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4-07-22 19:43石仲泉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邓小平

石仲泉

【摘要】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他第一个提出先“建立小康社会”,然后在建国10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他开辟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正确发展方向的历史基础;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基的邓小平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正确指导思想的历史基础;始终坚持和发展而尚未完全明确其概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制度的历史基础;规划未来中国发展宏伟愿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正确战略目标的历史基础。

【关键词】邓小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基础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4)03—0005—18

中华民族是屡经大难而不断兴盛的民族。如果说19世纪是中华民族在近代由盛而衰的拐点,那么20世纪则开启中华民族由衰始盛的转折。在这个世纪,推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事业有三大历史伟人。首先是孙中山。他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口号,通过辛亥革命打开的进步闸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斗争史揭开了新的篇章。第二个是毛泽东。他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第一个宣布“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它的初始目标——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三个就是邓小平。他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第一个提出先“建立小康社会”,然后在建国10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开始富起来,正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更高目标——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阔步迈进。

习近平同志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结果。邓小平和以他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开创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为此奠定了最直接、最现实的历史基础。

一、开辟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正确发展方向的历史基础

新中国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艰苦探索,尽管取得许多基础性成就,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大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经历了不少曲折和挫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艰难抉择,是继续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或是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庄严宣告:“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6月,他明确指出: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叫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相信,这条道路是可行的,是走对了。”[2]65-66党的十三大完全接受邓小平的这个称谓,并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党的十六大简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视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实践成果。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想,成为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强大动力,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事业的新路。

党的十八大在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明确界定的基础上又与时俱进地丰富了其内涵,并有新的规范表述。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11这个概括的内容包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五位一体”的全方位建设,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但核心和灵魂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他都是为了它的要求而展开和需要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那种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空洞化的倾向是不可取的。离开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就不存在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对于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除了赋予它以科学称谓之外,至少还有三大特殊贡献。

(一)率先提出并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灵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思想

1.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拨乱反正的伟大历史转折,首先就是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在1978年9月北方之行发表的讲话中,邓小平就提出:现在中国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被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中,他提出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把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之后,他不断指出:“现在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我们全党全民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扭着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4]249还说:“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过去二十多年,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太沉痛了。”[4]250现在就是要硬着头皮把经济搞上去,“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除非打起世界战争。即使打世界战争,打完了还搞建设。”[2]64邓小平的这个思想斩钉截铁,义无反顾。这是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此后从来没有改变过。那种将科学发展观同经济建设为中心对立起来,而非难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看法是非历史主义的。

2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基本点是邓小平在新时期伊始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尽管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党的一贯立场,但它作为一个特定的整体性政治概念提出,则是邓小平一大贡献。在1979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他指出: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随后又指出:这是我们立国和团结全国人民奋斗的根本。[2]44后来讲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就是由此而来。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明确了我国走什么路,实行什么制度,谁是领导力量,用什么思想作理论指导等根本问题,因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3关于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基本点更是与邓小平的名字紧紧相连。改革开放几乎成为邓小平的代名词。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中将改革开放提到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鉴于“文化大革命”使国家遭受严重破坏,人民的生活相当穷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受到质疑,邓小平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以后,他就强调改革既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2]142

正是在上述思想发展基础上,邓小平从1987年始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作为基本路线提了出来。是年7月,他指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的。”[2]248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上述思想第一次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作了科学概括。报告指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5]15这标志着党的基本路线思想已经成为全党共识。此后,不管遇到什么风险和困难,邓小平都一直坚持认为这个基本路线不能动摇、不能改变。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以异常鲜明的态度说:“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2]370-371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证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符合我国现阶段客观实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唯一正确路线。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七大对它作了理论提升,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这个完整的理论概括使全党全国人民对基本路线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为开启改革开放闸门并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披荆斩棘的三大决策

事非经过不知难。30多年前,开辟这条道路非常不易。不是邓小平以他的声望、智慧和胆略挺身而出,破除重重阻力,我们国家的进步发展决不可能达到目前这样的状况和水平。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首先作出的三大决策起了开创性的历史作用。

