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滟 柴玲姬
摘 要:研究图书馆图书资料的开发及利用,采用文献总结、案例借鉴等方法,从图书资料的价值入手,指出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的开发利用现状,参考成功案例及带来的启发,提出图书资料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图书资料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馆藏资源,具有文化、文物和版本价值,面对目前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应从思想、技术和服务等方面加以改进,使图书资料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助力公共图书馆健康发展。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开发利用;数据库;信息服务
在公共图书馆中,图书资料主要指纸质资料,如图书、绘画和报刊等,涉及科学、教育、文学、艺术、体育、地理和历史等内容。宏观来看,图书资料是人类文明进程的见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包含的技术成果和实践经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站在馆员的角度,不仅要做好图书资料的分类、整理和保存工作,还要合理开发与利用,充分发挥这些资料的作用价值。在现有文献报道中,多集中在馆藏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上,对于图书资料的研究较少。以下探讨新时代图书资料的开发利用对策,供同业人员参考。
一、图书资料的价值
1.文化价值
图书资料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参考性和工具性两个方面。第一,参考性。读者进入图书馆,通过查询、查阅图书资料,能为教学、科研和写作等活动提供参考依据。而且,随着图书资料不断丰富,这种参考价值不断提高。第二,工具性。从本质上看,图书资料属于出版物,它采用文字+图像的方式,记录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总结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是人类不断发展的工具书。随着时间的推移,图书资料逐渐成为历史文化遗产,其文化价值不断提高,为开发利用赋予了重要意义。
2.文物价值
图书资料在形成、分类、整理以及保管过程中,除了文化价值以外的附加价值也在提高,首當其冲的便是文物价值。众所周知,环境对图书资料的影响明显,过去受限技术手段,能够完整保存图书资料是不小的挑战。那些经历数十年、上百年的古籍资料,本身就是稀缺品,再加上不可再生的特性,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3.版本价值
图书资料作为一种出版物,因版本的稀缺性、信息的独特性,也提高了它的版本价值,随着时间延长、版本减少,其版本价值不断提高。对于部分实用性较强的图书资料,在再次印刷过程中的版本价值也很高,当社会对这类图书的需求增加,版本重复印刷次数增加,在社会上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越高。
二、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的开发利用现状
正是由于图书资料具有文化、文物和版本价值,因此,开发利用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在公共图书馆中,图书资料的开发利用也是服务功能的体现,有助于增强图书馆的综合实力,但目前公共图书馆对图书资料的开发利用仍有不足之处。
1.图书资料的利用效率低
有调查数据显示,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料平均利用率只有30%,而且集中率较高。换言之,读者查阅的图书资料有明显的类型倾向,部分比较珍贵的古籍只有教育、科研人员会查阅。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既和图书馆本身有关,如图书资料分类不合理、整理不及时,提供的读者服务不完善等。同时,也与历史、社会和读者个人因素有关,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不少读者选择线上阅读模式,进出实体图书馆的次数明显减少。
2.数量种类不能满足读者需求
丰富多样的图书资源,是吸引读者的一大法宝,让读者找到需要的信息,是图书馆生存下去的基础。读者在查阅图书资料时,如果相关信息缺失,或者查询流程不畅通,就会产生不好的体验,进而影响图书资料的开发利用。如今,不少图书馆在采购环节中过度关注经济效益,倾向市场上流行的书籍,减少古籍和外文资料的采购数量。在此背景下,可能出现不同读者同时查找或借阅同一本图书的情况,其数量、种类满足不了读者的实际需求。
3.服务管理模式不完善
从服务管理的角度看,馆员将工作重心放在图书资料的整理与保管上,尤其非常关注图书的借阅情况,收录时间、类别、保存现状以及借阅次数。但是,图书资料的价值在于利用而不是珍藏,为了避免图书丢失或破损,将一些重要的资料收藏起来,导致读者难以接触,就会影响图书的利用效率。究其根源,是服务管理模式不完善引起的,现行的制度体系、管理流程或服务内容上存在漏洞和问题。
4.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
在管理图书资料期间,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提高管理效率,还能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新动力。一些公共图书馆的思想观念落后,或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信息设备设施配置不足,技术手段不够成熟,最终影响图书资料的开发利用。例如,面对大量的图书资料,馆员缺乏主动挖掘的意识,缺乏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读者查询时等待的时间成本增高。
