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纯琳+汤晓鲁
摘 要 论文通过调查医疗科研用户利用信息及信息服务的现状,分析了医疗科研用户信息需求的趋势、内容和特点,阐述了图书馆为医疗创新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专业信息素养受限、服务平台具有局限性、信息传递时效性差,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主要包括构建医疗科研信息服务平台和信息共享模式,以及图书馆专业信息人员队伍建设。
关键词 图书馆 信息服务 医疗科研
分类号 G25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9.007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end,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scientific researchers information demand by investigating the status quo of medical researchers using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It expound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library innovation services for medic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cluding limited professional information literacy, the limitation of the service platform, and the low timeliness of information delivery. Also, it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model of medical scientific research, as well as strengthening the co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professionals in the library.
Keywords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Medical scientific research.
21世纪是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互联网迅速发展和普及的今天,科技信息对科技创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世界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创新,因为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之一[1]。同样,公共图书馆如何在社会发展的大形势下,进行有效的创新改革,是增加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公共图书馆充分发挥文献信息资源和情报服务优势,开拓医学科研前沿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在为医学教学、医学科研、医院临床诊疗和医院管理等方面提供及时、快速、准确、有效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2],是当下创新服务的一种尝试。本文立足于此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分析研究,以供业界借鉴。
1 公共图书馆为医疗科研创新服务的可行性研究
1.1 医疗科研用户信息需求的趋势
南京图书馆医疗科研创新服务课题组在2015年第一季度对本省区域内3家省属三甲医院、5家市属三甲医院、1家军区总医院、2家医学科研院校发放了“南京图书馆医疗科研信息服务调查表”,并对部分重点医院、科室、权威临床医师和教授进行了深度访谈。此次共发放问卷调查表300份,回收问卷调查表289份,有效问卷调查表287份,有效回收率95.6%。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科研人员173人,博士58人,研究生56人。调查结果显示,受访人员在医疗科研过程中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需求比例占70%以上,但搜索时间却只占30%-50%。以上数据说明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是医疗科研创新发展的基础,如果缺乏情报信息,即使有了资金、试剂、实验室、病人临床标本和病人临床资料,科研项目也很难顺利完成。因而,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成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资源,谁占有大量、及时、准确的信息资源,谁无疑就占有了创新和科研成果的先机。
1.2 医疗科研用户信息需求的内容
