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宏
摘要:此文遵循《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十四五”人才队伍建设指导意见》,观察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数字工匠”的概念,包括其内涵及外延;从基础作用、积极作用、表率作用几方面阐述“数字工匠”在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以及遇到的问题和思考建议等;并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工作方法,结合实地调研,阐明行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亟待培育一批“数字工匠”。
关键词:数字经济;自行车行业;转型升级;数字工匠;人才培育
0 引言
联合国《数字经济报告(2021)》指出,我国是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截至2022年年初,数字经济规模超4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8%。到2025年,数字经济将迈向全面扩展期,其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度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成效显著[1] 。2017年,我國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数字经济概念,旨在依托“互联网+”发展战略,以数字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并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传统产业内在价值。人才则是数字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推动力量。
随着数字化高技能人才对产业发展重要作用的日益凸显,数字人才的高质量供给也日益成为经济全面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提升“数字工匠”素养,为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建设数字中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2]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发给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中表示:“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对新时代技能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正因如此,如何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如何在行业内培育一批高素质“数字工匠”,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
自行车行业想要在智能化、数字化驱动的转型升级过程中把握住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就必须重视高质量就业岗位释放出的信号。在面对“机器换人”等对就业岗位产生的影响时,“数字工匠”培育带来的“技能偏向数字技术进步”将发挥更多价值。
1 “数字工匠”在行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数字技术对经济的发展有叠加和倍增的作用,促进数字技术与能工巧匠相融合,能够赋能行业转型升级,其中“数字工匠”起到重要作用。《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将达到2 985.7万人。加快培育适应数字时代先进制造业发展需要的“数字工匠”人才队伍日趋紧迫。
1.1 “数字工匠”的内涵和外延
“数字工匠”是既具有现代工业技术技能水平,又掌握智能化网络化技能、善于渗透融合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复合型技能人才[3]。“数字工匠”也指数字经济领域各类型、各层次的技能人才,既包括数字化人才,也包括数字经济领域内的优秀一线技术工人。“数字工匠”既需要脚踏实地的“匠心”,也需要天马行空的创造力。
1.2 “数字工匠”在行业转型升级中的基础作用
在行业释放出巨大转型升级潜力、敦促高质量发展的当下,普通技术工人越来越不能满足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多高技能人才,尤其是“数字工匠”。
在“互联网经济”向“数字经济”发展转变的新时代,培育“数字工匠”,以从容应对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已是刻不容缓。无论是突破“卡脖子”技术,还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强,都需要发挥“数字工匠”队伍的聪明才智。“数字工匠”与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适配性更高,更能为传统工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作用。
1.3 “数字工匠”融合创新的积极作用
不同于传统制造业和工业时代的工匠,“数字工匠”在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不是普通技术工人,也不是科研人员。他们是将数字技术及数字化思维应用于设计、制造、服务等各个环节,从而推动传统工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转型升级的人才。
行业转型升级需要一批“数字工匠”,表现在技术创新和技术交流上他们产生的积极作用。以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的装配竞赛为例,“数字化智能”装配将成为竞技的重点,参与比赛的装配人员比的不再是独立操作的技能,而是借助数字化系统实现相邻工位之间的协同作业能力。
1.4 “数字工匠”的示范表率作用