三、图书资料开发利用案例分析及带来的启发
1.图书馆概况
以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为例,2007年正式对外开放,馆舍面积1万多平方米,馆藏71万多册(件),设置阅览座位1200余个,建有12个街道图书分馆。平均每年接待读者近100万人次,外借书刊超过60万册次,组织读者活动近200场次。该图书馆创造了“平民大书吧”服务模式,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先后获得“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2.文献资源建设问题
在馆藏图书资料中,地方文献是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共图书馆法》中规定,图书馆应加强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和保护工作,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题系列或馆藏体系。该图书馆在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上虽取得显著成绩,但在开发利用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征集甄别难度大。地方文献作为一类珍贵的材料,具有稀缺性、区域性特点,不仅形式多样化,而且分布范围广。图书馆在人力和经费限制下,其征集、甄别工作上存在困难。
第二,开发力度不足。一方面作为基层图书馆,专业的馆员数量不足,技术和资金方面受限,地方文献收集后,相应的筛选、整理和开发工作难以全面、系统地,直接降低此类资料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地方文献资料的建设周期长,但读者受众群体小,短期内难以产生显著成效,降低图书馆的支持保障力度。
第三,存在重复建设现象。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因前期缺少统筹规划,没有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导致这些文献资源主体不明确、体系不科学。而且,缺少统一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标准,开发利用工作走一步看一步,导致重复建设现象产生,造成资源浪费。
3.开发利用实践
(1)征集保管环节。第一,制定长远规划。越秀区图书馆位于老城区,具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形成特色的历史文化、教育文化、宗教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为推进地方文献征集工作有序开展,图书馆制定了长远规划,将红色文化、教育文化作为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方向,保证资源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第二,采用捐赠制度。地方文献的征集整理,单纯依靠图书馆的力量是不够的。越秀区图书馆采用捐赠制度,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导、图书馆牵头,并获得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配合,针对捐赠的地方文献建立捐赠目录并及时更新。第三,建立共享机制。为实现地方文献资源共享,一方面,该图书馆与当地的博物馆、文化馆和档案馆展开合作;另一方面,与其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开展交流,采用资料互赠、馆际合作等方式,提高地方文献资源的共享程度。
(2)开发利用环节。第一,大力宣传推广。针对不同的地方文献资源,该图书馆有序开展筛选和整理工作,对于利用价值较高的文献,组织开展专题展览活动、好书推荐活动,拉近读者与这些文献的距离。同时,充分利用线上媒介如官网、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向订阅读者推送相关信息,融合当地的风俗文化,将地方文献中原本枯燥的内容转变为趣味性内容,增强读者的参与度。第二,建立专题阅览室。为满足地方文献的查询和阅览需求,越秀区图书馆建设3个专题阅览室,这些阅览室专门收藏地方文献资料,截至目前共计藏书7400余种、超过10000册。因地方文献资源种类全、数量多、质量高,被当地媒体评为“最有特色的阅览室之一”,受到读者的好评。第三,建设特色数据库。地方文献资料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除了线下方案措施外,同时还有线上数据库建设。针对收录的地方文献,按照政治、历史、社会、文化及教育等类别,分别建设特色数据库,不仅丰富馆藏资源,而且方便读者查阅,提高资源利用率。第四,打造阅读品牌。采取以上开发利用手段的同时,为了避免重复建设,解决资源使用率不高的问题,该图书馆还积极打造地方文献阅读品牌。在具体操作上,根据在不同街道分馆中,配置不同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源,同时,融合科普、创客等要素,开设“一街一品牌”阅读区。
4.带来的启发
分析该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工作,带来的启发是:图书资料的开发利用是一个长期性工作,应该从思想、管理和技术等多个层面入手,加大资金和人才保障,创新征集与捐赠制度,与其他文化机构合作共享,并积极推进文献数字化工作,才能提高图书资料的开发利用效果。
四、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的开发利用对策建议
1.积极转变服务观念
