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茜 王黎
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产科 212000
妊娠糖尿病(GDM)是指妊娠中晚期患者机体内部拮抗胰岛素物质分泌增加,导致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糖代谢能力下降的妊娠合并疾病之一〔1〕。常表现为血糖持续处于偏高状态,进食、饮水量增多等症状,若症状进展性加重,还会诱发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及巨大儿等并发症,为保证母体及婴儿的生命安全及健康,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临床控制至关重要〔2〕。皮下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可维持机体内部血糖指标变化处于相对平稳状态,成为临床治疗首选〔3〕。由于患者处于特殊的妊娠时期,单纯的药物治疗控制远远不够,还需联合饮食、运动等护理干预〔4〕。但在以往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忽视了个体间存在的差异,且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知识不足,导致患者血糖维持失衡及不良心理状态的增加等,临床妊娠结局不容乐观。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系统具体的护理干预十分关键。体重指标评估下个体化护理干预是指通过以患者作为护理干预实施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结合临床实际情况与患者体重增幅趋势等,协同营养、心理及运动等治疗师共同制定靶向精准、满足个体间差异的护理干预对策〔5〕。本文将深入探讨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体重指标评估下个体化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
将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160例,按1~160顺序编号,1∶1比例随机抽取,均分为每组80例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纳入标准:①妊娠24周,经由多普勒彩超、血、尿HCG、空腹血糖、糖耐量等检查,符合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6〕;②经由糖尿量监测空腹血糖>5.1 mol/L、糖后1 h>10.0 mol/L、糖后2 h>8.5 mol/L;③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双胎、多胎或辅助妊娠;②妊娠期间合并肝、肾、心等功能不全;③合并严重慢性系统疾病。退出标准:研究中途发生引产、流产或死胎等各种原因终止继续妊娠者。
成立监督机制,由科室护士长担任观察者角色,对门诊妊娠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进行督促监管。同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勿将此次护理研究内容,进行病友间相互探讨。
1.2.1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策。护理观察周期为入院1 d至分娩后。①认知:护理人员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在医学学术网站中,检索与“妊娠糖尿病、膳食饮食指导、心理疏导、有氧运动”等相关的医学研究文献,从中筛选总结与之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以有声视频演示、文字与图片结合或健康宣传手册等形式加以呈现。将健康宣传手册投放在门诊就诊、候诊等走廊明显处,以供患者或家属进行随时翻阅观看。组建妊娠糖尿病患者交流沟通微信群,在群内推送与疾病相关的文章与链接,督促患者进行浏览观看。②饮食:护理人员在营养师的协助指导下,结合患者自身饮食爱好,制定膳食计划。食谱1:早餐(水煮鸡蛋50 g、豆腐脑200 g、杂粮馒头40 g);早点(小苏打饼干25 g);午餐(白菜炒木耳200 g、荞麦面条90 g、白灼虾100 g、冬瓜鸡蛋汤100 g);午点(番茄汁或黄瓜汁200 ml);晚餐(紫菜蛋花汤100 g、二米饭100 g、青椒肉丝120 g、海米拌芹菜100 g);晚点(纯牛奶200 ml)。食谱2:早餐(小米粥40 g、纯牛奶200 ml、水煮鸡蛋50 g);早点(豆腐脑200 g);午餐(炒绿豆芽200 g、蒸扁鱼100 g、拌黄瓜80 g、杂粮饭100 g、番茄鸡蛋汤100 g、苹果100 g);晚餐(二米饭100 g、虾仁炒西芹、青椒肉丝120 g、紫菜蛋花汤110 g);晚点(圣女果、黄瓜150 g)。食物在加工过程中多选用烧汤、清蒸或红烧,控制单糖、高淀粉或高糖等食物的摄入,控制油炸食品的摄入,非用餐时间,若患者自觉饥饿,可进食黄瓜、小番茄等。护理人员定期对患者体质量情况进行评估,适当调整患者每日膳食摄入总热量。③心理:护理人员联合心理咨询师,结合患者自身实际心理变化情况,进行心理放松与疏导的护理干预。患者门诊检查时,护理人员从旁陪同,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以开放式提问的方式,引导患者将自身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加以阐释,在患者讲述过程中,始终保持合格倾听者的状态,适当给予患者眼神肯定与拍肩、握手等非语言的安抚方式,了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产生的根本原因后,护理人员站在患者角度思考,以共情式心理,给予患者正性的心理开导与引导,转换患者消极、悲观的心理情绪。④运动:运动前进行脚踝关节左右摇晃、顺逆时针旋转等热身运动,各10次;坐于凳子上,做一条腿搭放于另一条腿上,在此过程中,保持大腿内侧肌肉、臀部肌肉与肛门周围肌群处于紧缩状态,维持3~5 s后,回于原位,左右下肢交替搭放,1组20次,每次2~3组。休息2~3 min后,患者平卧于瑜伽垫或床上,全身保持放松状态,将一侧下肢进行屈曲-伸直的同时,保持腹部肌肉收紧5 s与放松5 s,如此左右交替进行,20次为1组,每次2~3组。休息3~5 min左右,进行骨盆运动训练,将一侧下肢膝关节呈屈曲状,向外侧逐步扩展,直至最大限度,左右交替运动,每15~20次为1组,每次2~3组。骨盆运动结束休息3 min左右,双足心相贴,双下肢膝关节最大幅度向外弯曲的坐式状态,双手将双足向躯体方向靠拢,后背部保持挺直,双下肢作蝴蝶展翅式上下摆动,反复15次为1组,每次2~3组。每天运动时间控制在35~45 min,每天2~3次。