第一大决策:发动和领导真理标准大讨论。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主题是破除“两个凡是”。尽管对“两个凡是”还有这样那样的异议,但不管怎么说,“两个凡是”在当时是束缚人们思想的“紧箍咒”。而最早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是邓小平1977年5月的谈话。在报刊发表打响破除“两个凡是”第一枪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宏文后,邓小平接连发表的三个讲话(1978年6月初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9月视察的“北方讲话”和年底发表的被称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展开,对否定“两个凡是”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一次全党和全国范围空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吹响了解放思想的号角,开启了改革开放汹涌澎湃大潮的闸门。它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既为拨乱反正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也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在组织路线上既成为确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巨大推动力,又提供了丰富的干部资源;在政治路线上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和封闭半封闭到全面改革开放、还有后来的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历史转折。只有思想总开关的大解放,当代中国才可能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第二大决策:支持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制度。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安徽、四川等省农民自发地实行与那时中央政策相抵牾的包产到户等,被视为“异端”。邓小平支持这样的“异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逐渐肯定了包产到户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他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2]355八亿农民获得对土地的经营自主权,加上其他政策调整,农业生产摆脱了长期停滞的困境,农村经济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农民生活渐渐好起来。他讲述这个进程指出:“农村改革的成功增加了我们的信心,我们把农村改革的经验运用到城市,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2]238-239城市经济改革比农村经济改革复杂得多,领域更广,难度更大。但借鉴农村改革经验,无论企业改革物价改革,还是财税改革金融改革,都涉过了险滩。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带动下,科技、教育、文化等体制,乃至政治体制的改革陆续展开。就其社会变革的深刻性来说,这是又一场革命。邓小平将其称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如果将农村改革比喻为改变中国命运的第一棒火炬,那么它引发的全面改革就是燃遍中国的熊熊火焰。神州大地因此在浴火中获得新生。

第三大决策:倡导兴办经济特区,推动形成全国对外开放格局。邓小平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开放。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中国的经济开放政策,这是我提出来的”。[2]77

邓小平首先是倡导兴办经济特区。1979年4月,广东省委领导提出在深圳、珠海、汕头开办出口加工区建议后,他指出:在你们广东划一块地出来,搞一个特区怎么样?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随后,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特区。1984年春,他考察正在建设的深、珠、厦特区,针对国内外议论指出:深圳特区是个试验,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都可采用。深圳搞了七八年,由内向型转为外向型,变成工业基地,并能够打进国际市场。这是个很大的成绩。“现在我可以放胆地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2]239这不仅是对特区建设的肯定,也是对那些怀疑改革的人的明确回答。我国的对外开放在邓小平的指导和关怀下,继建立4个特区后,又先后将海南全岛辟为经济特区、上海浦东辟为开发区;同时开放沿海14个大中城市和长、珠、闽三角地区。1992年“南方谈话”后,新一轮开放浪潮以迅猛之势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推进。至90年代后期已形成对外开放全方位格局。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既“引进来”又“走出去”,中国的发展更加融入世界,初步形成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中国的全新局面。到2012年底,我国的外贸总额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外贸国。

(三)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持续坚持下去,规划了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发展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个思想是逐步明确起来的。在邓小平领导主持起草的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曾提出,“把我们国家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6]846随着对国情认识的深入和愈益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邓小平强调,一切都要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据此,党的十三大将1981年《历史决议》的目标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2006年10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后,这个目标又与时俱进地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邓小平不仅规划了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个总的发展方向,而且对其八字内涵多有具体论述,或促进了其思想的形成,为逐步实现这八字目标作了巨大努力。

1关于“富强”。由于过去犯了“左”的错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不完全清醒,乃至“四人帮”的谬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也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横行一时。邓小平拨乱反正,首先为社会主义正名,指出: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过去“四人帮”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也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那是荒谬的。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2]264-265“当然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4]231邓小平为社会主义正名,既是对“四人帮”谬论的深刻批判,也“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要义。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提出了国家富强的具体目标,这就是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之后,到21世纪中叶能够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他说:到那时,国家的变化才是大变化。“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2]143尽管后来对实现这个目标的时限作了调整,但要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是他追求实现国家富强的根本标志,则是没有改变的。

2关于“民主”。鉴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历史教训,一是没有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二是没有切实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重要内容。他非常强调民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指出:“民主是我们的目标,”[2]285“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4]168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政策,就国内而言,“最重大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同时相应地进行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2]116“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4]259因此,发展民主,建设民主政治,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当然,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民主观念和民主制度。在中国,讲民主最根本的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邓小平十分强调这一点。此后的历届中央领导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保障人民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30多年来,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目标在有序地向前推进。

3关于“文明”。这也是邓小平的一个重要思想,但“文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同前述“富强”和“民主”一样,则有一个提升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号召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十分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1979年夏天起草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发表庆祝新中国成立30周年讲话的过程中,邓小平曾指示:这个讲话要有一些新的内容。据此,汲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随后,邓小平在多次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由于全党和全国人民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高度认同,在邓小平领导主持的1981年《历史决议》中便将其与建设“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一起,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三大目标之一首次提出。有如前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后,党的十三大将1981年《历史决议》的目标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段文字表述中,“民主”内涵是政治层面的,“富强”主要表达对物质文明建设的诉求,“文明”则主要指精神文明建设。此后,“文明”内涵尽管在扩展,但它以作为精神文明的指代而成为奋斗目标一直没有改变。

