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绩效的文献述评

2023-09-11 05:22黄秋雁
时代商家 2023年36期
关键词:政府补助公司绩效税收优惠

黄秋雁

摘要:由于新时代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公司需要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审查业务目标、发展战略和评估体系,分析影响当前公司业务形势和系统性长期发展的因素。评估业务绩效是一段时间内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公司的经营与管理离不开评价,合理地设计公司绩效评价方法,有助于公司经营者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估,进而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决策。公司的绩效评估还可以帮助公司在管理中遇到问题时,进行深入分析,并鼓励管理层积极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和提高组织效率。本文研究了国内外关于公司绩效评价的相关文献,重点分析了税收优惠、政府补助、技术创新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以期能为有关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

关键词:公司绩效;税收优惠;政府补助;技术创新

引言

当前时代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中心的数据爆炸时代,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创新,在经验丰富的经济中生产一系列新想法和变化,是机遇更是挑战。公司进行绩效评估已经成为日常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公司自身的发展实施财务战略,评估的目的是将公司价值最大化,并且保证公司在较长的经营周期里稳定发展。学者们对于公司绩效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对象进行研究,从而探索影响公司绩效的关键因素。

一、公司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

(一)公司绩效评价方法

公司绩效是指企业在营业周期中经济效益的表现。时代不同,人们侧重选用的绩效评价方法也随之改变。19世纪初,成本的有效管控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此时哈瑞提出了标准成本法,由此形成了最早的公司绩效评价方法——标准成本法。接着,强化对企业所有权的控制,并从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解释,美国杜邦公司的管理人员形成了杜邦分析体系。20世纪90年代,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的组织形式往多部门方向变革,因此公司绩效主要通过财务报表或会计结算中一些指标如毛利率、营业收入增长率等进行测量(张骁,胡丽娜,2013)。财务指标优点在于其可量化、操作方便,但其优点也是缺点,由于可操作,容易被操纵,进而可能造成一种公司绩效良好的假象,此局限性须有对应的非财务指标与之相匹配,才能客观地评价公司的表现。之后将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两个因素相结合的绩效评价体系就产生了。这一阶段先后产生了战略绩效评价、平衡计分卡等评价方法,非财务指标设计的范围越来越广,体现了评价体系的完善性。陆庆平 (2006)研究了业务绩效影响的不同定义,从两个角度评估了公司的绩效:解决公司社会问题和社会责任,同时考虑到财务和非财务绩效,并总结了将公司绩效与外围绩效相结合的三种业务绩效评估方法。21世纪以来,气候变暖等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倡导的新风向,战略绩效评价体系的内容得到新的丰富与发展(徐慧芳,李文华,2021)。 由此可得出:市场环境影响战略目标,战略目标决定公司绩效评价的重点。

(二)公司绩效影响因素

关于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现有研究诸多。从宏观方面来讲,主要有产业政策(阳镇等,2022;郑宁宁,2019)、地域制度(章子豪,2019)、政治联系(杜兴强等,2010;罗爱华等,2020;郑宁宁,2019;黄新建等,2018)、战略调整(魏建国等,2021;郑淑霞等,2020;段海艳等,2020)、企业并购(王都鹏等,2022)、公司治理(赵华伟,2016;嵇尚洲等,2019;魏建国等,2021)、企业所有权性质(任广乾等,2019)。从微观方面来讲,主要有股权激励(曹恒山,2022;宗雪娇,2022;赵华伟,2016;蔡蕙,2020)、高管特征(王鑫等,2015; 董斌等,2014;顾振华,2019;王辉等,2006;刘鑫等,2022) 、核心竞争力(孙昌玲,王化成,高升好,2021) 、企业金融化(阳旸等,2021)、 数字技术(杨思远等,2023)、研发创新(周亚虹等,2007;陈超等,2014) 、税收优惠(汪盈,吕久琴,2012;胡艳,张雪,2016;徐海波,2017;赵凯丽,2022)、政府補助(宁美军等,2018;黄新建等,2018;李梦鑫,2017;江新峰等,2017)等。本文文献综述重在分析税收优惠、政府补助、技术创新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二、税收优惠与公司绩效研究

