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博物院藏螭虎绕凤玉剑首及相关问题探讨

2023-09-08 09:05:24罗红侠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凤鸟咸阳市战国

罗红侠

(咸阳博物院,陕西 咸阳 712000)

1976 年,咸阳市渭城区周陵乡新庄村村民岳王山向咸阳博物馆(今咸阳博物院)捐赠了一件螭虎绕凤玉剑首。这件玉剑首雕刻精细,构思精巧,纹饰精美,是件非常难得的艺术珍品,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在《咸阳市文物志》[1]388、《陕西省志·文物志(中)》[2]893、《陕西出土汉代玉器》[3]134等书中都有著录。但时至今日,学界对其珍贵程度尚缺乏足够重视,专门的研究文章鲜见。本文拟对这件剑首及其相关问题作分析和探讨。

一 螭虎绕凤玉剑首概说

螭虎绕凤玉剑首,圆形,直径4.7 厘米,厚0.8 厘米。质地新疆和田白玉,玉质洁白滋润。

玉剑首顶面为螭凤组合图案,设计奇特,造型精巧。在有限的空间内,雕刻出两只动物:一只是高浮雕的爬行状螭虎,头部侧视;平唇,嘴角有几根长长的胡须,胡须向后弯曲;大鼻高凸;橄榄球眼,眼球外凸,眼尾有延长线;猫形耳朵竖立;绞丝尾巴卷曲。身上有阴线勾勒的弯茄形滴水纹和弧线纹。螭虎张口露齿,似在咆哮,极为凶猛;四肢前伸后蹬,臀部肌肉发达,尾巴扭曲回转,显得十分有力威猛(图1)。另一只是高浮雕的凤鸟。在顶面中心,工匠巧妙地利用空间,围绕圆形穿孔,由里向外、自下而上雕刻出一只盘旋而上的回首凤鸟。凤鸟勾喙,嘴微张,圆眼凸出,头上有冠,长尾后拖并附在螭虎身上,凤身有阴刻线纹。

图1 螭虎绕凤玉剑首正面

螭虎占据整个图案的主体位置,凤鸟所占位置极小,不过十分之一。在这么小的空间内,雕琢出凤鸟形象,且把嘴、眼、冠刻划得如此传神、自然,是这件器物的最为精妙之处。从整体比例来看,娇小的凤鸟与硕大的螭虎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也似乎能看出两个动物的地位差异,凤鸟只是螭虎的依附与点缀。凤鸟只雕刻头部,身体未做细雕,而且尾部附在螭虎身上,也是依附关系的体现。

玉剑首顶面底部阴刻有云纹,另有几个圆形定位孔,是制作玉器时为控制剔底在同一个平面上而做的标记。

玉剑首背面围绕穿孔钻出一圆形凹槽,以阴线圆圈纹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为网格纹和卷云纹组成的三组变形凤鸟,勾喙,圆眼;外区为带芽的谷纹(图2)。谷纹是以稻谷的形状为原形加工创造出来的纹样,制作方法是先在玉材上打格,再以剔底的方法在格内雕琢出谷粒形状及萌发的尖芽。这样制作出的谷粒头大而芽短,大小一致,排列整齐,经抛光后闪闪发亮,十分悦目,是战国晚期玉器谷纹的主要特点。这种制作方法一直沿用至西汉早期[4],汉代中期以后谷纹变得精小而密集。

图2 螭虎绕凤玉剑首背面

二 螭虎绕凤玉剑首是一件改制玉器

目前资料所见大多数剑首皆背面光素,有穿孔或沟槽与剑柄端连接。螭虎绕凤玉剑首两面均雕刻有精美的图案,这是其独特之处。实际上,两面雕刻有纹饰的玉剑首不只这一件,广州南越王汉墓出土过两面都雕刻纹饰的玉剑首[5]193-224,故宫博物院也藏有一件白玉云纹剑首[6]263,顶面装饰如意云纹,背面装饰勾连云纹,但二者背面嵌入剑柄的部分均没有花纹,只有暴露在外面的部分才雕有纹饰。