4关于“和谐”。“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奋斗目标提出,与邓小平没有直接关系。但从“和谐”理论的形成来说,却离不开邓小平。从总的方面言,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从理论层面看,邓小平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诸如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灭贫穷,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国不能乱,稳定压倒一切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正是有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2006年10月,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要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过程。这样,“和谐”便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而提出。目前,社会发展尽管还存在不少不和谐现象,但放眼环宇,我们国家是世界上社会和谐发展非常显著的国家之一。

二、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基的邓小平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正确指导思想的历史基础

中华民族是个富于理论思维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个善于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既是民族基因的传承,更是历史发展的需要。在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时期,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开启的新时期,党领导又一次伟大的革命——改革开放。在这个新的革命进程中,由于时代的快速节奏,理论的发展随着实践的发展一起,进入了快车道。

邓小平不像毛泽东那样嗜爱各种书籍而手不释卷。但是,他同毛泽东一样,也是悟性极高,理解的穿透力极强,论述的概括力极为精到,善于从实践中学,通过总结经验举一反三、抓住本质、把握真谛、升华理论。这是他的过人之处,也是他提出许多深邃思想、精辟论断、创新理论的重要奥秘。他在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新理念使人耳目为之一新。以后的许多重要讲话不断有新思想、新论断。十四大将他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思想加以整合,概括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十五大进一步将其明确为“邓小平理论”,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从十六大起,确立党的指导思想的进程开始提速。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十六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此后,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十七大便将改革开放以来的所有创新理论统统地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八大在将科学发展观提升为党的指导思想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新的规范表述。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3]11十八大这个概括简明准确。首先,它说明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先后提升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三大创新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它们既统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是前后相连、彼此接力的统一体。其次,这三大创新理论是对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这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三大创新理论的基础理论。

事实上,就邓小平理论言,它首先是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而创立的,同时又奠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正确指导思想的历史基础。

(一)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继承

邓小平在1980年领导起草《历史决议》时,指出:“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恢复毛泽东同志的那些正确的东西嘛,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4]3001981年《历史决议》的一个伟大贡献就是重新界定毛泽东思想,将毛泽东晚年错误同作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经验的科学总结的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从而为理直气壮地坚持、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开辟了道路。此后,无论领导人讲话还是主流媒体宣传或学界研究,都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视为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继承和发展。党的十三大在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认为形成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构建起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时,还强调了在实践中学习和丰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任务。那时党中央考量较多的是怎样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十三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的概括——实际上是邓小平理论的雏型,这个思考的轨迹是比较明显的。说邓小平理论首先是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而创立的,这既是邓小平本人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工作的认识,也是那个时候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普遍感受。

怎样解读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关系?即是说它们之间的连续性和共同点是什么?就宏观言,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思路的连续性。在根本思路上,都是遵循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邓小平说过:“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2]382二是理论性格的连续性。尽管两者间有相异的一面,但就相同面言,至少有两点很突出:民族特点、中国气派,简言之中国特色,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走自己的路;再就是不固守本本,强调发展创新。毛泽东多次讲过,单靠马克思这些老祖宗写的书是不行的,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发展马克思、超过马克思。邓小平也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列理论,就不是真正的马列主义者。三是理论内容的连续性。从理论渊源上讲,邓小平理论的许多思想观点来自毛泽东思想,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和生产力标准等等。当然,对这种继承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照抄照搬,而应当看到后者对前者所赋予的时代新意、注入的新内涵而具有的丰富性。这就是说,应当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两者的继承性。

(二)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或者说对邓小平理论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更多地是在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之后。1992年“南方谈话”尽管不到万言,但它所论述的内容首先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大成,相当全面地论述了他长期思索的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诸如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战略步骤、发展速度、发展特点、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廉政建设、领导核心、依靠力量、主要倾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几乎都涉及到了。这篇著作同《邓小平文选》第3卷其他文献相比较,是篇综合性的将其思想形成了既有很强理论性又具较为完整体系的巨制。不仅如此,它还以异常尖锐、鲜明、透彻和凝重的语言发表了不少“惊世骇俗”的思想理论观点。比如:

——关于基本路线。前已引述,“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即使没有新的主意也可以,就是不要变,不要使人们感到政策变了。有了这一条,中国就大有希望。”[2]370-371

——关于大胆试验。“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2]372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2]373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2]373,374

——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越高越新,“人民高兴,国家高兴”。[2]377-378