近几年,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势头较为迅猛,尽管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投入,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但一线技能人员队伍的占比仍然较大。据行业不完全统计,在全国直接从事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的200万从业人员中,有超过80%的从业人员是一线技能人员,而这部分人员正是培育行业“数字工匠”队伍的基础。
围绕行业转型升级对“数字工匠”的需求,在数字化技能与自身业务相结合、有效推进转型升级等方面,我们需要选树一批“数字工匠”,激发他们奉献行业之志,形成人人学习数字技术、掌握创新本领的浓厚氛围。同行业、工种具有领先水平和重要贡献的技术骨干,在技术创新、技术发明、技术协作、名师带徒等方面发挥领军作用的高技能人才,同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 “数字工匠”培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行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助力技能人员成长为“数字工匠”,适配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启符合产业发展的路径探索。
2.1 数字技术人才存在供需缺口
新数字时代的“数字工匠”不同于传统工业时代的工匠,他们不是普通工人,也不是专门的科研人员,却是数字时代的先行者。当下,一方面数字技术人才通过自身所具备的数字化技术和团队协作力量,成为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基础支撑。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的迅速发展,数字技术人才仍存在供需缺口。
调研显示,未来3年,技术革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是助推数字化发展的两大动力。数字技能培养和应用成为企业共识,46.4%的数字企业期望员工能接受数字技能和跨学科技能培训。而从产业数字化方面来看,数字化转型则关注数字人才的储备和数字化相关技能的提升[4]。目前,行业内真正能掌握数字技术的“数字工匠”还远远不够,存在明显的供需缺口。既懂得数字技术应用,又能与相关专业知识、岗位特点结合开展工作的人员,远远少于企业用人需求和技术发展需求。职业院校大多做基础的专业性教学,往往不能及时跟进新的技术热点,也有与产业用人脱节的情况出现。
2.2 高素质技能人才受结构性制约
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对技能人员的实际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既要掌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还要兼具工匠精神。当前,“数字工匠”培育与产业发展要求两者间还存在一些距离。
以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为例,从实际操作看,“数字工匠”数字技术能力不足,“工与匠”中“工”的比重更大,不能发挥数据与应用场景结合作用;从结构角度看,行业技能人才培养普遍存在以通用技能为主、专门技能特别是数字技能不足,以普通技能为主、高级技能不足等现象,存在高质量、高素质劳动力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和数字技能人才受瓶颈制约的问题。只有围绕数字产业化升级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发挥一批“数字工匠”在产业中的作用,才能打破数字技能人才的瓶颈制约。
2.3 培育环境不够稳定
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存在自身数字化教学硬件设施落后、智能化软件升级缓慢、数字化实训基地较为缺乏等情况,在人才培育环境方面面临障碍。
行业内一线技能人员大多习惯跟着师傅干活、善于盯着机器、不懂盯着屏幕,面对高精度生产要求、新型数控设备和智能操作系统,容易產生“危机感”,继而导致人员不稳定、岗位不稳定、待遇不稳定情况出现。而及时学习掌握智能制造技术的以“数字工匠”“大师级”工人为代表的新型技能人员,在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车间和生产线上可大显身手[5]。
2.4 多元化的培养通道存在“堵点”
一方面,支持“工匠”数字化转型的政策保障体系、标准体系、经费投入机制、激励监测机制等尚需完善,行业企业间的联动机制有待优化。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参与“工匠”数字化转型培育的动力不足,行业协会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方法还不够多。另一方面,有针对性、有力度的引导性和鼓励性政策需要进一步增强,以打通“数字工匠”在行业转型升级多元化培养道路上的“堵点”。
3 行业“数字工匠”队伍建设的
思考和建议
3.1 思考
近年来,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释放出巨大能量。在当前国际形势下,许多国家正面临数字人才短缺的问题,发展数字经济和培养数字经济方面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制造业全球化“产业链—价值链—人才链”格局的深刻变化,各国制造业“专业+技能”型人才竞争不断加剧,以重塑供应链竞争优势。
我国十分重视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数字工匠”的场景应用。不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还是2022年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等,无疑都凸显了我国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升数字素养的高度重视[6]。如何灵活运用相关政策措施,让“数字工匠”素养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作用,让 “数字工匠”队伍建设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中发挥作用,值得我们思考。
