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啦啦操课程思政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3-09-08 17:18解进闻涛韩叙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22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思政体育

解进 闻涛 韩叙

(1.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2.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上海 200083;2.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 200080;4.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教育是帮助大学生强身健体,磨炼民族意志,强化民族基因的最好方式之一。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高等院校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所有学科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坚决贯彻落实思政教育工作在每门学科中的育人效果,为社会培养更高水平的可用之才。”[1]由此可知,思政教育工作不应当只局限于高校的思想品德课程之内,还应当充分利用所有学科的特性,开展有计划的思政教育工作。当前面向大学生开展的啦啦操课程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正是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最好时机,高校体育教师应当领悟教育部的指导精神,充分挖掘啦啦操课程中可以利用的思政元素。该文便对当前国内啦啦操开设过程的现状展开研究,探索将思政教育融入啦啦操课程的可行路径,分析具有中国特色的啦啦操课程的开展模式,力求为国家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1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1.1 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的概念,可以说是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引申而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逐渐成为教育主流,课程思政作为引申概念也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经过文献查阅发现,学者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各不相同,表述各异。

课程思政的概念中,显隐结合和潜移默化是论述重点,不同领域的学者对课程思政有不同的理解,尚且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然而,尽管学者对课程思政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对其本质和内涵的理解是一致的。在大思政的背景下,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过程,以培养人的修养和教育为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啦啦操课程思政的特征

1.2.1 啦啦操课程的体育功能

啦啦操是一项时尚、阳光的运动,它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深受学生的欢迎,它在训练学生意志力的时候,更重视对学生团体协作精神的培养。学员在参加啦啦操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心肺机能和协调性的发展,以及力量素质、柔韧素质、弹跳和专项素质的提高。啦啦操对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2.2 啦啦操课程的德育功能

啦啦操课程的青春活力和其德育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听、唱、练,可以让学生得到放松,舒缓紧张情绪,抒发情感,塑造一个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

团队功能和德育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啦啦操是一种有着团体特色的体育项目,它的特色更多的是协作。在进行啦啦操的练习时,学生更容易得到团体的认可和归属感,并能对自己在团体中所展现出来的角色实力产生更深层次的感受。

作为一个团体项目,啦啦操需要每一个人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都有相同的目的,要互相合作,互相交流,一起做决定,在共同决策的过程中慢慢地将集体荣誉感培育起来,让队员与队员之间、队员与教练之间的信任得到加强。

竞技功能和德育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比赛,可以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和毅力,提高其心理素质。

1.2.3 啦啦操课程的智育功能

啦啦操是一项具有代表性的竞技艺术项目,其最大的特征就是表演性强、观赏性佳。啦啦操可以与街舞、爵士、花球等多种风格和类型的音乐相配合,同时还可以用各种风格的身体动作来进行配合。因此在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动作,切换阵型,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从而让大脑得到更高的兴奋程度。啦啦操的练习能够持续培养头脑和四肢之间的深层联系,提高自信心。特别是在啦啦操的舞蹈和团体阵型的创作过程中,它检验了学生对音乐的领悟能力,体现了团体的总体效应,并发展了团体阵型的创意,从而推动了学生智育的发展。

1.2.4 啦啦操课程的美育功能

在啦啦操课程中,学生能够从直观的感觉中感受到啦啦操的美。啦啦操的审美教育主要包括3 个层面:一是直观的视觉与听觉美;二是技术与技巧的配合美;三是情感与精神的美。直觉美是一种以声音为中心,以视觉为中心的审美感受,表现出一种健康、匀称、协调、统一的美。技巧之美是啦啦操运动之美的源泉,其中花球技巧、嘻哈舞技巧和爵士乐技巧更是体现出运动之美和舞蹈之美。大学啦啦操体现出的是既奔放,又抒情,既内敛,又自由的特点,这些特点都很好地契合当今大学生的个性情感需要。

2 将思政教育融入啦啦操课程的重要价值

2.1 弘扬国家精神、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将思政教育融入啦啦操课程中,是符合中国特色教育模式的重要路径,其体现出体育教学工作中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纲领。大学生时期是学生接受教育思想的黄金阶段,高校教师应当把握住这个重要时期,促进学生的体力发育与思想成熟同步进行。啦啦操课程相较其他较为枯燥乏味的理论课程而言,具有浓厚的实践应用价值,在啦啦操课程中添加思政教育元素,并不是采用理论课程照本宣科的讲述模式,而是将理论知识以实践方式进行展示的过程。啦啦操课程中蕴含的团队精神以及集体主义符合国家精神的建设需求,其中隐藏的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样是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精神所在。此外,啦啦操的表现形式契合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的精髓,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音乐、舞蹈动作,能够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于民族文化的认知与学习,让啦啦操课程成为展现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平台。

