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间理念的护理策略在神经介入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2023-09-08 08:12孙玉芬于娟殷秀燕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16期
关键词:脑血管功能手术

孙玉芬 于娟 殷秀燕

1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神经内二科 264000;2烟台市毓璜顶医院眼科 264000

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复杂、进展快等特点,致残率、致死率较高,预后差,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脑卒中后约70%患者会造成感觉、运动、语言、心理等障碍,严重影响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2〕。因此,为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与优质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微创技术、影像学技术快速发展,神经介入诊疗术也成为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该院开展的神经介入诊疗术包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支持下的脑血管疾病诊断、动脉溶栓、动脉取栓等。如何提升神经介入手术围术期护理质量得到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关注。有研究指出,对脑动脉瘤行介入术治疗的患者采取科学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预后质量〔3-4〕。以时间理念为基础的照护策略以患者疾病进展状况为时间轴,从循证角度出发,根据患者在不同阶段的康复诉求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优化护理方案,促进患者康复。目前,国内关于这一新型的护理模式的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本研究以该院收治的102例接受神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时间理念的护理策略在其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来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参照《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5〕中相关诊断标准,结合患者症状体征、颅脑CT、MRI、全脑血管造影术(DSA)等检查结果确诊且符合介入手术指标者;②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表现,例如头晕、头痛、偏瘫失语、颅内杂音、视力模糊;③年龄<80岁;④意识清楚,不存在理解、表达、书写等能力障碍;⑤知情研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伴有心、脑、肝、肾等脏器系统严重功能障碍;②无法正常交流沟通者;③由其他疾病导致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④既往参加过相关课题研究或系统护理干预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文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为该组患者提供常规围术期护理,主要包括入院指导、术前准备、生命体征监测、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前护理:在医生下达介入手术医嘱后,护士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例如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备皮、肠道准备等;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向患者讲解手术大概流程,缓解其负性情绪。②术后护理:患者术毕返回病室,科室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妥善交接,了解患者术中情况、生命体征、介入手术穿刺点情况等,遵医嘱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密切观察病情,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指导患者科学、合理恢复饮食,③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围术期心理状况,对焦虑、抑郁明显者,指导其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技巧,通过听音乐、看视频等形式转移注意力,并引导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与理解。④健康指导: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例如发病原因、症状体征、诊断要点、治疗方案、护理方法、康复锻炼等内容,并讲解介入手术流程、 术后可能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等,给予饮食、运动、康复训练方面的指导,及时解答患者疑惑。⑤出院指导:向患者说明出院后注意事项,嘱其遵医嘱用药、定时复诊,不宜剧烈运动,也避免长期卧床,出现不适及时来院诊治。

1.2.2观察组 该组患者在常规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基于时间理念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2.1组建护理策略小组 由1名科室护士长、3名科室高年资护理骨干组成,其中护士长为组长,负责组织、监督、指导工作。邀请护理专家对小组成员进 行“时间理念护理策略”的培训,并查阅相关文献,结合科室实际制定基于时间理念护理对策的流程与干预方案。

1.2.2.2介入治疗前护理 在病人确定收住院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并按照急性脑卒中处理流程开展工作。①病房准备:在接到收治患者的电话通知后,管床护士立即准备好病床、心电监护和微量泵、相应药物。②患者处置:患者入住后,管床护士在10 min内完成入院评估、快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行动脉溶栓和取栓患者先在左手建立静脉通路、备皮、导尿,通知禁饮食,确保患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有效的治疗与护理。③心理疏导:由于对疾病认知不足、对介入手术治疗的不确定感,患者易产生焦虑、紧张。管床护士应及时关注患者心理状态,通过看图片、讲解、关注公众号等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1.2.2.3介入治疗后护理 ①病情监测的时间护理:术后常规卧床24 h、穿刺侧下肢制动6 h、24 h内Q2h监测穿刺点、血压、足背动脉搏动、下肢皮温、颜色。24 h后护士在生命体征的关键时间节点清晨、午后加强观察,主要通过患者意识、面色、肢体表现、穿刺点情况、监护仪数据等进行判断。生命体征变化明显者,护士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该时段应尽可能避免侵入性操作,减少外界不良因素对患者造成刺激。根据患者体温对室温进行调整,增加体表舒适度,避免温度骤降引起血管痉挛。②饮食的时间护理:介入手术治疗可能干扰患者进餐时间;进餐过晚,过度饥饿,会导致低血糖,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氧〔6〕,进餐过饱,较多血液聚集在胃肠道参与胃肠蠕动和消化,脑部供血相对减少,因此,合理安排就餐时间、种类、数量有重要意义。嘱患者于17∶00~17∶30进食晚餐,在睡前和清晨适量饮用温水,利于血液稀释,增加胃肠蠕动,减少术后便秘。清醒的局麻患者术后可以立即进食和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全麻清醒后待胃肠排气后少食多餐,由流质逐渐过渡到普食,防止呕吐发生。③睡眠的时间护理:脑卒中后约20%~40%患者存在睡眠障碍〔7〕。介入患者由于担心病情与预后、更换睡眠环境、介入后疼痛、穿刺侧制动等情况,严重影响睡眠质量。睡眠对脑神经修复有重要作用,因此,掌握科学的给药时间、促进患者睡眠很关键。21∶00~05∶00是细胞自我更新的最佳时间段,该时段的睡眠质量与患者代谢情况、病情预后均有密切联系。管床护士指导患者21∶00左右入睡,病房按时熄灯、播放舒缓轻松的音乐,夜间减少不必要的护理操作;对于失眠严重者,遵医嘱指导其服用安眠药;告知患者在起床时候应先平卧1 min再坐起,防止体位性低血压。④ 用药的时间管理:根据介入手术类型、病情、药物生物特性等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清单”,体现详细的用药时刻表,例如,对服用降压药者,由于血压上午9∶00~11∶00,下午16∶00~18∶00为高峰,18∶00~3∶00为低谷,短效制剂一般在10∶00或18∶00服用,长效制剂在6∶00左右服用,使白天、夜间的血压控制在平稳水平。⑤运动的时间护理:在术后早期,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开始功能锻炼,小组成员在结合生理特点、疾病病情、患者生活习惯后制定可行的功能锻炼计划表,协助其于每日7∶00 ~9∶00、15∶00 ~ 17∶00、20∶00 ~21∶00 分别进行被动功能锻炼、主动功能锻炼、日常生活自我照护。⑥健康指导的时间护理:在9∶00~11∶00、16∶00~17∶00、19∶00~21∶00患者情绪较为平稳,喜欢与人接近、愿意回答和提出问题、19∶00~21∶00患者容易感觉寂寞,在以上时间段,管床护士可在护理操作完成、病室安静的情况下,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和健康指导。

