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黄琼莺
德育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使其充分思考、深刻感悟。在德育中应用“读思达”教学法,可以让德育于无形中走进学生的内心。以“读思达”教学法为导向的德育渗透更符合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也能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挖掘出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用生活化的实例让德育内容更形象,积极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真切感悟文本中的思想,增强德育认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践行德育思想。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思达”教学法为导向渗透德育,不仅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产生热爱生活的精神品质,还能够使他们主动学习,积极生活,热爱国家和民族,产生文化自信和道德自信。
小学语文德育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便是教师不信任自己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明确自我的教学位置,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过于主观,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这样被动地接受德育,使学生根本没有自己的思考,对德育内容的理解也不会深入[1]。
在德育渗透中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师在选择德育内容时脱离文本,没有将德育内容与文本之间建立有机联系,不仅脱离文本,还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生缺乏对德育内容的深度思考,导致德育效果不佳。
在德育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以说教的形式渗透,这样的教学形式比较枯燥。也就是说,学生对教师讲述的内容缺乏学习情感和思考情感,导致德育内容成为学生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德育的发展。
思考和表达应该是分步进行的。思考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雏形,而表达却能够升华这种雏形,让思考的内容更具体和形象。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对德育内容好像理解了,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把握核心思想,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让学生经历语言思想归入的过程。
以“读思达”教学法为导向,小学语文德育渗透会更加高效。因为它融入了学生的思考,能够让学生深度解析德育内容,进行语言表达。学生只有在思考的基础上准确表述,才能对德育内容产生深刻感悟。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德育内容值得教师挖掘。这样的挖掘并不是教师将德育内容主观地强加给学生,而应该由学生自主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能够在问题的驱动下对德育内容展开有效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自主阅读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内容。在问题导向下,“读思达”教学法的作用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在问题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实现情感价值目标,充分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文本解读中,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提升德育渗透的有效性。
例如,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德育内容。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周恩来总理的理想和抱负,而当前的小学生恰好缺乏这样的理想信念。对此,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中思考。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1)周恩来少年时期的理想能实现吗?(2)我们天天来上学是为了什么呢?(3)作为小学生,我们为中华民族要做的是什么呢?在这些问题的启发下,学生的阅读欲更加强烈,进而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不仅如此,学生也会在阅读中思考,形成自我的个性化的认知,提升思想道德品质。“读思达”教学法中的“读”,应该是学生自主的“读”。如果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语文教学效果便无法实现,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亦如此。教师应该用问题做导引,促使学生阅读和思考。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情,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一切表现,尤其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更要如此。教师不仅要关注德育成果,还应该重视德育过程[2]。如何将德育内容植根于学生的内心,才是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当前,很多教师在德育渗透时只看重过程而忽视效果,认为只要讲述了相关内容,学生就已经懂了、会了。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妨为学生创设德育情境,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德育的内容更形象、更生动,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更轻松。
例如,在《囊萤夜读》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情境,将德育渗透其中。这是一篇文言文,小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有一定的恐惧心理。为了消除学生的这种心理,教师可以将这篇文章中的内容制作成小动画的形式,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同学们,请看他的阅读环境和我们平时的读书环境有什么不同呢?面对这样的读书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他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呢?”这样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便能够让他们在强烈的对比中感受到古人的品质,对文本的内涵展开深入思考和探究,进而提高自我品质。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读思达”教学法与德育之间的融合便可以更紧密。小学生的学习是需要引导的,德育渗透更是如此,如果离开了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就会缺乏一定的理解基础,而德育的效果也就无法实现。将情境融入德育过程中,可以为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助力。
德育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生活和学习,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自主感悟思考的机会,将“读思达”教学法深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思考。很多时候教师会选择拓展德育内容,但如果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就不能真正发挥德育的价值。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不妨在拓展内容时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接受德育,让德育真正落实到学生的生活中。教师可以选择学生身边的一些人或事,开展教育活动,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例如,在《蝙蝠与雷达》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教学内容更生活化,以便实现德育目标。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他们能够在思考中清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篇文章具有科学性,而当前很多学生缺乏这种科学探究的精神,恰巧教师可以借助这篇文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深入钻研的思想品质:“同学们,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人发现蝙蝠与雷达的奥秘呢?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神奇的现象呢?跟大家说一下自己的发现吧。”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积极思考,与生活建立联系。小学生本身就有好奇心强的特点,这样的启发方式非常适合他们,能够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文本内容是有限的,而且很多时候文本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将文本中的内容进行延伸,引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也能够提升思想道德品质。
“读思达”教学法中能够起到升华作用的应该是表达。只有学生清晰地表达出自己思考的内容,通顺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能说他们的理解是比较深入的。在小学语文德育渗透过程中,教师不妨开展一些语言实践类的活动,用实践点亮学生的德育之灯,让学生在自己的感悟交流中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以让学生对相关内容产生更深刻的感悟。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表达中,谈谈自己对某些人或某些事的看法。这样也才能让学生的观点和看法朝着科学、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3]。
例如,在《陶罐和铁罐》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渗透德育内容。很多教师在主题讲述的过程中,也将德育内容渗透到了课堂中,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部分教师认为自己已经说过的内容学生便会掌握,但实际并不是如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件来讲述文本的主题思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这样的形式呈现:我通过发生在(某个时间)的(某件事),清楚地懂得了(某个道理)。比如,“我通过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懂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这样的表达模式能让学生将文本的思想与自己的生活建立联系,从而在根本上提升思想品质。“读思达”教学法中的表达至关重要,它既是语言的输出,又是理解的深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机会,尤其是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自己谈看法,不能将教师的主观意愿强加给学生。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教师也能清晰掌握学生的思想发展方向,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
设置阅读链接,能够使学生在拓展阅读过程中拓宽视野,积累知识。在文本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相关阅读书籍,并做后期跟进,让学生自主阅读相关内容,然后积极思考。在每周的读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德育内容渗透其中,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阅读思想,让文本与拓展阅读的内容紧密融合,用书籍唤醒学生思考表达的欲望。对此,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激励措施或者竞争措施,这对小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有效的。
例如,在《童年的水墨画》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相关阅读内容,用书籍奠定学生的德育之情。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高尔基的《童年》:“我们的童年就像一幅画,而高尔基的童年是怎样的呢?”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深度思考,认真阅读,在阅读后组织读书会,让学生在读书会中不断交流感悟,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同时实现德育的目标。教师也可以将自己对《童年》这本书的阅读感受讲给学生,这样德育便展示出了它的价值。德育是可以依靠阅读来实现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净化心灵,也能从中汲取养料,让自己对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样,学生思想在无形中便可以得到升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相关书籍,让学生大量阅读,实现育人目标。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德育渗透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读思达”教学法,让学生自主阅读并不断思考,将思考的内容清晰表达出来。这样,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理解才会更深入,在无形中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在具体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己阅读、生活化延伸、拓展阅读、情境创设引导、鼓励表达等多种途径,将“读思达”教学法融入德育中,实现语文学科的立德树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