1.2.2实验组 实施体重指数评估下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策。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实施体重指数评估下个体化护理。观察周期为入院1 d至分娩后。
1.2.2.1组建孕期体重个体化管理护理小组 主要包括:妇产科主治医师1名(从临床角度,保证护理人员工作开展的专业性与合理性)、护士长1名(监督质控护理人员日常护理工作的开展)、妇产科门诊责任护士3名(指导协助患者开展一系列饮食、心理及运动等护理干预)、营养咨询师1名(借助孕期体重增幅达标率,协助指导护理人员,制定膳食饮食计划)、心理咨询师1名(结合以往临床经验,连同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心理疏通与开导)、运动指导师1名(根据患者机体运动耐力承受情况,协助护理人员进行日常有氧运动的拟定与指导)等。小组成员共同研究探讨下,制定可行性价值相对偏高的护理干预对策。
1.2.2.2认知干预 定期组织线下孕期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邀请门诊权威妇产科专家,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剖析,讲座主题围绕“妊娠糖尿病产生原因、危害性”“日常如何自我监测血糖及血糖正常浮动范围”“定期孕检的重要性”“合理膳食饮食与有氧运动对血糖控制的价值与意义”等,在群内发布讲座具体时间、主要讲说专家、讲座内容等,以接龙的方式进行报名参加,来院后引领其签到入场。在专家讲解过程中,护理人员从旁协助解释,鼓励患者进行随时提问,每堂讲座持续时间在40~45 min,每周2~3次。
1.2.2.3合理体重膳食计划 营养咨询师借助《美国医学研究院2009年发布的孕产妇妊娠期间增重指南》结合患者建卡时体质量指数(BMI)拟定体重管理计划及目标,依据患者孕中、晚期平衡膳食宝塔,规范患者每周体重增长的区间范围,并指导其日常膳食饮食摄取。根据其自身喜好,进行食谱1、2的自行选择。①BMI:<18.5 kg/m2:孕期体重增长控制在12.5~18.0 kg以内。控制每天总摄入热量在30~35 kCal/kg×标准体质量,膳食饮食中保证碳水化合物占45%~50%、脂肪类占比30%~35%、蛋白质类占比15%~20%。均衡配比患者每餐热量的摄入,联合摄入叶酸5 mg,钙剂、蔬菜以及豆制品每日摄入11~13 g,铁剂5 mg,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每天进食次数约为4~6次。②BMI:18.5~24.9 kg/m2:保证体重增长控制在11.5~16.0 kg区间内。总摄入热量在30 kCal/kg×标准体质量。其中碳水化合物占40%~45%、脂肪类25%、蛋白质类占比45%~50%。③BMI:>25.0 kg/m2:控制增长体重在7.0~11.5 kg。热量总摄入保持在25 kCal/kg×标准体质量,其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占总量中的40%左右、脂肪类占20%~25%、蛋白质类摄入占比30%~35%。遵循热量摄入均匀配比的原则,对每餐摄入量进行分配。早餐(7∶00~8∶00):热量摄入占总摄入量的10%~15%;加餐(9∶30~10∶00):热量5%~8%;午餐(12∶00~12∶30):摄入热量20%~25%;加餐(14∶00~14∶30)热量控制在3%~5%;晚餐(17∶00~17∶30):控制10%~15%;加餐(19∶00~19∶30):约摄入5%左右。
1.2.2.4心理疏松引导 在制定科学合理膳食饮食计划的同时,患者若因血糖波动幅度较大的原因,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说明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对血糖波动控制的有效性与积极性,血糖平稳状态下,可保证母婴的健康,将患者注意力从自身心理感知转移至积极治疗疾病与控糖中。若患者因不能进行角色自我转换,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家属,需增加对于患者的重视与细节关注,促使患者明确自身的地位与价值。
1.2.2.5科学有氧运动 运动指导师结合自身以往临床经验,协助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日常有氧运动训练的指导。在群内推送由运动指导师与护理人员共同录制的孕妇保健操有氧运动分步骤、细节化讲解的视频及图文注释,叮嘱患者跟随视频,进行日常有氧运动训练。在运动过程中,借助手环等监测设备,对患者呼吸、心率等进行动态监测,一经达至临界值,需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
责任护士对两组患者就诊时、分娩后血糖指标、心理状态、不良妊娠结局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
1.3.1血糖指标 取患者指尖血、静脉血,对患者空腹血糖(FBG:正常范围3.8~6.1 mmol/L)、餐后2 h血糖(2hPBG:正常范围低于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正常范围<6.5%等血糖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对比)。