通常,玉剑首一面做剑首装饰,另一面镶嵌在剑柄里,镶嵌在剑柄里的没必要雕刻图案。螭虎绕凤玉剑首背面中央琢一圆形凹槽,中心有一圆形穿孔,穿孔位置并未在花纹的正中心,而是略偏,应该是从饰有螭虎绕凤纹的顶面打钻而成。其原因可能是工匠最初把饰有谷纹的一面作为剑首的顶面,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剑损坏或其他原因,需要将剑首取下,取的过程中背面有轻微损坏,由于玉料珍贵,工匠不愿意舍弃,所以在原剑首的背面重新设计,制作出了更加精美的图案,并将新做的一面作为顶面使用,也就是说,这枚螭虎绕凤玉剑首或应属于旧玉改制而成。

旧玉改制在古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对于前朝遗留的、在使用过程中不慎损坏的、制作时发生断裂或制作失误的玉器,“惜玉”的传统使工匠对这些玉器进行重新改制。咸阳博物院藏有由残损玉璧改制而成的两件玉圭;《陕西出土汉代玉器》也记录有十多件旧玉璧改制的玉圭;《中国古玉器图典》收录了陕西岐山贺家村出土的由玉璜改制而成的虎形玉佩;江苏扬州邗江甘泉“妾莫书”西汉墓出土的蟠虺纹玉饰由春秋玉器改制而成;江苏仪征刘集联营谢庄2 号西汉墓出土的螭纹玉饰也为战国旧器改制而成。

三 螭虎绕凤玉剑首制作时代推断

关于螭虎绕凤玉剑首的制作时间,由于没有明确的文献记录和发现信息,尚难作出准确判断,但可依据其纹饰作出初步推断。

螭纹是中国古代玉器的重要纹饰,也称为蟠螭纹、螭虎纹、螭龙纹等。螭纹始见于春秋晚期;战国时期形象多变,尚未完全定型;至汉代发展成熟,其形象趋于完美并基本定型。战国晚期和西汉早期属于两个时代的过渡期,纹饰风格有许多相似之处。

螭虎绕凤玉剑首,螭首侧视,耳朵方圆,眼睛为橄榄球形,眼角有延长线,既具有战国时期的特征,又具有西汉时期的特征。从躯体和尾巴看,战国早中期螭纹身躯似蛇,尾与身躯无明显区分,西汉晚期尾巴分枝,呈花枝状。而这件玉剑首螭虎尾巴为绞丝状,与身躯有明显区分,显然是战国晚期和西汉早中期的典型特征[7]。另一个典型特征是螭虎身上有以细阴刻线装饰的茄形水滴纹[8],这种纹饰流行于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南越王汉墓出土的战国晚期透雕玉环[5]197、《古玉聚英——丁哲师生藏玉选辑》中记录的战国玉牙冲[9]256、咸阳博物院藏西汉双螭如意云纹玉剑首[3]149等器物上都有这种水滴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螭虎绕凤玉剑首的背面是谷纹与变形凤鸟纹的组合图案,表面有两圈纹饰,外圈是清一色的浅浮雕谷纹,内圈为网格纹装饰的变形凤鸟纹。凤鸟纹在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的玉剑首中常见,如西安北郊顶益公司西汉早期墓M71出土的谷纹变体凤鸟纹玉剑首、西安北郊明珠花园西汉早期墓M9出土的谷纹变体凤鸟纹玉剑首、咸阳博物院藏谷纹双体凤鸟纹玉剑首均有相似纹饰[3]144-145。这种头大而芽短的谷纹在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玉器上亦多见,如西安未央区汉墓出土的谷纹玉剑首[10]97、故宫博物院藏战国谷纹龙虎玉佩[6]193、西安雁塔区吴家坟出土的夔龙形玉佩[3]34等器物上,皆有类似的谷纹装饰。

综上所述,推断螭虎绕凤玉剑首的制作时代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应大体不差。

四 螭虎绕凤玉剑首使用者的身份蠡测

先秦秦汉时期,佩剑是一种时代风尚,无论是铜剑或铁剑,其中最高贵的装饰是玉剑具。玉剑具除有装饰功用外,也是身份、地位的标志。通过对目前所见螭虎纹玉器的统计分析,发现数量上西汉早期多于西汉晚期,器型上多数集中于剑饰和韘形佩,等级上主要出土于高级贵族墓葬。不同等级的贵族墓葬出土的螭纹玉器数量差别巨大,多者如南越王赵昧墓、海昏侯刘贺墓等数量接近20件,少者仅一两件甚至不出现螭纹玉器。至于长安附近中下阶层人群的墓葬,出土玉剑具极少,螭虎玉器更是鲜见。由此可以推知,本文讨论的这件螭虎绕凤玉剑首,也极有可能出土于高等级贵族墓葬。