——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2]379-380

上述新的观点和论断,现在人们比较熟悉,感觉不到它的震撼力量。但是倒回20多年前这些新的观点和论断发表之际,却震惊中华大地和世界各国。正是“南方谈话”中上述这样的许多新的观点和论断,既说明邓小平思想理论有了重大的新发展,也将人们对邓小平思想理论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更高境界。讲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发展,这篇著作带有整体标志性。据此,党的十四大指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由于“南方谈话”和十四大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全党和全国人民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认识更加深刻。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党的十五大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坚持用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形成了新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对邓小平理论作出这么高评价,在党的历史上是罕见的。

这样,邓小平理论从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继承出发,最后发展到同毛泽东思想具有同样理论高度、社会影响和历史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个伟大科学理论。

(三)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固基石

邓小平理论既然是从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继承出发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头一个创新理论的,那么它自然肩负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说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固基石,是因为:

第一,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缘起言,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原本是同一个理论。有如前述,在十四大已有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称谓,它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法同时并用。报告论述邓小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指出: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表现出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党的十五大,有如前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新的提升说:鉴于这个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因此将它称为“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7]12这说明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那时就内涵言是同质的,就外延讲是等范围的。只是从十六大始,有了新的理论提升为指导思想,这两者才不能简单地划等号了。到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后,邓小平理论就成为其本源理论。因此,说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固基石,乃不言而喻。

第二,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言,它所包括的三大创新理论,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言,与邓小平理论是一以贯之的关系。它们均为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十六大讲党的指导思想时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十七大论述科学发展观时又明确指出,它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这就是说,这几个创新理论在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根据实践的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所侧重,因而形成的理论形态,既一以贯之、承前继往,又与时俱进、启后开来。这样,邓小平理论和这两个创新理论的关系,就是原创性理论与传承性理论关系。就此而言,邓小平理论无疑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固基石。

第三,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未来增量言,新增添的创新理论也将与邓小平理论等党的指导思想理论一以贯之,是对邓小平理论等的继承和发展。十七大和十八大都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体系。随着时代的前进,实践的发展,理论的创新也将与时俱进。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创新理论是对被历史证明了的唯一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只要坚持这条道路不改变,那么未来的创新理论也将继续沿着这个正确方向发展。因此,邓小平理论也将是未来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固基石。

(四)邓小平理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确指导思想的历史基础

中国共产党尽管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数十年来一直始终不渝地为实现这个使命而奋斗,但就中央主要领导人的讲话来说,明确地大量使用这个概念却是从江泽民2001年庆祝建党80周年的七一讲话开始的。邓小平在世时,他的讲话基本没有使用这个概念。那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思想主要通过“振兴中华”概念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水平的奋斗目标来表达。但是,这种情况既不影响对邓小平矢志不移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识,也不影响邓小平理论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说是正确指导思想的历史基础。

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确指导思想的历史基础呢?这是因为邓小平坚定不移地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政策不会改变。这个思想一直贯穿他的著作始终。例如,他说:

——“我们要向世界说明,我们现在制定的这些方针、政策、战略,谁也变不了。为什么?因为实践证明现在的政策是正确的,是行之有效的。”“改变现在的政策,国家要受损失,人民要受损失,人民不会赞成”。“从我们自己的实践看,不但我们这一代不能变,下一代,下几代,都不能变,变不了。”[2]83,84(1984年10月)

——“中国要真正发达起来,接近而不是说超过发达国家,那还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如果开放政策在下一世纪前五十年不变,那末到了后五十年,我们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就更不会变了。”[2]102,103(1984年12月)

——“确定现行政策会不会发生变化的主要根据是,现行政策对不对,对国家来说对不对,对人民来说对不对”。“我相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现行政策只要一改变,人民生活肯定会下降。如果人民认为现行政策是正确的,谁要改变现行政策,谁就要被打倒。”[2]173-174(1986年9月)

——“一个是政局稳定,一个是政策稳定,两个稳定。不变也就是稳定。如果到下一个五十年,这个政策见效,达到预期目标,就更没有理由变了。……当然,那时候我不在了,但是相信我们的接班人会懂得这个道理的。”[2]217(1987年4月)

——“谁也不能阻挡中国的改革开放继续下去”,“改革的趋势是改变不了的。不管我在不在,不管我是否还担任职务,十年来由我主持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绝对不会改变。我相信我的同事们会这样做。”[2]332(1989年10月)

——“我们一直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不但这一届领导人要坚持,下一届、再下一届都要坚持,一直坚持下去。为什么这些方针政策不能变呢?因为十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套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如果放弃改革开放,就等于放弃我们的根本发展战略。”[2]347(1989年12月)

——“在这短短的十几年内,我们国家发展得这么快,使人民高兴,世界瞩目,这就足以证明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谁想变也变不了。说过去说过来,就是一句话,坚持这个路线、方针、政策不变。”“有了这一条,中国就大有希望”[2]371(1992年1月至2月)

