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晓坤 王军 赵敏 张弛弦 郑俊丽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50000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中最重要的技术部门之一。无论患有何种疾病,或是采取何种术式,手术治疗均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想要尽可能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必须做好手术室管理。传统手术室管理通常以人为中心,手术室管理工作的方案制定、实施及效果评价均由人来完成,长久施行的手术室管理模式虽然效果尚可,但仅依靠人完成整个手术室管理流程,依然存在客观性不足、持久性差等问题。新时期各类医疗机构内部管理系统逐渐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引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础,以智能化、高集成化、高安全性为主要特征的手术室信息管理平台,优化手术室管理流程,进而提高手术室管理效率和手术室护理质量〔1〕。本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构建出一套以iPad为基础的智能化行为管理系统,并对其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以探讨其应用效果。
1.1.1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42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45~68岁,平均(56.9±2.5)岁。实验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42~69岁,平均(56.5±2.3)岁。两组患者基础信息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1.2护理人员资料 2019年1~12月期间负责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15名,均为女性,年龄22~48岁,平均(30.4±3.7)岁;护龄2~15年,平均(6.4±1.1)年;学历:中专及以下5名,大专6名,本科及以上4名;职称:护师4名,护士11名。
1.1.3纳入标准 患者:①无手术禁忌证;②未患其他器官功能障碍疾病;③自愿参与,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护理人员:具有护士职业资格证;②工作积极进取;③护龄在1年以上。
1.1.4排除标准 患者:①不愿参与研究;②存在意识障碍;③依从性差。护理人员:近期参加过信息化管理、智能行为管理等有关内容的业务培训。
1.2.1对照组延续原有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内容包括术前手术室物品及设备检查、手术室环境控制与常规消毒、术后物品整理检查与消毒等。
1.2.2实验组在iPad智能行为管理系统下实施手术室管理。
1.2.2.1组建小组和系统设计构思 成立iPad智能行为管理系统小组(以下简称“小组”),组内成员包括:护士长1名,负责项目统筹与质量控制;主治医师1名,负责系统调试;护师2名,负责信息收集与系统使用培训教学。小组成立后,护士长组织小组全员参加业务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智能行为管理系统有关知识,要求小组全员熟悉掌握以上内容。通过小组会议讨论,构思系统设计内容,包括系统的界面形式、基础功能等。
1.2.2.2系统构建与测试 系统设计工作交由专业人员完成,要求专业人员尽可能根据小组对系统设计的构思及系统设计基础需求构建系统,由护士长全程跟进设计,并对专业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系统结构与功能:①系统结构,本研究设计iPad智能行为管理系统包括手术室端口、医护移动端口及管理员端口,手术室端口经固定于手术室的iPad登录,由护士长担任系统管理员,每日首台手术开始前,由系统管理员通过个人手机登录进入管理员端口,获取系统密码(系统密码每日0时自动随机变更),再由系统管理员在手术室iPad中输入系统密码,以登录手术室端口,当日最后一台手术结束后,再由系统管理员注销手术室客户端。管理员端口和医护移动端口均各自设置密码。②系统功能,包括手术人员管理、手术时间管理、手术衣物管理、手术物品及设备管理、手术标本管理及手术数据管理。3个端口均可获取以上相关信息。系统构建完成后,由小组中主治医师组织小组全员进行系统测试,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问题,并反馈给专业人员,由其进行全面调整。
1.2.2.3系统实践应用 系统构建与测试完成后,将系统投入使用,实践内容包括:①手术人员管理,手术医生与护理人员均通过iPad录入姓名、性别、年龄、护龄、联系方式、指纹信息及人脸特征信息,直接归入智能行为管理系统,每次手术前均需要通过iPad获取手术室出入权限。固定于手术室门外iPad可实时显示手术室内护理人员数量及其相关信息,护理人员出入手术室时,iPad可对护理人员进行自动人脸识别,实时更新手术室内人员数量。未录入信息或未获取出入权限者,无法进入手术室,如有突发事件,需要立即进入手术室,可电话联系系统管理员获取系统密码,通过输入密码直接获取进入手术室的权限。手术室内人员数量达到预设上限时(依照《GB51039-2014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2〕中对手术室尺寸的规定,本院小型、中型、大型、特大型手术室人员数量上限分别预设为6人、8人、10人、12人),即使拥有出入权限,也无法进入手术室。患者进入手术室时,iPad在智能行为管理系统引导下,对患者信息进行细致核对,如果患者信息不符,患者将无法进入手术室。②手术时间管理,固定于手术室内iPad在智能行为管理系统引导下,实时记录手术时间,精准记录手术医生与护理人员出入手术室时间点。对于择期手术,手术开始前2 h和30 min,智能行为管理系统会分别向手机端医护移动端口发送手术准备提醒〔3〕。③手术衣物管理,智能行为管理系统可为医生和护理人员自动合理分配更衣柜,根据人员分工不同,优化更衣流程。手术结束后,智能行为管理系统可对更换下来的手术衣物进行全程跟踪,确保手术衣物能够严格按照预设流程清洗、消毒、归纳、入柜〔4〕。④手术物品及设备管理,手术室药品和相关手术物品带入手术室前需要通过iPad扫描,智能行为管理系统可对其有效期和质量进行检测分析,当存在药物过期或物品质量过低的现象时,智能行为管理系统能立即做出反映,并由iPad发出警报。手术室中使用药物或物品时,智能行为管理系统能及时准确记录药物或物品使用情况,同时在iPad上更新药物和物品数量。手术室内每台设备均与智能行为管理系统配对,设备运行期间,智能行为管理系统可通过iPad将设备运行状况及参数显示出来,并可根据当前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故障预测,做出故障报警。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可借助iPad清点药品和物品。护理人员需要在术后及时清理手术室和相关设备,如未做有效清洗与消毒处理,iPad会在一定时间内发出警报〔5-6〕。⑤手术标本管理,手术结束后,智能行为管理系统会对术中取下标本和异物行自动清点,避免被护理人员当作医疗废物丢弃。⑥手术数据管理,手术结束后,智能行为管理系统会立即生成手术数据表单,评估数据内容,结合评估结果做出合理分析,护理人员可根据手术数据分析对今后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改进〔7〕。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评分。