1.3 观察指标

1.3.1心理状态 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于入院时(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干预后)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SAS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873,Cronbach α系数为0.869,SDS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892,Cronbach α系数为0.913。两个量表均各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1 ~4分),得分>50分提示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1.3.2肢体运动功能 通过简式Fugl-Meyer运动功 能评分(FAM)〔8〕评价干预前、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该量表 主要由上肢(10条目)和下肢(7条目)功能评定 两部分组成,总得分分别为66分、34分,得分越高,提示运动障碍越小。

1.3.3日常生活能力(ADL) 通过Barthel指数评定干预前后两组的ADL。该量表由10个维度组成,分别是进食、平地行走、沐浴、修饰、穿衣、便后清洁整理、下楼梯、床及轮椅移动、大便与小便的控制,根据患者以上能力情况进行评分,将需完全依赖他人、部分依赖他人、可独立完成分别赋值为0 分、5分、10分,总得范围为0~100分;将日常生活能力分为4个等级:得分100分提示日常生活能自理,为无需依赖;得分61~99分,大部分活动能自理,外出活动仍需依赖他人,为轻度依赖:41~60分,生活部分自理,大部分需要别人照顾,为中度依赖;0~40分,患者不能自理,为重度依赖。

1.3.4生活质量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估干预前后两组的生活质量。 该量表由躯体功能、 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5个领域 组成,各领域得分分别为0~15分、0~12分、0~6 分、0~6分、0~6分,总得分0~45分,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分,

2.2 两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FAM上、下肢功能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以上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分,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QLQ-C30量表5领域评分与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目前,神经介入手术治疗为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它具有创伤范围小、安全性较高、适用性广等特点,但由于中老年为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人群,患者本身存在的基础疾病加上脑血管病造成的损伤、介入后并发症都会影响躯体功能,加上该病病程长,多数患者易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如何为神经介入诊疗的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护理是临床关注的重点。传统护理模式考虑人员配置问题后,通常在同一时段集中给所有患者集中进行治疗和护理,虽然效率较高,但与因病施护的理念并不一致。基于时间理念的护理策略是一 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充分考虑患者自身生理特点与病情特点,根据生理指标的节律性,拟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给予患者适时的医疗照护及有针对性的诊疗管理,实现科学、合理、个性性化的护理〔9-10〕。近年来,我国已有优秀的护理专家将基于时间的护理策略应用于临床护理,赵飞丽、张春妮〔11〕以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显示:采取时间康复护理方案后治疗总有效率从 73.3%提高至93.3%,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焦红玉〔12〕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护理比较,时间护理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有效控制病情,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3.1 基于时间理念护理策略能显著改善神经介入手术患者心理状态

在介入术前给予患者时间管理,开放绿色通道、手术配合指导、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提高其遵医行为,为促进手术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介入后将时间护理用于病情观察和用药安排,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保证用药效果。在患者生命体征波动明显的时间段避免进行侵入性治疗操作,减少外界环境刺激造成的血压波动与脑血管意外;室温根据体温进行调整,避免引起血管痉挛;在夜间起床时先平卧1 min后再坐起,减少了因体位急剧变化造成的脑供血不足。以上综合措施使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显著降低,从而有效缓解了患者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同时,本次研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和睡眠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能有效缓解患者抑郁心理,进而促进患者情绪更加稳定。

3.2 基于时间理念护理策略能显著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脑血管疾病患者手术方式与严重程度不一,合理安排饮食时间,使患者达到营养摄取与脑部供血的平衡;睡眠状况在患者脑部神经细胞的修复方面也发挥积极作用,为观察组患者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减少外界干扰,必要时采用药物干预,帮助患者获得最大程度的恢复。同时,功能锻炼是术后运动功能的主要方式,以时间理念为指导开展功能锻炼,在患者精神状态好的情况下选择生命体征平稳的时间段指导其进行功能锻炼,充分发挥锻炼的效果,有益于大脑功能恢复,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

3.3 基于时间理念护理策略能显著改善神经介入患者生活质量

研究指出,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存在直接联系〔13〕。强荧艳等〔14〕以88例脑动脉瘤行介入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在干预6个月后,与传统照护比较,基于时间理念的护理策略能明显提升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QLQ-C30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1个月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与刘兰、李美丽〔15〕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神经功能会受到影响,介入诊疗手术也会有一定损伤,因此对患者采取以时间理念为指导的护理干预,考虑患者生理指标的节律性,同时在适当的时间点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不仅注重疾病本身,还关注患者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体现整体护理,促进患者康复,明显提升其术后肢体运动功能与自理能力,促进其躯体、情绪、认知、社会功能的改善。

综上,围术期基于时间理念的护理策略能显著改善神经介入手术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脑血管功能手术
也谈诗的“功能”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手术之后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