邓小平对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政策不变的论述还有许多。仅此足以说明他的这个思想的一贯性和坚定性。他多次讲到对党的“政治交代”,这实际上是昭告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交代。这些政治交代,实际上属于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胡锦涛在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时,沿用江泽民的话指出:“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作为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作出的光辉业绩、创立的科学理论,已经并将继续改变和影响着中国和世界。”[8]156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只要这个指导思想不变,那么邓小平理论不仅将继续改变和影响着中国,而且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确指导思想的历史基础也就不会改变。

三、始终坚持和发展而尚未完全明确其概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制度的历史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概念,是胡锦涛201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的。他说: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我们党取得了三大根本成就。一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胡锦涛这个讲话,更重要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地作了创新性的规范表述。那一大段话,首先是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义,即它“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自我完善和发展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其次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内容。它包括一个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个重要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还有建立在上述根本的和基本的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再次是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即五个“有利于”——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十八大报告对以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性思想和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并论述了道路、理论和制度三者间的功能和统一基础。

邓小平在世时虽然还没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概念,但这丝毫不意味着邓小平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思想。因为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的原生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提出的。第二,邓小平始终坚持、捍卫和发展,以及要求不断改革和自我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实际上初步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涵。第三,如果不拘泥于文字,而从实质上讲,应当承认邓小平已提出了这个概念。他明确地说:“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2]218胡锦涛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概念,不可以看作是邓小平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简化吗?!这个概念的内涵当然不仅仅包括了邓小平的,但是应当说首先是邓小平关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的概括。因此,说他“始终坚持和发展而尚未完全明确其概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全符合历史实际,没有任何牵强附会。

(一)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思想

对于在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毫不含糊。他着重强调了这么三点:一是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首要的最根本一条。他说,四项基本原则首先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最重要的。“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当然,我们所需要的“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为我们事业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供了保证”。[2]116,63,202二是强调中国不搞社会主义是没有前途的。他说,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不搞社会主义,就必然退回到半封建半殖民地;不搞社会主义,搞资本主义,首先发生的就是无法解决十多亿人口都有饭吃的问题。即便能发展起来,最终“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就连想要发展起来也不容易”。[2]311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还是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4]167,173三是强调中国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他说:“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穷的问题”。“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否则,要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就没有希望了”。[2]208,357,218因此,他坚定不移地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2]311,321

(二)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主要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一个抽象的空泛的制度概念。有如前述,它是“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十八大将其概括为: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这里着重谈谈邓小平关于上述根本制度、基本制度的若干重要思想,对于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由于内容繁多,本文不作阐释。

1关于一个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制定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就得到确认。这一方面是经过对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另一方面又比较了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比较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的优劣而作出的历史性选择。这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各族人民的正确选择。历史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们国家的历史实际、现实状况,也为全国绝大多数人民拥护的一个好的根本政治制度。邓小平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态度,可以概括为两句话:立场鲜明,坚决维护;消除缺陷,改革弊端,使其完善。

首先,邓小平充分肯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个好的政治制度。他说: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管理方式,一定要根据自己国家的特点,切合本民族实际来决定。“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这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这方面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保持这个优势,保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2]220,240,220,240

其次,邓小平坚决反对将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等制度强加给中国。他说:我们“讲社会主义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的概念不同。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2]2201987年6月,他对来访的美国前总统卡特说:人们往往把民主同美国联系起来,认为美国的制度是最理想的民主制度。我们不能搬你们的。“中国如果照搬你们的多党竞选、三权鼎立那一套,肯定是动乱局面。如果今天这部分人上街,明天那部分人上街,中国十亿人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会有事,日子还能过吗?还有什么精力搞建设?所以不能从你们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的问题。”[2]244

第三,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内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都需要改革,兴利除弊,真正使人民能够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邓小平在坚决维护我国现行的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内的党和国家根本领导制度的同时,也毫不含糊地提出要坚决改革某些具体制度的弊端。他指出: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国民党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也很不受重视,特权现象有时受到限制、批评和打击,有时又重新滋长。这说明我们的民主制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改革就是要使党和国家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这包括“要改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令和条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4]339,359

2关于三个重要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三个重要的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内容虽然是胡锦涛2011年七一讲话首次明确的,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就提出和实行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改革开放后逐步推广并在不断地加以发展和健全。邓小平对这三个重要的基本政治制度都有不少论述。

