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毛母质瘤6例超声表现特征分析

2023-09-08 08:35张丽强陈瑶瑶黄密密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17期
关键词:母质皮下脂肪点状

张丽强 陈瑶瑶 黄密密

毛母质瘤(PM)又称钙化上皮瘤,由Malherbe和Chenantais在1880年首次报道,是一种来源于毛囊基质的良性肿瘤,小于20岁的青少年好发,女性略多于男性,头颈部为好发区域[1]。本文拟通过对6例毛母质瘤患儿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其超声特征,以提高该病超声诊断准确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在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行超声检查且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毛母质瘤的6例患儿资料,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7~16岁,平均14岁;发现结节2~15个月。病灶部位:位于头颈部3个,四肢3个,躯干1个。患儿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6例患儿基本情况

1.2 超声特征

病灶最大直径8~20 mm,大部分位于皮下脂肪层,6个病灶可显示钙化。典型病例超声表现见图1-3。

图1 左颌面部结节超声表现

图2 左肘部结节超声表现

图3 左颈部结节超声表现

2 讨论

毛母质瘤是第二位常见的儿童良性皮肤肿瘤,仅次于表皮囊肿[2],其余则均匀分布于各年龄段,以女性略多,好发头颈部[1],发生于皮肤及皮下脂肪层。本组病例中,男童多于女童,可能与患儿数量太少有关。临床上,毛母质瘤多表现为单发、质硬、缓慢生长的皮下结节。患儿通常无症状,仅少数有疼痛或溢液[3]。体格检查发现帐篷征[4]、跷跷板征[5]有助于临床诊断。有学者将毛母质瘤分为传统的完全钙化型、部分钙化型、假囊肿型、假肿瘤型及混合型5型,分类依据主要以内部回声为参考,辅以边界和彩色多普勒信息[6]。

钙化是毛母质瘤最常见的超声表现,超过90%的病变可表现出钙化[7],包括完全的弧形钙化及不完全的点状钙化。上述超声分型中,完全钙化型、部分钙化型以钙化为主要特征,混合型亦可出现弧形或点状钙化灶。本组病例中,除1个病灶无钙化外,其余6个病灶均有弧形或多发点状钙化灶。钙化的发生与病变的持续时间有一定的关系,常需要一定时间才会表现出钙化,而这其中病史较短的患者更容易表现为后方无声影的点状钙化[8]。

病灶大小在毛母质瘤的分型中很重要。毛母质瘤病灶通常较小,平均直径仅约8 mm(4~20 mm)[1]。假肿瘤型毛母质瘤的平均直径达20 mm,其余类型均在10 mm以下[9]。本研究中病灶平均直径15 mm,有3个病灶达到或接近20 mm,其中1例为假肿瘤型。

研究显示,约9%的毛母质瘤患者表现为两个及以上的病灶,更容易存在相关畸形,如Turner综合征、Gardner综合征等[10]。另有研究提示,超过6个病灶的毛母质瘤患儿需要警惕潜在的疾病[11]。本组病例中,1例患儿有两个病灶,但并不存在其他相关疾病。

毛母质瘤的鉴别诊断主要是同样位于浅表部位的表皮囊肿及血管瘤。这两者相对质软,没有帐篷征及跷跷板征;超声表现方面,两者极少出现钙化灶,而毛母质瘤超过90%的病例可存在钙化灶。本组病例中,6个病灶存在钙化灶,5例表现为散在无声影的点状钙化灶。笔者认为,超声发现位于皮下脂肪层的浅表含钙化结节可高度提示毛母质瘤。

总之,毛母质瘤好发于头颈部,发病解剖层次为皮肤及皮下脂肪层,有典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正确识别其特征,可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猜你喜欢
母质皮下脂肪点状
281例儿童眼部毛母质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某住宅楼的混凝土点状爆裂原因分析
基于PACS探讨皮下脂肪含量与脂肪肝的相关性
Lattice Boltzmann model for shallow water in curvilinear coordinate grid*
锰合金化奥氏体不锈钢的抗点状腐蚀性能
贵州母岩(母质)对土壤类型及分布的影响
患者皮下脂肪厚度与丙泊酚麻醉应用剂量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日本推出新款皮下脂肪仪 检测精度达毫米级
皮损点状切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