现有研究对于税收优惠和公司绩效之间的联系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是二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二是二者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或是不相关。下面是对相关文献的梳理。

第一种税收优惠和公司绩效之间产生了正向关系。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往往采用“事前激励”的税收激励和“事后补贴”的财政拨款作为提高公司绩效的重要手段。较于事后的拨款,事前激励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戴晨等,2008),可以有效地减轻行政负担,减少“被淘汰”或者被公司“制度套利”的风险,这也是国家为企业减负的一项重大举措,减轻税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刘啟仁等,2018)。不仅如此,低水平的税收负担可以起到刺激经济、促进投资的作用(Wu et al,2007;Zwick and Mahon,2017;Hamaaki,2008),地方政府往往采用此手段招商引资(刘慧龙等,2014)。税收优惠所产生的减税福利具有“无息贷款”的效果,可以有效地补充公司的运营资本,缓解公司的现金流量压力(刘启仁、赵灿、黄建忠,2019),并对公司的收入增长、总资产净利润都有明显的正面影响。就行业属性而言,税收优惠政策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内部结构得到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前沿技术高度敏感,对税收优惠政策更为依赖(张同斌等,2012)。同时,享受过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其业绩要明显优于未享受的企业(徐海波,2017;冯发贵等,2017)。政府释放出帮扶信号,通过对R&D的加计扣除,可以提高公司的R&D支出(贾明琪等,2017;姚维保等,2020),进而提升公司的创新能力,提升公司的运营绩效(张帆,张友斗,2018)。

第二种税收优惠和公司绩效之间产生了负向关系或者是不相关。税收优惠区域性非常明显,而且具有阶段性,缺乏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黄萃等,2011)。在竞争性的领域,政府应谨慎使用税收优惠政策,探索“税式支出”的形式减税免税(贾康,2013),政府应该把社会政策的包袱卸下来,加强对其的约束,降低对其的补贴,运用市场机制来实现对资源的最优配置(孔东民,2013)。政企关联大大削弱了企业面临的技术性竞争,而一定程度上的市场竞争则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创业行为(聂辉华等,2008),这是因为竞争增加了技术创新所创造的额外利润(Aghion et al.,2005)。具有政治关联背景的企业,较于其他企业,有明显的产权保护与政治偏袒,从而降低企业面临的生存和竞争压力(田利辉等,2013)。因此,即便企业因为税收优惠得到更多的流动资金,企业对创新活动也不积极。

三、政府补助与公司绩效研究

政府补贴的经济学目标是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利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控和控制经济活动。从政府补助的实施效果上看,多数的研究认为政府补助对公司绩效产生了消极影响(冯发贵,李隋,2017)。政府补助作为政府直接干预市场的手段,追求更多的是社会效益和维护社会目标(唐清泉等,2007),提高公司营运绩效的意愿不高。政府对 R&D的补助会使公司对其产生依赖性(毛其淋等,2015;步露丹等,2013),企业依赖政府的资金维持生产经营活动,政府还可能帮助已经上市的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朱松等,2009),维持公司市场地位,从而降低企业生产能力和创新的能动性。从企业的创新能力角度出发,政府补贴非但不能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还可能会导致投资过度,降低企业的平均投资效率(安同良等,2009)。政府补贴也有可能挤压企业的研发支出,让企业跟随政府的偏好进行布局,进行直接的“战略性创新”,没有真正达到企业需求(黎文靖等,2016)。在制度不完善的阶段,政府的介入可能会扭曲技术创新投入要素的市场价格,在政府补助名额有限的情况下,与政府的紧密联系可以使企业更容易获得补贴和优惠,从而导致企业管理层的经营目标发生变化(步露丹等,2013),甚至有些企业为获得补助而产生寻租的行为(Blanes 和Busom,2004),地方政府拥有企业发展需要的行政资源和经济资源,企业有动力通过寻租建立政治关联,进而获得对应资源(白旭云等,2019)。如果私人公司与政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政治关联,那么政府补贴将会给公司和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从而导致社会资源分配效率的下降(余明桂,2010)。为避免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各种补贴的分配中出现寻租和政企合谋的情况,各级政府应当对生产性补贴建立起严格的市场规则,并建立起审计、监察制度,以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