今咸阳市渭城区周陵街道新庄村有一座汉代帝陵——汉元帝刘奭渭陵,其周围有诸多高等级陪葬墓。在渭陵陵寝建筑遗址内,出土了许多玉器,著名的如玉仙人奔马、玉鹰、玉熊、玉俑头、玉狮子、玉辟邪等。这些玉器玉质精良、设计精巧、造型精美,代表了汉代玉雕的最高水平,也显示出墓主身份的高贵。

螭虎绕凤玉剑首与上述玉器虽然时代稍有不同,但同出自新庄村,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古代贵族搜集收藏前朝玉器的现象比较普遍,所以古墓中经常会出土前朝玉器。如广州南越王赵昧墓,墓葬年代虽为西汉武帝时期,但出土玉器并非全是西汉遗物,其中有不少先秦玉雕[5]193。河北平山三汲镇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除了出土有大量的战国玉器之外,还有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的玉器[4]53。

基于以上对比和分析,笔者认为这件螭虎绕凤玉剑首可能是渭陵或渭陵陪葬墓的随葬品。

五 余论

《咸阳市文物志》《陕西省志·文物志(中)》及《陕西出土汉代玉器》对螭虎绕凤玉剑首都有收录,但在器物的时代、名称、来源等方面的记录却不尽相同。笔者通过细致考察与分析,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于时代。《咸阳市文物志》写的是秦,《陕西省志·文物志(中)》和《陕西出土汉代玉器》写的是汉。本文通过分析螭虎、凤鸟形象及谷纹特点,并与相关实物进行对比,认为将该剑首定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器物,应该是合理的,而且更具体。

关于名称。《咸阳市文物志》命名为龙虎剑饰,《陕西省志·文物志(中)》命名为螭虎绕凤玉剑具,《陕西出土汉代玉器》命名为谷纹螭虎凤纹玉剑首。本文综合相关文献和出土器物分析,认为定名为螭虎绕凤玉剑首更加确切合理,原因如下:一是通常我们把在剑柄与剑鞘上镶嵌的玉饰,称为玉剑饰或玉剑具,装饰有玉的剑称作玉具剑,一套完整的玉剑具一般包括玉剑首、玉剑格、玉剑璏、玉剑珌四部分。这件器物为圆形,是装饰在剑把顶端的玉饰,命名为剑饰或者玉剑具显得笼统不确切,命名为玉剑首是准确的。二是螭与龙属于同一家族,二者在造型、纹饰方面多有相同之处,如身躯都是以蛇身为基调,但螭的头部更像壁虎。到了战国晚期,螭的身躯逐渐摆脱了蛇的形状,更接近于虎,更凶猛有力,所以定名为“螭虎”更加符合实际。三是这件器物主体纹饰为螭虎与凤鸟组合,设计奇特,造型精巧,甚是罕见,凤鸟在中间,螭虎在外围,因此定名为“螭虎绕凤”更加确切形象,更显动感。

关于来源。《咸阳市文物志》记为咸阳博物院在渭城区窑店镇征集,《陕西省志·文物志(中)》和《陕西出土汉代玉器》记为1976年在咸阳市渭城区窑店刘家沟汉墓出土。据笔者查证咸阳博物院的文物原始档案,记录为“1976年咸阳市渭城区周陵乡新庄村村民岳王山交”,这应该是最为准确的来源记录。

猜你喜欢
凤鸟咸阳市战国
凤鸟的神秘主人
陕西省咸阳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宝藏(2020年3期)2020-10-14 09:41:40
战国少年孟轲
家教世界(2020年25期)2020-10-07 07:36:50
战国少年孟轲
家教世界(2020年13期)2020-06-18 09:12:34
从物质到信仰
艺术大观(2019年34期)2019-11-16 02:15:56
淡黄柳·怀人
陕西省咸阳市教学能手——陈正东
咸阳市关工委举办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教育报告会
下一代英才(2016年3期)2016-05-30 15:32:02
麻辣战国
麻辣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