、镇痛、抗炎的作用;石斛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缓解疲劳、抗炎、延缓衰老、抗氧化、调节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血清ESR、IgG、CRP水平、口腔干燥评分、精神健康评分、睡眠障碍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平静唾液流速、平静唾液分泌总量、刺激唾液流速、刺激唾液分泌总量及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用药不良反应。提示生津增液汤联合硫酸羟氯喹片能够有效下调口腔干燥综合征(阴虚津亏证)患者体内ESR、IgG、CRP水平,增加唾液分泌量,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