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树堂
学生因为先天因素、成长环境等各方面影响,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个体差异。小学数学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采用的是统一的教学模式,这样必然无法适应每个学生的需求,导致一些学生觉得教学内容过少,难度过低,难以满足自己的学习欲望,另外也有一些学生觉得课程难度过高,自己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1]而实施分层异步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具有因材施教性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分层异步教学,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分层教学,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水平、思维能力、数学兴趣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对学生实施合理分层,进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二是允许学生异步达标,就是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允许学生以不同的节奏展开学习,从而在不同时间点实现同样的学习总目标,也就是说学生能够以不同步伐最终实现同样的进步。[2]分层异步教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到了以学生为本,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符合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时候,往往都是以常规情况制定统一的模式。这就使得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感到缺乏挑战,进而产生懈怠,同时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又难以紧跟教师的节奏,进而越差越远,最终失去信心。分层异步教学能够非常有效地解决上面的问题,其通过科学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情况,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出不同的教学计划,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一方面,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挑战性,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又能够充分考虑目标的达成性,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进步收获信心,从而让学生更愿意在数学领域展开探索。[3]
采用分层异步教学,不但能够让学生从中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同样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计划的掌握。一方面,通过对学生展开合理分层,教师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进而从教学计划、备课等方面入手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合理分层并对不同层次学生分别展开教学,更有利于教学反馈,从而使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展开动态优化,以持续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中开展分层异步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再结合科学的教学计划,按照符合学生实际特点的步骤,完成小学数学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结合各层次学生展开多元化教学,从而实现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运用任务法教学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小组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在合理分组的基础上,这些不同的教学方法的效果更能够得到体现。所以,对于锻炼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3]
分层异步教学是建立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基础上的,是基于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实施的针对性的区别教育。所以,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分层异步教学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保持密切关注,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差异所在,并对学生的动态变化情况有切实的掌控。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对学生的分层同样是个动态的过程。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成长和变化,对分层情况、教学计划作出持续调整和优化,以保证教学满足学生的需求,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4]
分层异步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从而保证教学的针对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学的需求是各不相同的,只有对学生有充分了解,才能够“量身定制”与之匹配的教学方案。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学有余力的学生,他们希望能够有更广阔的探索空间,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领域,教师要从知识的跨度、难度等方面制定相应的目标,强化学习的挑战性,让学生在不断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需要帮助他们夯实基础,掌握各种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厚积薄发创造良好的条件。
开展分层异步教学的前提就是要对学生实施科学合理的分层,这些就需要首先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状态和需求有全面了解。通常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认知能力、现有基础、行为习惯等都是影响学生分层的重要因素,需要对学生这些方面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形成学习状况的综合评价结果,并以此来展开分层。具体分层需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的差异情况决定,例如可以按照学生学习状况,将学生分为A、B、C 三层。需要注意的是,分层是隐形的、动态的。所谓隐形的,就是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不需要公开出来,以免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不良影响。所谓动态的,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定期对分层实施调整。分层的结果,也是教学中开展分组教学的重要依据,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以针对性地使用同质分组(小组成员均属于同一层次),异质分组(小组成员应涵盖各层次)。[5]
结合不同的分组情况,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目标,是保障效果的关键。通常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求包括:一是要针对不同层次,分别设置基础性目标、发展性目标;二是要做到目标中既包含指令性目标,也就是必须达成的目标,还要有指导性目标,也就是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兴趣和能力有可选择性,对学生具有引导作用的目标。不同层次之间的教学目标,既表现在难度、深度方面,也可以表现在知识的广度方面。同时,这样的教学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目标前进,学生完成更高层次的目标能够实现层次的升级。
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引导学生思维,强化学生认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分层异步教学中提问同样需要进行有效的分层。具体来说,课堂提出的问题,要具有非常明确的对象性和目的性。对象性就是要明确问题应提给哪一个层次的学生,目的性就是要明确提问要对学生起到怎样的引导作用。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内容采用“一问多式”的模式,就是在同一问题下,设置不同的深度层次,从而形成一个层层相扣、步步递进的关系,从而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这样的问题中,同时又实现了前后的铺垫衔接。例如对于C 层的学生提出基础性的问题,待学生解决这一问题以后,再增加问题的深度,向B 层学生发出提问,进而向A 层学生发出提问,从而实现层层紧扣,使每一层的学生都能够从提问中受益。
小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离不开教师必要的个别指导,这也是充分体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特点的重要措施。而在实施个别指导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以下两点。
1.加强过渡指导。因为采用了分层异步教学,所以课堂上的教学进程可能会出现三种不同的进度交叉进行。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学习的方法、效率、速度各不相同,可能A 层的学生很快就完成了教学要求,处于等待状态,而C 层的学生却可能感到任务无法下手。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针对C 层展开个别指导,而这可能就会导致A 层学生持续等待。因此,教师在开展个别指导的过程中,应当适当安排诸如相互检验,设置自选题目,给出拓展性思考问题等,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过渡性任务得到锻炼和提高。
2.加强分类指导。教师在对学生实施个别指导的过程中,要尽量对存在相同或相似问题的学生实施有效分类,选择适宜的指导方法,从而提高个别指导的覆盖面,同时也能够保证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提高个别指导的效率。例如对于C 类学生,在实施指导的时候要尽量多从基础知识入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铺垫,进而逐步提高思维的序列化。对于A 类学生,则要尽量采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转换思维视角,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此外,还可以针对进一步细分的小范围学生进行指导,解决共性问题,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练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内化的重要手段,在分层异步教学中同样要实施分层练习策略,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种方式展开:一是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例如具体的一道一题多解数学题目,对于C 组的学生,只要给出一种正确解法就算完成任务,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提示,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得出正确答案;B 组的学生可以开展合作交流,采用综合解答的方式给出至少两种解题方法;A组的学生则完全要求独立解题,找出更多的解答方法。二是给出多道类型与难度相似的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解答一道或多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选择。三是分别给出基本题、提高题、拓展题,要求C 组的学生必须完成基本题,B 组学生从提高题入手,并尽量能够解出拓展题,A 组学生则必须完成拓展题目。
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异步教学,还可以合理运用合作互助策略,充分发挥集体优势,实现学生的全面提高。例如,在教师提出一些问题以后,选择回答的学生则可以按照C-B-A 层的顺序,后面的学生对前面学生回答做出补充和完善,从而让学习能力相对不足的学生能够从其他学生那里得到更多启发。另外,也可以针对具体问题,先由A 组学生做出示范性回答,然后以同一类问题提出,由B 组学生、C 组学生进行模仿性回答。这些方法都可以很好地发挥学生间的带动引领作用。此外还可以适当地赋予A 组学生对其他学生的帮扶、监督责任,这样既能够提高A 组学生的沟通交流和问题处理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从而实现班级同学整体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必须建立一种多元化评价机制,融合层次内横向对比与个体纵向对比为一体,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成长作为目标,同时鼓励学生选择和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作为“竞争对手”,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针对各层学生采用不同评价策略。对于C 组学生,要以态度和过程为重,多鼓励闪光点,同时指出问题所在,强化学生自信心。对于A、B 组学生,则要以学习质量、学习效果为主,强化学生的成绩,强化学习欲望,要以真挚的感情给予学生客观评价,不能一味赞美和过度表扬。
小学数学中开展分层异步教学,是一种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能够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才能更好地发挥这一教学模式的作用,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