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陈柳 谢细葵 罗树宏 郑金花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福建 龙岩 364000)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发病人数持续增长,约2.9亿,其中冠心病(CHD)约1100 万,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国内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1]。CHD 导致的心肌损伤,是引发心室重塑的重要因素,心脏结构性改变进而并发心力衰竭(HF)[2]。临床常使用β 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强心药等药物治疗,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却无法达到理想治疗目的,且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3],因此探寻更加优质的药物治疗方案尤为重要。伊伐布雷定是心脏窦房结细胞If 通道阻断剂,能够选择特异性抑制If 电流产生,是一种可以减慢窦性心律的药物,在冠心病的治疗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4]。对此,本研究通过观察伊伐布雷定治疗CHD 伴HF的临床疗效,旨在探讨其对血清N 末端脑钠肽元(NT-proBNP)水平和心室重构的影响,为优化CHD伴HF 患者治疗方案提供进一步数据指出,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CHD 伴HF 诊断患者90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 例。纳入标准:(1)符合CHD伴HF 诊断:CHD 的诊断:参照相关诊断标准[5];HF的诊断:参照2018年中华医学会发布相关标准[6];(2)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3)年龄48-75 岁;(4)窦性心律且心率≥75 次/min。排除标准:(1)既往有严重慢性病或癌症病史者;(2)伴有沟通障碍或精神存在异常者;(3)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4)孕妇、哺乳期妇女;(5)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者。
对照组给予CHD 二级预防及HF 基础治疗,并给予硝酸酯类、洋地黄类、他汀类、氯吡格雷等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β 受体阻滞剂、贝那普利、螺内酯、呋塞米等药物治疗。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用药方案,连续治疗4 个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伊伐布雷定(北京百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213404,5 mg/片),5 mg/次,2 次/d。用药3-4 周后,根据患者静息心率变化情况酌情增减药物,若静息心率持续高于60 次/min,将剂量增加至7.5mg/次,2 次/d,若静息心率持续低于50 次/min,将剂量下调至2.5 mg/次,2 次/d。连续治疗4 个月。
(1)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4 个月后,患者临床症状治愈,末次平均心率不超过70 次/min,左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提高50%及以上,NYHA 心功能分级提高2 级及以上,且未见有明显不良反应;有效:治疗4 个月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平均心率降低超过45%,末次平均心率不超过85 次/min,LVEF 提高20%-50%,NYHA 心功能分级提高1 级,且有轻微的不良反应;无效:治疗4 个月后,患者未见以上改变,甚至出现恶化现象。显效、有效均计入总有效率。(2)血清NT-proBNP 水平: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处于早上空腹状态下的肘部静脉血2 mL,离心采集血清后冻存于冰箱(-80℃)中待测。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NT-proBNP 水平。(3)心室重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 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 Index,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 Index, LVEDVI)、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 LVMI)。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数据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治疗4 个月后,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治疗4 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 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NT-proBNP 水平比较(±s,ng/L)
表3 两组血清NT-proBNP 水平比较(±s,ng/L)
组别试验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n)45 45治疗前3269.49±736.24 3251.51±754.38 0.114 0.909治疗后2029.33±707.54 2449.51±721.75 2.791 0.006 t 值8.147 5.151 P 值<0.001<0.001
治疗4 个月后, 两组患者的 LVESVI、LVEEDVI、LVEDV、LVESV、LVMI 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试验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心室重构相关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心室重构相关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指标LVESVI(mL/m2)LVESV(mL)LVEDVI(mL/m2)LVEDV(mL)LVMI(g/m2)治疗前65.12±28.71 124.13±55.90 93.70±30.02 177.81±63.90 138.78±11.75治疗后40.13±22.11ab 80.12±40.12ab 66.11±22.56ab 113.21±51.65ab 115.45±10.45ab治疗前63.52±29.61 121.81±54.84 90.64±32.80 173.90±66.90 139.24±12.14治疗后51.11±27.72a 99.21±44.56a 77.21±24.78a 146.23±54.31a 121.83±11.70a试验组(n=45)对照组(n=45)
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比较[n(%)]
CHD 是HF 最常见的病因,随着CHD 病情的不断发展,心肌出现弥漫性缺血,导致心肌受损,心肌收缩能力下降,引发心脏结构性改变,并发HF[7]。HF 导致的心脏泵血功能异常,致使心脏血液循环异常,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心脏负荷过重,使CHD恶化程度加重,加速恶化进程,最终导致患者死亡[8]。
本研究中显示,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伊伐布雷定能有效提高CHD 伴HF 患者临床疗效。究其原因,心率过快会显著提升CHD、HF 患者病死率,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9]。心率增快会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肌弥漫性缺血;促使有害自由基的生成含量增多,进而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同时还会增加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与血管栓塞形成的危险,因此,有效降低心率能够有效控制CHD 伴HF患者病情发展[10]。伊伐布雷定作为If 电流特异性抑制剂[11],通过抑制心脏窦房结起搏电流If 的方式能有效降低患者心率,从而达到提高CHD 伴HF 患者临床疗效的目的。
NT-proBNP 是提示心功能水平的血清标志物,是当心室肌受到一定范围内的刺激,通过心肌细胞分泌的激素片段,能够反映心室压力,在心衰发生时,心室重构加重患者心室压力与容量负荷,从而增加NT-proBNP 分泌[12]。LVESVI、LVEEDVI、LVEDV、LVESV、LVMI 水平升高,表明患者心肌功能受到损伤[13],能够反映心室重构等病理变化。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 水平、心室重构指标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试验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说明伊伐布雷定能有效促进CHD 伴HF 患者心功能恢复,逆转心室重构。考虑伊伐布雷定能够抑制心肌纤维分泌脑钠肽,缓解心肌缺血,从而降低NTproBNP 水平,并且伊伐布雷定抑制心肌重塑的同时还能调节体内炎性因子的分泌,进一步避免心肌组织损伤,改善心室重构指标[14]。另外本研究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了伊伐布雷定用于CHD 伴HF 患者的治疗安全性良好,与孙军奎等人[15]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纳入样本较少,同时观察时间较短,未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有待日后扩充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伊伐布雷定治疗CHD 伴HF 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清NT-proBNP 水平,逆转心室重构指标,促进心功恢复,疗效好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