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辉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1)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原凤翔县,2021年撤县设区)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宝鸡市东北,东邻岐山县,南接陈仓区,西毗千阳县,北连麟游县,总面积1 179 km2,现辖12 镇166 个行政村(城镇社区),人口52.5万,区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凤翔方言属中原官话秦陇片,一致性较强,内部略有差异,本文记录的是凤翔区糜杆桥镇方言。
糜杆桥镇位于凤翔区东北部(2001 年原五曲湾乡并入),东、南、西分别与凤翔区姚家沟镇、田家庄镇、城关镇、范家寨镇接壤,北与麟游县两亭镇毗邻,面积197 km2,现辖糜杆桥、西关村、箫史宫、七家门前、五曲湾等13个行政村,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糜杆桥村。
本文以糜杆桥镇中老派方言语音为准,调查点为西关村(位于糜杆桥镇中北部,调查点为老西关村,不包括后来并入的原王家塬村),在参考了孙立新《凤翔县志》“方言”[1]、《凤翔县志(1989—2010)》“方言”[2],郭子直、孙立新《岐山方言同音字汇》[3],王建领主编《陕西方言集成·宝鸡卷》[4],张永哲《凤翔虢王方言同音字汇》[5],以及笔者《宝鸡方言研究》[6]《宝鸡方言同音字汇》[7]等成果的基础上,对凤翔糜杆桥方言的语音系统进行调查与描写,包括声韵调和同音字汇。
凤翔糜杆桥方言有24个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p、ph、m、f、v,t、th、l,ts、tsh、s,tʂ、tʂh、ʂ、ʐ,tɕ、tɕh、ȵ、ɕ,k、kh、ŋ、x,Ø。
说明:(1)[p ph]两个声母与合口呼相拼时有口部摩擦作用。(2)[v]声母所统摄的字与北京话部分零声母合口呼字(古微母字)相对应。(3)[t th]两个声母与齐齿呼相拼时实际音值为[ȶ ȶh]。(4)[tɕ tɕhɕ]三个声母发音部位略靠后。(5)[ȵ]声母所统摄的字与北京话声母[n]拼齐齿呼、撮口呼字相对应。(6)[ŋ]声母所统摄的字与北京话零声母开口呼字相对应。
凤翔糜杆桥方言有4个单字调,不包括轻声:阴平31,例字如“支北帮钢塔”;阳平24,例字如“来常拿轮神”;上声52,例字如“美嘴椅整捐”;去声44,例字如“验丽向像阵”。
说明:阴平北京话为高平调,调值55,凤翔糜杆桥方言为低降调,调值31;阳平北京话为中升调,调值35,凤翔糜杆桥方言为中升调,调值24;上声北京话为降升调,调值214,凤翔糜杆桥方言为高降调,调值52;去声北京话为全降调,调值51,凤翔糜杆桥方言为半高平调,调值44。
关于凤翔糜杆桥方言的语音特点,囿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请详阅孙立新《关于宝鸡市方言语音特点的讨论》[8]、王军虎《凤翔方言的子变韵和D变韵》[9]及笔者《陕西凤翔方言的语音特点》[10]《陕西凤翔方言的语音变化》[11]《凤翔方言两字组的连读变调》[12]等文章。
本字汇以《方言调查字表(修订本)》为基础,补充了凤翔糜杆桥方言常用而《字表》未列的字,删去了方言不用的生僻字。本字汇按照韵母的次序排列,同一韵母又按声母的次序排列,同一声母则以声调为序。多音多义字、生僻字以及已考证出的本字随文加注,写不出本字的表义音节用“□”表示并加注。字下加“__”表示白读,加“__”表示文读。注文用小字,注文中“又”表示又读音,注文中用“~”复举所注的字。
其一,凤翔区城关镇方言老派语音分为甲、乙两个音系,甲、乙音系的最大区别体现在[tʂ]组声母拼合口呼上,甲音系的声韵组合特点为[tsʮ-tshʮ-sʮzʮ-];乙音系的声韵组合特点为[tʂ tʂhʂ ʐ]拼开口呼,合口呼字仅限于[uo]韵母。乙音系读作[uo]韵母的,甲音系分化为[uo ʯo]两个韵母。例如,“装庄”等字,甲音系读作[tsʮŋ31],乙音系读作[tʂaŋ31];“捉桌”等字,甲音系读作[ʮo]韵母,乙音系读作[uo]韵母;“所”字甲音系读作[ʮo/uo]韵母,乙音系读作[uo]韵母[2]。糜杆桥方言音系与城关方言乙音系相同。
其二,凤翔区东部横水、虢王一带老派方言送气清声母字比城关、糜杆桥等处多。例如,虢王方言读送气清音的字有“步部簿败倍白避辟拔伴拌辨辫棒鼻薄笨傍独读犊毒杜肚断段蛋稻弟笛地调造坐座碟叠截垫贱自字镯集净炸铡大~夫道动直侄值轴柱住秩箸丈杖撞重嚼旧橛轿局妗圈近就择~菜皂件赵跪柜”等[5];而糜杆桥中老派方言读送气的仅有“步部簿败倍辟避拌辨辫鼻犊稻笛调造截垫集炸铡轴秩撞嚼橛轿局圈就择~菜跪规”等。
其三,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凤翔糜杆桥方言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尖团音的变异为例,中老派语音有明显的尖音存在,例如:祭[tsi44]≠记[tɕi44]、精[tsiŋ31]≠经[tɕiŋ31]、节[tsiɛ31]≠结[tɕiɛ31]、焦[tsiɔ31]≠胶[tɕiɔ31]、清[tshiŋ31]≠轻[tɕhiŋ31]、笑[siɔ44]≠孝[ɕiɔ44]、相[siaŋ31]≠香[ɕiaŋ31]等;而新派语音尖团逐渐合流:祭=记[tɕi44]、精=经[tɕiŋ31]、节=结[tɕiɛ31]、焦=胶[tɕiɔ31]、笑=孝[ɕiɔ44]、清=轻[tɕhiŋ31]、相=香[ɕiaŋ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