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年在场”

2023-09-08 12:40赛俊彦
科学导报 2023年55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青年

赛俊彦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宏阔视野提出了对青年群体和青年工作的明确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考察,青年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巧妙契合。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和先锋力量,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青春动能,使青年力量始终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色中。

一、以青年群体觉醒凸显青年人口规模优势

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0~35周岁人口占总人口数达到一半,青少年人口的质量和发展情况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质量和发展进度有着重要影响。一百多年前,无数青年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面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悲惨境地,经历了器物、制度、文化的苦苦探索和接连失败,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的领导核心,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指针,广大青年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艰难出场而坚定出场。一百多年来,广大青年浴血奋战、攻坚克难、团结奋斗、勇挑重担,传播先进思想、壮大先进组织、投身伟大实践,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先锋力量。展望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蕴含着艰巨性和复杂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规模将超过现有发达国家总和,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人才是第一资源”,现代化的发展和竞争要依靠青年,也要成就青年。要在关心青年群体现实困难的同时注重发挥青年人才优势,使数量巨大的青年群体投身高质量发展浪潮中,激励青年勇于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二、以青年全面发展凸显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与西方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现代化根本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公平正义的现代化。中国青年在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既是共同富裕的重要目标群体,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价值旨归。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500多万贫困青年迈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城乡青年差距、地区青年差距、不同阶层青年差距不断缩小,广大青年有了更高质量的教育机会、更强壮的身体素质、更全面的社会保障、更积极的社会参与。同时,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广大青年要勇做排头兵和领航员,发扬优良传统,练就过硬本领,积极投身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广大青年既是现代化的创造主体,也是价值主体,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以实际行动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共担现代化发展责任,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

三、以青年理想信念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

实现民族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当代青年生活在物质富裕的环境中,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和压力增加,精神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时刻影响着青年精神现代化的发展,更加需要精神生活的充实和富足[2]。要强化政治塑造和理想信念教育,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作为行动指南,矢志不渝跟党走,心怀远大理想,心系国之大者,用政治引领青年参与现代化发展过程。要加强红色基因传承发展,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以中国共产党人为榜样,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向上动力。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中增强文化自信,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文化,用青年的特色发展文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充满风险与挑战,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撑就很难在乱云飞渡中保持坚定。要注重加强青年精神世界建设,涵养现代化精神品格,使广大青年对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高度认同并积极践行,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

四、以青年生态行动凸显绿色发展理念

坚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國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国现代化始终注重高质量发展,既坚持推进物质文明建设,也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注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也注重生态财富的供给、保护和发展。当代中国青年在思想和行动上更加关注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发展理念天然契合。在知识学习上,做环保理念和价值观的学习者和传播者。广大青年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传播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发展目标在青年群体中赢得广泛共识。在社会行动上,做环境保护和生态先行的实践者。从“红色的土地”到“绿色的足迹”,从“红旅”到“农旅”,当代青年的旅行选择开始更多向“文物古迹游”“生态观光游”“农场体验游”“民俗文化游”等倾斜,在清新、绿色、健康的旅行体验中沉浸式感知各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中,广大青年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在街边绿地清理白色垃圾,在街头巷尾维护文化设施,共同打造清新亮丽文明的公共环境。在生活方式上,做绿色、低碳、简约、健康的推行者。新时代青年接触的信息更加多元,也更加先进,更加明白生态环境对于子孙后代的重要价值。广大青年自觉践行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绿色饮食,“光盘行动”和“共享经济”成为青年广泛推崇的绿色理念。青年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更加浓厚,开展生态环保实践的步伐更加坚定,为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增添了亮丽底色。

五、以青年拥抱世界凸显和平发展理念

中国的现代化是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是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化。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旧中国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行径和霸权主义让成长在红旗下的青年人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世界各国休戚与共、互融互通,只有共享发展才能走好世界现代化之路。中国青年思维活跃、思想开辟创新,他们拥抱世界、融入世界,用世界眼光投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青春行动,深度参与全球青年事务治理和全球志愿服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要传承好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兼济天下”的优良传统,以青年人独有的宏阔视野和开放胸襟,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人士互学互鉴、兼收并蓄,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3]。

立足党的青年工作的战略性地位和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实践考量,借助青年的人力资源优势,中国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全面发展有力印证了我国现代化的五大鲜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要继续发挥好青年的主体功能,将青年群体与国家中心任务直接对接、结合,实现青年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双向奔赴!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天津科技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新媒体赋能下大学生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创新研究”(YJSKC2021S62)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谭杰.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青年在场[J].中国青年研究,2023(01):35-43.

[3]《人民日报》理论部.中国式现代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21.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青年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论文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
生态文明建设三题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
论邓小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