1.3.2心理状态 通过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估,主要包含负性情绪(Negative emotions,NA)(10项条目),每项条目满分为5分,总得分为0~5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负性情绪程度越重,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3;正性情绪(Positive emotions,PA)(10项条目),每项条目满分为5分,总得分为0~50分,分数越高说明正性情绪越好,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5〔7〕。
1.3.3不良妊娠结局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巨大儿、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产次、孕前体质量指数(BMI)等临床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
就诊时,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水平变化比对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娩后,实验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水平,逐步趋于正常水平范围且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就诊时,两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相比对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娩后,实验组患者在负性情绪、正性情绪等不良心理状态,呈逐步改善状态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良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对比(分,
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巨大儿、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对比〔n(%)〕
妊娠糖尿病是妇产科系统中病发率较高、迁延时间较长的妊娠合并疾病之一,据统计,糖尿病全球范围内发生率约为1.00亿例,预计至2025年,发生率可高达3.80亿例左右,妊娠糖尿病罹患率在其中占2%~13%,美国妊娠糖尿病占总发生率的2%~5%,而我国妊娠糖尿病则占总发生率的6.6%左右,若不及时进行积极有效的手段控制和治疗,会对母婴的健康产生直接威胁,现已引发了人们及社会各阶层的高度重视〔8〕。妊娠期体重管理作为妊娠期保健护理中的重要环节,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膳食摄入计划,联合药物控糖治疗手段,可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9〕。但由于,受门诊就诊时间及人数的影响与限制,患者对于疾病认知与妊娠期指导等了解较少、参与度较低等,临床体重科学管理与疾病控制等效果不容乐观〔10〕。因此,采取系统科学、高质量的护理干预对策尤为重要。
本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血糖指标水平维持在较为平稳状态。可见。护理人员联合营养咨询师,借助妊娠期体重评估与增加指标,对患者机体实际状态与营养所需加以综合评估,制定合理适宜的膳食饮食计划,在保证患者营养摄入均衡的同时,提高机体靶组织对于体内胰岛素的敏感程度,增加糖分的代谢水平,平稳患者血糖相关指标水平波动幅度,促使各项血糖监测指标逐步趋于正常范围〔11-13〕。本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改善趋势较为显著。护理人员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协助下,主动与患者建立起较为和谐有效的护患关系,以开放式提问的方式,引导患者将困扰自身心理状态的因素加以详细阐述,护理人员以共情式心理疏通开导的方式,促使患者负性情绪的正向转化〔14-15〕。同时,定期组织与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讲座,保证患者对于疾病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更加全面深入,在强化患者临床治疗护理配合程度的同时,利于协助患者舒缓焦虑、悲观等不良心理状态,降低机体肾上腺素与抗胰岛素激素的产出与分泌,平稳患者临床症状〔16-17〕。
此外,研究还发现,实验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下降趋势较为显著。由此可见,运动指导师与护理人员相互配合,指导督促患者进行日常有氧运动训练,通过运动疗法,可对患者肌肉及骨盆关节等进行完全放松,加速骨盆外周血液循环,有效增加了机体局部肌肉的扩张能力与柔韧度,强化肌肉对于糖分摄入的能力水平,保持内分泌系统处于相对平稳状态,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对母婴安全发挥了保障作用〔18〕。
综上所述,对妊娠糖尿病患者采取体重管理评估下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策,促使患者血糖指标水平持续平稳正常状态的同时,在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中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利于医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