首先,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实行人民民主的一个重要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它主要体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组织的各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之中。因而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各级人民政协机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载体。邓小平那时虽然没有在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最高组织机构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担任主要领导职务,但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仍然非常重视统一战线这个“法宝”,十分关注全国和地方人民政协工作。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他是首任全国政协主席。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无论在领导政协工作期间,还是不担任政协领导后,都非常重视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况且,这个制度的称谓就是邓小平提出的。他在1987年6月会见外宾时说:“讲党派,我们也有好多个民主党派,都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2]242对于这个制度涉及的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问题,他还论述了两点:

——对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主要体现形式的统一战线,将其性质、对象和范围作了新的规定。一是认为我国的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更加巩固和发展。他说:我国社会阶级状况已发生巨大变化,我国的统一战线已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这是把一切能够联合的都联合起来。“统一战线的性质,叫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就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9]158-159二是认为我国的统一战线实际上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的联盟。在这两个联盟间,第一个范围的联盟是主体,只有主体巩固和发展了,第二个范围的联盟才能巩固和扩大,整个统一战线才能巩固和发展。现在的统一战线的范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扩大,“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9]250

——将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视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由于在民主革命斗争中长期共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独裁统治,在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和优点。新中国成立后,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在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斗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他们的很多成员遭到过迫害,绝大多数成员仍然坚信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动摇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对于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走过的历史道路和政治表现表示敬意,称他们为“我们党的亲密朋友”。[4]203他也强调了两个重要观点:一是强调他们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仍然有重要地位。他说:“现在,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已经成为各自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和人民团体,成为进一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已成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我们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作用。”[4]204二是希望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发挥三个方面的特殊作用。其一,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事业,以及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方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其二,由于民主党派成员和所联系的人们中,有大量知识分子,不少人有较高的文化科学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希望他们帮助党和政府把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知识分子积极性的工作做好。其三,热诚地希望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就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各方面的工作,勇敢地、负责地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和批评,做我们党的诤友,共同把国家的事情办好。”[4]205基于历史原因和现实需要,邓小平强调,我们一定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一切爱国的党外朋友们的合作,共同为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努力奋斗。

其次,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虽然只占我国总人口的8%,但他们集中居住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64%。“地大物博”,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突出优势。邓小平十分强调,“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是真正的民族平等。我们十分注意照顾少数民族的利益。”他对于西藏的发展特别关注,向美国前总统卡特介绍说:我们国家没有民族歧视,“对西藏的政策是真正立足于民族平等”,“中央决定,其他省市要分工负责帮助西藏搞一些建设项目,而且要作为一个长期的任务。”[2]257,362,246新时期以来,不断完善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社会主义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不断向前推进。从1999年3月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为了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国家除了在资金、物资方面进行支援外,还专门组织内地工业比较发达、科学技术比较先进的省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在汶川大地震后更是加大了对口支援力度,全国支援西藏,不少省市支援新疆、甘肃、青海、宁夏、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使这些民族地区有了跨越式的发展进步。

再次,关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将“基层群众自治”作为政治民主制度加以明确虽然始于党的十七大,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思想却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就在不断地努力宣传和实施。自党的十二大始,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对发展基层民主提出了具体要求,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所居住的社会基层区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努力健全和完善起来。

邓小平十分重视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报告中,他提出扩大厂矿企业和生产队的自主权,使每一个工厂和生产队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造精神,是最迫切的任务。“要切实保障工人农民个人的民主权利,包括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不但应该使每个车间主任、生产队长对生产负责任、想办法,而且一定要使每个工人农民都对生产负责任、想办法。”[4]14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更加重视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以保证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1987年3月,他在接见外宾时指出:“要使人民有更多的民主权利,特别是要给基层、企业、乡村中的农民和其他居民以更多的自主权。”[2]210同年夏天,他在谈到我国农村改革时指出:“调动积极性,权力下放是最主要的内容。我们农村改革之所以见效,就是因为给农民更多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现在我们把这个经验应用到各行各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权力下放给基层和人民,在农村就是下放给农民,这就是最大的民主。我们讲社会主义民主,这就是一个重要内容。”[2]242,252

根据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和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需要,我国在1980年代先后颁布《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了村(居)民委员会的主要职权,包括对政府部门的建议、监督权,管理本村(居)民委员会的财产权,特别是还有依法由居(村)民直接行使的自己决定、自己办理的自治民主权利。此外,还颁布《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和《企业法》,明确了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和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这两个法规对职工代表大会主要职权的确定,推动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设,使企业民主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对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作了进一步规定,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报告指出:“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3]25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将更加健全和完善起来,并发挥更大作用。

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又一个重要内容。明确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成,虽然是在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但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任务却在1980年代前期已经提出。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伊始就讲过:我们好多年实际上没有可遵循的法制,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现在的法律很不完备,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首先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等。“我们的法律是太少了,成百个法律总要有的,这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现在只是开端。”这说明我们的民主制度还不完善,一定“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令和条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4]189,359根据改革开放的实践需要,也包括贯彻邓小平的这些指示,198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社会主义法制原则,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独立的法律体系。