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曾在2021年制定的行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专门编制了《行业“十四五”人才队伍建设指导意见》,提出了要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充满活力的行业技能人才队伍,明确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方向。现在看来,打造“数字工匠”成长体制机制,通过建立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和多元化评价机制,健全职业标准体系和评价制度,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让高技能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喷涌,也不失为一种长效的有力抓手。
3.2 建议
3.2.1 借鉴海外成功做法
推动职业资格和工作经验的双边互认。职业资格和工作经验双边互认是迈出行业“数字工匠”本土化的关键步伐之一。一项针对欧洲的印度高技能人员的调查发现,超过1/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无法将印度的学历和工作经验转移到欧洲。国际劳工组织于2020年公布了双边劳工移徙协定中技能单元的准则,推动了这一进程的加快。
强化国家顶层设计。英国政府2018年和2019年接连发布《成人将从数字技能改革中受益》《提高成人基本数字技能》《提高成人数字技能计划》,从资格的设计和制定、教育和培训方式等方面介绍了专业资格证书制度。欧盟委员会2021年发布的《欧盟技能议程》提到,劳动者有机会获得新的专业数字技能。
重视资金保障。欧盟新数字欧洲计划提供了6亿欧元的预算用以提升数字技能,并提供了包括前沿数字技术硕士课程和短期数字技术专训在内的不同课程及诸多促进数字技能培训的基金。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2019年宣布投资43亿卢比 (约合4亿元人民币),在3年内培训40万名数字专业人才。
构建数字技能评价标准。英国政府通过开发成人数字技能资格标准来推进数字技能教育改革,建立了一套阶梯式的资格证书体系,通过资格证书制度帮助成人获得相应的就业资格[7]。
面对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的有效措施,在提升技能人员的数字技能、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我们不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借鉴其行之有效的成功做法,开拓出落地本土的新方案和新举措。
3.2.2 探索適应数字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数字化需求发展要求,在明确了主要以“数字工匠”人才为培养方向后,我们应依据职业标准,遵循“数字+人工技能”原则,改变“重论文、轻实践”的倾向;强化“数字工匠”实践能力培养,提升技术人才的复合能力;采取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力度培育一批“数字工匠”,积极营造适合企业用人需求的人才发展的行业环境和市场环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此我们要更加重视人才的自主培养,特别要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当代青年具有与数字技术同生共长的特点,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还具有极强的创新意识、更高的可塑性、更强的新兴技术接受能力、敢于挑战新生事物的冒险精神等典型特征。在数字经济背景下,行业内原有青年“数字工匠”培养模式受到挑战,行业亟须建立新的青年人才培养模式。
4 结束语
数字经济飞速发展,数字中国建设正为世界提供先进的治理经验和样本方案。当下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多技术工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无论是突破“卡脖子”技术,还是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都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这是当前之需,也是长远之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印发.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EB/OL].(2022-01-12)[2023-06-05].https://www.ndrc.gov.cn/fggz/fzzlgh/gjjzxgh/202203/t20220325_1320207.html.
[2] 王宝友.大力培养“数字工匠” 推动数字中国建设[EB/OL].(2022-12-06)[2023-06-05].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zcfg/SYzhengcejiedu/202212/t20221206_491246.html.
[3] 马永青.打造“数字工匠”为产业数字化奠定人才基础[N/OL]. 工人日报,2022-07-04. https://www.workercn.cn/papers/grrb/2022/07/04/7/news-3.html.
[4] 刘军梅,李诗涵,尹秀芝,等.我国制造业数字化人才供求面临的问题及建议[EB/OL].(2022-11-14)[2023-06-05].https://fprim.fudan.edu.cn/info/1003/1201.htm.
[5] 黄敬惟.培养一支“数字工匠”生力军[N/OL].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10-29.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1/1029/c1004-32267845.html.
[6] 曲忠芳. 《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我国数字人才缺口超过2500万[EB/OL].(2023-3-21)[2023-06-05]. http://www.cb.com.cn/index/show/zj/cv/cv135203011261.
[7] 隆云滔,李怡洁.提升数字技能的世界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N/OL].中国青年报,2021-07-13. http://zqb.cyol.com/html/2021-07/13/nw.D110000zgqnb_20210713_3-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