转变服务观念,是图书资料开发利用的思想基础,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求。第一,馆员个人的服务理念应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将读者作为服务核心,采取有效的培训行动和管理措施,增强馆员的个性化服务意识,进而增强图书馆的综合竞争力。第二,加强图书资料的完整性管理,定期对图书排查,及时发现资料缺失、图书破损等问题,联系专业人员修补处理,为图书资料的后续利用打下基础。第三,图书馆要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介,系统介绍图书资料的重要价值、收集整理保管工作的规范标准,让馆员充分认识到开发利用的积极意义,促进职业素质和服务技能不断提升。
2.分析读者个性需求
先有需求,后有服务,在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评价中,读者对服务的满意度是一个重要指标。基于此,图书馆应精准划分读者类型,分析读者的个性需求,为图书资料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第一,对不同读者群体开展调研工作,了解读者的信息行为特征,提供服务时满足精准、快速的要求。同时,注重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动态分析读者的需求变化,在图书资料开发利用过程中,虚心听取读者的意见和建议。第二,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对读者的阅读需求深入挖掘,基于C语言、B/S架构下,了解读者的个人信息和图书借阅信息,从而调整图书资料的开发利用方向,确保读者能快速找到目标图书,充分满足个人需求,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
3.打造智能化数据库
基于现有的图书资料,打造智能化数据库、特色馆藏数据库,逐步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第一,对图书资料分类整理,依靠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将纸质文件转变为电子资源,进一步扩大图书资源的传播范围,方便更多读者群体利用。第二,电子图书资源在分类、整理、上传、保存以及维护等各个环节,均要严格执行规范标准,在丰富馆藏资源的同时,修复保护纸质图书资料,达到价值传承的目标。第三,图书资料的数据库建成后,一方面,要打造共享平台,与不同级别的图书馆、其他文化场馆进行交流合作,深入开发利用价值;另一方面,要加强安全管理,采用权限访问、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等技术措施,保证资源的完整和安全。
4.提升信息服务能力
站在图书馆的角度,在图书资料开发利用过程中,还应该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实现线上+线下立体化服务的目标,从而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第一,优化空间布局,打造电子阅览室、特色资源阅览室和三维影音阅览室等,在软硬件技术以及设备设施上投入充足资金,为图书资料的利用提供新载体,吸引更多读者。第二,利用好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创新宣传模式,满足民众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的需求。图书馆可开通微博、微信和抖音等账号,主动为订阅读者和潜在目标群体提供图书资料相关的服务,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5.创新阅读推广模式
阅读推广是图书馆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图书资料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如何创新阅读推广模式体现以下几方面。一是针对不同读者群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推广方案。以研究型读者为例,根据具体研究方向、内容和兴趣爱好,设置学习讨论小组,提供一个可以交流、互动的平台,促使阅读推广向着纵深发展。第二,发挥新媒体的平台优势,建立全渠道、移动化和多方式的新型阅读推广服务体系。第三,采用多元化的推广方式,如新书推荐、作者互动和有奖问答等,增强阅读趣味性,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资料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馆藏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图书资料,才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针对目前图书资料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应积极转变服务观念、分析读者个性需求、打造智能化数据库、提升信息服务能力以及创新阅读推广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图书资料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冯 昊.公共图书馆如何深入开发利用政协文史资料图书[J].春秋,2022(6):70-72.
[2]王 蕊,魏 涛,张晶晶.阅读推广视角下图书馆红色文献开发利用策略[J].大学,2022(7):185-188.
[3]曹丽娜.基层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启示和建议[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41(12):31-33.
[4]黄溢琦.试论大数据技术的图书馆特色馆藏文化建设[J].华东纸业,2021,51(6):5-7.
[5]湯杰清.如何提升图书馆图书资料的开发和利用[J].办公室业务,2021(6):168-169.
[6]徐丽娟.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建设[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12):38-39.
(作者单位:杭州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