邓小平对建立法律体系工作非常重视。到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他还强调法制建设“搞法制靠得住些”,用法制来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此后,立法工作加快了进度。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明确表示,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宣布,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经过30多年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主干,由在宪法统领下的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部分构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构成。这个法律体系总结和确认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新成果,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至此,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总体上都能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邓小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始倡导者和重要推动者。

4.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个基本经济制度是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的。毫无疑问,邓小平没有明确提出“基本经济制度”这个概念,但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思想却是他首先倡导的。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邓小平是这个“基本经济制度”的始作俑者。

当然,邓小平的这个思想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从三个方面会合形成的。首先是提出解放思想,反对僵化,解决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这个总开关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那篇报告,吹响了解放思想的号角。一年半后,他就提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4]312既然对于什么叫社会主义都要解放思想,那么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都需要重新考虑。这个根本问题开窍了,其他问题就好解决。第二是提出一些搞活经济的大政策,实际上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方针。比如在生产管理上将所有权与管理权分开,农村允许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企业下放自主权等;在收入分配上,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允许发展个体经济;对外开放,允许外国资本进入,办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等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初步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1980年代中期,他指出:“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2]110在讲到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他还说:“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吸收外国资金肯定可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今天看来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补充。”“如果说构想,这就是我们的构想。”“总的来说,这条道路叫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2]65第三是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根本性改革,为公有制作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根本性基础。邓小平从1979年始就在思索社会主义能否搞市场经济问题,到1992年“南方谈话”,前后谈论了12次之多。由于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乃至决定性作用,势必导致经济成分多元化,从而出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因此,他在1986年9月就指出:“我们的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还有其他经济成分。”[2]172“南方谈话”对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改革起了决定性作用。十四大以后,开始提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到党的十五大就将“方针”上升到“制度”层面,第一次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对传统讲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经过10多年的实践发展,这个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对它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到2011年七一讲话,它就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10]这是对我国目前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涵、历史地位和发展要求的最全面、最准确的论述。

邓小平反复强调: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不会变的,这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基础。要变,只会越变越好。既然如此,只要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那么它就必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制度的历史基础。

四、规划未来中国发展宏伟愿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正确战略目标的历史基础

1981年2月,邓小平为英国编辑出版《邓小平文集》英文版作序,回首新中国发展的艰难历程时讲了一段实际上是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话。他说: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我们的民族曾经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也经历过各种深重的苦难和进行过付出巨大代价的、坚忍不拔的斗争。现在,我们正在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集中力量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人民将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根本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以崭新的形象自立于世界的先进行列。这段满怀深情的话,也可视为对他人生道路的总结和对中华民族未来复兴的期盼。

近代中国衰败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前仆后继,不断求索民族复兴之路。少年邓小平虽然不了解近代中国的全部历史,但苦难国家的现实状况给他以不少教育。他16岁,就同当时比他大的不少爱国青年一起,飘洋过海,旅欧勤工俭学,去探寻救国复兴的真理之光。他先是在1922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后在1924年正式转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拯救国家和人民的中国革命事业,成为以复兴中华,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人民的安康和幸福为己任的职业革命家。他从1926年大革命时期起,就一直奋斗在救国救民第一线,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新中国诞生建立了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不久,邓小平就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在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民族复兴第一步奋斗目标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在着手规划民族复兴的更高目标,希望尽快改变中国“一穷二白”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赶上世界上最发达国家。1950年代后期,党基本形成要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四个现代化”思想。毛泽东在1962年1月七千人大会讲话,提出要用100多年时间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实际上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随后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即第一步大约用三个五年计划,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力争在20世纪末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这是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正式提出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在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邓小平主持起草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了这个宏伟蓝图,成为在“文革”艰难岁月鼓舞人民的最强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核心。经过拨乱反正,总结历史经验,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尽管没有讲“中国梦”,也没有使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概念,但他在1990年讲了要“振兴中华民族”。如果不拘泥于文字表述,应当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贯穿在他规划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每个步骤之中,同时他又专门描绘了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愿景。如果说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提出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构想,那么真正制定实现民族复兴的科学发展战略目标则是在邓小平开启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他规划的未来中国发展宏伟愿景,几经调整变化,愈益符合实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正确战略目标的历史基础。

(一)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和小康社会目标

邓小平对民族复兴发展战略的思考,最初承续毛泽东的战略构想。他在1975年领导全面整顿时,曾强调要为实现四届人大提出的上述“两步走”设想而奋斗。1977年他复出工作以后,频频外出访问,亲眼目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对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实际差距有了清醒认识,从而对我国在20世纪末实现的现代化发展目标作了重新考虑。