2.2 发挥体育教学育人的实践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政座谈会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实践密不可分,应当充分重视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践价值,将思政教育小课程与社会大课程结合起来,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完美结合,引导学生将人生理想落实到实际工作中。”[2]因此,在啦啦操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便是将体育价值融入体育技能培养的过程,啦啦操最初的原型便是鼓舞士气的舞蹈动作,以冲击感较强的表现方式带动观众以及参赛运动员的热情,在啦啦操晋升为竞技类项目后,更是具备鼓舞运动员参赛士气、激发集体荣誉感、磨炼运动员意志的效果。因此,将思政元素添加到啦啦操课程中,便是将体育教学育人工作实践化的过程。在啦啦操比赛中,运动员必须在特定时间内完成较高难度的技能展示,每个动作技术组合都需要运动员大量训练才能熟练掌握,在此过程中,能够起到培养运动员的拼搏精神,以及在困难中磨炼胆量与意志的作用,这是将体育教学与立德育人相互结合的最佳方式。

3 高校啦啦操思政建设中面临的困难

3.1 思政教育的重视度不足

啦啦操作为高校开展的体育课程之一,其核心任务便是完成体育文化的建设工作,其中专业技能的培训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同样重要[3]。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立德树人以及发展健康和谐的《全民健身计划》作为未来国家健康事业的发展重心。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开展的啦啦操课堂应当作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主要阵地。然而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却出现了只有顶层政策制定者关注而基层院校和教师缺乏重视的情况。

上述问题集中体现在当前国内高等院校过于重视理论学科的成绩,而忽视体育课程开展的质量以及忽视思政教育融入体育课堂的重要性等方面。这导致高等院校普遍存在体育运动场馆简陋,缺乏必要的运动设备,并且校方管理人员与教师对于构建以文化、思政为主体的教育体系存在漏洞的情况,并且许多院校投入的资金、物力以及人力资源难以满足新时代下啦啦操课程开展的需求[4]。此外,很多高等院校的领导以及教师对于体育课程的认知观念依然停留在让学生强身健体的表象上,而不重视啦啦操这种极具国家精神以及体育精神的课程的深刻内涵外延拓展,导致高等院校开展的啦啦操课程仅作为学生休闲娱乐的课程,严重阻碍学生了借助啦啦操课堂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际需求。

3.2 教师队伍能力不足

想要将思政元素与啦啦操课程进行完美融合,高等院校必须具备一批体育专业技能教育能力过硬并且具备丰富思想政治基础知识与实践应用理念的综合性体育教师。然而,当前高等院校始终只关注学生的专业课程水平,而不重视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导致高校难以组织起兼顾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当前许多高校还面临专业体育教师紧缺的情况,导致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啦啦操的学习。体育教师也难以有足够的精力与时间关注每位学生学习啦啦操的情况,在高校开展专业化的啦啦操课程尚且为难之时,更何况兼顾啦啦操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课程开展[5]。

此外,当前高校体育教师还面临薪资结构、年龄结构以及职称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上述问题导致高校啦啦操文化建设难以取得良好成效,无法满足大学生强身健体、陶冶情操、领悟思政教育内涵的发展需求,严重限制了啦啦操教学思政化建设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3.3 课程形式过于单一

当前高校开展的啦啦操教学课程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便是体育教学缺乏创新,因而啦啦操课程也同样千篇一律,难以满足思政教学工作开展的需要。高校领导与体育教师普遍将啦啦操教学作为单纯的休闲娱乐项目,在课堂上只会让学生机械地模仿教师的动作,将合格与否作为评判啦啦操教学工作的唯一标准。

此外,高校组织的啦啦操比赛项目大多是由校内专业体育生参加,导致啦啦操教学工作成为一种形式化的教育工程。教师与校方尚且不重视啦啦操教育的重要价值,学生更是将啦啦操教学视为可有可无的娱乐项目。当前啦啦操课程教学难以调动起大学生参与的兴趣,导致思政教育工作融入体育课程缺乏成长的土壤。