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定表》评估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定表内容涉及器械准备、消毒隔离、急救物品、文书书写及实践操作5个领域,每个领域包含10项指标,每个领域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高。调查两段时期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评分,绩效考核内容包括工作责任心、工作主动性、服务态度和应急能力4项,单项内容满分10分,评分越高,表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越高〔8〕。
两组患者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n(%)〕
实验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分,
实验组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评分(分,
①护士因素:传统手术室护理模式受护理工作制度不完善的影响,部分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常存在经验不足、操作水平低、理论与实践应用不当等问题,加上医院缺乏相关业务培训,护理人员缺乏耐心与责任心,极易在手术期间做出错误操作和判断,轻则延误手术进展,重则对患者造成二次创伤〔9〕。②环境因素:手术室环境与手术成功与否有着紧密联系,手术室环境管理不良,设备、物品清洗消毒不彻底,室内温度、湿度调节不当,均会影响手术结果,严重时还有可能发生手术室感染,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增加治疗难度〔10〕。③管理因素:管理不当是引发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手术室药品、物品管理不当,可导致错误用药、机械损伤等不良事件发生,影响患者身体健康。手术室衣物管理不当,会延长医护人员更衣时间,降低工作效率。传统手术室信息管理不到位,信息传递依靠护理人员相互传达,易发生信息传达错误,影响手术进程。手术室衣物管理缺乏系统性,无法对手术室衣物整个清洗消毒流程行全程跟踪,易发生手术室衣物清洗消毒不彻底、归纳不合理等问题〔11-12〕。
智能行为管理系统能精准记录手术医生和护理人员出入手术室的时间点,对手术进程全程监控。术前多次提醒手术医生,保证手术医生在术前做好工作安排,避免手术医生因工作安排不当影响手术进程,确保手术准时开始〔13〕。智能行为管理系统与手术室设备紧密关联,护理人员通过iPad获取设备运行参数,设备存在故障风险时,iPad会立即发出警报,提醒护理人员及时调整设备参数,排除故障风险,避免因手术室设备故障影响手术进程,同时也避免手术室故障对患者造成损伤。手术室药品与物品实时清点功能,可帮助护理人员实时掌握药品与物品余量信息,以便于护理人员及时补充。患者信息细致核对,可避免护理人员接错患者,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智能行为管理系统对手术室药品与物品实行全面管理能力,能防止将过期药物或低质量物品带入手术室,同时实时记录药品和物品使用情况,避免因错误用药引发不良事件。本研究对照组发生3例手术不良事件,观察组则未发生手术不良事件,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可能与本次研究纳入研究对象较少有关。
智能行为管理系统拥有手术室权限管理和人员数量上限预设功能,术前所有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均需获取权限,无权限者无法进入手术室,手术室出入严格管理,提高手术室运营效率。通过预设手术室人员数量上限,能有效控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降低手术室感染风险。全程监控式手术室衣物管理,合理安排更衣流程,节省医务人员更衣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智能行为管理系统会在术后通过iPad提醒护理人员及时对手术室物品和设备行清洗消毒处理,处理不彻底同样会发出警报,以确保手术室环境卫生整洁〔14〕。本研究实验组器械准备、消毒隔离、急救物品、文书书写及实践操作等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智能行为管理系统在术后自动生成手术数据表单,其中会对护理人员工作效果进行全面评价,护理人员可以此作为参考,发现自身不足,促进护理人员不断完善自身不足之处,进而提升积极意识,调动工作热情,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本研究实验组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工作主动性、服务态度及应急能力较对照组全面提高,与王小云等〔1〕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基于iPad的智能行为管理系统在手术室管理中发挥作用突出,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考核成绩均有积极作用,但由于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较少,导致两组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因此,该系统对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应增加样本量做进一步研究。此外,当前我国虽然大力发展以信息化、人工智能等高新手段为基础的智慧手术室,但仍处于摸索阶段,本研究仅作为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简单尝试,想要实现信息化、人工智能在手术室管理中的普及,以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还需做出更多的努力。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