1979年10月,邓小平在全国党的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座谈会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所谓政治,就是四个现代化。“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四个现代化这个目标,讲空话是达不到的”。现在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大概不到300美元,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能不能达到人均上千美元?如果能达到,我们的日子可能就比较好过了。要提高两三倍不容易。“就是降低原来的设想,完成低的目标,也得很好地抓紧工作”。[4]194,195这年底,他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再次谈到四个现代化这个目标,并第一次使用“小康”一词。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4]2371984年3月,他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将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的新概念提出。他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三个月后,他会见日本客人时更明确地说: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2]54我们现在讲的小康社会、小康水平,其源盖出于此。

对于20世纪末的战略目标,由实现使我国经济发展走在世界前列的“四个现代化”,到只达到第三世界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水平,即四个现代化最低目标的“小康社会”,这是一个大调整。它既考虑到国家基础弱、底子薄的实际状况,也进一步认识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这个调整是向实事求是目标的一次跨越。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这次调整是正确的。

(二)邓小平“两步走”的最初设想,是到21世纪中叶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邓小平在调整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的同时,也在思考21世纪的奋斗目标,即怎样从“中国式的现代化”达到与发达国家同样发展标准的现代化。说白了,就是要从低标准的现代化向高标准的现代化跨越。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不能不设计更长远的发展愿景和奋斗目标。

党的十二大前夕,邓小平对未来中国的发展宏图作了进一步思考。他说:“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如果能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情况就比较好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取得了一个新起点。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4]416十二大将这个思想的前20年奋斗目标写进政治报告,就是20年翻两番,即从1981年算起到20世纪末分两步走,前10年打好基础,后10年快速发展。报告说:“这是党中央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情况和发展趋势之后作出的重要决策”。[11]16

邓小平解释翻两番说:“这意味着到本世纪末,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从总量说,就居于世界前列了。这一万亿美元,反映到人民生活上,我们就叫小康水平;反映到国力上,就是较强的国家。”“达到了这个目标,中国也不算富,还不是一个发达国家。所以这只能算是我们雄心壮志的第一个目标。中国要真正发达起来,接近而不是说超过发达国家,那还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2]88,102这里讲的还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的奋斗目标,就是邓小平设想的在21世纪去实现的第二步宏伟战略。他解释这个目标说:“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为了消灭贫困。第一步,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第二步,再用三五十年的时间,在经济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使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可以说是中变化。到下世纪中叶,能够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才是大变化。到那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2]109,143以上这些设想,既将毛泽东在上个世纪60年代讲的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构想,改为“接近而不是说超过”;同时又使其具体化了。这也说明邓小平的思想还在变化之中。

(三)邓小平对21世纪中叶战略目标由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调整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定型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邓小平说他是实事求是派,这也反映在他不断调整未来中国的发展战略目标上。1987年3月前,他都是如上所述,讲到21世纪中叶,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从1987年3月始,他降低了到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指出:我们“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然后在下个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的时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到本世纪末,尽管我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八百到一千美元不算多,但是年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一万亿美元。有了这个基础,再争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是有希望的”。“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真正用事实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了”。[2]212,251,256

对我们国家未来的战略目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这与当时正在准备的十三大报告有关。十三大报告全篇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的根据。因此对国情的重新思考,吸取“过去就是犯了性急的错误”,“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2]139-140的历史教训,邓小平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不能不作新的调整。

邓小平对于他设计的中国未来发展战略作了一个归纳。他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他进一步指出:“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第二个目标是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三个目标是在下个世纪的五十年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226,256这里讲的具体数据,虽因美元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和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已经对不上号(实际水平可能与数据又还有一定距离),但这不影响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总体格局。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明确概括了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5]16此后,这个“三步走”发展的总体战略基本定型。

这个“三步走”发展战略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明确了大致的时间表,从而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路线图。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细化了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将小康社会分为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两个阶段,提出“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念,从而锁定了“中国梦”的主题。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提出科学发展观,明确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要求,进一步强化“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明确提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政治宣示,“中国梦”思想呼之欲出。

正是有了这样深厚的思想基础,以及长期以来“五位一体”建设的物质基础,习近平在十八大闭幕之后正式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想。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邓小平规划未来中国发展宏伟愿景,无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正确战略目标的历史基础。

参考文献:

[1]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7]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9]邓小平论统一战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10]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11]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郭彦英]

猜你喜欢
邓小平
邓小平小时候的故事
图说:邓小平在上海的足迹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邓小平传:1904~1974
邓小平让人主动“批邓”
邓小平承认:林彪比他更能理解毛泽东的意图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
幽默邓小平
邓小平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