医疗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中需要大量的文献信息,如疾病发展机制的最新动态,疾病治疗手段的最新进展,新型病毒导致的疫情特点等。为此,我们设计了“南京图书馆医疗科研信息服务调查表”,目的是了解医疗科研人员在检索与科研项目(见表1)相关信息时所使用的资源类型总体情况。5个最常用的资源是在线期刊(30%)、PubMed(99%)、Science direct(70%)、Highwire(82%)和在线书籍(30%)。其中,PubMed在科研人员中使用比例最高(99%),印刷型图书和期刊也排在其中。参与者在回答所有资源的信息使用影响时,有93%的调查者认为信息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了他们给病人的治疗手段(见表2)。这些数据表明,图书馆提供的信息会有助于医疗人员从新的层面探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1.3 医疗科研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在图书情报服务中的广泛应用,医疗科研人员对信息的需求由以往单一的纸质印刷资料查询转变为以网络信息查询为主。既需要公开出版发行的书刊资料,又需要那些非公开出版发行的灰色文献,如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会议文献、临床文献资料、实验数据和内部资料等。现代医学是一项飞速发展的学科,新技术和新方法层出不穷,在当前信息网络化的大环境中,医疗科研信息日新月异,医疗科研人员对信息需求的周期也大为缩短。然而庞大的网络信息为科研人员提供无限资源的同时,信息也处于混乱和无序状态。医疗科研人员要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挤出时间在庞大的信息资源中获取有效的、准确的、最新的信息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对网络信息专业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迫在眉睫[3]。如新型病毒相关的信息和国外最新医疗科研信息,医疗科研人员迫切需要全面准确有效的专业信息资料来不断更新、拓展相关医疗的救治方法和手段。
2 公共图书馆为医疗科研创新信息服务面临的问题
2.1 专业信息素养受限
由于现代许多公共图书馆队伍建设构建不合理,存在馆员专业素质层次不齐,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馆员缺乏对科研情报信息的深层次挖掘能力,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水平和层次上,难以满足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相关科研文献信息需求。这也是科研人员对图书馆的情报信息依赖度,信任度和利用率不高的因素。公共图书馆面临医学科研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低下的问题,导致了无法满足医学科研的文献信息资源需求。因此,加强医学科研文献信息资源的服务创新力度、广度和深度,是公共图书馆医学科研创新服务的重点所在。
2.2 服务平台的局限性
目前医疗科研人员查询科研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通过图书馆,而各图书馆之间缺少便捷的公共服务平台。医疗科研人员在本院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之间奔波查询资料,严重影响了科研时间,同时各个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不统一或不完整,各类型图书馆又有着各自的门槛和信息检索方式,给科研人员检索信息造成了一定障碍。专业的医疗科研平台的缺乏,也使得图书馆所提供的医疗科研专业文献、专业期刊及相关专业网络资源较少,且没有及时的专业在线服务、个性化信息推送等功能。同样信息服务的推广不足使得医疗科研人员对公共图书馆的特色服务并不了解,在调查表中“关于医疗科研人员是否经常通过公共图书馆门户网站查询科研信息”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医疗科研人员不知道公共图书馆能够提供免费的数据库和情报信息的国际代查代检业务。这种情况一方面源于公共图书馆对科研单位宣传不到位,较少深入到科研单位和高校;另一方面医疗科研人员任务繁重,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对公共图书馆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图书的借借还还时期,这无疑隔断了医学科研机构与图书馆的联系。
2.3 信息传递的时效性
最新的医疗科研信息是医疗科研的核心,然而目前公共图书馆由于专业人员的缺失造成最新的专业信息不能被图书馆员及时、准确的掌握,加上没有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往往一条专业的信息经过较长时间才能传递到医疗科研人员手中。此外,由于网络技术的限制,造成国际上最新、最全的医疗科研信息不能被及时获取。在检索方面,由于医疗科研人员不能够完全掌握图书馆信息检索的方式和技巧,时常出现提问者表达能力不佳,词不达意,可能造成图书馆员误检和漏检,也可能会出现传递形式不协调问题性。如文本信息与专业语言信息不协调,破坏了信息的统一性,形成矛盾和错觉;还有一些由于提问者和图书馆员在知识、专业术语、经验水平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而无法理解信息。综合以上问题,公共图书馆应及时或定期公布最新的医学科研进展状况,并且对相关文献信息资源加以收集、整理、分析、综述,以期达到及时传递信息,让医学科研人员及时了解相关信息的目的,以便于依据这些信息,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确定所进行的科研方向和项目内容。
3 公共图书馆构建医疗科研创新信息服务体系对策
3.1 构建医疗科研信息服务平台
3.1.1 保障文献资源体系建设
公共图书馆要更好地实现为医疗科研创新服务,应重点做到以下两方面:其一,组建医疗科研文献组。随着现代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先进医疗技术的期盼,国家对医疗科研的重视,医疗科技的日益创新,医疗科研人员对科研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大,意味着文献资源建设的任务将是巨大的。所以,公共图书馆如果不组建医疗科研文献组,那么图书馆为重点科研服务也就只是浮于表面和较低层次的基础服务。为了加强重点医疗科研文献的建设,其成员需要具备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医学相关知识的背景。其二,为了使文献资源建设有其准确性和专业性,需要派专人定期与本区域内各大医院和医疗科研单位联系,了解重点科研的数量、科研方向和科研分布情况,着重了解本区域内有多少国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各科研项目所研究的方向、特色、优势及影响力,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文献配置。