相反,部分研究的结果发现政府补助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一是增加了就业机会。黄翔和黄鹏翔(2017)根据“理性人”的假说,认为地方政府出于对地方政绩的追求,会以补贴的方式来实现对地方经济的“市场化”,从而提高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柳学信和张宇霖(2020)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政治承诺效应”与“融资效用”共同作用下,政府补贴可以促使企业增加工作崗位,增加本地人口的工作。二是降低了生产费用。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所产生的外部性费用具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并且可以有效地减轻企业创新的外部性(朱云欢等,2010),在降低银行风险评估水平、降低企业的负债成本方面(申香华,2014)和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Tzelepis et al,2004)方面作用是相似的。

四、技术创新与公司绩效研究

学者们从多个视角解释了技术创新与公司绩效之间的联系,认为技术创新与公司绩效呈正向关系。核心产品视角的研究如Bonardi等(2003)提出,高科技的核心产品通过“网络效应”,带动其他行业的产量增加,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产业集群。在生产力方面,例如 Chongvilaivan (2012)提出,高科技行业的资本深化能够以非中性的技术进步方式促进 TDI,且属于资本节约和物质能耗增加两种方式。溢出效应视角的研究如Tsai等(2004)提出,高科技产业研发投入会对传统产业产生差异性溢出,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例如, Hauknes等(2009)指出,OECD中存在着从高科技产业到低科技产业的知识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外溢效应,这些外溢效应将会推动各个产业的产量增长。创新能力视角的研究如李邃等(2011) ,从创新能力的角度提出,高科技产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创新的波及能力和经济支撑能力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财务冗余视角的研究如吴旻佳等(2023)认为,当企业可用冗余充足时,进行从利用式向探索式创新的战略转换对公司绩效效产生正向调节作用。生命周期视角的研究如梁莱歆等(2010)认为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R&D投入对公司绩效影响效果不同,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R&D投入对当期绩效影响显著,并且存在长期的累计效应。地方产业政策视角的研究如乔志程等(2018),探究得出政策覆盖地的技术创新能使企业保持良好的经营业绩。

然而另一些学者认为,技术创新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效果不显著甚至是负相关。新古典创新理论指出,技术创新是一种外部性的行为,企业从技术创新中得到的回报常常小于其投资(邢斐等,2018),因而缺乏对技术创新投资的激励。

五、结束语

纵观学者们的研究,包括采用经验研究方法和事例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现有文献对公司绩效评价从多个角度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梳理学者们的公司绩效评价指标,分析公司绩效影响因素可以发现,外部环境变化,专家学者们所采用的公司绩效评价方法也在不停地变化,不同的时期,着重点也会发生变化。学者们在关于技术创新、政府补助、税收优惠对公司绩效影响上也有不同见解,但大部分都是用实证分析,案例分析方面研究偏少。通过相关文献的整理,我们了解到,如今正在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为了更准确得出评价成果,依靠简单的财务数据不足以反映公司的真正优势。公司管理层可以结合财务绩效评价系统和非财务绩效评价系统来评价公司绩效,这可以引导管理层更好地反映公司经营效果,避免以前绩效评价系统的缺陷并创造价值的能力。

参考文献:

徐慧芳,李文华.公司绩效评价文献述评.中外企业文化,2021(11):66-67.

步丹璐,黄杰.企业寻租与政府的利益输送——基于京东方的案例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3(06):135-147.

白旭云,王砚羽,苏欣.研发补贴还是税收激励——政府干预对企业创新绩效和创新质量的影响.科研管理,2019,40(06):9-18.

猜你喜欢
政府补助公司绩效税收优惠
基于内生性视角的大股东掏空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
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政府补助审计中政府审计的定位研究
美国鼓励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建立以人为本绩效管理体系的思考
基于总经理超额薪酬视角的上市公司绩效差异分析
政府补助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