4 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啦啦操课程的有效应用策略

4.1 强化啦啦操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认知

确定教学计划的目标是啦啦操课程后续开展的基础,唯有由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符合高等院校的啦啦操教学目标,由高校领导以及教师根据上级部门制定教学目标,设计实际的教学计划,通过教育部门以及校方的协同合作,共同发挥二者的导向性,才能确保啦啦操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工作得到校方的重视。在实际进行教学目标设置时,首先应以大学生的身体发育以及思想政治认知状况为基础,依照啦啦操课程教学的规律,设计出将思政元素融入啦啦操的合理方式。例如,按照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和学段的学生特征,设计出三位一体体育教学计划,构建出以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健康体育行为、专业啦啦操技能的课程教学计划,始终坚持将思政元素作为啦啦操课程设计的核心要素,贯彻落实到啦啦操课程的全部教学活动中。唯有借助课程目标与实际计划相结合的方式,才能有效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健身观念。

4.2 以多元化的形式融入思政元素

2016年,啦啦操通过国家奥委会的审批,并于2021年得到国家奥委会的认可,为国内啦啦操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啦啦操教学课程,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开展教学工作的迫切任务之一。因此,开展具有多元化思政教育的啦啦操课程,符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在将多元化的思政元素融入啦啦操课程时,应当以民族音乐、民族文化、民族舞蹈、民族服饰作为拓展啦啦操课程丰富度的基础,构建拥有丰富音乐选择、动作编排、造型设计的体育项目,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啦啦操文化元素[6]。让学生在进行啦啦操学习时,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够获得充足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此外,在进行啦啦操创作的过程中,应当将思政教育所倡导的创新精神、团队精神、拼搏精神融入啦啦操教学活动中,让啦啦操课程的内容不再只局限于固定的动作,而是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育活动。

4.3 创新啦啦操思政教育的组织形式

传统啦啦操教学组织模式,大多依赖体育教师通过课堂对学生组织与教育,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对于身处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而言,并没有多少吸引力。因此,为提升大学生对于啦啦操课程的兴趣,方便学生理解啦啦操教学中的思政教学元素,需要由校方与体育教师携手,利用多媒体平台作为组织调动学生参与啦啦操活动的枢纽。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挑选具有鲜明风格特征、适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素材,例如啦啦操比赛视频、啦啦操文化宣传文件,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啦啦操的兴趣。除去校方安排的日常课程,相关的授课教师还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深度组织学生参与啦啦操的学习与互动。例如,让学生根据视频演示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啦啦操的技术学习,讲述啦啦操优秀运动员的事迹,让学生从中意识到啦啦操训练不仅是强身健体的有效课程,还能够磨炼意志,强化团队合作能力[7]。另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啦啦操队员参加高校、市区举办的啦啦操比赛,让学生在激烈的比赛氛围中体验啦啦操所具备的思政元素,养成勇于拼搏、刻苦训练的优良品质。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啦啦操学习与训练模式,让学生逐步锻炼出强健的体魄,以及将课程中思政教育的知识与精神应用于日常实践中。

4.4 增强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思政教育与啦啦操教学融合的过程中,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将会直接影响学生技术训练以及思政教育的效果,因此所有高校应当将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作为将思政教育应用于啦啦操课程的首要任务。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应提升啦啦操教师的思政素养,当前高校聘请的啦啦操教师大多是各种项目退役的运动员,这些教师负责学生的动作指导工作完全没有问题,然而由于多数教师并不具备丰富的思政知识储备以及思政教育引导经验,因此,应当开展详细、系统、科学的教师培养计划,让所有啦啦操教师具备思政意识,并能够结合啦啦操课程中合适的素材开展思政教育工作[8]。

此外,还应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思政培训课程,通过高校内部跨专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构建专业化的思政啦啦操教育团队,聚焦以往教学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让所有啦啦操教师具备丰富的思政教育经验。其次,应当提升所有啦啦操教师的科研水平,当前世界局势以及体育比赛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啦啦操教师唯有通过深入研究,了解当前体育发展的环境,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让思政教育应用于啦啦操课程中更加切合时代的发展需求[9]。最后,应当提升所有啦啦操教师的执教水平,教师在具备专业的啦啦操技能以及思政素养的基础上,必须具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强化学生对专业技能以及思政知识认知的能力。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端人才最为重要的摇篮,高校应当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啦啦操作为大学开展的体育课程之一,体育教师在开展啦啦操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应重视对学生动作要领以及创新编排的要求,还应将思政教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所有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强健身体的过程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5.2 建议

针对当前高校开展啦啦操中存在的问题,应当通过强化啦啦操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认知,以多元化的形式融入思政元素,创新教育的组织形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的方式,推动啦啦操思政课堂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思政体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