3.1.2 延伸共享服务领域
公共图书馆针对医疗科研领域专业人员多元化、社会化等需求特点,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扩大服务模式,延伸服务领域。(1)首先对馆藏文献及电子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按照不同的医学专科进行归类,用科学的方法做好吐故纳新;(2)与重点医疗机构和医疗科研单位建立合作,为临床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提供定题、跟踪、立项、查新等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专业数据库,围绕科研课题,搜集整理与科研课题相关的文献信息资源,并根据科研需要,主动、持续、系统地通过QQ、MSN、微信、微博等各种便捷的途径面向科研工作者提供所需的信息。(3)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疾病从图书馆的大量医学信息资料中,筛选出最新、最准确的信息开展深层次的信息加工,使有参考价值的医学信息有序化、浓缩化、精确化。(4)构建医疗科研网络服务平台,使各大医院和医疗科研单位有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使图书馆员能够及时知晓最新的科研信息和医疗科研人员的需求。
3.1.3 创新服务模式
针对医疗科研人员对情报信息专业知识不了解,不能充分掌握信息检索的技巧和方式的问题,公共图书馆应不定期地组织图书馆员对医疗科研人员进行信息检索培训,如通过专家讲座、网络视频和在线教学等方式。图书馆应该通过宣传册、网站公告、微博、微信等形式大力推广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内容,使社会、媒体和科研单位了解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如南京图书馆在官网公开刊登“信息传真”资料,从而让科研单位了解并认可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工作的内容及方式,主动与图书馆寻求科研信息服务合作。并可借鉴国外的运行模式建立医学专业信息服务平台,以及系统的、专业的提供配有多媒体编辑、文献管理等软件的计算机数字化设备,为研究人员进行数字媒体的编辑、整理提供指导。例如,纽约大学数码工作室为科研人员进行多媒体的采集、制作、出版、存档,文件的存储和管理,数字化研究,数字化项目的规划和管理,以及版权的合理使用,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4],从而更好的为医学科研提供优质服务。
3.2 构建医疗科研创新服务信息共享模式
3.2.1 垂直式共享方式
省馆和中心馆在文献类型、资料存储量、购书经费、网络技术等方面明显优于基层图书馆。然而,医疗科研单位因为社会的需要不可能都集中于省馆和中心馆周围,这样就造成医疗科技人员难以就近获取科研情报信息。此时,就需要发挥大馆的优势进行协同创新服务。公共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应该建立起联通各地方馆和多层次馆之间的共建共享机制,充分建设和发挥自身特有的馆藏文献资源,借助先进的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推动图书馆服务由“独木桥”式服务向“立交桥”式服务的转变。转变服务的同时,省馆和中心馆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各地区的图书馆协调各馆之间、各馆与省馆之间的联系,重点解决区县及以下地区基层图书馆协同开展创新服务的体制问题。最后,作为省馆和中心馆,在与基层图书馆之间开展协同科研创新服务过程中,要逐步完善图书情报工作的评价和监督体系,考察其在该创新服务中的质量、效益和利用率,并认真听取医疗科研单位的反馈意见,以便总结经验,优化调整,不断创新,促使该服务项目的大力发展。
3.2.2 水平型共享方式
同一个地区的各类图书馆和各专业系统必须通力合作,以网络化建设为核心,形成各系统、各专业馆(所)之间的文献信息资源完整组合。以互联网数字化馆藏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为发展目标,以全球化的读者用户为服务对象,改变只为本地区本系统读者服务的观念[5]。信息资源的水平型共享方式对于医疗系统避免不良事件尤为重要。利用信息避免不良事件的结果见(表3)。参与调查者认为一些与病人安全相关的重要结果如误诊(14%)、药物不良反应或相互作用(22%)、无效治疗(2%)和病人死亡率(8%),都是利用科研信息沟通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的。
3.2.3 网络型共享方式
协同创新服务需要将图书馆与情报科研院所之间形成新的组织结构,目的是打破原有机构之间的条块分割,使文献信息资源适应服务创新的需求,从而实现无障碍地流通与传播。协同创新服务牵涉到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图书情报机构,而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联接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之间的主要纽带,它打破了各单位之间的条块分割,重新形成了更大范围内的文献信息流通环境。首先,打破图书馆原系统内的条块分割,可在同一地区各类型图书馆之间建立科研平台,通过学术报告会和网络平台实现数据共享[6]。其次,主动与其他图书情报机构联合,实现联盟性的网络协作,包括联合组建科研团队,联合申报科研项目,以及共同组建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图书馆文献信息数据库,实现文献资源和信息情报资源的互联网资源共享。最后,与区域内所有图书情报机构建立密切的网络联接,实现彼此之间的泛在化联盟协作。
3.3 加强公共图书馆专业信息人员队伍建设
3.3.1 加强综合知识培养
公共图书馆相对缺乏掌握医学专业知识的馆员,为了更好地开展医学科研创新服务,可以通过加强培训图书馆员的医学专业基础知识予以弥补。如可以通过邀请医学领域的教授和专家,定期对图书馆员进行医学知识培训等方法,来填补图书馆员自身技能和所需提供医学信息服务之间的差距[7]。培训的方式可以通过业务培训、电脑教学、讲座、互联网慕课等形式,邀请医学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特别是以微博、微信、光盘等形式进行专题综述和研究评论,以此来扩大医疗信息的传播。同时,图书馆应该提供相关医学文献信息资源的互联网搜集和获取,数据库的使用,学术论文的撰写,以及相关文献版权知识的服务与培训。这种学术交流式的培训不仅应在医学院所及医院科室中开展,在图书馆也应该进行这方面的交流,不仅可以传递医疗情报信息,也能使图书馆员接触到新的学术知识、学术用语、学术领域和学术方向,有利于做好医学信息情报服务工作,更好地为医疗科研创新服务。图书馆员在为医疗科技人员服务方面的综合知识培养的目标是以熟悉掌握图书情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一定的医学健康知识为服务需求,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为技术支持。
3.3.2 有针对性的招录专业人员
为了更好地为医疗科研创新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对现有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无疑是必要的。但随着不断出现的新型疾病,医疗科学技术被迫迅猛发展,其专业领域越来越细化和专科化,也越来越互相关联和综合。面对在医学领域快速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文献资料,如果仅仅依靠图书馆员所掌握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基本文献信息处理技能,还难以应对医疗科技创新服务的需求,应当加强图书馆医学专业人才的引进。需要招录具有医疗专业知识背景的专业人才,他们具有医疗科研的阅历和实践,了解医疗科研人员需要什么样的科研文献信息,对专业知识熟悉,便于从大量的文献中归纳总结出有用的信息,并可以准确抓住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他们应具备较好的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和多种外语,再进行基本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培训后,就可以对医疗科研文献资料,尤其是相关专业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
4 结语
在信息网络化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面临着不断的考验,图书馆只有适应新环境,更好地为医疗科研用户服务,才能达到用户的满意。为达到这个目标,图书馆必须了解新环境下用户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为医疗科研发展服务,最终达到用户和读者满意。图书馆只有完善了信息服务的手段和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从而提高医疗科研人员服务水平,最终保障医疗科研水平的长久发展[8]。展望未来,从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来看图书馆医疗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是应该是不断向知识服务方向推进,并且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 1 ] 黄宗忠.论图书馆创新[J].图书馆论坛,2010,30(6):1-4,81.
[ 2 ] 张辉玲.医学图书馆应加强自身建设为医疗科研服务[J].医学信息,2006,19(1):82-83.
[ 3 ] 廉立军,廖志江,庞楠.基于用户需求的医院科研信息保障体系研究[J].医学信息杂志,2009,30(2):30-32.
[ 4 ] New York University Libraries.Digital Studio[EB/OL].[2015-05-29].http://nyu.libguides.com/digitalstudio.
[ 5 ] 程翔,黄培标,梁秋春.医学教育认证体系下的医学生信息素养教学改革[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23(3):66-68.
[ 6 ] 黄俊贵,邓以宁.社会阅读与图书馆服务[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82-102.
[ 7 ] 王婉.美国大学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模式探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4(3):67-69.
[ 8 ] 周青玲.医学院校图书馆面向科研团队的文献情报信息服务[J].中国科技信息,2015(Z2):143-144.
朱纯琳 南京图书馆馆员。江苏南京,210002。
汤晓鲁 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江苏南京,210002。
(收稿日期:2016-02-12 编校: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